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

數日後。

陳軫又入宮稟報道:

“大王,探子來報,魏齊率殘部過魏國重地絳都,然後魏齊以絳都殘破,故而過城不入,直奔上黨。”

熊槐聞言,驚道:“曲水九曲十八彎,乃是天然屏障,易守難攻。魏齊之前放棄曲水守安邑,現在又直接棄曲水於不顧。

看來安邑、絳都等魏國重地,已經不復魏國所有了。”

說着,熊槐吩咐道:“再探。”

······

“大王,魏齊率殘部進入上黨,趙韓兩國見秦將魏冉率大軍來,全都加強了對上黨的戒備。”

“大王,秦將魏冉率軍兵圍魏國上黨。”

“大王,秦將魏冉以部將白起爲將,率三萬秦軍攻略上黨西部的蒲陽地區。同時,探子來報,秦國已經派出使者前往大梁,企圖說服魏國臣服秦國。”

熊槐一聽到這個消息,當即哈哈一笑:“時機已到。”

說罷,熊槐立即吩咐陳軫道:“陳卿,有勞你去一趟臨海君府上,請臨海君走一趟魏國。”

“唯。”

“傳令,讓謁者黃歇走一趟薛地。”

“唯。”

與此同時。

魏國大梁,魏王遫得知秦國派來逼迫魏國屈服的使者已經進入魏國邊界,而秦將白起也已經兵圍魏國在河東地區的最後一座大城蒲陽的事情後,便急急忙忙的召見羣臣議事。

而後,魏國羣臣就是否臣服秦國一事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但直到朝議最後,魏國羣臣就臣服秦國還是臣服齊國一事,還是沒能爭個明白。

散朝後,慌了神的魏王遫,來到已經病重的相國翟強府上。

已經在家養病許久的翟強,一聽魏王遫的來意,沉吟了許久,才臉色越加死白的道:“大王,魏國如今同時遭到秦齊兩大強國進攻,不是臣服於秦國,就是臣服齊國。

臣服秦國,則其齊國比如不滿,臣服齊國,則秦國也必然不滿。

若是秦國來襲,那秦國必取蒲陽。

而若是齊國來襲,那我魏國將面對的,不僅僅只有齊國,可能還包括齊國的盟友趙國,甚至還包括燕國、宋國。

所謂兩權相害取其輕,那就向齊國臣服吧。”

魏王遫聞言臉色一變,他突然想起來了,雖然這次趙國沒有前來攻打魏國,但趙國也是齊國的盟友,而且還是臣服做小的盟友。

一旦齊王糾集起一班小弟來攻打魏國,那魏國就麻煩大了。

此時,魏王遫又想起楚國來,問道:“相國的意思,寡人已經明白了。

只是,寡人還有一個擔憂,如今秦楚兩國聯姻,這段時間以來,秦楚兩國頻頻進行交易,楚國的犀牛皮,金石,糧食,甚至武器,全都在不斷涌入秦國。

所以,萬一秦國不忿,拉上楚國,一起圍攻我魏國,這···”

翟強一聽,一張病態的臉笑了笑道:“大王勿憂,雖然臣也不知道現在楚王是怎麼想的,但是,如果楚國想要伐魏,此時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

是以,臣以爲,既然楚國現在不來,那麼不久後的將來,楚國也不會答應秦國一同伐我。”

魏王遫眼睛一亮,點頭道:“寡人知之矣!”

不久,魏王遫回到王宮,立即下令道:“傳令,立即遣使去趙國,請趙國出兵救援,若是趙國不來,那就請趙王出面調停,爲齊魏兩國從中說和。”

“傳令,立即派人前往楚國,重禮請楚國出兵救援,若是楚國不來,就務必請楚國出面調停。”

“傳令給大將軍倪良,讓他守住濟陽,爲我魏國爭取時間,不能讓齊國小看了我魏國。”

令一下,很快就有兩波使者一南一北的離開大梁。

其中,去楚國的使者,從大梁出發,從鴻溝入穎水,然後順穎水而下,急行兩日一夜,便抵達楚國都城壽春,接着便聯繫上了一直滯留壽春的成陽君。

當日,成陽君求見楚太子,太子橫未見。

接着,成陽君又找到了楚太子妃魏公主。

夜間。

成陽君通過魏公主的關係見到了太子橫。

禮畢。

成陽君直奔主題道:“太子,臣聽說,國君治理國家,不僅需要依靠自己的臣子,還需要依靠外國。

昔日,齊僖公欲嫁女於鄭太子忽,然太子忽辭,曰:齊大非偶。因太子忽辭,故而齊國爲之惋惜,而鄭國亦爲之嘆息,恨婚姻之不成。

及太子忽即位,鄭公子突勾結宋國,擊敗鄭忽,乃立爲君。

由此可見,即便是已經成爲國君,也需要外力協助的。”

說着,成陽君快速的喘了一口氣,見太子橫不爲所動,立即接着道:“不僅鄭國這樣的小國是這樣,即便如齊晉這樣的大國,也是如此。

昔日,齊桓公崩,羣臣作亂,立公子無虧爲君,但太子昭卻依靠小國宋國的力量得以平定叛亂,並即位爲君。

後,齊國又亂,齊桓公之子公子元又依靠衛國的力量即位爲君。

霸主齊國是這樣,霸主晉國也是這樣。

昔日晉獻公死,晉國亂,晉惠公依靠秦國的即位爲君。

晉惠公死,晉國又亂,晉文公也依靠秦國的力量得以即位爲君。

由此可見,即便是大國,也是需要小國作爲附庸的。”

說完,成陽君看着太子橫道:“太子,不知以爲然否?”

太子橫聞言,頓時無言以對。

他知道成陽君的意思,但是自魏國遭到圍攻後,已經過去了三月,而他卻一直沒有開口相助的意思。

若是此時他開口承認成陽君說的對,那無疑是確認要答應替魏國開口。

若是此時他開口認爲成陽君說的不對,那無疑是從此與魏國一刀兩斷。

可是,他的夫人是魏公主,他的兒子的母親也是魏公主,這要是跟魏國決裂了,無疑是失去了一個極大的臂助。

是以,太子橫沉默了。

此時,成陽君見太子橫不開口,便繼續道:“或許太子心中認爲齊晉兩國都是因爲內亂,所以才需要其他小國的力量。

可是,依臣之見,太子你現在的局勢也危如累卵啊。”

說着,成陽君見太子橫眼中露出異色,立即接着道:“楚王欲效法各國變法集權,如今楚國的變法正進行如火如荼。而天下人全都知道,楚國的貴族數量衆多,實力強大。

以楚王之威望,尚且在變法之初就遇到江淮貴族叛亂,一旦楚王有事,楚國必定會有一場內亂。

而現在的情況,太子之弟公子子青迎娶趙公主,公子旺財迎娶秦公主,臣也聽說了,楚王已經派人去燕國爲公子彘求取燕公主了。

而公子子鼠現在在齊爲質,公子子牛又在魏國求學。

一旦楚王崩,羣臣亂,各國各自打楚國公子的旗號來征伐楚國。

屆時,楚國必危。

而那時,太子你又能依靠誰,又能依靠那個國家呢。”

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
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