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

甘茂見秦王臉色平緩下來,繼續道:“大王,如果公孫衍和楚國要對秦國不利,那麼公孫衍就會在和魏國達成結盟意向後返回楚國,要知道楚國可是親自在楚宮之外迎接他的。公孫衍不回楚國,那就說明他在楚國並沒有受到重用。公孫衍在楚國最好的情況,就是吳子昔日所遇到的情況,雖然得到了楚王的信任,但是沒有功勞,依舊不能被楚王重用。”

“所以在公孫衍不能得到楚王重用的情況下,楚國的直接準備攻擊秦國的可能性極小,倒是現在楚國因爲公孫衍的緣故,讓楚國攻齊和觀望的對外政策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如今的局勢是,公孫衍明目張膽的在魏國吸引秦國的目光,楚國另外有兩路使者同樣大張旗鼓的分別前往趙韓兩國,這就說明目前楚國所使用的是陽謀。”

“楚國和秦國已經講和,而且楚國已經有了極大的可能性與魏國結盟,然後楚國再取得趙國或者韓國的支持,如果燕國的公子職或者燕國的其他公子,又或者楚國直接僞造一份燕國的求援書,請求楚國出兵齊國救援燕國。”

“那麼楚國就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加入攻打齊國的聯盟之中,以楚國的實力和對齊國的有利位置,那麼其他諸國極有可能會以楚國馬首是瞻,以楚國爲縱長伐齊。”

張儀聽甘茂所言,只聽到一半,臉色就全白了。

他剛剛爲秦國制定出來的爭霸戰略還沒有實施,現在就已經被楚國破解了一大半。

要是真讓讓魏國和楚國結成聯盟,那麼他的那個戰略就會成爲一個笑話。

張儀想到這裡,暗自慶幸自己在魏國做的工作並沒有完全失敗,至少現在破壞楚魏結盟還有時間。

和張儀不同,秦惠文王此時原本平緩的臉,頓時變得鐵青。

楚國來這麼一手,頓時讓眼看到手的霸主地位,就這麼直接飛走了。

張儀向秦惠文王道:“大王,恐怕此時楚國所發生的轉變,已經表明楚國已經意識到袖手旁觀的不利,轉而準備對齊國出手了。”

樗裡疾見狀不由大怒道:“楚國若是和我們秦國搶伐齊縱長的位置,難道不怕我們秦國一怒之下和幾年前齊國一般,只在後方觀望嗎?要是我們秦國再進一步,在各國大戰之際,出兵伐楚,難道楚國就不害怕嗎?”

張儀聞言大叫一聲:“不好!”

秦惠文王聞言立即問道:“相國,何事不好。”

張儀苦着臉道:“大王,方纔聽到右更所言,微臣想到了一個一直被我們所忽略的國家。”

秦惠文王聽張儀一提,立即反應過來:“越國!”

張儀點點頭:“大王,之前楚越一直交惡,而且越國離我們秦國太遠,加上越國久不赴中原的緣故,我們忽略了越國。”

“楚國帶甲之士百萬,如今和我們秦國對持的有近六十萬,其中楚國柱國景翠所部二十萬和大將軍屈匄所部十萬,就是和我們秦國對戰的主力。而其餘四十萬分別用來防備齊魏宋越四國。”

“我們秦國能偷襲楚國的前提,就是景翠和屈匄所部東移攻齊,導致楚國的防線出現破綻。”

“但如果越國和楚國講和,甚至越國被楚國說服,一同出兵齊國,那麼楚國東部用來防禦齊越兩國的軍隊,就立即成爲楚國攻打齊國的主力。”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只需要屈匄所部的十萬精兵東移,那麼楚國就會輕易在齊國邊界聚集楚越聯軍近四十萬衆以上,加上趙魏兩國的軍隊,就可以號稱百萬之衆。”

“如此一來,我們秦國要想偷襲楚國,所面臨的楚國的守軍,依然還有近五十萬。拋開其他的地方駐軍不提,單是景翠所部的二十萬兵力,只要依靠有利地形,那麼我們秦國哪怕是精兵盡出,恐怕也難以偷襲成功。”

庶長魏章聞言驚道:“相國的意思是,如果楚國加入聯軍之中,哪怕僅僅只是得到趙魏兩國的支持,一旦和楚越講和,那麼楚國即使同時與齊國和我們秦國開戰,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張儀搖頭道:“這種情況不是楚國同時挑戰我們秦國和齊國,而是我們秦國背信棄義,與齊國同流合污挑戰楚趙魏韓燕五國。”

“但是如果我們秦國這麼做了,那麼原本和我們秦國交好的三晉和燕國,就會背棄我們,秦國再次淪爲各國的討伐對象。”

司馬錯嘆了一口氣道:“而且楚國這一招,最關鍵的地方,正如相國之前所言,一旦楚國加入聯軍,那麼秦國與楚國競爭縱長的勝率極低。而一旦在聯軍和齊國大戰之際,出兵偷襲聯軍後方,則會失去天下人的名望。也正是因爲如此,昔日五國伐秦之時,齊國同樣沒有偷襲聯軍後方。”

“如若不然,即使偷襲勝利了,一個失去天下聲望的國家,如何能團結諸侯,稱霸天下呢!”

張儀見司馬錯顧及自己的顏面,漏說了一點,自己提出來道:“而且,楚國即使不能加入聯軍,但只要楚魏聯姻結盟成功,那麼我們秦國和天下之兵,伐齊攻楚的稱霸計劃,就已經失敗了。”

聽到張儀和司馬錯的話,大殿之中一片沉重,楚國的計劃是並非無懈可擊,至少在場的人都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秦國立即出兵齊國,只要大敗了齊國,那麼楚國自然也就沒有加入聯軍的必要了。

但是這其中有極大的風險,其一是楚國趁機偷襲後方的的危險,其二是有可能和齊國相持不下的危險。

第一個危險自然不用提,而第二個危險,則會造成秦國勞而無功,到最後,只有楚國有餘力幫助各方。

無論是楚國出面調停,還是幫助聯軍一方,亦或者是幫助齊國,都會讓楚國獲得極高的聲望,如此一來,楚國不戰而勝,秦國吃虧就吃大了。

張儀想了想,嘆了一口氣道:“大王爲今之計,只好見招拆招,先拆散楚魏結盟。但是如果我們秦國遲遲不出兵伐齊,那麼下一次楚魏聯盟活動,恐怕就不能輕易拆散了。”

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六百章 心傷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四百章 往燕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
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六百章 心傷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四百章 往燕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