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5-EP1:合流(4)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幸運兒把和平當做一種常識,他們很難意識到和平的本質是奢侈品。關於人的本性究竟是更加傾向於和平還是傾向於戰爭這一點,古往今來已經有無數哲學家做過討論,而麥克尼爾的看法是用更爲嚴格的規定來約束人的行爲、儘可能地扼殺那些誘發戰爭的因素。
儘管如此,他仍然被迫承認(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被迫承認了)GDI宣傳的理念和法律不能阻止戰爭的爆發,也不能阻止人們熟知的文明社會逐漸走向崩潰。自2020年之後,整個世界在戰亂中掙扎了將近一百年,許多麥克尼爾熟知的國家淪爲地理名詞,一個又一個他聞所未聞的新名詞出現在世界地圖上又迅速地銷聲匿跡。在這風雲變幻的黑暗人間之中,在碎片化和馬賽克化成爲主流的時代裡,東盟(SEAUN)的崛起無異於讓那些尋求着某些遠大理想的人們看到了一線曙光。
也僅僅是渺茫的希望而已。
“看到那邊的城市了嗎?”戴斯蒙德·盧塔甘達指着遠方籠罩在鬱鬱蔥蔥的綠色植被下方的繁榮都市,對着和他同乘一艘船的同伴們熱情地介紹着沿岸的風土人情,“那座城市屬於一位國王,他是東盟最富有的人之一。”
麥克尼爾見過許多黑人,其中的大部分都有着圓滾滾或是方正的結實頭顱。盧塔甘達是他見到的少數擁有相對而言較爲瘦長的腦袋的黑人之一,他一向覺得這樣的相貌出現在非洲人身上着實令人奇怪。拋下內心深處對於同伴的評頭論足之後,麥克尼爾也將目光投向了遠處的城市。和他們一路上見到的那些烽煙四起的蕭條城市不同,這座宛如沉睡在翡翠色的夢境中的都市似乎完全沒有被戰爭打擾,想必其中的居民同樣過着舒適優雅的生活吧。
“東盟怎麼會有國王呢?”伯頓站在上方的觀景臺上和他們一同眺望遠方,“我還從未見到過這樣奇怪的——”
他忽然想起了什麼,於是明智地保持了沉默。在中東地區的經歷讓伯頓見識到了許多對於合衆國本土的公民們而言完全不成立的常識,不同的聯邦組織形式也帶來了千奇百怪的搭配類型。只要這位國王沒有試圖利用他的權力來摧毀東盟的根基,東盟也許願意保留類似的君主作爲和諧相處的象徵。
如今的東盟是由原本的ASEAN重組而成,在那之前,構成ASEAN的各國已經分崩離析。把這一大堆馬賽克勉爲其難地拼湊起來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而且歷經了幾代人的奉獻和犧牲才得以完成。即便如此,東盟仍舊逃離不了戰爭的折磨,只有少數地區憑藉着強有力的軍閥的保護而維持了和平。
混亂爲外來者帶來了更多的機遇,比如像盧塔甘達這樣的僱傭兵首領。他對麥克尼爾說,自己是東盟境內某處島嶼的主人,那裡如今成爲了他的手下盤踞的重要據點。
“聽起來還不錯,當海盜?”伯頓先表示了一番恭維,又隱晦地拒絕了對方的招攬,“可是,我們兩個——”他指了指麥克尼爾,“——都是陸軍出身的士兵呀!讓我們在這裡當海盜,也許我們第二天就被東盟海軍給剿滅了。”
“都是兼職,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做海盜,也有專業人士負責上岸去當僱傭兵。”盧塔甘達有些依依不捨地繼續把視線投向逐漸離他們遠去的那座綠色城市,“做僱傭兵,最重要的是自主,不被別人使喚。這也是僱傭兵組織很難發展壯大的原因,因爲若是規模再大一些,就和發放薪水讓手下辦事的軍隊沒什麼區別了。”
“說到海盜,咱們沿着海岸線走了這麼多天,始終沒有碰到東盟海軍。”麥克尼爾始終認爲正規軍的缺席意味着各種意義上的危機,“盧塔甘達,東盟的海軍主力……現在歸哪個軍閥指揮?”
盧塔甘達沒有回答,他倏地跳了起來,趴在欄杆旁朝着另一側張望,疑惑地皺起了眉頭。麥克尼爾見狀,也效仿着他的模樣觀望,同樣看到了遠方的海平面上隱約浮現出幾個黑點。不一會,黑點越變越大,顯露出了它的真面目:那是幾艘樣式怪異的軍艦,比起麥克尼爾印象裡的驅逐艦或是魚雷艇而言,體現出了一種風格獨特的設計思路;但上面東拼西湊的各種炮塔又讓它們立刻淪爲了只能在小作坊裡零敲碎打地炮製成功的假冒僞劣產品。
“新統合軍最醜的宇宙戰艦都比這玩意好看。”伯頓壓低聲音對着那幾艘軍艦指指點點,“……設計這東西的人沒有基本的審美。”
“武器設計出來是爲了殺人,又不是爲了拉出去展示。”麥克尼爾捏了一把冷汗,“但願這些在戰爭時期不講規矩的軍閥不會難爲我們。”
這時候他反倒是希望自己曾經和NOD兄弟會多合作一段時間了,也許他會從中瞭解到許多關於軍閥生存策略的新知識。好在他身邊還有伯頓能夠充當臨時智囊,以伯頓的經驗,對撈取財富和權力更在乎的軍閥並不真的那麼執着於各種口號。
軍艦由遠及近,很快來到了這艘老式遊艇的面前。隔着這幾艘小艇,麥克尼爾能夠看到另一側的陸地上空醒目的全息投影展現出的警告標誌。讓他驚奇的是,就在脫離陸地很遠的一處海面上空,類似的警告標誌也不停地浮動着。
幾艘軍艦上都同時彈出了用英語警告他們禁止繼續前進的標語,其間夾雜着軍官們的喊話。
“看來我們得在轉頭逃跑和強行衝破封鎖之間做個選擇了。”麥克尼爾嘆了一口氣。
“規定是可以靈活調整的,他們只是不想讓不明船隻衝入新加坡、影響他們今天要辦的大事。”盧塔甘達卻似乎胸有成竹,他告訴一名手下乘着救生艇去和對方交涉,自己留在遊艇上繼續曬太陽,“算算日子,也快到了。印度那邊的情況,你們比我熟悉;東盟這裡的事情,你們就完全不瞭解啦。”
“……什麼大事?”伯頓一頭霧水。
衆人躺在觀景臺上東拉西扯了將近半個小時,盧塔甘達派出去的手下才渾身是水地跑回來告訴他,這些軍艦的指揮官已經同意放行,但他們的這艘遊艇必須在碼頭接受軍隊的檢查。
“無所謂,咱們走。”盧塔甘達哈哈大笑,“麥克尼爾先生,很快您就會看到今日的新加坡了——一定會讓您大吃一驚的。”
對執勤工作完全不上心的軍官們很快給老式遊艇讓出了一條通道,白色的遊艇載着它的乘客們們一路向前,接近那座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一切同和平時代的繁榮相關的美好概念的城市。
這不是麥克尼爾記憶中的新加坡,不是他印象中任何一個時代的新加坡,也不是任何一個平行世界裡的新加坡。以城市中央位置猛然地突兀凹陷下去的低矮建築羣作爲分界線,被無數醒目而刺眼的全息投影覆蓋的城市分成了階梯分明的不同部分,每個部分之間竟然建立起了規模宏偉、高度堪比摩天大樓的隔離牆。鋪天蓋地的紅色背景或是紅色字體的警告把看不慣這種標語的伯頓弄得頭暈眼花。
鄰近港口,巡邏的魚雷艇變少了,這使得遊艇總算有了一些自由活動的空間。碼頭邊上,成千上萬荷槍實彈的士兵看守着船隻和裡外兩側躁動不安的平民,那些不時地從人羣頭頂飛過的無人機和地面上被固定好的機槍炮塔每時每刻都在警示着某些試圖違反規矩的危險人物。
“咱們的運氣是不是用光了?”跟着麥克尼爾一起下樓的伯頓謹慎地抓着扶手,“在緬甸的時候差點被槍斃,到了這裡又碰上兵變。”
“軍閥嘛,做出什麼事情都不會讓我奇怪的。”麥克尼爾想起了那些無人機,“讓他們使用這些高科技武器恐怕只會帶來更多的慘劇。”
麥克尼爾和遊艇上的其他乘客剛離開,一羣士兵就迫不及待地衝了進去。他擔心地朝着遊艇的位置看了看,又暫時說服自己別那麼杞人憂天。如果這些士兵由於貪婪或是其他原因而把盧塔甘達的遊艇拆得七零八落,戴斯蒙德·盧塔甘達會頭一個把那些人的腦袋擰下來。
理論上,他們只需要等待士兵的檢查工作完成即可,也許盧塔甘達還需要給遊艇補充一些物資。不過,眼下附近的情況堪稱徹底混亂,連那些高聲喊叫着訓斥下屬的軍官都不一定能有效地維持秩序。因此,在踏上碼頭後不久,盧塔甘達便立即決定前去尋找信得過的盟友幫他們儘快脫離此地。
麥克尼爾和伯頓幫不上什麼忙,只好在碼頭附近打轉。他們猜測這些隔離牆是用來劃分城市內不同身份的人居住的地區的,此處碼頭恰好不在外側,這讓他們幸運地免於目睹某些不堪入目的場景。四面八方的全息投影都在驕傲地向這座城市的居民甚至是全東盟的公民宣佈發生在城市裡的重大歷史性事件。
“老兄,你不是想知道我說的藍區城市是什麼模樣嗎?”麥克尼爾指着流光溢彩的辦公樓下方手腳並用地爬行着的乞丐和流浪漢,“這就是。”
“……見鬼,那隔離牆是不是也符合它的特徵?”伯頓以他豐富的想象力找出了雙方之間的共性。
“沒錯。”麥克尼爾回頭看着街道左側的圍牆,“只不過,藍區的城市通常不會在內部建造額外的隔離牆。如果出現了那種情況……大概是爲了防止居民的叛亂吧。”
“喂,假如GDI糊塗到了在城市內部設置隔離牆的程度,縱使出現了居民叛亂,難道那不是下令建造隔離牆的人自己引起的嗎?”伯頓煩躁地跺着腳,“……哎呀,本來想在這裡找個機會賺錢,現在看來是徹底沒戲了。”
除了士兵之外,街道上還有許多穿着統一褐色制服的人員協助軍人維持秩序。他們沒有攜帶槍械,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用來防身的短棍。偶爾有一些戴着紅色貝雷帽的軍官有說有笑地從附近的街道旁路過,他們的臉上洋溢着勝利後的喜悅。
儘管城市內部不乏標誌着破敗跡象的現象,能夠覆蓋大半個城市的全息投影終歸證明負責完善和建造基礎設施的工程師、市政管理人員一度認真負責地完成了他們的任務。現在,這些幾乎全方位環繞着麥克尼爾的全息投影中,一半在爲市民標註當前可通行的道路,另一半在播放導致今天這種局面出現的大人物們窮盡文采構思出的聲明。
兩張全息投影圖像浮現在麥克尼爾眼前,上面還打上了大大的紅色叉號。這兩位都戴着眼鏡也都謝頂的中年男子就是東盟的現任總統和總理——準確地說,是在今天也就是2114年1月28日凌晨三點鐘之前——他們如今已經淪爲了軍隊的階下囚。
“……關於國會議員的資格審查也將立即進行,爲了確保這些除了行賄和受賄之外一無所知的蛀蟲不會逃脫法律的制裁,本屆國會將就此解散……”
同樣戴着紅色貝雷帽、紅底領章上標着三顆銀星的東盟軍將軍唾沫橫飛地宣讀着軍人們擬定的宣言。
“合衆國是肯定回不去了,那地方現在成了地理名詞。”麥克尼爾用手邊的彩色紙片從街邊幾乎要關門的超市裡買了兩瓶可樂,遞給伯頓一瓶,“所以咱們這一次是要……對付他們?”
“不像是,在瞭解前因後果之前,我覺得咱們應該先避免被捲入衝突中。”伯頓連連搖頭,“你也看到了,我們現在還是隨時能被他們殺掉的小人物。”
“……即日起,爲着恢復被過去十幾年來無數無能官僚踐踏的法律的尊嚴,爲着切實保障公民的權利、復興亞洲諸民族,非法的《東盟憲法》也將中止。以《再生組織令》爲依據,由國家重建最高會議負責制定代表公民的新法律。”那名東盟軍將領還在長篇大論地宣讀他們的綱領,“下面,請國家重建最高會議議長韓處安上將發表講話!”
伯頓提議先去買手機,他有理由認爲22世紀的智能手機更好用一些,但他的想法被麥克尼爾無情地駁回了。在他們擺脫四處奔波的不穩定生存環境之前,給別人一個用於追蹤自己的工具顯然會帶來麻煩。於是,他們借用了葉真的手機來搜索信息,這能使得他們看上去不至於那麼無知。
“……這個連頭髮都全白的傢伙居然還不到五十歲?”伯頓大吃一驚,反覆對比着網絡上的新聞記錄和正在發表講話的韓處安的形象,“他是怎麼把頭髮弄成全白的?”
“……至少他還有頭髮。”麥克尼爾不知爲何而立即變得沮喪起來,“我五十歲的時候……哦,第三次泰伯利亞戰爭快要爆發了。”
不僅是盧塔甘達跑去聯絡他的熟人,葉真也在這麼做。麥克尼爾把手機還給葉真,自己和伯頓繼續在附近的街道上游蕩。起初他猜想東盟軍可能會成爲他們的大敵,但在他們剛剛瞭解了兵變首領韓處安的生平後,這種偏見暫時消退了不少。
現年48歲的東盟陸軍上將、陸軍總司令韓處安是個沒有半點發福趨勢的中年華裔男子,他爬上這個位置還不到兩年,而他走到這一步卻花了更久。12年之前,也就是2102年,時任東盟陸軍准將、陸軍第1旅旅長的韓處安由於拒絕執行上級的屠殺命令,在湄公河畔公然舉兵反叛(至少官方新聞內容是這麼說的),並以中南半島爲基地逐漸南下,最終成爲了東盟境內最強大的軍閥之一。
根據這位陸軍總司令的說法,他此次進行兵變的理由,其一是實在看不下去腐敗,其二是不想再打仗了。許多東盟公民從出生開始就在目睹戰爭,直到走進墳墓也沒能逃出戰爭的陰影。作爲東盟的頭號軍閥,韓處安自然有信心說服其他軍閥放棄抵抗、形式上讓東盟迴歸和平。
軍閥談和平,簡直就是開玩笑。麥克尼爾不打算相信這些話,伯頓也不打算相信。
“想要檢驗他說的這些話究竟是真是假,只需要看公民的反應。”麥克尼爾對此有着充足的自信,“如果說公民終日抱怨個不停、寧可被殺也要表示不滿,那就說明他確實是個混賬,我們有必要把他掀翻;要是公民都熱衷於讓他的權力以合法的方式繼續被保留下去,就像法國人歡迎拿破崙那樣,這就證明他是能把東盟從混亂中拯救的關鍵人物之一,只是手段過於粗暴而已。”
“你竟然會說出這種話,這可不大符合你的風格,麥克尼爾。”伯頓笑了笑,偷偷隔着麥克尼爾望向道路另一頭幾個鬼鬼祟祟的傢伙,心裡升起了擔憂。
“老兄,經歷了這麼多次心理打擊,我已經擁有了十分靈活的道德標準和較強的自我管理意識。”麥克尼爾苦笑着,“是啊,我曾經認爲必須是合法的民選內閣才能賦予我們的手段以正義性——然而現在,這已經被證明只是我的幻想而已。”
跨過步行街,兩人穿過焦慮地匆匆散去的行人,走入了一處冷清的廣場。灑向廣場的一半陽光被高聳的隔離牆遮蔽,只有另一半懶洋洋地沉睡在溫和的日照下。這裡不僅沒有多少市民,連維持秩序的士兵也很少。當這些士兵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麥克尼爾時,麥克尼爾也投之以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我沒有碰到危險,這些士兵保持了剋制,他們只會行使爲了維持秩序所必需的暴力。”開着全息投影通話和別人聊天的葉真也隨着兩人來到了廣場附近,他馬上結束了通話,並和麥克尼爾解釋,直到目前爲止,他們的行程還沒有被敵人掌握。
麥克尼爾不去問敵人是誰,他也不在乎。不管是誰,只要那些人敢在他面前狂妄地展現出過剩的自我意識和堪比通用銀河的董事和股東們的惡劣心態,麥克尼爾非常願意把他們的腦袋砸爛。
“咱們還在海上飄着的時候,我以爲市民的生活肯定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麥克尼爾指着四處散步的居民們,“……沒錯,大人物之間的內部糾紛,不該讓公民受苦。就這點而言,他們做的不錯。”
“不如說他們精確地只針對特定羣體。”葉真糾正道。
“那也很正常,每一個組織外部都存在和它敵對的不同團體——”
一陣噪聲鑽進麥克尼爾的腦袋,他無奈地盯着剛從一條街道里橫衝直撞地跑出來的裝甲車,那裝甲車直衝進廣場,又迅速地向後退卻,差一點把跟在後方的士兵碾倒;隨後,這輛活潑的裝甲車在其他士兵的抱怨聲中又轉頭撞進了另一條街道。
“走,咱們先離開這裡。”麥克尼爾抓住葉真的胳膊,“他們不會在乎誤傷情況的。”
剛跑進另一條街道,麥克尼爾迎面撞見幾個穿着體面的市民高聲地向路過的其他居民宣講着什麼。他知道戴斯蒙德·盧塔甘達暫時回不來,於是心平氣和地坐在路邊聽着即興演說。
“……這不是什麼革新,只是同一個集團內較爲無能的傀儡被取代了。”一個矮小的微胖青年男子結結巴巴地說道,“以前他們或許還要在表面上遵守法律,現在乾脆連名義上的——”
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爬進街道,扯開嗓子大吼道:
“血盟團的打手來了!”
剛纔還安靜地聽着演說的市民們見狀,頓時嚇得魂飛魄散、拔腿就跑。那些高談闊論的演說家也顧不得體面,就近往旁邊的建築物裡鑽,也不管裡面究竟有沒有能讓他們逃生的通道。麥克尼爾和伯頓都愣住了,連帶着葉真也有些詫異。不到半分鐘,整條街道中竟然只剩下了不到十個人。
一大羣手持棍棒、身穿褐色制服的治安人員出現在街道的另一頭,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向着沒來得及逃跑的居民們涌來。街道上方突然彈出了和之前的警告標誌模板都不同的告示,上面顯示【區域犯罪壓力提高】。
“我說,他們應該不會照着我們的腦袋上也來一棍吧?”伯頓遲疑不定地朝後面退了幾步,“……對吧?”
麥克尼爾沒有來得及回答,其中一名恰巧和他們對視的褐衣青年男子已經用行動和語言表明了態度。
“白人?”他冷漠地揮起短棍指着麥克尼爾,“這不是你們這些垃圾該來的地方,快點滾出去!”
說時遲那時快,早有不下20名褐衣人朝着麥克尼爾衝來。麥克尼爾見對方來勢洶洶,先把葉真向後推去,自己和伯頓擋在後面。他們手無寸鐵,能依靠的只有麥克尼爾和伯頓的近戰格鬥本領了。
一輛轎車忽然攔在街道盡頭,前排打開的車門險些把葉真當場掀翻。
“博尚!?”兩人又驚又喜。
“還在等什麼?快點進來!”迪迪埃·博尚嘴裡叼着一根品牌不明的香菸,“我就知道你們肯定不會錯過這種大場面的。”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