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

第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

胡惟庸與寶鈔都提舉司的提舉趙鼎,說了這麼一句之後,便拿着幾張製作精美的新寶鈔,起身就從中書省出去。

徑直前往武英殿,親自去見皇帝稟告這件事了。

端的是雷厲風行。

任誰看到後,不誇讚一聲好丞相。

但剛剛還笑容滿面的趙鼎趙提舉,這時候卻異常心塞,心中對胡惟庸這個丞相,報以最真摯的問候。

連十八輩的祖宗都沒有落下。

原因無他,本來他想着親自前去找皇帝彙報來着。

話說,自從去年設立寶鈔都提舉司之後,趙鼎就彙集工匠,絞盡腦汁的爲製作寶鈔而努力。

寶鈔這種紙幣,需要的東西極其繁瑣。

連製作的紙張,要求都非常高。

既要柔韌度,又要結實,還要儘可能做到哪怕遇到了水也不容易爛掉,顏色也不容易掉。

同時,寶鈔上的花紋,也需要極盡繁瑣,儘量達到讓人無法仿製的程度。

但在保證精美的同時,還要儘可能的壓低寶鈔的造價……

天知道自從接下了這個任務之後,趙鼎爲之掉了多少頭髮。

從去年到現在,已經弄出來了好幾版的寶鈔了,但都被皇帝給打了回來,說還是不夠好,給出意見讓進一步改進。

這最新的一版寶鈔,不論是紙張,還是花紋等各個方面,都完全滿足了皇帝的所有要求。

甚至於還有所超越。

所以這一次,趙鼎是信心十足。

他按照以往的辦事流程,先來到中書省這裡,把事情彙報給丞相胡惟庸。

而後就準備經過丞相同意,親自前去見皇帝,給皇帝送上最新的寶鈔,等着迎接來自於皇帝的誇獎。

畢竟前幾次的時候,胡惟庸都是讓他去的。

可誰能想到,這次胡惟庸的反應卻截然不同。

竟是他自己拿着寶鈔去見皇帝,把自己這個寶鈔提舉司的提舉,真正負責幹活的人給撇下了!

趙鼎要是不在心中,給胡惟庸送去最真摯的問候,那纔是怪事!

吃苦受累的是自己,先前拿着製作出來的寶鈔,被皇帝打回來重做的是自己。

結果這次終於超常發揮,有十足的把握皇帝會認下這一版的寶鈔,並能得到皇帝的誇獎了,卻被胡惟庸這個丞相給摘了桃子!!!

真憋屈!

胡惟庸這狗東西真不要臉!

但……他還真沒有別的辦法。

誰讓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寶鈔都提舉司的提舉,對方卻是丞相,位高權重呢?

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這都不知道高了多少級了。

而且,事情真的鬧將起來,對他也真沒好處。

反倒不如忍氣吞聲,如此胡惟庸事後還能給些補償,不至於什麼都撈不到……

中書省內的一些官員,見到這位趙提舉離開之後,大多都面有異色。

自然不是因爲,他們丞相方纔做出來的那舉動,而是寶鈔這個事情本身。

自從去年皇帝組建寶鈔都提舉司,準備製作併發行寶鈔後,許多當官的心裡就壓着一塊石頭,沉甸甸的。

他們的俸祿本身就不高,依照當今皇帝的性子,寶鈔弄出來後,肯定會用寶鈔給他們發俸祿。

這東西,經歷過元朝的都知道,別提有多坑。

這等於說,他們那本就不高的俸祿,將會變得更少。

此時,既然胡相親自拿着寶鈔前去見皇帝了,那說明這次的寶鈔做的很不錯,只怕會被皇帝通過。

接下來就會大舉印發寶鈔。

這在頭頂懸掛了許久的劍,終於要斬下來了,他們沒有長鬆一口氣的感覺,有的只是滿心沉重。

……

戶部之內,戶部尚書劉歆面露譏誚。

朱元璋這傢伙,只顧眼前利益,竟然敢動用寶鈔這東西。

他這是嫌大明的國祚太長了!

朱元璋就是虛僞,之前口口聲聲說什麼百姓萬歲,說要對百姓好,說痛恨貪官污吏,都是糊弄鬼的。

嘴上說的有多好,接下來用寶鈔這東西,割起百姓就會有多狠!

他的這種掠奪,可比官員們的貪腐厲害多了。

不過,如此也好。

這樣的話,他們在伸手撈取好處的時候,將會更加心安理得。

你當皇帝的,都幹出這等事情來了,那自己等人稍微動用手段,補貼一下家用,也沒有什麼不好吧?

最好是朱重八這個啥也不懂,卻偏偏防他們這些官員,如同防賊一樣的要飯花子,趕緊把大明給折騰死。

讓北面的大元重新回來坐天下。

元主坐江山的時候,纔是真正的好日子,他們纔是真正的官。

要什麼有什麼。

每日只需隨便應付一下政務就行。

哪像朱元璋這狗東西,根本不把當官的當官看,一點當官的體面和特權都不給。

還一年到頭只有三天假,天天把人當成騾子使。

在元朝做官,十年處理的政務,都沒有現在一年處理的多!

……

“上位,寶鈔都提舉司那裡,做出來了新寶鈔,臣覺得這次挺不錯,就親自送來請上位您過目。”

武英殿內,胡惟庸面帶喜色的,望着朱元璋說道。

說着,就將手中拿着的寶鈔,交給了王公公,由王公公轉呈給皇帝。

朱元璋伸手接過,目光落到最大的那張寶鈔上。

只見最上面印着‘大明通行寶鈔’六字,中部頂端,印着‘一貫’的鈔額,其下則有着十串銅錢的圖案。

兩側則分別篆書‘大明寶鈔’‘天下通行’。

下端則有註文,爲:中書省奏準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僞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百五十兩,仍給犯人財產,洪武八年二月十四。

寶鈔紙張爲上好的桑皮紙,拿在手中分外舒服,整體很精美。

而朱元璋也知道,這正是上輩子時,自己發行的第一版寶鈔。

上輩子,自己見到這一版的寶鈔時,心情別提有多好。

拿在手裡,翻來覆去的看,都捨不得放下來。

還對寶鈔都提舉司那裡的人,以及拿着寶鈔給自己看的胡惟庸進行了獎賞。

而後就讓寶鈔都提舉司那裡,加足馬力製造寶鈔。

自己這裡則頒佈鈔法。

並在一個月後,開始在大明發第一輪的寶鈔。

當時自己的心情多好啊!

寶鈔一發,大明嚴重錢荒的問題,一下子就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官府手裡有了錢,很多事情都能做了。

民間有了錢,加速了商品的流通,百業開始興盛。

整個大明,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好起來。

但是,卻也有一個大坑,隨着寶鈔出現。

對於發行寶鈔帶來的危害,自己那個時候,也並非一無所知。

畢竟有着元朝的前車之鑑。

但一來國家鬧錢荒,二來則是自己對於寶鈔想的太簡單,也太過於自信。

覺得憑藉着自己的能力,能把寶鈔變得不值錢的事,給避免。

後面覺察到寶鈔開始貶值後,自己還通過暫停印發新鈔來應對。

在自己洪武一朝,寶鈔雖有所貶值,但並沒有那麼離譜。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自己去世那年,也就是寶鈔發行了二十三年時,一貫鈔還能兌換銅錢將近七百。

真正讓寶鈔迅速貶值的,是朱允炆這畜生在位的四年,還有後面老四當皇帝的那些年。

毫無節制的大發,濫發,寶鈔就這麼硬生生被玩壞了……

上輩子吃了這上面的大虧,在現代時接觸到了一些相關的金融知識,這才明白,上輩子自己的做法有多粗糙。

才明白金融有多複雜,門門道道又有多少。

上輩子踩過的坑,這輩子自己自然不能再踩……

胡惟庸在把寶鈔交給朱元璋之後,就沒多說話,但心裡卻很美。

作爲總攬政務的丞相,他自然知道大明缺錢的問題。

也知道皇帝,對於寶鈔非常上心。

一心想要趕緊發行寶鈔,以此來解決錢荒的問題。

所以纔會第一時間,親自來送寶鈔。

爲的就是討皇帝歡喜,改變一下皇帝心裡對自己的看法。

自從上次弄死劉伯溫失敗,自己招惹了一身騷後,胡惟庸在皇帝這裡,都顯得很老實。

並想要通過一些辦法,來進行彌合那次捅出來的簍子。

在他看來,這最新制造出來的寶鈔,就是最好的契機。

皇帝見到後,肯定心情大好,會誇讚自己。

“這寶鈔製作的真不錯,很精美,遠超過之前的寶鈔,用心了。”

心中念頭飛速轉動之餘,朱元璋開了口。

胡惟庸聞言心中一喜,帶着一抹得意。

這事情,果然和自己所想一般無二。

“都是上位您指導有方。”

胡惟庸面帶喜色的說道。

“有了這等精美寶鈔,接下來便可着手準備印發了,我大明錢荒的問題,將被一舉解決!

此乃社稷之福,萬民之幸!”

“倒也未必是社稷之福,萬民之幸,也有可能是萬民齊哭,社稷動盪。”

嗯?!!

胡惟庸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剩下的好聽話,也都盡數堵在了喉嚨裡。

這事情,怎麼和想象的完全不同?

皇帝怎麼突然間就這態度了?

自己拍馬屁拍馬蹄子上了?

“胡相,這寶鈔暫時別印發了,緩一緩再說。”

絲毫不覺自己說出了驚人之語的朱元璋,望着胡惟庸語氣平淡的吩咐。

像是在說一件理所當然,且不足掛齒的小事一樣。

胡惟庸壓下滿肚子的懵逼與錯愕,迅速調整心情,出聲將之應下。

而後望着朱元璋,顯得謹慎的道:“只是上位,這……若是不印發寶鈔,那缺錢的事,又該怎麼解決?”

大明如今嚴重缺錢,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其一就是,當年蒙元朝廷,見到大勢已去,朱元璋這裡平定南方後,又誓師北伐,氣勢如虹,自覺不可抵擋,便乾脆利落的選擇了跑路。

這得以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來收拾金銀細軟。 再加上大多數人都知道,這一走,只怕再也回不來,所以下手特別的狠。

直接來了一個挖地三尺般的搜刮,連佛祖道祖身上的金子,都給颳走了。

大量的金銀財寶,都被北元的流亡朝廷,給帶到了草原上。

其二就是盛產銅的西南,如今還未收復,被北元的樑王所把持。

其三就是,經歷了元末亂世,百業凋敝,不僅人口流失嚴重,錢財也一樣如此。

其四就是,新興的大明已經穩定下來,正在迅速復甦,對於錢的需求量,也隨之急速增加。

這主要的幾條,再加上其餘一些不算重要,但同樣切實存在的原因,導致如今的大明出現了厭惡錢荒。

而這件事,也非常難以解決。

不論是滅掉西南樑王,奪取銅礦大量鑄錢,還是進軍北元王庭將之一舉覆滅,把衆多的金銀財寶這些給奪取回來。

都不是一朝一夕間,能夠完成的事。

且想要做到這些,還需要諸多錢糧進行支持。

不解決錢荒的問題,許多事情處理起來,都不順暢。

錢荒的問題,已經在事實上,影響到了大明的諸多方面,制約了大明的發展。

也是因爲,皇帝之前才把主意,給打到了寶鈔上面去。

忙活了大半年,如今終於弄出合適的寶鈔了,可以大規模發行了,皇帝居然突然喊停了!

這到底是什麼操作?

皇帝不過日子了?

不發行寶鈔,哪裡來的錢?憑空變出來嗎?

“錢總歸會有的。”

朱元璋出聲說道。

胡惟庸聽的暗中狂翻白眼,這不說的純屁話嗎?

錢肯定是有的,比如接下來夏糧一收就是錢。

但根本上的問題,不是還沒有解決嗎?

他倒是想要看看,這想一出是一出的皇帝,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解決錢荒的問題。

朱元璋倒並非如同胡惟庸想的那般,說的是屁話。

關於如何來錢這事,他也有所考量。

比如廢除海禁,重設市舶司,發展對外貿易。

比如拿下倭國,把那石見銀山這些地方,都給收歸大明。

這些都是很好的。解決錢荒的辦法。

只不過,這些事情和滅掉北元樑王,收復西南,用那裡豐富的銅礦來鑄幣一樣,都屬於遠水解不了近渴的事。

所以,現在只能是另想他法。

“現在還剩下多少錢?”

“給中都的衆勞役們,進行了足額的補償之後,還剩下不足三十萬貫。

扣除掉日常開支,以及往邊塞那邊送去的一些錢糧,至多支撐到三月底,就會徹底沒錢。

夏稅六月纔開始收,最快的一批錢糧,也得六月半之後才能送到應天這裡……”

中書省居於六部之上,作爲中書省現在唯一的一位丞相,胡惟庸可謂是大權一把抓,諸多事情,都有權過問。

對於戶部的情況也很清楚,此時皇帝詢問,他對答如流。

按照原本的預算,朝廷這邊留下的錢財,其實是夠用的。

不僅夠用,還能多出來一點的盈餘。

但出了中都城的事後,皇帝爲了補償中都城的衆多勞役,花費了太多的錢財。

導致錢財上,出現了一個不小的缺口。

“也就是說,按照這樣來算,至少還需要二十五萬貫,才能渡過這次饑荒?”

“差不多,有二十五萬貫錢財,再勒一下褲腰帶,這段兒時間就不成什麼問題了。

可以成功挺到夏稅收上來。”

按照胡惟庸之前所想,皇帝之所以敢在中都城勞役上,出手這般的闊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知道寶鈔都提舉司那裡,快把寶鈔給弄好了。

馬上就要開始發行寶鈔。

印錢可比通過收稅等手段,來錢快太多了。

只要寶鈔一開始發行,這點缺口根本就不是事。

結果哪能想到,現在皇帝瞎搞一氣,居然出人預料的,喊停了寶鈔的發行……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朱元璋點了點頭,陷入到沉思之中。

二十五萬貫,說多不多,卻偏偏卡在了這個關鍵時刻裡。

必須將之給解決了才行。

只是……該用哪個辦法來解決好呢?

朱元璋在心裡衡量想到的幾個解決辦法的利弊,一時間沒有言語。

“上位,要不……先暫時把移民的事情給停下來?

這樣的話,基本上錢也就夠了。”

見到皇帝爲此而苦惱,作爲丞相,胡惟庸自然要充當貼心小棉襖,將皇帝不好開口的話給說出來。

這是他經過急速的思索之後,覺得最爲可行的事。

移民是一個長久的、持續性工作,北面荒蕪的地方太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而如今的皇帝,對於移民的百姓,給的又稍微多了點。

導致這個事,成爲了財政的一大支出項。

而且還是持續不斷的支出。

現在錢財出現缺口,先暫時把這事停下一段兒時間,讓朝廷稍微緩口氣,也不是不可以。

從各方面來考慮,這都是影響最小的,屬於可以付出的代價。

只不過,唯一不太好辦的,是這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總是喜歡把百姓給掛在嘴上。

此前還不止一次的說過,往北面等人煙稀少的中原腹心之地等地方移民,乃是百年大計,一定要做好云云。

如今遇到了事,被架在了這裡,不好拉下臉。

那麼在此時,自己這個丞相,就需要很懂事了。

“移民乃是百年大計,極其重要,一刻都不能停,看起來只是停下三四個月的時間,不算太長。

但至少會導致少移民五萬百姓。

五萬百姓,可是能發展出不少東西來的。

這個時間段移民,不耽誤百姓來到新地方,趕緊耕田,種些糧食,從而保證接下來的口糧。”

朱元璋果斷搖頭。

“上位說的是,但這也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雖會有一些影響,但影響也不會那般大。”

胡惟庸還在繼續勸。

這等不好言說,明顯和皇帝之前的說法背道而馳的事,皇帝肯定不會一口答應。

三辭三讓嘛!

自己多勸幾次,皇帝纔會順水推舟,勉爲其難的答應。

這點他還是懂的。

“咱說的是實話,移民的事,的確不能耽誤,更不能因爲區區二十五萬貫錢財而耽誤。

移民的事不能停,而且對於移民的安置這些,也同樣不能降低標準。

一切照舊!

胡相,咱與你說的是真的,非是要搞什麼辭讓的把戲,咱不是那種人。”

還要再說些什麼話,對朱元璋接着進行勸說的胡惟庸,頓時閉嘴。

自己又會錯意了?

皇帝到底怎麼了?

最近一段兒時間,做事情怎麼往往不按照常理出牌?

這般難伺候了?

一向自信的胡惟庸,都自信不起來了,禁不住的在懷疑人生。

“是臣想錯了,臣必然會按照上位的吩咐來,盯緊下面的人,讓他們在這事情上,不出任何的差錯!”

胡惟庸立刻沉聲表態,態度非常堅決。

“只是……這錢財的缺口,又該怎麼填上?”

朱元璋道:“這個不着急,咱來想辦法,絕對不會耽誤正事。”

胡惟庸得到皇帝的準話,便不在這事情上多言語。

很快就從武英殿這裡離開……

返回到中書省,進入到獨屬於自己的公房內,坐到那張紅木桌案前,回來時還笑着向與他打招呼的人點頭示意的胡惟庸,猛地一巴掌拍向了那紅木桌案!

不過,手掌即將和桌案接觸時,忽地又收了力道,只是發出了一聲不大不小的聲響。

這是擔心動靜被其餘人聽到。

胡惟庸面色陰沉的,在這裡坐了好一會兒,忽然一笑,滿滿都是譏諷。

他倒是想想看看,朱元璋這傢伙,到底能用什麼辦法,填上這二十五萬貫的缺口!

可別窟窿越弄越大,最終還是選擇了發行寶鈔,或者是暫停移民就好笑了!

……

“哈哈哈……”

寶鈔提舉都司這裡,趙鼎來到沒有人地方,再也憋不住笑了起來,心情格外的暢快。

胸中的鬱悶之氣盡數消失。

讓胡惟庸這狗東西不當人,搶奪自己的功勞,前去找皇帝表功!

現在直接撞馬蹄子上了,舒坦了吧?

聖明無過於上位!

不過,趙鼎的開心很快就消失了,因爲皇帝那裡來人了,傳來消息說,寶鈔還要接着改。

如今的寶鈔太大了,不便於攜帶,需要大幅度縮小,面額最大的一貫寶鈔,改爲長五寸,寬兩寸。

其餘面額的寶鈔,也都要縮減。

除了這些外,其餘圖案這些倒不必再進行改動。

已經進行過多次改版,改的想要吐的趙鼎還能說什麼?

只能接着開始掉頭髮的路程了。

好在胡惟庸這個丞相在這次的事情上,又吃了一個虧,能給他帶來很大的安慰。

其餘官員,得知皇帝推遲寶鈔印發的消息,詫異之餘,很多人也禁不住長鬆一口氣。

他們又能少遭受一些損失了。

戶部尚書劉歆明顯也有些意外,但意外之後,卻也沒有太多其餘反應。

寶鈔終究還是會印發的,只要印發,那些致命的問題就會出現,根本無法解決。

不是說推遲印發就可以的。

而他此時也從胡惟庸那裡,得知了皇帝對於二十五萬貫銀錢缺口的態度,亦是心中冷笑不止。

等着看皇帝能弄出什麼‘高明’手段,將之給補齊了。

不是說他看不上皇帝,實在是皇帝在財務上的水平,低的讓人想要發笑。

不過,也正是因爲皇帝在財務上胡亂搞,才能讓他這個戶部尚書如魚得水,在哪哪都是窟窿的財政裡遨遊……

朱元璋沒有讓這些人久等,三日之後,就給出了屬於他的解決辦法……

(本章完)

第234章 都撞上門來了,還能讓你跑掉?第228章 震驚朱標一百年第147章 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麼第31章 釣魚第105章 永樂大帝的風采月末了,求張月票大佬們第203章 老四他敢吃屎?!馬皇后懵了第164章 那就如你所願,剝皮揎草!立刻行刑第117章 朱棣:我先莽了,你們隨意!第139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要放年假?!第128章 簡化字必須推行!聖人做得,咱就也第207章 重八晚年喪子,居然還接連喪了三個第124章 皇帝這是瘋了吧?!第205章 得知真相,馬皇后眼淚掉下來第112章 紅溫了第94章 朱元璋自曝了第231章 朱元璋:讀書人道德高?嗬!呸!第231章 朱元璋:讀書人道德高?嗬!呸!第51章 丟進糞坑裡第210章 得知事情真相,馬皇后繃不住了第142章 物理?農書?這些都要在最高學府開第171章 和皇帝親兒子密謀對付皇帝,絕了第42章 自投羅網第182章 太子怎麼變了?!他不是心向文人的第183章 多殺一些貪官污吏狂亂文人,罵名咱第209章 啊 對對對,重八你說的都對!第118章 朱元璋着手對付呂氏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24章 驚不驚喜?第83章 空印案爆發第60章 斬第31章 釣魚第217章 皇帝連這都知道?這還是人嗎?!第90章 李善長把大家都賣了?!百官懵了第158章 朱棣鐵血鎮江南第123章 那就一起死吧!第55章 誅心第110章 朱元璋:咱知道的不多,只有億點而第216章 嗯?怎麼真殺人啊!第223章 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犯強漢者第57章 那就讓他們活在恐懼裡吧!第68章 標兒這濃眉大眼的,這就叛變了?妹子第141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讓數據說第43章 他們比咱來的早,就在這中都城內第88章 掀桌子第83章 空印案爆發第26章 下血本第40章 皇帝的兒子被抓來修中都了?還一次性第22章 御醫也瘋狂第99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7章 京師咱不要了,咱回濠州城,再打一遍第5章 快去坤寧宮請母后!第41章 懵了!徹底懵了!第56章 皇帝怎麼變得如此陌生?第156章 殺的還不夠!死的還不夠多!第129章 朱元璋:老四,你說咱修的洪武大典第184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215章 受到了一萬點暴擊第91章 免死鐵券?不,這是閻王爺的點名冊第54章 皇帝不過日子了?第235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第239章 重八,我的未來是咋樣的?第100章 其實咱真不愛殺人,真的第154章 剝皮揎草第145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235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第34章 大明皇子變形計第55章 誅心第59章 不好意思,你在皇帝這裡還真就沒面子第148章 朱棣興奮:好好好,終於亂起來了!第56章 皇帝怎麼變得如此陌生?第126章 你看,你又急!第64章 看看他們的脖子硬,還是刀硬第137章 把車門焊死!第208章 重八,你不是說洪武大典是你的主意第25章 不當人第98章 來自朱元璋的強勢反殺第186章 新官上任,來自朱元璋的三把烈火第21章 監視天下第199章 啥!標兒沒當上皇帝就去世了?!重第50章 皇恩四季都浩蕩第197章 血壓飆升第72章 對了,就是這個味!這纔是父皇嘛!第121章 呂氏作死:我兒有大帝之資第123章 那就一起死吧!第111章 螳螂捕蟬,老朱在後第221章 僞明使者,絕對沒膽子學班超行事!第223章 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犯強漢者第57章 那就讓他們活在恐懼裡吧!第178章 發飆!第177章 晉王朱棡:不裝了,我攤牌了!第58章 上架感言第46章 太刺激了第174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171章 和皇帝親兒子密謀對付皇帝,絕了第172章 哈哈,穩了,優勢在我!第12章 重錘第35章 吾往矣
第234章 都撞上門來了,還能讓你跑掉?第228章 震驚朱標一百年第147章 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麼第31章 釣魚第105章 永樂大帝的風采月末了,求張月票大佬們第203章 老四他敢吃屎?!馬皇后懵了第164章 那就如你所願,剝皮揎草!立刻行刑第117章 朱棣:我先莽了,你們隨意!第139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要放年假?!第128章 簡化字必須推行!聖人做得,咱就也第207章 重八晚年喪子,居然還接連喪了三個第124章 皇帝這是瘋了吧?!第205章 得知真相,馬皇后眼淚掉下來第112章 紅溫了第94章 朱元璋自曝了第231章 朱元璋:讀書人道德高?嗬!呸!第231章 朱元璋:讀書人道德高?嗬!呸!第51章 丟進糞坑裡第210章 得知事情真相,馬皇后繃不住了第142章 物理?農書?這些都要在最高學府開第171章 和皇帝親兒子密謀對付皇帝,絕了第42章 自投羅網第182章 太子怎麼變了?!他不是心向文人的第183章 多殺一些貪官污吏狂亂文人,罵名咱第209章 啊 對對對,重八你說的都對!第118章 朱元璋着手對付呂氏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24章 驚不驚喜?第83章 空印案爆發第60章 斬第31章 釣魚第217章 皇帝連這都知道?這還是人嗎?!第90章 李善長把大家都賣了?!百官懵了第158章 朱棣鐵血鎮江南第123章 那就一起死吧!第55章 誅心第110章 朱元璋:咱知道的不多,只有億點而第216章 嗯?怎麼真殺人啊!第223章 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犯強漢者第57章 那就讓他們活在恐懼裡吧!第68章 標兒這濃眉大眼的,這就叛變了?妹子第141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讓數據說第43章 他們比咱來的早,就在這中都城內第88章 掀桌子第83章 空印案爆發第26章 下血本第40章 皇帝的兒子被抓來修中都了?還一次性第22章 御醫也瘋狂第99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7章 京師咱不要了,咱回濠州城,再打一遍第5章 快去坤寧宮請母后!第41章 懵了!徹底懵了!第56章 皇帝怎麼變得如此陌生?第156章 殺的還不夠!死的還不夠多!第129章 朱元璋:老四,你說咱修的洪武大典第184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215章 受到了一萬點暴擊第91章 免死鐵券?不,這是閻王爺的點名冊第54章 皇帝不過日子了?第235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第239章 重八,我的未來是咋樣的?第100章 其實咱真不愛殺人,真的第154章 剝皮揎草第145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235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第34章 大明皇子變形計第55章 誅心第59章 不好意思,你在皇帝這裡還真就沒面子第148章 朱棣興奮:好好好,終於亂起來了!第56章 皇帝怎麼變得如此陌生?第126章 你看,你又急!第64章 看看他們的脖子硬,還是刀硬第137章 把車門焊死!第208章 重八,你不是說洪武大典是你的主意第25章 不當人第98章 來自朱元璋的強勢反殺第186章 新官上任,來自朱元璋的三把烈火第21章 監視天下第199章 啥!標兒沒當上皇帝就去世了?!重第50章 皇恩四季都浩蕩第197章 血壓飆升第72章 對了,就是這個味!這纔是父皇嘛!第121章 呂氏作死:我兒有大帝之資第123章 那就一起死吧!第111章 螳螂捕蟬,老朱在後第221章 僞明使者,絕對沒膽子學班超行事!第223章 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犯強漢者第57章 那就讓他們活在恐懼裡吧!第178章 發飆!第177章 晉王朱棡:不裝了,我攤牌了!第58章 上架感言第46章 太刺激了第174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171章 和皇帝親兒子密謀對付皇帝,絕了第172章 哈哈,穩了,優勢在我!第12章 重錘第35章 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