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

左成大怒的聲音傳到屋內,正持筆謄寫木簡的陳良聽到外面傳來動靜,立即起身而出。

到了前院,見外面的馬車旁,有一貴人打扮的人正在大聲的訓斥一人。

於是,不緊不慢的來到左成面前,拱手行禮道:“敢問貴人可是左大夫當面?”

左成早在陳良擡出房屋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陳良,只是見其年紀並不老,發須青黑,雖然臉色帶着農夫長期耕作的黃黑之色,但是一舉一動,全都從容不迫,彷彿儒家的子弟一般。便知道這不是許行本人,而是許行的門人。

於是便沒有停止訓斥。

直到陳良開口行禮,左成這才應道:“不錯,正是本使。”

說着,左成明知故問道:“敢問先生可是許子。”

陳良應道:“大夫誤會了,在下乃是先生的學生陳良,並非先生。”

說完,陳良向左成行禮道:“良見過大夫。”

左成聞言不置可否,問道:“不知許子何在。”

陳良應道:“回大夫話,先生此人正在田間務農。”

“務農?”左成聞言心中一怒。

莫非他許行還真把他當成一個人物了?

昔日先王派出三位大夫邀請莊子,結果莊子跑到河邊釣魚去了,然後三位大夫只好主動到河邊找到莊子,然後向他發出邀請。

現在許行明知今日他要來邀請,結果跑到田間務農!

難道,這是要他前去田間請嗎?

想着,左成心中一笑。

莊子是什麼人,那是真正的大賢,隱士。

你許行是什麼人,一個瘋言瘋語的妄人,能和莊子比嗎?

竟然要楚王使者親自前去田間邀請!

想着,左成問道:“莫非許子昨日,未曾接到本使今日要來傳達楚王詔令的消息嗎?”

陳良一聽左成話裡有話,語氣不對,便應道:“回大夫話,先生昨日夜間的確是接到楚王使者今日要來的消息。”

“如果沒有錯的話,楚王使者昨日夜間抵達庸縣縣城,縣城離此不遠,馬車不過半個時辰的路程。正常情況下,使者出行一般乘馬車而行,城池大門打開之時出發,算算時間,應該在朝食之前抵達這裡。”

“只是,先生今日一大早就起來等候,直到過了朝食,又等了大半個時辰,依舊不見使者到來,所以還以爲昨日是有人對先生開玩笑,故而就去田間務農去了。”

左成聞言頓時一僵。

按照正常情況,他這個使者早就到了。

只是昨夜在縣城向庸縣尹宣佈楚王的嘉獎後,便接受了庸縣尹的接風洗塵。

一則庸縣尹的確很熱情,二則,左成打心眼裡看不起許行,結果,多喝兩杯,加上庸縣尹獻上的越女的確妖嬈,然後就誤事了。

左成愣了愣,笑道:“此事的確是本使之過,本使聽說許子賢,有上古聖賢遺風,故而在路上探訪許子事蹟,所以耽擱了一些時間。”

“不過,好在有得有失,本使一路走來,發現傳聞不虛,許子行不言之教,的確教化了許多百姓。”

陳良聞言矜持的應道:“使者繆讚了,不敢提不言之教,先生只是效仿先賢,身體力行罷了。”

左成嘆道:“大賢近在咫尺,本使現在確是迫不及待的想見許子,有勞先生帶路,帶本使去見許子。”

陳良拱手道:“使者請。”

不多時,衆人來到田間,陳良指着其中一個呆着斗笠,穿着粗布衣服,正彎腰在田間勞作的老者道:“使者,哪位就是先生。”

左成本想向前去見許行,結果,擡了擡腳,看着田間的泥土,頓時心生一陣噁心,面上卻是不露聲色,開口道:“陳先生,本使對耕種之事一無所知,卻也知道農者乃是國之根本,若是無意踩壞了田裡的幼苗,破壞了許子的耕種成果,卻是不妥。”

“所以,不知先生是否去請許子出來,就說楚王使者到來,特請許子一會。”

陳良拱手道:“敢不從命,請使者稍待!在下這就去稟報先生!”

左成聞言點了點頭。

陳良來到許行身側:“先生,楚王使者,左大夫來訪,特請先生一會。”

“哦!”許行一頓,而後將手中的泥土仍在田中,直起腰來,轉身一看。

果然,田邊站着這一個貴人,此刻正在拱手行禮。

見此,許行在田間同樣拱手回禮。

而後,許行從自己身上抽出數片木簡,遞給陳良道:“這一畝地的土壤成色,我已經檢查完,至於田中各處的水汽,鬆軟,以及粟米的長勢,暫時交給你來檢查,並記錄在案。”

陳良接過木簡,應道:“諾!”

左成本以爲許行跟他打了招呼後,會立即前來與自己會面,卻不想,許行打完招呼後,又跟陳良說起話來,雖然沒有說多長時間,但是這種態度卻是令左成不喜。

許行從田中出來,先洗去了自己手腳上的泥垢,然後穿上草鞋,纔來到左成身前,拱手道:“行見過使者。”

左成點了點頭,還禮道:“久聞許子大名,今日得見,幸甚幸甚!”

禮畢。

左成開口道:“大王聞許子賢,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教化百姓,種植五穀,大王甚喜,故賜許子五十金。”

許行拱手謝道:“臣,謝大王賜。”

接着,左成繼續道:“野有遺賢,楚國之幸,大臣之失,故,大王聞許子事,特命使者請許子前往郢都一會。”

許行應道:“大王召見,臣之榮幸,願往郢都一行。”

左成見許行答應下來,立即大喜道:“許子請。”

許行笑道:“大夫請!”

兩日後,左成攜許行極其門人數人向郢都而去。

郢都。

熊槐看着左成問道:“賢卿前往庸縣一行,不知所見如何。”

左成應道:“回大王話,臣辭去庸縣,所見所聞,果如傳言一般,許子在庸縣擁有極高的聲望,而百姓在許行及其門人的帶動下,各司其職,努力耕作,沒有絲毫懈怠。”

“而且在許行的影響下,當地民風淳樸,百姓以誠示人,即使稚子也不見欺騙。”

熊槐聞言點點頭,左成所報,與陳軫遞交的情報基本一致。

於是,不由感嘆道:“不錯,許子不愧是有上古大賢遺風。”

“只是···”左成聞言欲言又止。

熊槐一愣,問道:“只是什麼?”

左成斟酌道:“只是臣發現許子實在是太在意於耕種了。臣派人告訴許子,大王的使者明日回去向他宣佈大王的詔令,結果,許子得到消息後,竟然連半天時間都不敢遺失,趁着臣尚未到達,竟然先去田間忙務農去了。”

熊槐:“······”

“不僅如此,臣到了田間,許子與臣見禮之後,竟然先把田間的事物幹完,這纔出來接受大王的詔令。”

熊槐:“······”

“唉!”左成嘆了一聲:“許子好耕,以至於此,果然名不虛傳!”

熊槐:“······”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