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宴請李泰

卻說李治將祿東贊送入了吳王府,雖然事情的發展一直出乎衆人的意料,可結果終歸還是好的。有了祿東贊以後,下一步,解決老三孃親的事就該被提上日程了。

次日天明,岑文本也到了,李恪便向他問計。

岑文本思忖了片刻,道:“殿下,你們兄弟們間的情意着實令人感動,可此事操作起來卻也有很大風險哪!凡事有舍纔有得,若想讓太子心甘情願地替老三喊娘,事後還不會報復咱們,就只有把祿東贊讓給他了!”

程懷亮一聽,霍然而起,“這哪行啊?什麼事都不能影響到殿下的大業!”

張小七也站起來了,“殿下,咱們好不容易纔找到了一個跟老三口音相似的人,如果錯過了太子,這事恐怕就無法解決了!老三不只是我的兄弟,也是咱們大家的兄弟,當年若不是他殺掉了頡利,咱們怕是都活不到今天,咱們可不能過河拆橋,讓老三的在天之靈寒心哪!”

李恪苦笑了一下,“大哥多慮了,我豈是那種薄情寡義之人?說起來,這份功勞本就不屬於我,是九弟的呀!是否把它送給太子,還要看九弟的意思啊!”

此時李治也在場,他忙朝李恪拱了拱手,“三哥,你何必如此見外呢?我一心只想給三哥幫幫忙,僅此而已。如今祿東贊已在三哥府上,該怎麼做,全憑三哥做主!”

“那好吧!”李恪又轉回來看向岑文本,“岑大人,我決定把這功勞讓給太子了,你就快些幫我出出主意吧!”

程懷亮的臉都氣綠了,還想說話,李恪朝他擺了擺手,示意自己已然下定決心,不會改變了。他無奈之下只得氣呼呼地坐下來,不吭聲了。

岑文本進言道:“殿下,若想讓太子來做這事,咱們絕不能明着求他,而是要通過魏王向他傳遞消息!”

“通過魏王?”

WWW¸ Tтkan¸ ¢Ο

“正是,衆所周知,現在太子最大的威脅是魏王,而不是殿下,若殿下得了這份功勞,對太子而言,這是可以接受的結果,再加上你們之間的宿怨,所以即便殿下放出風聲去,太子也不會就範的。

但假如殿下作勢要以祿東贊爲禮物來結交魏王,情況就會大不相同了,正所謂打蛇打七寸,太子必不會坐視殿下投到魏王那邊的,一旦他耐不住性子親自上門來求殿下,這主動權可就掌握在了殿下的手裡了,到時殿下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向他提出條件了,想那太子爲了穩住殿下、共抗魏王,對再苛刻的要求都會咬着牙答應下來的!”

“恩,岑大人所言甚是!”李恪連連點頭,“我今晚便邀請魏王過府飲宴,大家都回去準備吧!”

“好!遵命!”

衆人各自散去,房間裡就只剩下李恪和岑文本兩人了。

岑文本向李恪問道:“殿下,今日議事,你爲何把晉王也帶來了?”

李恪詫異道:“怎麼了?岑大人,這有什麼不妥嗎?九弟是我的好兄弟,我們不分彼此,昨晚他爲了把祿東贊送到我府上,被殺手襲擊,險些喪命啊!”

岑文本面色凝重,“殿下,非是臣要挑撥你們兄弟間的關係,你要知道,這晉王可是嫡三子,若按繼位的次序來排,他尚在你之前哪!你怎麼能把他倚爲心腹呢?”

“岑大人可能還不知道,九弟是諸弟之中跟我關係最好的一個,他小時候總喜歡跟着我,我去哪兒他就去哪兒,每次他被其他皇子欺負了,都是我替他出頭啊!這麼多年了,他一直都沒變,況且他對儲位也沒什麼野心。”

“唉!殿下,晉王現在年紀尚小,沒有野心,但並不等於將來沒人把他推上去啊!事關儲位之爭,殿下切不可輕忽大意!聽臣一句勸告,以後跟晉王相處要掌握好分寸,絕不可事事推心置腹啊!”

李恪皺着眉頭勉強答應了一聲,“也罷,我聽大人的便是!”

“還有一事,方纔臣還沒有跟殿下明說,咱們把祿東贊交給太子,並不是要把功勞送給太子,這功勞該是誰的,就是誰的,只不過過了下太子的手而已。”

“大人此言何意?”

“殿下,你以爲你的父皇會聽信太子的話嗎?他的兒子們有多大本事,他一清二楚,事後他必會暗中派人調查的!咱們要的不是名義上的賞賜,要的是殿下你在皇上心中的位置啊!”

“哦!原來如此!大人真是用心良苦啊!”

當天晚上,李恪擺下酒筵,請來李泰過府一聚,李治、張小七衆人也都在席間作陪。

李泰滿臉堆笑,“三哥,九弟也在,太好了,咱們兄弟可有日子沒在一起喝酒了,今晚能聚在一起真是難得呀!我真是太開心了!”

“是呀,四弟,說實話,爲兄很早就想請你吃飯了,可你實在太忙了,你府上門庭若市,每天接待的賓客都排起長隊了,我實在不好意思打擾你呀!”

“呵呵,三哥,你又拿我取笑了!我就是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吟幾首酸詩而已,不值一提呀,若三哥覺得我冷落了你,今日我便向你賠罪,咱們痛飲一場,不醉不歸!”

“好!好兄弟!滿飲此杯!”

“幹!”

他們喝了半晌,李恪、程懷亮衆人你一言我一語、東拉西扯,就是不進入正題。

李泰可有點沉不住氣了,率先試探道:“三哥,我聽說祿東贊已投到你府上了,恭喜了,幫父皇成功招攬了人才,父皇他日必會龍顏大悅,重重封賞你的!我真替你高興啊!”

“唉!”李恪擺了擺手,滿面愁容,“不瞞四弟,我也正爲這事犯愁呢,其實這個功勞我並不想要啊!”

“誒?三哥此話怎講啊?”

“四弟,你也知道,一直以來,招攬祿東讚的事都是你和太子在做,你們花了那麼多錢,費了那麼多心血,到頭來卻被我撿了漏,我實在是於心難安哪!”

“三哥何必如此呀?這就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啊!天意該着三哥得此功勞,你就心安理得地把它收下就是了!”

“四弟越這麼說,我越是慚愧呀!現在想想,與其佔這功勞,還不如把它讓給四弟算了!”

這話一下子說到李泰心坎兒上了,“誒,誒!”他支吾了兩聲,假意推脫道,“這怎麼好意思呢?三哥你這不是難爲我嗎?”

他本以爲接下來李恪會執意讓功,然後他再盛情難卻,表表謝意,順理成章地收下祿東贊這個禮物,可沒承想李恪順坡下驢,又把話拉回來了。

“是呀!我就是怕你爲難,才一直猶豫不決呀!我聽說昨晚太子和你爲了爭奪祿東贊都打起來了,要是我把祿東贊給了四弟你,太子會善罷甘休嗎?”

“三哥,要說起此事,我可得好好說道說道,其實我並不是執意要跟太子爭功,實在是太子哥欺人太甚哪!要是他先說服了尊使也就罷了,可明明是我先讓尊使加入了我的崇文館,他卻跑來搶功,還以勢壓人,叫他的手下對我痛下殺手,我實在氣不過才奮起反擊的!”

“即便如此,四弟你也未免有些毛躁了,太子畢竟是太子,你跟他鬧得水火不容,總是不好啊!”

“三哥別說我了,我記得當年,太子可是差點把你害死啊!”

“那都是陳年舊事了,不提也罷!”

“三哥,非是我要提這些,兄弟我實在是爲你抱不平啊!難道說比太子強的皇子,就註定要被他陷害嗎?太子如此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若他日登基,咱們兄弟又有幾人能活下來?三哥你好好想想吧!”

李恪不禁嘆息一聲,“唉!說到底大家都是骨肉兄弟,何苦相爭至此啊?”

“三哥寬厚仁義,有長者之風,兄弟佩服!今天兄弟說一句心裡話,若現在坐在太子位子上的是三哥你,我定會心悅誠服,盡心輔佐於你,絕無二話,哪怕是九弟當了太子,我也心甘情願,可太子偏偏是那個不學無術的李承乾!我爲咱們兄弟將來的活路,爲父皇辛苦打下的江山社稷,也要與他拼個高低!”

“哎呦!四弟,這種話可不能亂講啊!”

李治也忙道:“四哥,別說了!再說下去,這酒我都不敢喝了!”

這時,一直在旁邊喝酒的張小七來勁了,“三位殿下,恕我冒昧,我也想說幾句,剛纔你們哥仨兒談論誰當太子的事,這個我不太懂,可是魏王殿下說的一句話我非常贊同,這個太子真他孃的不是個東西呀!”

程懷亮一聽,一口酒差點噴出來,忙用手使勁捅了他兩下,示意他不要亂說話。

張小七還挺不忿,“誒,你捅我幹什麼?太子就他孃的不是個東西,我今天就說了,愛咋咋地!”

程懷亮趕忙替張小七解釋:“平涼侯喝多了,酒後失言說了些醉話,還請魏王殿下不要見怪啊!”

“誒,誰說這是酒後失言?這就是實話!”李泰朝張小七一挑大拇指,“說得好!一語中的!還是平涼侯跟本王對脾氣呀!就衝你這句話,本王就得敬你三杯呀!”

“好!在下承情了!”張小七低頭一看手中酒杯,連連搖頭,“這小杯子怎麼能盡興呢?快給我換大海碗來!”

“是!”侍從遵命,給他換了個大碗,斟滿了酒。

對面的李泰一見,傻眼了,人家用大碗喝,自己用小盅怎麼說得過去呀?可自己剛纔都說完了,想反悔也來不及了,當下一狠心,“也罷!平涼侯是豪爽之人,本王怎能落後?今天咱們就喝個痛快,來人!給本王也換大碗!”

兩個人隨即咣咣咣連幹了三大碗,再看李泰,臉紅得跟個紫茄子似的,嘴歪眼斜,說話也不利索了,“好啊!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我太高興了!太開心了!平涼侯是三哥的大哥,那也就是我的大哥啊!什麼太子哥,都他孃的扯淡去吧!我就認你這個大哥了!大哥在上,請受小弟一拜!”他當即起身晃晃悠悠地給張小七施了一禮。

“賢弟太客氣了,快快免禮平身!”

席間衆人都看呆了,心說話:“這演的是哪一齣啊?”

衆人又推杯換盞繼續暢飲了很久,直到半夜才散了席。

臨別前,李泰藉着酒勁還在再三規勸李恪,“三哥,今天我可是對你掏心掏肺了,這招攬祿東讚的功勞你若能讓給我,兄弟自然感謝你,你要是自己得了,兄弟也高興,可就是不要讓給太子啊!”

“好!我再考慮一下吧!”

當下,李泰告辭離去。

張小七感嘆道:“看來這魏王殿下的爲人還蠻不錯的嘛!”

李恪苦笑了一下,“他這只是在有意拉攏咱們,順便再試試咱們的態度罷了,我這四弟的城府可不是大哥你能看出來的呀!不過,大哥方纔那三大碗可是把他灌得夠嗆,我還從沒見他醉成那樣過啊!”

程懷亮言道:“不管怎麼說,今晚的宴會還是挺成功的,我估計要不了多久,太子就得坐不住了!”

“但願如此吧!”

果然,第二天晌午剛過,報信的家丁就撒腳如飛跑進來了,“殿下!不好了!太子帶着大批東宮侍衛已到了府門外了!”

第三十三章 龜茲奪寶(五)第四十四章 美人計失策(中)第三十九章 死戰第一章 化解危機第六十一章 鬧宮門第三十八章 轉危爲安第八章 荒城怪人第三十二章 泄密第三十六章 潑水盛典第十五章 播仙鎮城主競選(下)第三十九章 奪寶亂戰(上)第四十六章 跛腳老道第十八章 李世民議招玄奘第四十三章 暗流第九章 被逐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二十二章 奪經書第九章 內鬥第十章 寨門前的鏖戰第五十五章 得救第四十四章 吳老三智鬥怪獸第五十七章 巧退吐蕃軍(上)第二十九章 上官烈之死第三十四章 疏勒國奇遇(上)第八十九章 解困第二十四章 迷失第一章 東市賣貨第九章 參戰第十八章 匯合第七十四章 計誆宇文霞(上)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三十七章 吳老三舌戰羣醜第五十四章 整治馬從善第九十一章 戰遼東(上)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四十一章 轉折第三十八章 危機驟降第三十三章 程懷亮逃婚第五十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章 臥底(下)第二十七章 白英的往事第二十章 賊蹤乍現第六十一章 疑竇叢生第九十一章 戰遼東(上)第三十八章 駙馬之爭第五章 直搗黃龍第五十四章 蘇定方百騎破萬軍(上)第三十八章 轉危爲安第三十二章 縣衙審案第十三章 再續情緣第四十章 出醜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六十一章 疑竇叢生第十章 李恪莊園遇險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四十章 前往齊州第一章 東市賣貨第七十一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上)第二十一章 大鬧東宮(上)第六十九章 稱王(上)第十九章 搗亂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十七章 入主播仙鎮第二十六章 救駕(中)第三十章 黨爭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六十一章 道觀迷團第八章 入夥天蕩山第十一章 公主的復仇第三十六章 潑水盛典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七十四章 計誆宇文霞(上)第三十五章 李恪被擒第二章 吐蕃和親第二十三章 危機四伏第三十九章 陰山迷障第二十五章 驚變第五十五章 王府暗戰(二)第二十八章 重聚第六十三章 孤島亂戰(中)第十八章 連環計(中)第十六章 比武招親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六十八章 張道玄殉節第九十一章 戰遼東(上)第七十八章 誘捕奸細第六十三章 真假阿史那薄布第二十二章 奪經書第七章 智擒侯君集第六十九章 稱王(上)第九章 內鬥第四十八章 返回播仙鎮第五十二章 二攻于闐第七十四章 計誆宇文霞(上)第六章 諸皇子議招祿東贊第三十九章 奪寶亂戰(上)第十三章 遊街示衆第七十八章 除妖(上)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
第三十三章 龜茲奪寶(五)第四十四章 美人計失策(中)第三十九章 死戰第一章 化解危機第六十一章 鬧宮門第三十八章 轉危爲安第八章 荒城怪人第三十二章 泄密第三十六章 潑水盛典第十五章 播仙鎮城主競選(下)第三十九章 奪寶亂戰(上)第四十六章 跛腳老道第十八章 李世民議招玄奘第四十三章 暗流第九章 被逐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二十二章 奪經書第九章 內鬥第十章 寨門前的鏖戰第五十五章 得救第四十四章 吳老三智鬥怪獸第五十七章 巧退吐蕃軍(上)第二十九章 上官烈之死第三十四章 疏勒國奇遇(上)第八十九章 解困第二十四章 迷失第一章 東市賣貨第九章 參戰第十八章 匯合第七十四章 計誆宇文霞(上)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三十七章 吳老三舌戰羣醜第五十四章 整治馬從善第九十一章 戰遼東(上)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四十一章 轉折第三十八章 危機驟降第三十三章 程懷亮逃婚第五十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章 臥底(下)第二十七章 白英的往事第二十章 賊蹤乍現第六十一章 疑竇叢生第九十一章 戰遼東(上)第三十八章 駙馬之爭第五章 直搗黃龍第五十四章 蘇定方百騎破萬軍(上)第三十八章 轉危爲安第三十二章 縣衙審案第十三章 再續情緣第四十章 出醜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六十一章 疑竇叢生第十章 李恪莊園遇險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四十章 前往齊州第一章 東市賣貨第七十一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上)第二十一章 大鬧東宮(上)第六十九章 稱王(上)第十九章 搗亂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十七章 入主播仙鎮第二十六章 救駕(中)第三十章 黨爭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六十一章 道觀迷團第八章 入夥天蕩山第十一章 公主的復仇第三十六章 潑水盛典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七十四章 計誆宇文霞(上)第三十五章 李恪被擒第二章 吐蕃和親第二十三章 危機四伏第三十九章 陰山迷障第二十五章 驚變第五十五章 王府暗戰(二)第二十八章 重聚第六十三章 孤島亂戰(中)第十八章 連環計(中)第十六章 比武招親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六十八章 張道玄殉節第九十一章 戰遼東(上)第七十八章 誘捕奸細第六十三章 真假阿史那薄布第二十二章 奪經書第七章 智擒侯君集第六十九章 稱王(上)第九章 內鬥第四十八章 返回播仙鎮第五十二章 二攻于闐第七十四章 計誆宇文霞(上)第六章 諸皇子議招祿東贊第三十九章 奪寶亂戰(上)第十三章 遊街示衆第七十八章 除妖(上)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