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

“自請前往義渠,希望能牽制秦國?”

熊槐看着莊辛的上書,頓時勃然大怒。

義渠遠離楚國,即便因爲犀首的緣故,義渠對楚國抱有好感。但,因爲之前兩場大戰中,義渠國接連遭到秦國重創,以致不敢輕易動彈。

如今義渠王心氣已喪,如何還會爲了遙遠的楚國而與秦國作對。

這莊辛那裡是去義渠求援,這分明是在遠離楚國避禍啊。

此時,熊槐算是知道了,之前莊辛調戲襄成君究竟是爲了什麼?

原本他還以爲莊辛這是在向太子示好,想要提前向未來的楚王靠攏。但是,現在看來,不僅如此,莊辛還想激怒他這個楚王,趁機自貶。

想到這,熊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這是不看好寡人麼,認爲寡人一定會失敗麼,想要避難麼!

想走,那就走吧。

不過,寡人這也不是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既然走了,那就別回來了。

熊槐心中暗暗嘀咕了一陣,然後毫不猶豫的批准了莊辛的請求。

對於莊辛的離去,有些失望也有些惱怒,畢竟是以自己一手提拔出來的。但是對於莊辛的離去,他卻並沒有多大的惋惜。

如今楚國的各大學派,農墨兩家全都已經投靠他,儒道兩家也有部分人投靠,雖然這些人大都地位低下,但是此刻熊槐身邊卻並不少人。

批准之後,熊槐又陷入思考之中。

正想着,一個侍者突然走了進來。

“大王,刺史令求見。”

“請。”

不多時,熊槐便見陳軫帶着淡淡的笑容走了過來,不由笑着問道:“賢卿,今天可是給寡人帶來了什麼好消息啊!”

“大王料事如神,臣今日的確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奧,是何消息,快說與寡人聽聽。”

“大王,齊國的探子傳來一件趣事:不久前,齊宣王喪事結束,齊王地心血來潮,打算聽樂者吹竽,與齊宣王喜歡三百人一起演奏不同,齊王地喜歡聽獨奏。結果,有一位混跡在樂者之中,卻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見大事不妙,便逃跑了。”

“濫竽充數?”熊槐一怔,然後一想到這種歷史上的典故真實的發生在自己這個時代,不由哈哈笑道:“有趣,有趣···”

正笑着,熊槐突然止住笑聲,而後收斂笑容。

這雖然是一件有趣的事,但是,這件事背後的意義,對楚國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南郭先生的逃亡,對齊國而言,是一個弄虛作假的人逃亡,顯示的是齊王地明察秋毫,不容被下面的人欺騙。

而這不禁讓熊槐想起當年齊威王的舊事。

齊威王即位之初,不理朝政,國家漸漸衰弱。其後齊威王開始理事,正是烹殺了不能治理地方,卻重禮行賄齊威王左右近臣阿大夫,甚至連那些接受阿大夫賄賂,開口讚美阿大夫的人也被烹殺了。

其後,齊國朝中頓時一清,羣臣再也不敢欺瞞齊威王。

也正是從齊威王烹殺阿大夫的那一刻開始,齊威王正式走上了雄起之路。

齊王地此舉,與齊威王殺阿大夫,是何其的相似,這就是換湯不換藥,企圖使用術法整頓朝政。

“看來齊王地雖然即位不久,但是他對術的運用,還是很熟練的啊!”熊槐輕輕的讚了一聲,然後臉色沉重的看着陳軫:“賢卿,這件趣事對其他國家而言,恐怕不是好消息吧。”

陳軫點了點頭,接着笑着拱手道:“大王,雖然這件事不是好消息,但是,齊國那邊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大王聽了一定會高興的。”

熊槐一怔,頗爲好奇的道:“賢卿說來聽聽。”

“大王,南郭先生逃亡的事情,很快就在臨淄傳開,就在齊人讚美齊王地明察秋毫的時候,齊王地趁機在朝中大發雷霆,告誡羣臣不可欺瞞君王弄虛作假。

接着,下朝後,齊王地還在與大臣的議論中,特意點了稷下學宮學子鄒衍的名,說他治學務虛不務實,成天神神叨叨,企圖用鬼神愚弄百姓恐嚇君王,不是賢者所爲。

其後,有人暗中將這話傳了出去,被鄒衍知道了。結果,鄒衍一聽齊王地向大臣表達對他的不滿,一怒之下就離開了稷下學宮,向我們楚國來了。”

熊槐微微一愣,接着莞爾一笑。

齊王地想要整頓朝政的心思,他可以理解,新君即位不久,急需建立自己威嚴,震懾羣臣使羣臣不敢有所欺瞞,這都是對的。

但是,這事的結果,他的大臣全都沒事,反而那稷下學宮小有名氣的鄒衍在這個時候跑了,而且不是因爲他的罪行或者德行,而是因爲他的學說。

這···

這對楚國而言的確是好事,大好事。

無論怎麼說,這事都是鄒衍因齊王地容不下他,這才離開齊國。

而對齊國而言,齊威王以及齊宣王之所以能使齊國強盛,就是因爲納賢。尤其是齊王地的父親齊宣王,正是在他的極力籠絡下,稷下學宮纔出現極盛情況。

現在,齊王地容不下鄒衍的學說,以致鄒衍憤而出走。

而這裡面所反映出來的東西,卻是很關鍵,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齊王地遠沒有齊宣王心胸寬廣。

鄒衍僅僅是因爲學說不合齊王地之意,就被齊王地埋怨,那麼如果有人像淳于髡、王鬥、孟子那樣,指出他的過錯呢?

那他是否要殺人!

昔日魏國因魏文侯禮賢下士而強,因魏武侯驕傲自大不能容人而衰,現在,同樣的事情將再次在齊國身上上演。

而且,齊國現在的制度,使得這種情況更加危險。

想到這,熊槐哈哈大笑道:“賢卿說的不錯,這的確是一件大喜事,寡人彷彿已經看見齊國的衰弱了。”

“大王英明!”陳軫笑着拱手一禮。

接着,熊槐想起在來楚路上的鄒衍,他在稷下學宮鼓吹五德終始說,鼓吹周爲火德,下一個取代周的一定是水德,更是說到熊槐心坎裡去了。

天下誰人不知,女媧大神被楚國尊爲黑帝,黑帝不正是水德麼!

想到這,熊槐開口道:“陳卿,密切關注鄒衍的動向,一旦他到郢都,就叫他來見寡人。寡人已經聽說他很久了,只是一直未能見面,深以爲憾,這一次,寡人可要見見他本人!”

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戰 下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
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戰 下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