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

向壽一怔,心疑道:“先生,舅舅擔任武關守時,正逢先王病重,先王向公子疾與相國詢問各地守,舅舅是相國親自舉薦的,其中有什麼問題嗎?”

宋清搖頭道:“以前沒有問題,現在問題卻很大,相比五國伐秦的事情你也聽說了吧。”

向壽點點頭。

宋清開口道:“這次五國伐秦與上次不同,乃是分兵而擊。我來的時候聽說,楚王已經下令給司馬昭雎,這次一定要奪回於中。”

因爲這次秦國遭到圍攻,秦國兵力不足的問題,秦國上下已經放棄武關東面的於中,打算死守險要的武關了。

這事鬧得沸沸揚揚,向壽自然也是清楚的。

“先生,這事有什麼問題嗎?”向壽問道。

宋清面色沉重到:“此事問題嚴重啊。魏冉的才能,君上是知道的,乃是相國之才。所以,上次楚王打算改善秦楚兩國關係,扶持秦國的楚人勢力的時候,向羣臣詢問人選時,君上力推魏冉,認爲魏冉可以上位,從而可以改善秦楚兩國關係,能讓秦楚重歸於好。”

“於是,楚王聽從了君上的建議,決定扶持魏冉。只是,現在這情況,不妙啊。”

說着,宋清皺眉道:“上一次魏冉奉命運送糧食去燕國,結果第二批糧食全部被焚燒,這一次鎮守武關,肯定會失去於中···”

“接連出現兩次失誤,知道的人會以爲魏冉運氣不佳,不知道的人,肯定會以爲魏冉難堪重任···”

向壽臉色一沉:“這······”

現在自己這羣楚人所能依靠的對象,只有魏冉以及羋氏的三個兒子。

若是秦王聽信讒言,以爲魏冉沒有才能,那麼自己這一支楚人,就難以在秦國出頭了。若是楚王也因此放棄魏冉而支持其他楚人,那麼自己等人就是同時失去秦王楚王的認可,必定舉步維艱。

至於等待公子稷他們成長起來,太遙遠了,而且公子稷唯唯諾諾,沒看出有什麼才能,與樗裡疾相比差得太遠。

想着向壽臉色一變,立即向宋清行禮道:“先生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了我們的危機所在,請先生指點迷津。”

宋清聞言沉默許久,在向壽的接連請求下,鄭重的出言道:“高明的辦法,在下也沒有,但是愚蠢的辦法,倒是有一個。”

“愚蠢的辦法?”向壽好奇的問道:“敢問先生是什麼法子?”

宋清一字一頓道:“那就是一心一意的效忠秦王,急秦王之所急,想秦王之所想!只要你能得到秦王的信任,那還有什麼畏懼的呢!”

向壽:“······”

宋清回到的秦國的賓館,見到陳軫正在與靳尚說話,便上前行禮道:“見過刺史令,在下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去與向壽會面了。”

陳軫點了點頭,接着,笑着對大夫靳尚道:“大夫,明日你可以故交的身份前去拜訪張儀,你們一定要好好的敘敘舊才行。”

靳尚點點頭道:“刺史令放心,昔日我與張儀交好,即便張儀現在已經是秦王的相父了,但是面對我這個故交,應該還是會給我三分薄面的。”

陳軫笑道:“好,明日之事那就拜託大夫了!”

щщщ ▲тt kдn ▲C 〇

靳尚離去後,陳軫從衣袖中拿出一片竹簡,喃喃道:“韓國公仲侈、魏國翟景、趙國樓緩、齊國蘇代代表各國憑弔秦王,再加上我,夠張儀頭痛一陣了···”

次日。

張儀府中。

“君上,楚國副使靳尚來訪。”張儀門客馮喜稟報道。

“靳尚?”張儀一皺眉:“他身爲楚國使者,不再賓館中投書求見大王,跑到我這裡有什麼事?是來敘舊?還是別有所圖?”

馮喜問道:“君上,那臣這就趕他離開?”

“不行!靳尚乃是我還在貧賤之時就結交的好友,如今他來見我,怎可避而不見!請他進來吧。”張儀想了一會兒,又道:“你吩咐下去,嚴密監控賓館的那羣使者,不要讓他們多生事端。”

“是,君上!”

馮喜離去後,張儀對身側的侍者吩咐:“安排下去,本相故人來訪,立即準備一桌酒席。”

“諾!”

······

靳尚進入張儀的府邸不久後,一個侍從立即回來向陳軫覆命。

“好,既然靳尚已經按計劃行動了,那麼接下來就該我行動了。”

說完,等了一段時間,離開賓館,向秦宮而去。

秦宮中。

一位侍從向秦王蕩稟報道:“大王,陳軫在宮外求見。”

“陳軫?”秦王蕩看着自己身前的侍者,頓生疑惑,陳軫身爲楚國使者,要求見自己,自然會有大臣通知自己,怎麼會直接由一個侍者前來稟報呢?

難道還有第二個陳軫?

於是,問道:“可是楚國使者陳軫?”

侍者搖頭道:“回大王,正是楚國使者陳軫。不過,陳軫說,他這次不是以楚國使者求見大王的,而是以一個普通的秦人身份求見大王,希望大王賜見。”

“普通的秦人!”秦王蕩低聲自語。

陳軫自然不是秦國人,同樣,他也不是楚國人,他原本是齊國的遊說之士。

但是這一句話頓時讓秦王蕩想起了先王與陳軫之間發生的一件事情。

當年陳軫遭到張儀排擠,在秦王任命張儀爲相後,便投奔了楚國。

不久後,陳軫作爲楚國使者訪問秦國,來到秦國後,秦惠文王問陳軫,他去了楚國做官後,還有沒有想起自己,有沒有想起秦國。

當時陳軫操着滿口秦腔說了一個典故“莊舄越吟”:看一個人有沒有思念故國,不需要多加證明,只需要看他說話的口音便行了,尤其是在病糊塗的情況下。

接着,陳軫用秦腔向秦惠文王表達了自己對秦國的思念。

秦惠文王當時聽着陳軫的秦腔,心中極爲高興,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張儀,沒有挽留陳軫,又讓他回楚國去了。

秦王蕩想着先王的事蹟,感慨萬千道:“陳軫前來求見的時候,說的是秦語還是楚言?”

侍者彎腰道:“回大王,陳軫依舊還說着秦語。”

秦王蕩心中一暖,點頭道:“雖然陳軫求見寡人的事情即位失禮,但是寡人念在其與先王乃是故舊,那就網開一面,下不爲例,讓他進來吧。”

“是大王。”

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三百章 會盟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
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三百章 會盟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