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

熊槐聽到唐昧的話,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他知道昭雎與唐昧的意思。

昭雎一直深恨齊國。

而現在,在齊王地的自負下,齊國內部的兩條大腿,田氏宗親這條腿已經斷了,而稷下學宮這條已經斷了一半,齊國內部亂象已經顯露。

所以,昭雎建議不管齊國對其他的國家的攻伐,甚至還要暗中推波助瀾,其目的就是讓齊國將周邊所有的國家全都得罪了,然後聯合各國討伐暴齊。

至於扶持魏韓兩國,其目的除了限制秦國外,更重要的是排擠秦國,然後讓各國的怒火集中在齊國身上,以方便伐齊。

但是,昭雎的計劃有兩個極大的缺陷。

其一是排擠秦國容易,但如何保證秦國在各國伐齊之時,不會趁機出兵攻打各國後方呢?齊國一出兵,那一棍子打死齊國的計劃就會破產,戰事必定會演變成持久戰。

而,熊槐自己決定,他可能已經沒那麼多時間了。

其二是,過早的推動各國伐齊,這···楚國還沒有做好準備。

想着,熊槐不禁用眼睛瞥了一眼昭雎。

昭雎的建議快則快矣,但缺陷明顯,以昭雎的才能,應該不會提出如此急促的建議纔是。

想着,熊槐心裡微微一突。

而唐昧的建議則更合熊槐的心意,他的計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秦齊兩國合力削弱三晉,然後逼三晉向齊國求援,讓齊國出手限制秦國。

至於爲什麼不是三晉向秦國求援限制齊國,其實很簡單,秦國一向都是虎狼之國,對三晉的威脅遠遠超過齊國。

當然,更主要的是,齊趙兩國結盟,在趙國還沒有解決內部問題的情況下,趙國是不會與齊國翻臉的。

而趙國依然還是三晉的主導者。

所以,只要齊國出手限制秦國,齊秦兩國必定反目,甚至,若是操作得當,還可以讓秦國恨上齊國。

如此,一旦各國反齊聯盟成立,還可以將秦國拉上戰車。這樣,一個可能在背後扯後腿的國家,就將成爲自己的助力。

最重要的是,有了秦國這個攪屎棍在三晉後面攪風攪雨,可以推延各國聯合反齊的時間,給楚國足夠的時間穩定內部,推動變法。

對於昭雎與唐昧給出的方略,熊槐自己十分傾向於穩妥的辦法。

按他的意思,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定一擊必中,不給其他國家任何機會。

另一邊,昭雎見唐昧反對自己關於秦魏韓三國的策略,而楚王似乎也認同唐昧觀點的樣子。

見此,他心中一急。

唐昧的辦法好是好,但太慢了,也忘記了楚國自身的情況。

他最擔心的就是,楚國可能已經沒有那麼長時間可以等了。

從最近楚王對太子的態度,他分明嗅到了一股異樣的氣氛。

若是楚王繼續這麼對待太子,那太子一定會與楚王離心的。

太子橫已經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了,同樣也監國多年,鎮守郢都的景陽乃是太子好友,壽郢的兩萬楚軍也在太子手中,這股實力已經非同一般,而且還要朝中羣臣的認可。

而楚王的其餘公子,也就一個公子旺財剛剛成年,還無法承擔起國家大任。

一旦楚王與太子反目,那楚國極有可能會演變成宋國那樣,舉國分成兩派,楚王一派,太子一派。如此,楚國能自保不被他國攻擊就不錯了,哪裡還有實力去攻打齊國呢?

而如果,楚國發生趙國剛剛發生的事情,那楚國就遭了。

想到這,昭雎看了唐昧一眼,然後又用眼睛的餘光看了後側的公子旺財一眼,然後拱手道:

“大王,臣以爲柱國之言不妥,一旦我們不管魏韓兩國,以魏國元氣大傷的情況,以及韓國實力不足的情況,那麼秦國十有八九會徹底突破三晉的封鎖。

臣擔心,如此一來,三晉會遭到秦齊兩國的聯合絞殺,然後元氣大損。而秦齊兩國爲了瓜分三晉,恐怕會展開深入的聯盟。

秦齊兩國聯合,一東一西相互呼應,這對我楚國乃是大大的不利。”

唐昧聞言,立即反駁道:“令尹,你太低估三晉的力量了,以三晉之力對抗齊秦聯盟,或許不是對手,但也不會出現大潰敗。

而且,秦國乃是虎狼之國,一向不與關東各國交往,三晉對秦國的警惕遠超齊國。所以,一旦出現秦國勢大的情況,或者秦齊兩國兩強並立的情況,那麼以三晉的情況,他們一定會先重禮行賄齊國,然後連齊抗秦的。”

熊槐聽到這,立即有了決斷,先輕咳兩聲打斷昭雎唐昧的爭論,然後將目光投向一直沒說話的左尹甘茂:“左尹,卿在秦多年,熟知秦國實情,不知卿以爲,若是秦國東出,情況會如何。”

甘茂聞言,沉吟了一下,拱手道:“大王,如今秦國已經控制魏國河東的汾陰等地,並且也控制了韓國的焦城等地,其實三晉對秦國的封鎖,已經出現了缺口。

但是,對於秦國東出的事情,臣以爲以秦國之強大,依然不容樂觀。”

“哦?”熊槐一怔,注視着甘茂:“左尹,願聞其詳。”

“大王,秦國伐魏,那就只能渡河走河東地,所以,臣以爲秦國奪取魏國河東,乃至蒲陽等地,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但是,其後,秦國就將面臨險地上黨。

上黨之地,地勢險要,且被趙魏韓三國瓜分,秦國攻其一,則脣亡齒寒的其他兩國必定出兵救援。

如此,秦國以一國之力攻打坐擁險要雄關的三晉,則必定會頭破血流而無功。”

嚥了咽口水後,甘茂接着道:“而韓國那邊,秦國一旦東出函谷關,必定能橫掃澠池新城等地。然後,秦國就將面臨韓國重鎮宜陽。

宜陽乃是韓國故都,池深牆高,易守難攻。而且,宜陽還有韓國最大的鐵礦,最大的冶鐵作坊,最多最優秀的工匠。所謂天下強弓勁弩利劍皆出於韓,說的就是宜陽,失去了宜陽,韓國就失去了自保的根基。所以,宜陽對韓國而言,不容有失,而三晉也不會坐視秦國奪取宜陽之地。

是以,臣料定,若是秦國攻打宜陽,三晉必定不會坐視不理。

而韓國的宜陽鐵軍本來就是一支勁旅,除非秦國全力以赴,否則秦國將難以攻克宜陽,而秦國全力以赴,只要趙國給予援手,那秦國很難會有成果。”

熊槐聽到這,則直接開口道:“既然秦國東出並不容易,那我楚國也不必干預了。”

此時,唐昧聽到甘茂說秦國東出並不容易,而楚王直接宣佈不干預後,略一沉吟,便拱手道:“大王,公子富(公子旺財字富)已經行冠禮,但尚未婚配,臣聽說這段時間大王與夫人一直在爲公子富挑選良配。”

此時,在羣臣後側的公子旺財一聽,頓時不解的看向自己的老師唐昧,不知道唐昧在說國家大事的時候,突然扯到他的婚姻幹什麼,這走題走得太遠了吧。

“不錯,是有這回事。”熊槐點了點頭,瞥了一眼不明所以的公子旺財後,目光轉向唐昧,笑道:“柱國身爲旺財之師,可有合適人選推薦。”

唐昧笑道:“大王,秦楚兩國世代聯姻,現在太子之妻乃是魏公主,而大王諸公子還未有秦妻者。

而公子富之母本來就是秦公主,與秦國有親,乃是聯姻秦國的絕佳人選。

是以,大王何不爲公子富娶一位秦女爲妻,以續秦楚之好呢!”

熊槐聽到這,已經明白過來,這次聯姻的目的,其實是加深秦楚兩國的關係,並讓秦國放心大膽的攻打魏韓,並且還可以名正言順的拒絕魏韓兩國。

同時,這也是擔心秦國東出失利,所以才扶持秦國。

而扶持秦國的目的,則是擔心秦國不能給三晉太大的壓力,如此,則不能瓦解秦齊聯盟。

當然,熊槐已經想到了之後的伐齊之戰,一旦楚國大破齊國,那這個猛虎出籠的秦國,則將爲楚國分攤相當大的壓力,畢竟秦國出關的路就那幾條。

只要秦國出關,那第一時間面臨秦國壓力的,那十有八九就是魏韓兩國。

只要楚國獲取齊國大部分領土,得到齊國的財富土地人口,那即便是秦國猛虎出籠,那也已經晚了。因爲,時間已經站在楚國這邊了。

所以,現在已經到了放秦國出來的時候了!

想着,熊槐立即笑道:“善,柱國言之有理!”

唐昧笑道:“大王英明。”

接着,熊槐看着三閭大夫屈署道:“賢卿,有勞你走一趟秦國,爲公子旺財說一門親事。”

屈署立即拱手應道:“唯。”

此時,大殿中羣臣見楚王與唐昧三言兩語間爲公子旺財確定了聯姻方向,不禁愣了愣。

而昭雎與甘茂兩人還大有深意的看了唐昧一眼。

此時,昭雎見楚王已經決定採取唐昧的辦法了,心中默默一嘆,然後他看了看楚王,又看了看殿中羣臣,最後瞥了一眼公子旺財。

而後一咬牙,在羣臣詫異的目光中,走到大殿中間,拱手道:“大王,臣有話說!”

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
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