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妹子,別提了,有這些孝子賢孫真是

“重八,咱們的大明是怎麼亡的,存在了多少年?”

馬皇后望着朱元璋,問出了心中的這個疑慮。

這件事,同樣在她心裡面憋了很長時間。

按道理來講,自己家重八這個開國皇帝,很多事情做的都是挺好的。

重八一直以來爲了大明,那是夙興夜寐,開了一個好頭。

各項制度也都做得很好。

按道理來講,就有重八做出的榜樣在,自己家大明後面應該不會太差。

怎麼就也亡了國?

“這……該不會是老四的後代裡,也出現瞭如同朱允炆那樣的混賬東西吧?”

馬皇后望着朱元璋,再度開了口。

其實這話在問出來的時候,她心裡面基本上也能夠明白,肯定有這方面的原因。

想要一個國家所有的皇帝,都賢明,這事兒是不可能的。

縱觀歷史,哪朝哪代,沒有一些昏君?

自家大明到了後面,肯定也少不了會遇到這種情況。

便是重八這樣的開國皇帝,在他去世後,都能緊接着上來了一個朱允炆,這等蠢到沒邊的蠢貨,把大明各個方面,都給搞得一團糟。

那老四這麼一個有爲之人去世後,他的後代就也能做到代代賢明嗎?

只怕,後面很難再有人能超過老四。

也不可能代代賢明。

不過,在如此想着的同時,多少是有着一些自信在的。

自己大明後面的皇帝,哪怕再不行,確定不會出現如同宋徽宗父子那樣的窩囊貨色。

“妹子,咱大明存在了兩百七十六年。”

朱元璋望着馬皇后開了口。

馬皇后聞言點了點頭,兩百七十六年,將近三百年,已經算不少了。

縱觀歷史,能夠有這麼長時國祚的朝代可不多。

自己大明,能有這麼長的國祚,已經是讓人滿意了,不算太差。

“至於說昏君,那肯定是有的,哪個朝代也少不了昏君。”

在說起這話時,朱元璋都有一些咬後槽牙了。

自己大明後代的那些皇帝們,很多那可真它孃的當人,想想就來氣!

有當了皇帝瞎胡搞鬥蛐蛐,把他爺爺打下來的衆多地方都給丟了的。

有它孃的一戰坑死那麼多將士,跑去瓦剌留學,轉頭又給瓦剌叫門的!

有天天開經延,聽儒生放屁,讓儒生洗腦,看起來很勤勞,實際全都是在做些無用功,暈暈乎乎腦子不清醒,給衆多文官們當孝子賢孫的。

有擺爛不上朝的。

老道士前期還行,確實是想幹出來點事兒。

後來接連失火,又被宮女勒脖頸,選擇了開始擺爛。

不可否認,和那些文官們相鬥,搞權謀,確實是一把好手。

可同樣也把國事給耽誤了。

還有當了皇帝后垂拱而治,沒事幹天天放縱的,沒幾年人就沒了命的。

還有學他爺爺徹底擺爛,連官員缺了都不補,高達二十幾年不上朝的。

他爺爺不上朝,還能控制住局面。

這玩意兒不上朝,那是純擺攤。

還有剛剛登基,就整出了紅丸案,當了一個月皇帝人就嘎屁的。

有當木匠落水的。

好不容易出來了一個有心想要救大明,還特別勤奮很簡樸,一心要讓大明好起來的。

結果又是個有心殺敵,無力迴天,想要做事,卻沒手段沒腦子的。

越搞大明死的越快。

這幫子孝子賢孫!只是想想朱元璋就來氣!

別提多想挨個的抽過去,把他們都給狠狠的抽一遍,有的貨色直接抽死最好,免得丟人現眼,糟蹋大明!

馬皇后聽的自己家重八如此說,再看看重八的神情就已明白了,未來的這些皇帝裡面,肯定有些人乾的特別不好。

不然的話,重八肯定不會這般咬牙切齒。

不過,再想想的話倒也能理解。

若是自己大明後面的皇帝們,乾的都像重八這般好,那自己家大明,便也不會亡國了。

“重八,那你就先和我說一下,我大明是如何亡國的。

我大明的亡國之君,乾的又如何。

他肯定是一個常年不上朝的怠政之人吧?”

馬皇后想了一下,望着朱元璋出聲說道。

其實在說這話時,她心裡面對這事,已經有了相應的判斷。

覺得這事情肯定和自己所想沒什麼區別。

亡國之君嗎,有幾個是勤政的?

朱元璋聞言,搖了搖頭:“妹子,咱大明的亡國之君名字叫朱由檢,年號爲崇禎。

他還真的不是一個懶惰的人,相反,還特別的勤政。

是咱大明十幾個皇帝裡面,除了,咱和老四之外最爲勤政的了。

若是將老四經常帶兵出征,把政務撂給他的好大兒這事給算上的話,甚至朱由儉的勤政,都能超過老四。

成爲咱大明僅次於咱的勤政之人。”

啊?

馬皇后聞言,登時懵了,別提有多意外。

亡國之君,居然這樣的勤政?能成爲僅次於重八的人?

這也太過於讓人意想不到了!

“那他肯定沉迷於酒色吧?”

馬皇后想了想,再次說出了她的猜測。

昏庸無道,荒淫無度這些,幾乎是亡國之君的標配。

這朱由檢既是亡國之君,那想來在這種事情上,肯定不能避免。

朱元璋聞言再度搖頭:“妹子,這個也沒有。

這朱由檢後宮妃嬪並不多,在一個很正常的範圍之內。

而且,因爲勤於政務的緣故,對於酒色這些東西,更不會沉迷。

而且人也節儉,不是那種鋪張浪費的人。”

嗯?!

馬皇后聞言,再度呆了一呆。

不是……這事兒,怎麼越來越讓人難以理解,看不明白了呢?

這……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縱然馬皇后一向聰明,可這個時候,還是被自己重八,所說的這種種事情給驚呆了。

“那重八,這朱由檢是不是一個幼年天子?是個傀儡?”

不過,這話在問出之後,馬上就又被馬皇后直接給否定掉了。

這朱由檢肯定不是幼年天子的。

畢竟重八都說了他勤勉於政務,很勤奮。

幼年天子,傀儡皇帝,又哪裡有什麼政務可供他勤勉?

而且,這朱由檢,又有後宮,又有子嗣,那是幼年天子的可能性就更不大了。

果然,接下來朱元璋便再次否認了馬皇后所說的這個猜測。

馬皇后徹底的糊塗了,腦子裡面有着太多的疑惑不解。

這事情,怎麼看都不對。

怎麼這樣一個勤於政務,又不鋪張浪費,還一心想着讓大明變好的人,卻成了亡國之君呢?

別說是馬皇后不理解了,朱元璋心裡面,也同樣是有些複雜難言。

對於自己家妹子現在的心情,他很能理解。

畢竟便是他,在後世之時,初次看到這些情況時,也同樣是很懵。

有被意外到。

別的朝代的亡國之君,要麼昏庸無道,完全不理會政務,酒池肉林,醉生夢死。

要麼就是一個幼年天子,是個傀儡,當不了家,做不了主,任人擺佈。

可偏偏到了自己大明這裡時,一切都給反過來了。

是個一心想要救大明,生活儉樸,不沉湎於酒色,也不是那種傀儡的小皇帝。

這事兒,也它孃的算是一個奇觀了。

“那……他怎麼還亡了國?”

這話說完之後,又一個猜測浮現心頭。

“是不是他才當上皇帝,很快大明就沒了。

本來大明就病入膏肓,沒給他太多施展才能的機會?”

朱元璋再次搖頭:“妹子,不是。

他足足當了十七年的皇帝。”

嗯?!

馬皇后徹底的呆愣了,腦子裡面亂糟糟的,再也想不到什麼合理的猜測了。

這事情也太奇怪了,奇怪到了讓人完全無法理解的地步!

“妹子,這事兒……該怎麼說呢……情況很複雜。

關於崇禎朱由檢,他的事聽起來確實讓人難以理解。

不過,我和你一說你也就明白了。

不可否認,崇禎這孩子確實勤政,也是憂心國家,想要讓我大明變得更好,要解決大明存在的諸多問題。

可是,該怎麼說,他的能力太不行了,想法太過於簡單。

典型的努力越多,錯的越多。

越是勤政,大明亡的越快。

倘若崇禎上臺之後,別那麼勤政,還不小可能,大明不會有那麼多的問題。

最起碼能多存在上幾年。很多時候,聰明人的十分努力,都比不過笨人特別努力的靈機一動。

更何況,崇禎還是足足努力了十七年。

崇禎他上臺後,就被那衆多的文官們給忽悠傻了。

當時朝政混亂,鬥爭及其嚴重。

尤其是宦官和文官之間的爭鬥,更是如此。

咱雖然一直不贊同後宮干政,但那也得分情況。

到了那個時候,文官們的權勢,實在太大,行事也太猖狂了。

皇權在諸多地方,受到了極大的壓制。

爲了能彰顯皇權,奪回一些皇帝的權力,只能是將宦官給扶持起來,和文官們進行打擂臺。

在那種情況下,宦官集團已經成爲了,皇權的一大延伸。

是皇帝手裡的一把刀。

朱由校在的時候還行,魏忠賢這些,便是他給扶起來的。

用來和那些文官們進行撕咬。

他躲在皇宮裡做木匠活,不理會那麼多的唧唧歪歪。

崇禎上臺後就不一樣了。

那種多的文官們,像是蒼蠅看到的血的蒼蠅一向,一擁而上,對着崇禎那是各種的忽悠。

別管是關外的韃子,還是國內的流民,亦或者是天災人禍,全部都能往宦官頭上扣。

皇帝問策,別管問什麼,得到的答案都只是一個,那就是誅宦。

就彷彿把宦官給誅殺了之後,諸多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一樣。

然後,朱由檢就相信了,開始着手誅宦。

我大明的宦官,和唐朝時的那些宦官可不一樣。

唐朝是宦官掌軍,那對於皇帝說殺就殺,想要換哪個就換哪個。

可我大明的宦官,卻沒這樣的能力。

魏忠賢被人稱作九千歲,可謂是權傾朝野。

但是崇禎這個剛登基的皇帝,說殺就能殺,就像是殺一條狗那樣簡單。

不可否認,宦官也幹很多不當人的事兒,不是個什麼好東西。

魏忠賢更談不上好東西。

崇禎殺了也就殺了。

可是,崇禎把魏忠賢給廢了之後,沒能再找出一個人來接替魏忠賢,去制衡那些文官們。

這就是最大的錯誤,然後事情就炸了。

朝廷收不上稅了。

大明到了後面,堪稱“衆正盈朝”。

那些一心爲國,嘴裡面說的很好的人,馬上就讓崇禎見識到了他們的厲害。

魏忠賢在的時候別管怎麼說,最起碼能把稅收上來,這對於大明而言,便已經是特別重要的了。

一個朝廷手裡面沒錢,那事情有多嚴重,妹子你肯定知道。”

馬皇后點了點頭,這點她確實是深有體會。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一個國家沒有錢,那也同樣是不成。

“大明那個時候,可謂是內憂外患,又有天災人禍。

天災這事兒怎麼說呢……歷朝歷代基本上就沒有斷絕。

我們華夏地方太大了,每年都不是這裡有災,便是哪裡有災。

又有幾個皇帝當政時,天下各處都是風調雨順的?

不可能的!

每年都有災難纔是最正常的狀態。

我大明現在就處處風調雨順嗎?

不一樣不是這裡旱了,就是那裡澇了?

唐太宗的貞觀年間,少有天災的年份,只有短短几年。

剩下的將近二十年,那都是天災不斷,又是蝗災,又是地震,又是洪澇,又是乾旱的……

可不一樣留下貞觀之治,至今讓人嚮往?

說到底那些面對天災無能爲力,把很多事兒都給算到天災上的,是自己無能,各方面都爛了。

甚至於面對遭受大災的百姓,不僅不賑濟,反而還要加徵賦稅。

種種操作簡直離譜。

所以,是人禍加劇了天災。

大明收不上稅,朝廷手裡沒有錢,許多事兒都幹不了。

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原因。

崇禎本人也確實問題很大,他本身沒有被當成帝王培養過,就是一個王爺。

後面他兄長去世之後,被選做了皇帝。

崇禎的性格缺陷很大,一開始有多信任的文官,後面就有多不信任文官,被文官們整的不自信了。

在一些事情上,容易二級管。

而且還是個不粘鍋,不敢擔責。

遇到大事情,就是總想讓朝臣們先開口,一旦出了什麼問題,有了風吹草動,就會將衆人護在身前。

把罪責這些,都給按在之前開口說話辦事的,那些官員員身上。

下手處理起他們來,也是毫不手軟。

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很多人都總結出來的一個道理,那就是多幹多錯,少幹少錯,不幹不錯。

於是,本來就懈怠的人,那再懈怠起來,就更是理所當然,心安理得了。

遇見事兒了,也大多裝死,沒人敢再衝到前面去。

在用人方面也同樣不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些,他是沒有記住分毫。

在很多事情,都特別的急切,只想立刻就看到做出功績來。

別的不說,看看崇禎朝時,換首輔的速度就能略見一斑。

崇禎在位十幾年,首輔就任命了十九個。

這樣的操作,那就真正乾的好事情,纔是怪事!

一個首輔剛上來,各方面的事情都還沒有摸清楚,來不及做事,就被換下去了。

哪能幹得好?

太急躁了!”

朱元璋說起崇禎的種種操作,忍不住大搖其頭。

崇禎的這些種操作,那是真的讓人窩火。

將他氣的肝疼!

皇帝不是這樣做的,事情也不是那麼辦的。

其餘不說,單單只是身爲一個皇帝,卻怕擔責任,扛不住事,只這一條就不行。

馬皇后聞言點了點頭,一下子理解,崇禎會成爲亡國之君了。

這性格以及做事的手段,確確實實很不行。

沒有一個君王應該有的智謀手段,也沒有相應的定力。

又怎麼能做好皇帝?

還當真是如同重八所說那樣,他要是別那麼勤政大明,大明或許還能再多挺一些時間。

“當然,大明到了那個時候確確實實是病入膏肓了,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到崇禎頭上,肯定是不對的。

但要說崇禎沒錯,不需要擔責任,那也同樣不可能。

妹子,咱大明那個時候的情況是真嚴重。

天災不斷,不僅大面積的連年大旱,而且還遇上小冰河時期。

小冰河時期就是說,天氣越來越冷,溫暖的時間比較短。

氣候整體要冷上很多,不利於耕作。

到了崇禎最後幾年時,還遇到了瘟疫,死了很多人。

而朝堂之上,官員們也不行,爭鬥的厲害,敢做實事的少,多誇誇其談之輩。

地方官府那就更爛了。

很多人當上官後,不是想着如何爲國辦事,而是如何撈錢。

各個地方上,問題同樣特別嚴重。

比如晉商,那是各種的賣國。

和遼東女真各種的做生意,把大量的物資,賣給遼東那邊。

還和遼東的這些關外的韃子,各種眉來眼去,爲他們當奸細,刺探情報,做帶路黨。

東南這邊,則成爲了衆多士紳們的自留地,不和朝廷一心,只想着交稅。

將衆多本應該交給朝廷的稅給瓜分了。

軍隊也爛了,明軍很多都發不起響,有些士卒們甚至於還要餓着肚子來做事。

當時都流傳着一句話,叫做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滿餉在何處?遼東皇太極。

如此情況下,還想將士有多少戰力?

而且那個時候,將領地位也特別的低下,被文官們踩在腳下。

早在好幾十年前,乃至於近百年,那些名將,見了朝廷文官,都要行跪拜禮,自稱門下走狗!”

什麼?!

馬皇后聽到這話後,一下子變得震動了起來。

這……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大明的勳貴呢?大明的那些武將呢?

怎能被文官們,騎在頭上給欺負成這個樣子?!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29章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第159章 祖墳冒青煙了!皇帝居然這般大方?第52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6章 什麼叫父慈子孝啊第218章 啥?明朝皇帝派使者來了?!第33章 妖僧第220章 他怎麼敢啊!第9章 來自朱元璋的壓迫感第28章 自信的李善長第33章 妖僧第117章 朱棣:我先莽了,你們隨意!第64章 看看他們的脖子硬,還是刀硬第10章 好戲纔剛剛開場第194章 朱元璋:妹子,咱重生了第169章 有人不想活了第52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139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要放年假?!第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14章 李世民來了都得瞎隻眼!第77章 朱元璋攤牌了第200章 馬皇后都驚呆了!第53章 百姓萬歲!第52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165章 呂本得意:自己生了個好女兒啊!真第140章 每一條離譜的律法背後,都有過離譜第3章 父皇他不對勁第164章 那就如你所願,剝皮揎草!立刻行刑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221章 僞明使者,絕對沒膽子學班超行事!第69章 洪武大帝繞柱走第54章 皇帝不過日子了?第53章 百姓萬歲!第104章 連激進的朱元璋都覺得太激進了第198章 雄英雄英他才八歲就去世了?!第8章 尥蹶子第139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要放年假?!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7章 馬皇后之威第184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81章 收網第40章 皇帝的兒子被抓來修中都了?還一次性第239章 重八,我的未來是咋樣的?第188章 朱元璋:咱說你是公忠體國,你就是第138章 沒白來,真沒白來!第73章 啊,對對對!第37章 殘酷的真相第147章 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麼第83章 空印案爆發第53章 百姓萬歲!第19章 清理門戶第168章 斬呂本!誅呂家三族!第198章 雄英雄英他才八歲就去世了?!第159章 祖墳冒青煙了!皇帝居然這般大方?第98章 來自朱元璋的強勢反殺第226章 皇帝正在靜靜的看着你第10章 好戲纔剛剛開場第56章 皇帝怎麼變得如此陌生?第115章 那就把鍋砸了,咱另起爐竈!第89章 貼臉開大第106章 收手吧爹第206章 老四居然是永樂大帝?!第108章 主打一個該省省,該花花,這果然很第15章 社稷主,天下王第203章 老四他敢吃屎?!馬皇后懵了第211章 被朱元璋整破防了第74章 呂氏作大死第180章 朱元璋一點臉都不了?!第16章 大明的共同理想第149章 嚐嚐來自封建主義的鐵拳!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148章 朱棣興奮:好好好,終於亂起來了!第187章 朱元璋圖窮匕見!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24章 驚不驚喜?第236章 驚不驚喜?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125章 皇帝的套路比海深第199章 啥!標兒沒當上皇帝就去世了?!重第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65章 天,真的變了第236章 驚不驚喜?第184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109章 錦衣衛!好個錦衣衛!!第235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第211章 被朱元璋整破防了第181章 朱元璋竟然把親兒子派來了?得知真第138章 沒白來,真沒白來!第111章 螳螂捕蟬,老朱在後第211章 被朱元璋整破防了第15章 社稷主,天下王第200章 馬皇后都驚呆了!第69章 洪武大帝繞柱走第171章 和皇帝親兒子密謀對付皇帝,絕了第121章 呂氏作死:我兒有大帝之資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165章 呂本得意:自己生了個好女兒啊!真第170章 預判了你們這些蟲豸的預判
第29章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第159章 祖墳冒青煙了!皇帝居然這般大方?第52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6章 什麼叫父慈子孝啊第218章 啥?明朝皇帝派使者來了?!第33章 妖僧第220章 他怎麼敢啊!第9章 來自朱元璋的壓迫感第28章 自信的李善長第33章 妖僧第117章 朱棣:我先莽了,你們隨意!第64章 看看他們的脖子硬,還是刀硬第10章 好戲纔剛剛開場第194章 朱元璋:妹子,咱重生了第169章 有人不想活了第52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139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要放年假?!第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14章 李世民來了都得瞎隻眼!第77章 朱元璋攤牌了第200章 馬皇后都驚呆了!第53章 百姓萬歲!第52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165章 呂本得意:自己生了個好女兒啊!真第140章 每一條離譜的律法背後,都有過離譜第3章 父皇他不對勁第164章 那就如你所願,剝皮揎草!立刻行刑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221章 僞明使者,絕對沒膽子學班超行事!第69章 洪武大帝繞柱走第54章 皇帝不過日子了?第53章 百姓萬歲!第104章 連激進的朱元璋都覺得太激進了第198章 雄英雄英他才八歲就去世了?!第8章 尥蹶子第139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要放年假?!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7章 馬皇后之威第184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81章 收網第40章 皇帝的兒子被抓來修中都了?還一次性第239章 重八,我的未來是咋樣的?第188章 朱元璋:咱說你是公忠體國,你就是第138章 沒白來,真沒白來!第73章 啊,對對對!第37章 殘酷的真相第147章 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麼第83章 空印案爆發第53章 百姓萬歲!第19章 清理門戶第168章 斬呂本!誅呂家三族!第198章 雄英雄英他才八歲就去世了?!第159章 祖墳冒青煙了!皇帝居然這般大方?第98章 來自朱元璋的強勢反殺第226章 皇帝正在靜靜的看着你第10章 好戲纔剛剛開場第56章 皇帝怎麼變得如此陌生?第115章 那就把鍋砸了,咱另起爐竈!第89章 貼臉開大第106章 收手吧爹第206章 老四居然是永樂大帝?!第108章 主打一個該省省,該花花,這果然很第15章 社稷主,天下王第203章 老四他敢吃屎?!馬皇后懵了第211章 被朱元璋整破防了第74章 呂氏作大死第180章 朱元璋一點臉都不了?!第16章 大明的共同理想第149章 嚐嚐來自封建主義的鐵拳!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148章 朱棣興奮:好好好,終於亂起來了!第187章 朱元璋圖窮匕見!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24章 驚不驚喜?第236章 驚不驚喜?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125章 皇帝的套路比海深第199章 啥!標兒沒當上皇帝就去世了?!重第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30章 羅貫中罵死大儒!我從未見過如此厚第65章 天,真的變了第236章 驚不驚喜?第184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109章 錦衣衛!好個錦衣衛!!第235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第211章 被朱元璋整破防了第181章 朱元璋竟然把親兒子派來了?得知真第138章 沒白來,真沒白來!第111章 螳螂捕蟬,老朱在後第211章 被朱元璋整破防了第15章 社稷主,天下王第200章 馬皇后都驚呆了!第69章 洪武大帝繞柱走第171章 和皇帝親兒子密謀對付皇帝,絕了第121章 呂氏作死:我兒有大帝之資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165章 呂本得意:自己生了個好女兒啊!真第170章 預判了你們這些蟲豸的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