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

稻田畝產十三石,麥田畝產六石。

當負責計算的幾位官員,將這個數據同時列出來的時候,整個大垸之內,都突然變的一片寂靜了,然之後,就是一陣呼天喊地,不可思議的嚎叫聲。

實在是千百年來,大家已經習慣了田地的畝產量在一石到兩石之間徘徊,這突然一下子冒了個大數字出來,大家一下子還接受不了。

於秋是對於這個產量最淡定的人,因爲他用超越了後世良種的種子,卻只種出了後世普通田地的產量。

“五倍,整整五倍,玄齡,克明,如果咱們大唐所有田地的產出增加五倍,會是個什麼樣的情景?”李世民有些激動的朝房玄齡和杜如晦問道。

雖然他對這個數字早已有了預期,但是,真正見到打出來的糧食裝鬥稱重了之後,不免要激動的暢想一把。

“至少,種一年的糧食可以供軍隊打三年仗而無後顧之憂。”房玄齡估摸着道。

“如此,何愁內患不平,外敵不滅。此功,應該夠於秋封國公了吧!”李世民故意將聲音放大道。

似乎,如果李建成不能把於秋推上國公的位置,就有失職的嫌疑一樣。

現在,崔盧王鄭幾家,可是不願意見到於秋做大的,之前於秋本來就是要封國公的,被他們搞了破壞,現在,卻是馬上要被打臉了,有了種糧的功勞在,於秋封國公是是他們根本阻止不了的事情了。

聽了李世民的話,李建成只是稍微的皺了皺眉頭,心裡卻是盤算着,能不能說合於秋與各家的關係。

畢竟,他那個傳承數千年的師門有點太可怕了,如果得到這樣強大的學派支撐,他哪裡還需要擔心李世民的問題。

山莊裡的飯菜早已準備好,數十張大桌圍着近三十石稻穀和斤十四石小麥種擺好之後,所有人就可以入席就餐了,接下來這頓飯的菜式好壞無關緊要,站在那些谷鬥旁邊準備開始拍賣的董放,纔是大家關注的點。

“太子殿下,秦王殿下,諸位朝中大臣,海內賢達,在下董放,受我家都督之命,處理師門高產糧種之事,接下來,還請諸位靜聽在下之言。”

衆人聞言,連肚子餓了的人,也都暫停了吃喝,開始安靜的看着董放,等着他的下文。

只見場中董放又道,“我家都督身爲朝廷重臣,萬事自然是以朝廷爲先,曾經有言在先,會無償將其中兩石水稻和兩石小麥種子捐獻給朝廷。”

董放說着,便有他屬下四個壯漢過來,將四個裝有一石谷的大斗,擡到了李建成面前,並用一早就準備好的紅綢布袋將其裝好,紮上了紅花,看上去很喜慶的樣子。

看到幾十石糧種自己只得到了四石,李建成心裡其實是有些不高興的,不過董放又道,“大家都知道,我家都督只是用了十斤水稻種子和十斤小麥種子,就種出了這數十石糧食,所以,大家可別以爲,糧種需要買很多才夠用。

因爲,用一石糧種,半年時間,就足可以種出比這多十倍以上的糧食,到了下半年,就能種幾千畝田地了,再往後,就再也不愁糧種的事情了。”

想到明年下半年,朝廷就會擁有二十倍以上這樣的小麥和水稻種子,然後可以種上過萬畝這樣的高產田,李建成覺得,於秋給朝廷各兩石糧種,確實不少了。

董放又道,“大家也都知道,北方剛剛結束了戰亂,各地田地荒蕪,百姓無糧可食,急需大量糧解決吃飯的問題,所以,我家都督會留下其中一半的糧種,提供給北方百姓耕種。”

他說完之後,屬下數十個人便走到了場中,將小麥,水稻種子各擡走一半,直接往山莊的庫房而去。

眼瞅着三十石水稻去了十七石,十四石小麥去了八石,場上只剩下一小半的糧種,衆多官員和世家子們都慌了。

因爲,三五斗分成一份的話,剩下的十三石稻穀種子只能分成三十來份,剩下的六石小麥種子,只能分成十幾份,可是場中光官員勳貴就有過百,各地的世家子,更是有二百多人,也就是說,最終能拍買到糧種的人,還不到兩成,如果有人出高價買兩份,或者三份的話,甚至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能買到。

這些勳貴官員和世家子們可不認爲,一年以後,那些拍買到了糧種的人,會大方的將自己的糧種白送給自己,他們一定會高價出售,收回這次所出的成本。

而且,就算是一年的損失,那也是非常大的,畢竟,他們家家都是良田幾百上千頃的,普通產出,和五倍以上的產出,差距太巨大了。

光是一傾水稻田,就有兩百多石產量的差距,按照現在的市價算,那可是價值好幾百貫,雖然明年的糧食可能會大跌價,但至少也有好幾十貫的差距。

所以,董放這還沒有宣佈拍賣規則呢!好多人就已經開始眼紅了。

“接下來,在下給大家講一講糧種拍賣的規則,早前的時候我家都督就說了,爲了公平起見,進行公開叫價拍賣,價高者得。現在,在下就給大家講講這叫價的規則。

董放指向場中擺放好的糧鬥道,“分好的四十五個大小不一的糧鬥會被編上號,大家只需看糧斗的大小,就知道它裝有多少糧種了。不管是三鬥糧種的鬥,還是五斗糧種的鬥,起拍價都是一百貫,每次加價,最低十貫。

在有人喊出最高價,我重複三次無人再加價之後,最後叫價的這位,便拍得了這鬥糧種。

付款的方式可以現金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也可以先交定金,稍後再送全款來將糧種拿走,各位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現在問我。”

很快,便有一人喊道,“一個人可以重複叫價拍買一斗糧種麼?”

董放答道,“當然可以,只要有人加價,你都可以繼續加價,直到出到最高價,拍得糧種爲止。而且,如果有人家裡的田地多,需要的糧種多,還可以出價拍下兩個,或者三個糧鬥,多於五個就不允許了。”

聞言,很多自問財力不能冠絕羣雄的人臉色就開始發黑起來,不過好就好在,這次五姓七望這樣的頂級世家並沒有派人來洺州,倒是給了他們這些中小世家不少機會。

見到沒有人再有疑問之後,董放便指着標寫了一號字樣的糧鬥道,“下面進行一號糧斗的拍賣,底價一百貫,舉手叫價,每次不低於十貫……”

幾乎是一瞬間,餐桌前三百多人都舉起了手。

“一百一十貫,一百二十貫,兩百貫,三百貫,五百貫……”

每個人對於一斗糧種,都有一個心理預期價,花一千貫買回去,都不會覺得虧,所以,董放的叫價一直到突破了一千貫之後,纔有人逐漸的將手收了回來。

“想不到今天到場的諸位都這麼有錢,現在一千五百二十貫。”董放笑着喊道。

終於,場上三個舉手的人中,有兩個的放了下去,只有一個二十來歲穿着文士袍的年輕人還舉着手。

“一千五百二十貫一次,一千五百二十貫兩次,一千五百二十貫三次,恭喜陳郡謝氏的謝東樓公子以一千五百二十貫的價格拍得一號糧鬥……”

拍賣的幾大要領,曾經參加過多場拍賣會的於秋只需要稍微給董放一講,他就領悟了,這種喜氣洋洋,很露臉漲面子的氣氛一營造出來,頓時就讓更多人變的不理智了。

倒是沒有人注意到,才兩天的時間,董放就把所有在洺津渡買過東西的人的資料都摸清楚了的這種能力。

一號糧鬥不過是裝了三鬥水稻種子而已,就拍到了一千五百二十貫,隨着後面糧鬥越來越少,價格只會越漲越高,這筆錢,於秋已經可以妥妥的收入囊中了。

而第一次感受到這種拍賣方式的李世民卻是在心裡吐槽,這哪裡是什麼爲了公平起見,讓大家公開叫價完全是於秋要把大家往競爭鬥富的路子上引。

不過,讓這些世家子們鬥一鬥也好,因爲平時能讓他們把錢往外掏錢的機會太少了。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五百零九章 至尊人皇第九十三章 製冰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三百三十四章 閹豬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九十三章 製冰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經的他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變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四百一十章 功過分明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五百二十章 被懷疑了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四百六十一章 統治者應該乾的事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錢而已?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四百四十四章 洺津渡購物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三百五十四章 緊急行動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五百零九章 至尊人皇第九十三章 製冰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三百三十四章 閹豬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九十三章 製冰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經的他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變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四百一十章 功過分明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五百二十章 被懷疑了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四百六十一章 統治者應該乾的事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錢而已?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四百四十四章 洺津渡購物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三百五十四章 緊急行動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