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

另一邊,臺上,屈原聽到田離的詢問,笑了笑,然後拱手道:“田子剛纔的辯論的確精彩,可是對於田子的言論,在下只認同田子所說的義戰則勝,不義則敗的道理。”

說到這,屈原看着臺下的衆人笑道:“想來對於這各大學派普遍認可的真理,在場的諸子也沒有人會否認的。”

衆人聞言頓時轟然一笑,畢竟大家都是要臉的,怎麼可能會承認不義的戰爭會取得勝利呢!

只是大部分沒有察覺的是,就在他們的笑態中,他們對楚人屈原的敵意已經不知不覺間消散了許多。

不過,雖然臺下的人沒有察覺,但是臺上正與屈原辯論的田離卻是第一時間發現了這種變化。

本來,因爲這是一場齊楚雙方的辯論,周圍的齊人天然的就站在他這邊,再加上楚國不久前纔打敗了齊國,齊人對楚人多有敵視。

這兩點因素疊加在一起,屈原還沒有上臺,便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壓向他。

就田離所見,屈原上臺之際,雖然面色輕鬆,但他繃緊的手指以及凝重的眼神,無不顯示出他正受到周圍環境的強大壓迫。

可是現在,屈原三言兩語間就打消了周圍的齊人對他的敵意,瞬間就有將齊楚雙方的辯論變成他田離與屈原兩人辯論的趨勢。

這是一個勁敵!

田離心中一凜,立即拋掉對屈原的輕視,同時也沒有給屈原更多機會以徹底打消齊人對他的敵意。

於是,田離當即開口道:“既然屈子只認同義戰則勝的道理,而不認同在下關於五國攻打淮北不義的論斷,那麼想來屈原一定是認爲我五國攻打淮北以解救越國也是合乎道義的了。

可是,五國攻打淮北既是合乎道義伸張正義禁亂除暴的仁義之舉,但五國卻被楚國所敗,這不就是殘暴的戰勝了仁義,不義的戰勝了正義的,這不就是與先生之前的話相違背嗎?

莫非在楚國那邊,楚人都以爲對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義的,對自己不利的就是不義的嗎?”

屈原一聽田離想要將他帶偏,而且還有製造齊人乃至天下人對楚國的敵視,並楚人掃到道義的最低點的架勢,於是立即打斷道:

“先生此言差矣,在下之所以只認同先生義戰則勝的道理,那時因爲先生只有這個論斷是對的,而其他的論斷全都強詞奪理的。”

屈原的話音還未落下,才下臺不久的滕更一聽屈原也認爲田離剛剛與他辯論的話是在強詞奪理,瞬間精神一振,然後大喜的向屈原拱手道:“屈子也認爲田離剛纔的話是在強詞奪理嗎?”

屈原一聽滕更在臺下出言,立即點頭道:“當然。”

說着,屈原不等田離開口便解釋道:“這就好比是兩人打架,只要是正義的,無論打左臉還是打右臉,那都是正義的。總不可能打架時打左臉是正義的,而打右臉就是不義的吧。

要是這都不是歪理邪說強詞奪理,那麼什麼話纔算強詞奪理呢?”

滕更一聽屈原的意思與他相近,當即笑着點頭道:“屈原所言甚是,若是這都不算強詞奪理,那就沒有什麼話算強詞奪理。”

滕更話音一落,周圍一些非墨家學派的人,也都跟着點了點頭。

此時,田離見自己營造的齊楚敵對的氣氛被滕更瓦解的乾乾淨淨,心中一怒,先是不滿的看了一眼胳膊肘向外拐的滕更,然後又趕緊向屈原質詢道:

“既然先生認爲在下的話是在強詞奪理,那麼先生一定是認爲五國捨己爲人,千里迢迢的解救越國是不義的了,難道在楚人的眼中,存亡續斷,延續他國近兩千年的國祚是不義的。而楚國不顧天下悠悠衆口,在天下人的反對浪潮之中,乘盟友不備,悍然對自己的盟友發動偷襲,然後一舉將盟友吞併的行爲是正義的了。”

田離此言一出,立即再次激起了齊人對屈原的敵意,楚國滅越的事情可是已經塵埃落,屈原此時爲楚國邊界,這就是與天下人爲敵,與他們心中的正義爲敵。

一瞬間,周圍的人全都緊張的看向屈原,甚至連對屈原頗有好感的滕更也不例外。

楚國偷襲盟友越國的事情,可是被天下人口誅筆伐十幾年了,基本上楚國卑鄙無恥的名聲已經塵埃落定。

此時屈原公然爲楚國辯解,一個不好,屈原的名氣便臭了。

臺上,屈原見衆人全都看過來,甚至不少滿臉正義的人看他的目光已經充斥的敵意,以致連空氣都有一些凝固。

見此,屈原笑了笑,開口道:“誠然,存亡續斷,恢復上古大賢的宗廟祭祀血食,乃是一件再正義不過的事情了。就好比昔日齊桓公聯合各國解救燕國,一舉擊退了北戎的南下,保住了燕國,還有齊桓公當年復立衛國的事情,全都得到了天下人的交口稱讚。而且,天下人對齊桓公的讚揚還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周圍的人一聽屈原舉例齊桓公,且語氣中充滿着對齊桓公的敬仰,雖然現在呂齊已經完蛋了,已經變成了田齊,可是對這片土地上的先賢,他們心中還是充滿着敬意。

現在屈原以推崇齊桓公,周圍的齊人頓時心有榮焉,連帶着對屈原的敵意也稍稍緩解。

此時,臺上的屈原繼續道:“不僅是齊桓公,還有晉文公讓曹衛兩國復國,以及敝國昔日復立徐國的事情,都得到天下人的讚揚。”

田離立即開口道:“屈子說的是,存亡續斷的確是一件值得讚揚的事情。天下人讚揚楚國的有哪裡僅僅只是楚國復立徐國,還有貴國復立蔡國以及陳國的事情,也全都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

從屈子的話中,在下也感受到了屈子的滿腔正義之心,可是,既然這樣,屈子爲何還認爲五國伐楚是不義的呢?如此,這不就是先生的內心與言行相違背嗎?

是故,在下竊以爲,既然屈子也認同存亡續斷是天下最大的正義,那屈子何不跟從自己的本心,力勸楚王與各國交好,並讓楚王復立越國呢!

誠如是,則先生即做到了心口合一,成爲天下的賢者,又能勸導楚王成爲一個真正的仁義之君,君明臣賢,雙雙留名千古,如此,豈不美哉。”

周圍的人一聽田離讓屈原進諫楚王復立越國,頓時爭先開口道:

“是啊,屈子何不勸誡楚王,復立越國呢!”

“屈子即認爲存亡續斷是正義的,那屈子爲何又認爲五國救越就是不義的呢?”

“屈子爲何前後言論自相矛盾呢?”

“難道真如田子所說,楚人關於正義的認知就是是否對自己有利?”

“果真是蠻夷···”

“···”

臺上,田離見自己的話音一落,頓時便引起臺下齊人的共鳴,以致臺下之人紛紛開口助陣,對屈原施壓。

見此,田離滿心歡喜的看着屈原,滿以爲自己勝券在握,以一幅勝者的姿態向屈原道:

“不知屈子以爲如何?”

屈原聞言,立即哈哈大笑,接着,笑聲頓時便壓制了臺下的議論聲。

田離見屈原大笑後,臺下助陣的聲音立即被壓了下去,甚至已經消失,見此,他雖不願此時開口見話語權再次交給屈原,但也不得不開口問道:“屈子何故發笑,難道天下爲正義出聲是不應該的嗎?還是屈子容不下正義的聲音。”

屈原笑着搖頭道:“非也,在下之所以發笑,乃是笑先生身爲墨者,卻只知小義,卻不知天下大義,距離昔日墨子的境界還相差太遠,還沒有得到墨家大義啊。

在下所笑者也不僅僅只是先生,還有在場的其他墨者,竟都不知墨家大義,僅僅只是抱着自己的小義,卻忘記了天下大義。”

田離一見屈原貶斥自己不知天下大義,甚至還將齊國的墨家全都給貶斥了,頓時大怒道:“在下愚鈍,不知先生口中的真正天下大義是什麼,難道天下間還有比存亡續斷更大的大義嗎?”

說着,田離臉色一凜,然後一字一頓的道:“還請先生賜教。”

田離說完,臺下的一衆墨者,以及其他一些剛剛開口爲田離助陣的人,甚至一些心中有疑問的人,全都向屈原拱手道:“還請先生賜教!”

衆人異口同聲的呼喊聲,如排山倒海一般向臺上涌去,接着,聲音落下,周圍瞬間鴉雀無聲,甚至連空氣都凝固了。

此時,臺上,屈原在衆人開口之後,一臉肅然地點頭道:“田子,還有諸位賢者,平雖不才,但也知道天下還有比存亡續斷更大的正義。”

這話一出口,所有的人全都注視着屈原···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