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律法與書院

殷商的滅亡直接原因是武王伐紂,主要原因則是殷商王室與貴族之間爭權奪利內耗嚴重。子珏建立淮國,淮國的貴族數量並不多,基本上都是他封的,並且實力有限。

環境安定後淮國在發展壯大,人口多了之後,一系列問題也開始出現。城市的衛生、國人之間的糾紛、以及疾病問題。

因爲淮國是從零開始建設,所以缺乏大量人才,剛開始人少的時候子珏還能自行處理,可是又興建的兩座城邑後,問題就變得嚴重了。

爲此子珏只能是挑選一些腦子靈活的國人,然後對他們進行培訓,傳授他們一些知識,讓他們成爲城市中下層的官員。當然因爲時間不足,這些官員的管理水平並不高。

另一邊子珏則是抽調國人之中懂得律法的人開始編纂一本適合淮國的法律。

這本法律結合了《商刑》、《禹刑》、《九刑》等這個時代流傳的法律,然後再結合子珏前世的一些法律,去除其中不合時宜的條款,編寫了一部相對公平的法律曰《淮律》。

並且子珏對未來社會發展變化也進行了前瞻性的調整,整部法律對於刑事、民事、商貿、婚姻、繼承、刑罰等制度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同時子珏還編纂了《田律》、《工律》、《錢律》、《商律》、《役律》等律法,最大限度的做到有法可依。這也是因爲淮國那些官員幾乎沒有什麼管理經驗,子珏將法律定的詳細一些,然後讓他們根據律法行事。

除此之外,子珏廢除了肉刑,斬足、斷手、割鼻等過於殘酷的肉刑,而是改爲徒刑、笞刑、貲罰,死刑則是斬首、絞刑、鴆殺等,廢除了炮烙、腰斬、車裂等殘酷刑罰。

子珏對於貴族的行爲也進行約束,對於貴族犯罪同樣進行了嚴厲的刑罰。同時也給出了可以用爵位抵罪的方法。律法中對於私人財產也予以了保護。整個法律中的條款非常詳細縝密。別說是這個時期,即便是再過幾百年這部律法依舊可以適用。

子珏花費了很多精力編纂出了一套法律。同時也要讓國人知道法律,遵守法律,子珏特意進行了公示。

並且因爲這個時候文字複雜晦澀,子珏還對文字進行了一些優化,讓其書寫閱讀更爲方便。然後將整部律法撰寫在木牌之上,放置在城市的廣場中、城門口、官署外。

因爲九成的國人幾乎都不識字,子珏特意派出幾名官員對這些法律進行宣讀,告知國人。

在編纂完法律之後,子珏又召集工匠們鑄造青銅鼎,並且將這些律法鑄造在青銅鼎之上。

因爲律法文字衆多,一直用了九座青銅鼎纔將所有的律法全部鑄造出來。因此這本律法又被稱爲《鼎律》或者《九鼎律》、《金鼎律》。

在將《淮律》編纂完成之後,子珏也獲得氣運值獎勵。

【你編纂了一部比較完善的律法,這對整個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進作用,《淮律》在歷史長河中成爲了一顆璀璨的明珠,你獲得地階道具——觀星臺,你的氣運點增加了。】

【地階·觀星臺:可鎮壓一地氣運,使用者可以依照圖紙建設,建成後可以預測方圓五百里內天象,可以減少、降低此地自然災害,保佑此地風調雨順。】

聽到系統給出獎勵,子珏微微一笑,並不意外。

有了律法之後,又經過子珏親自培訓,這些國人總算是可以處理各種事務,而子珏也總算是輕鬆下來了。

有了管理人員之後,子珏開始對另一些問題進行解決。城市的衛生問題並不難,因爲有了足夠的管理人員,子珏只要將命令下達後,這些人就會執行下去。

對於城市的衛生,子珏進行了嚴格要求,並且在城中挖了下水道,同時頒佈了一些規定,讓國人遵守,如果有違反,就罰做勞役,負責打掃城市的衛生。若是屢次犯錯,懲罰加倍,並且進行貲罰。

這個時代的醫術很差,不過也已經有一些醫書,子珏抽調了淮國中的各種醫生、巫醫,再結合一些前世子珏知道的一些簡單醫學知識,將一些錯誤的知識改正、刪除,對這些人的醫術進行彙總整理,編纂了一本醫書,對這些醫生授予了官職,並且組建了太醫署。

同時又從國人中召集一些孩童跟着這些醫官學習,培訓醫生,研究醫術。

這個時代的醫術很落後,子珏給子更下令,讓他在其他方國之中重金聘請醫術高明者前來淮國,在通過考覈之後,授予官職,讓他們一起研究傳授醫學。

來到這個時代後,子珏才發現,學習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知識幾乎都是在貴族手中掌握,其傳承也受到很大限制,基本上都是父傳子,子傳孫。父親擔任什麼職位,兒子就擔任什麼職位。

這導致知識傳播困難,人才匱乏。淮國更是如此。當初淮國之中,絕大多數都是逃難的國人,貴族並不多,其中人才就更少。

淮國的快速發展導致缺乏大量人才,最終子珏決定在淮國建立了一座書院,專門負責教授文字知識。這個書院對國人開放。不過想要學習需要付出一筆金錢,或者立下功勞才行。

所有的貴族必須去書院中學習,只有通過書院學習,才能擔任官職。

有了這個書院,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就能爲淮國提供不少人才,只要書院一直運行下去,淮國的人才就會越來越多,發展速度也就越快。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很多職位並不會成爲世襲制度,這就讓貴族的實力受到了制約。同時也爲國人提供了一條上升通道。

當然子珏最爲看重的還是軍隊和農業,淮國的軍隊都掌握在子珏手中。子珏挑選了兩千人當做常備軍,剩下的則是半農半兵。

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士兵都是這種半農半兵,農閒時候訓練,農忙時候種田。生產力不足只能這麼搞。

《九鼎律》是古老東方編纂的第一部非常完整的法律,其中確定了統治者的統治秩序,有效調整了古東方國家的社會關係,其法律特徵之鮮明、條文規定之縝密、文字表述之準確,都是人類其他早期法所不能比擬的。

全書共有18352字,306條法律,整部法律對於刑事、民事、商貿、婚姻、繼承、刑罰等制度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其法律之詳細,嚴謹,完善,對於後世有着不可磨滅的影響,一直到今天,我們的法律深受其影響。——《劍橋中國史·古代律法》

第32章 姬烈革新第29章 離間第1章 繼承遺產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5章 和議第5章 發展與牛耕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15章 梅里第6章 徐茂使齊第37章 國人動亂第12章 洞天福地第49章 孫叔敖(2)第9章 發展與鹽第10章 齊魯宮闈之亂(待更新)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44章 戰車漂移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47章 招賢令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3章 水淹周軍第76章 狠毒第38章 王晟薨第31章 齊國之謀第22章 勢如破竹第83章 徐國覆滅第10章 改革第67章 淮國伐巢第10章 改革第25章 匹夫之怒第70章 晉國暗子第32章 姬烈革新第94章 伍員奔淮第5章 發展與牛耕第47章 王臨薨第23章 雲淵會盟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10章 改革第39章 落水而亡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40章第3章 邗都之戰第48章 新王登基第63章 淮國稱霸第58章第89章 孔子第7章 淮水之戰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46章 仲國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29章 離間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4章 邗都之戰(2)第86章 楚國稱霸第94章 伍員奔淮第35章 邗國求援第19章 攻城戰第6章 徐茂使齊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73章 吞越第7章 淮齊之盟第22章 勢如破竹第8章 籌謀第1章 繼承遺產第49章 褒姒第34章 貪婪第32章 優勢在我第39章 落水而亡第7章 淮水之戰第46章 仲國第78章 學宮第17章 首戰得勝第66章 謀取巢國第83章 徐國覆滅第74章 應對第32章 姬烈革新第41章 未雨綢繆第17章 首戰得勝第47章 招賢令第66章 謀取巢國第94章 伍員奔淮第32章 優勢在我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47章 招賢令第29章 離間第22章 勢如破竹第43章 公羊革新第80章 秦楚之盟第33章 改糧種桑第19章 攻城戰第50章 周室東遷第73章 吞越第25章 和議第7章 淮水之戰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76章 狠毒第89章 孔子第29章 王權交替
第32章 姬烈革新第29章 離間第1章 繼承遺產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5章 和議第5章 發展與牛耕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15章 梅里第6章 徐茂使齊第37章 國人動亂第12章 洞天福地第49章 孫叔敖(2)第9章 發展與鹽第10章 齊魯宮闈之亂(待更新)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44章 戰車漂移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47章 招賢令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3章 水淹周軍第76章 狠毒第38章 王晟薨第31章 齊國之謀第22章 勢如破竹第83章 徐國覆滅第10章 改革第67章 淮國伐巢第10章 改革第25章 匹夫之怒第70章 晉國暗子第32章 姬烈革新第94章 伍員奔淮第5章 發展與牛耕第47章 王臨薨第23章 雲淵會盟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10章 改革第39章 落水而亡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40章第3章 邗都之戰第48章 新王登基第63章 淮國稱霸第58章第89章 孔子第7章 淮水之戰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46章 仲國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29章 離間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4章 邗都之戰(2)第86章 楚國稱霸第94章 伍員奔淮第35章 邗國求援第19章 攻城戰第6章 徐茂使齊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73章 吞越第7章 淮齊之盟第22章 勢如破竹第8章 籌謀第1章 繼承遺產第49章 褒姒第34章 貪婪第32章 優勢在我第39章 落水而亡第7章 淮水之戰第46章 仲國第78章 學宮第17章 首戰得勝第66章 謀取巢國第83章 徐國覆滅第74章 應對第32章 姬烈革新第41章 未雨綢繆第17章 首戰得勝第47章 招賢令第66章 謀取巢國第94章 伍員奔淮第32章 優勢在我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47章 招賢令第29章 離間第22章 勢如破竹第43章 公羊革新第80章 秦楚之盟第33章 改糧種桑第19章 攻城戰第50章 周室東遷第73章 吞越第25章 和議第7章 淮水之戰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76章 狠毒第89章 孔子第29章 王權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