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

山莊的孩子們平時是捨不得吃雞蛋的,這些原本在他們看來是滋補品的東西,是病人和虛弱的老人們纔有資格吃的。

而且,現在每個雞蛋在他們的眼裡,就是一隻可以每天生一個蛋的雞,他們就更加不會吃了。

然而,山莊裡的雞,每天能生上萬枚蛋,不吃全部留着幹什麼呢!

所以,於秋對此有新的規定,每個孩子每天早上都要吃一枚雞蛋,還有一碗牛奶或者是馬奶羊奶喝,晚餐也不僅僅是雜糧糊糊這些東西了,除了一碗正兒八經的米飯之外,還有一兩樣蔬菜和一枚鹹鴨蛋,每兩天還必有一道葷菜。

沒辦法,現在山莊裡的錢太多了,就應該奢侈一些,否則,大家都不知道掙錢的意義是什麼了。

眼瞅着山莊裡的孩子們越長越壯實,有關於孩子們在山莊的伙食,以及受到的教育等等消息,就傳到了每天都與山莊有溝通的寡婦村裡。

這裡方圓五十里內,已經有二十多個超過五百戶的村子了,生活着好幾萬人,其實已經不能用村來形容了,更像是一個人口密集的集鎮,當可以停泊上千艘船的碼頭修建好之後,於秋就一直想給它起個名字,經過與一番斟酌之後,最後取了一個簡單的名字。

‘洺津渡’。

這一個初一修建好,就成爲了北方最大,且最熱鬧的碼頭。

今天,於秋是應大家的要求,到洺津渡來挑選孩子補充進山莊的,因爲憨子他們開闢出來的那處水庫周邊的房舍,已經修建好了,於秋想要複製山莊的模式,讓那些孩子們,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學習文化知識,以及耕種,做工,養殖的本領。

現居住在洺津渡範圍內的饑民們,都有機會將孩子送去山莊居住和學習,只要年齡達到七到十歲,男女都不限,反正這段時間於秋在洺山方圓二百里的範圍轉悠過兩遍之後,又發現了六處可以簡單改造成百畝以上蓄水庫的地方,如果都按照於秋的山莊的模式複製,至少可以安置下過萬的孩子們居住生活。

當這些饑民們的後代,在這裡可以獲得學習進步的機會了,他們也就在這裡定下來了,對於秋的忠誠度,也會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算是於秋的封地中第一批的原住民,反正,於秋現在又不缺識字的教書先生。

數百個居住在洺津的盧氏族人,都被於秋分配了教孩子們讀書的任務,他們都是文化程度很高的人,用來教書可惜了,即便是作爲主政一方的州縣長官,都絕對沒有問題,可在於秋這裡,他們沒那麼值錢,他的準則是所有的人都必須要服從命令,貢獻出自己的勞動力,纔會有飯吃,包括那些水平已經可以堪比大儒的盧氏族老們也不例外。

盧恆彰現在也就只敢在長安叫囂自己是范陽盧氏的新家主而已,他根本不敢回到河北,這邊已經不可避免的要成爲於秋的地盤,這些盧氏族人去到長安,也未必有什麼家產分給他們。

而且,董放已經正在這些盧氏族人中推動改姓運動了,一些背景沒有問題,願意跟着於秋謀出路的底層族人,都已經開始改姓於了。

雖然於秋並沒有強制要求董放這麼做,但是,董放固執的執行了。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原洺州別府改姓於了的那些人,對於秋的忠誠度有了更大的提高,而隨着更多的人改姓,他們將不再有什麼心理負擔,會和原先效忠盧氏一樣,效忠於秋這個於氏家主。

這種大家族集體改姓分家的事情,其實很常見,至少底層族人的牴觸不大,看山東田氏,由於家族人口太過龐大,直接被漢高祖劉邦下令改姓分家,從第一,第二開始,排到了第八。

其實於秋並不想將自己的勢力發展成家族門閥式的,也不會以血緣遠近,來給屬下不同的權力地位,他只會憑這個人的能力,和對自己的貢獻度,來相應的分配給他好處,照搬的其實是後世企業管理的那一套。

但是,目前來說,讓他們跟着自己姓,是對控制他們有一定的好處的,一些饑民百姓也提出了改姓於,於秋亦都沒有拒絕,那都是他們的自由,反正於秋沒有讓他們將自己所有的產出上交到自己手中,姓於和不姓於,他們都需要憑藉自己的雙手掙吃食,基本沒有什麼特殊的待遇。

李世民在范陽的事情剛一處理完畢,就迫不及待的就趕到了洺津來看於秋對於盧氏的改革和洺津渡的新規劃,而在洺津渡這個最熱鬧的當口,十幾艘大官船也停靠在了碼頭的泊位上,船上下來了好多穿着宦官服飾和舉着儀仗的人,李世民和他身邊的人一眼就看出了,這是朝廷來頒旨的隊伍。

“這是頒旨的宦官和儀仗,代表着我父皇和朝廷的臉面,你要表現的恭順一些。”李世民十分客氣的拉着於秋往碼頭走道。

“我儘量吧!”於秋聳了聳肩道。

他知道李世民這麼殷勤,就是想要順道去自己的山莊看看,因爲接旨以後,他可能就要回長安修養,再來河北,不知道是幾時的事情了。

但是對於古人所謂的禮儀,於秋是感覺很可笑的,到目前爲止,他都沒有給李世民行過禮,可況是一個根本不知道姓名的太監。

很快,於秋就和李世民等人來到了碼頭上的開闊地,那手捧聖旨的宦官倒不敢對李世民託大,先向他拱手行禮問好了一番之後,又道,“既然秦王殿下和諸位有功之臣都在,那麼,有關於陛下對於河北諸事的詔書,奴婢就一同宣讀了吧!”

李世民點了點頭之後,就當仁不讓的站在了最前列,於秋很麻利的就退到了身材高大的秦瓊和王君廓,李君羨等武將身後,微微低頭作默哀狀,算是行禮了。

那宣旨的宦官,最先宣讀了李淵對所有河北百姓的一封恩旨,大致的內容就是免稅兩年,給六十歲以上的孤寡老人發一些糧米,柴碳的補貼,給無產無田的百姓上戶籍,分房屋,田地,這是大戰之後,朝廷安撫地方,必須要做的姿態。

然之後又展開一封詔書念道,“門下:秦王世民,平定河北有功,可加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共前封食邑增至三萬戶,主者施行……”

一連串的中書門下宰相的簽名宣奉之後,最後念出了李淵批的‘制可’兩個字,這封詔書,在這個時代就算是有了法律效應。

不過,聽到這封詔書的李世民心情是複雜的,這天策上將是軍府,可置武官,他也就不說什麼了,可司徒,大行臺,尚書令這些官職全部加在他頭山,似乎有些過了,可以看出,李淵有讓他棄武從文的意思,這肯定是李建成的謀劃,目標是他手中的兵權。

而唸完李世民之後,就到了秦瓊,王君廓,李道宗,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人了,爵位到頂的武將們,基本就是加了點實食邑,再有一些銅錢絲帛的封賞,倒是特別給房玄齡和杜如晦加了官,就讓李世民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要知道,他二人都算是秦王府的幕僚,屬於爲他個人服務的從屬官,如果加了朝廷的官職,那麼,他們就要上衙當差,聽朝廷的宣調了,這同樣是李建成的手段,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們兩人就會被李建成找藉口調到偏遠的地方爲官,根本幫不上李世民的忙了。

“大哥還真是有點迫不及待啊!此番回去,我只怕要好生應對了。”李世民心中默默盤算着,詔書也終於唸到了於秋這一塊。

內容同樣的簡單,封永年縣公,職洺州都督,賜洺山方圓二百里山林田地盡數歸其所有,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食邑,金錢絲帛的賞賜,一概沒有,除了一套從二品的官服看上去料子還行之外,那些魚符印鑑之類的東西,都感覺很不上檔次,用起來也肯定不順手。

於秋原本想上前接了東西就走的,又突然想到了自己下一步的計劃,開口道,“內侍官遠來洺州,我應該盡一盡地主之宜的,便請你與諸位到我的山莊中歇息遊玩兩日,不知可好?”

“好,當然是好,王侍監你應該不着急着回去的吧!且與本王一同到於都督的山莊去歇息兩日,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李世民在於秋的話音一落之後,立即就反應了過來,拉着這位叫王門的內侍監的手不放,生怕他不同意道。

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來都是坑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圖謀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莊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八章 說詞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級技能的強大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兩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於都督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八十七章 劉黑闥上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十九章 兌換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願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四百四十二章 夏國的火車第四百六十一章 統治者應該乾的事情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四十章 好奇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八十七章 劉黑闥上道第兩百三十章 春耕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斷進步中的夏國管理體系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法阻擋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
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來都是坑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圖謀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莊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八章 說詞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級技能的強大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兩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於都督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八十七章 劉黑闥上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十九章 兌換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願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四百四十二章 夏國的火車第四百六十一章 統治者應該乾的事情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四十章 好奇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八十七章 劉黑闥上道第兩百三十章 春耕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斷進步中的夏國管理體系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法阻擋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