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

景缺領命離去後,熊槐轉頭看向昭雎問道:“令尹可有何事?”

昭雎應道:“大王,江淮那邊的消息,叛逆攻克壽縣等三城之後,緝獲壽縣戶冊典籍,而後,叛逆立即下令強行徵召百姓入伍,三日內從壽縣徵得五萬大軍,從淮陰徵得兩萬士卒,從廣陵徵得萬餘士卒。

這裡的八萬大軍,加上叛逆再次從封地徵得兵,現在叛逆在三地已經聚集了二十五萬之衆。”

“二十五萬大軍。”熊槐微微一怔,現在他徵得兵一個都沒到,而叛軍哪裡,大軍數量卻短時間膨脹了三倍,這真是道理不如蠻力啊。

“不僅如此。”昭雎接着道:“大王,叛逆攻取壽縣等三處要地後,江淮震動,許多貴族開始響應。探子來報,許多江淮的貴族也開始公開打出旗號響應,並徵召士卒準備與叛逆同流合污了。”

“哼,亂臣賊子!”熊槐輕哼一聲,然後又問道:“令尹,可還有壞消息。”

昭雎沉吟了一下,點頭道:“大王,江淮那邊就這樣了,但江淮之外,也出現了狀況。剛剛,臣收到鎮守江東的景陽傳來的消息。

景陽聽說江淮動亂後,本想趁叛逆立足未穩之際,率江東楚軍前去廣陵平叛,但是,就在他出發前夕,江東謠言四起,越國遺民隱隱有起事蹟象。

所以,景陽爲保江東,只得繼續鎮守江東,不敢輕離。”

熊槐聞言,立即開口道:“江東尤其是吳地,已漸漸歸化我楚國,人心已定,縱然有那麼幾個心懷越過的賊子,也掀不起大浪來了。

江東之地,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不在於內,而在於外,在海外的外越人,以及躲在南邊叢林裡的越人,一旦這兩個地方的越人攻打越地,寡人擔心越地的越人會起別樣心思。就如同昔日滅亡數十年的中山國一樣。”

說着,熊槐立即吩咐道:“傳令給景陽,讓他率軍前往會稽駐紮,震懾越人,不要給越人任何機會。至於平叛的事情,自有寡人處理,讓他不必擔心。”

“是,大王。”昭雎應了一聲,然後看着楚王遲疑了一下,開口道:“大王,臣收到消息,這幾日來,江淮叛逆的使者頻頻接觸各地貴族······”

就在昭雎向楚王彙報江淮消息的時候,隨着景缺出宮將楚王只在郢都等各地將士二十二天的消息傳出,隨着楚宮外變成兩半的王案擺出,原本準備跟在鄢陵君與景缺之後進言,準備趁機逼迫楚王暫停變法的大臣,一得到楚王傳出的這兩個消息,頓時便偃旗息鼓了。

太子府中。

州侯將宮中傳出的消息一一稟報後,頓時喜笑顏開地道:“太子,太好了,有了大王的保證,這下無人敢開口言及與江淮叛逆妥協了。”

太子橫同樣也面帶喜色。

之前江淮反叛的消息傳來,頓時令他陷入了驚慌之中。

如果說整個郢都誰最擔心江淮之事,那太子橫可以肯定的說,不是楚王,也不是令尹,更不是唐昧屈原,而是他這個太子啊。

因爲江淮叛軍以王后之禮相待鄭袖的緣故,太子橫便知道江淮叛軍不僅背叛了父王,而且還背叛了他這個太子。

父王乃是楚王,而且已經六十多歲了,敗了也就敗了。

令尹昭雎即便是敗了,那他也還是楚國的射陽侯,唐昧與屈原,最慘的也不多是失去家族,甚至他們還可以逃亡國外。

而只有他這個太子,一旦敗了,或者與叛逆妥協了,那他就將失去整個楚國。

更重要的是,與做了三十多年楚王的父王不同,他還沒即位呢!

是以,當他得知叛軍勾連趙國準備立庶人之子子青爲王時,他當場暴怒,誓與叛逆不兩立。

當他得知鄢陵君上書逼迫父王與叛軍妥協時,他就立即發動自己身邊所有的人,準備與羣臣貴族激辯,遊說楚王不要與叛軍妥協。

這還是他這個太子行冠禮後,第一次拿出自己所有的實力來,強硬的發出自己的聲音。

但,當楚宮外擺出那張變成兩半的王案後,州侯潘君等人一聽到風聲,便在半路調轉車頭打道回府了。

現在,太子橫得知自己父王與叛軍勢不兩立決不妥協後,渾身都輕鬆了。

忽然,太子橫想起鄢陵君的上書來,又皺眉道:“州侯,現在父王斬案立心,孤已經不擔心郢都的羣臣會再去進言與叛逆妥協了。可是,各地封君貴族哪裡怎麼辦?

這次父王調兵平叛,爲了趕速度,可是緊緊只是徵召了壽縣以西,江淮江漢的楚軍,漢北,陳蔡,洞庭,彭澤等地的楚軍,因爲距離太遠,消息傳遞困難的緣故,並沒有派出使者前去調兵。

現在父王徵召的楚軍,加上郢都十萬楚軍,也才三十萬左右,而各地貴族與叛逆多有往來,若是人人都與鄢陵君一樣,拖延出兵速度,未能在接下來的二十二天之內趕到,這個該如何是好?

要知道,現在叛軍的數量已經接近三十萬了!”

“太子放心。”州侯笑着拱手道:“江漢與江淮不同,江漢封君那裡,大王派出的令尹掌握着封地內相當一部分的權力,所以這裡的封君沒有實力敢與大王正面衝突。而且,大王祭天成神的消息,在萬衆矚目之下,傳的沸沸揚揚,廣爲人知,整個江漢之間的百姓都以大王爲活着神。

這樣的情況下,別說他們心中有異心,就算他們真的敢響應江淮叛逆,真的起兵反抗。”

州侯不屑的道:“若真是如此,那麼根本就不用大王出兵平叛,只需一道詔書,一個謁者,一屯將士,就可以將逆首緝拿歸案。”

太子橫聞言,想起不久前黑帝廟外百姓那瘋狂的一幕,不禁笑道:“不錯,父王神靈,他們根本無法與父王對抗!”

“父王神···”說着,太子橫突然臉色一變,瞬間渾身一僵。

此時,州侯見太子橫笑着笑着突然臉色大變,心中疑惑,不禁問道:“太子,可是什麼地方有問題?”

太子橫聞言,遲疑了一下,搖了搖頭道:“無事,孤剛剛只是在想該怎麼平叛罷了。”

州侯聞言心中一疑,正欲寬慰太子,但話未出口,便見太子橫揮手道:

“州侯,孤還有其他事要處理,今天到此爲止吧。”

“···”州侯聞言,詫異的看了太子橫一眼,然後拱手應道:“是,太子,臣告退。”

州侯離去後,太子橫獨自呆在大廳中,沉默了許久,然後,他突然拔出腰間寶劍,對着自己的木案用力一劈。

“嘭!”

良久,太子橫臉色十分難看的看着卡在木案中間的寶劍,一字一頓的輕聲囔囔道:“這···這一定是劍的問題······”

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
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