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

陳軫見楚王臉上難得的露出了笑容,想了想,依舊接着稟報道:“大王,臣得到的消息,韓王駕崩後,雖然太子幾瑟與公子咎都沒有能夠馬上即位。但是,探子來報,秦王蕩與趙主父都向新鄭去了,似乎他們二人要共同商議信任韓王的人選。

按照目前的局勢來看,無論秦趙兩國確定的人選是誰,恐怕都無法阻止韓國繼續伐秦,這對我們目前的戰局來說,也不會產生根本性的改變。”

一旁的接子聞言,立即皺眉道:“趙國雖是我們的盟友,但是面對我楚國的危局,卻沒有絲毫相助的意思,甚至在干預韓王即位的這個大好機會,他也沒有幫助楚國的意圖。

各國連續三次伐我,趙國不是參與其中,就是袖手旁觀,連楚國失地千里的情況下,也沒有絲毫動靜。這樣的盟友與其說有,還不如說沒有,楚趙兩國百餘年的盟友關係,就此毀於一旦矣。”

熊槐聞言想起昭常在邯鄲已經花費了萬餘金,卻如同打水漂一眼,也不見趙國那潭水冒個泡。

相反,燕國那邊,範環還沒有向燕國羣臣行賄,燕王就主動開口答應援助楚國物資。並且大半年來,燕國那邊武器弓箭牛皮,已經運來了三次,而且第四批物資也已經在來楚國的路上了。

燕趙兩國一對比,究竟誰纔是親密的盟友,這是不言而喻的。

想着,熊槐見接子他們連連表達對趙國的失望,便揮手打斷他們,然後冷冷一笑:“諸卿不必擔憂,寡人自打戰爭一開始,就沒將希望放在趙國身上,同樣也沒有放在五國之君會突然猝死上。

所以,諸卿不必對趙國的舉動失望,同樣也不用對新任韓王會繼續伐楚而感到失望,因爲我們根本就不用依靠外力,僅憑我們自己的力量便可以擊退五國的入侵。”

接子三人聞言,雖然還不知道楚王的自信來自哪裡,但是他們一見楚王自信滿滿的樣子,便被楚王的自信感染了,然後一同行禮道:“大王聖明!”

熊槐見三人已經重拾了信心,點了點頭,接着道:“雖然我們不能期盼着新任韓王停止伐楚,但是,新任韓王是太子幾瑟還是公子咎,其中的差別還是極大的。蟣蝨乃是寡人一手帶大的,跟寡人情同父子,跟子青情如兄弟,連他的授業恩師也寡人給他請的楚國大賢。

所以,寡人希望是更加親近我楚國的太子幾瑟即位,這對楚韓兩國的長遠關係來說,是極爲有利的。”

說着,熊槐看向陳軫道:“陳卿,寡人希望你能親自去一趟韓國,去遊說公叔以及親楚派大臣,發動他們支持太子幾瑟。”

“唯。”

“還有,若是太子幾瑟即位,那就替寡人送上一份重禮。即便是幾瑟即位後,韓國會繼續伐楚,那也不要在意,更不要露出異樣。”

“唯。”

次日清晨天色還是矇矇亮的時候,熊槐便早早的上了城牆,接着便一邊巡視城牆一邊用完早膳,巡視完城牆後不久,天色大亮。

此時,熊槐遠遠的望見一大批軍隊出現在前方,見此,熊槐不禁有些期待的看向那支軍隊。

不久,鄧陵光來到熊槐身側:“大王,探子來報,今日攻城的軍隊只有魏軍,韓軍今日並未出現。

據監視韓軍的探子稟報,韓軍昨夜在軍營中掛起了白幡,好像他們已經得知韓王病死的消息。”

熊槐聞言,一邊繼續眺望前方,一邊開懷大笑道:“大事成矣,此戰我們已經贏了。”

韓國新鄭。

韓王病死七天後,秦王蕩與趙主父同時抵達新鄭外。

接着,二人在城外會晤小半個時辰後,一同進入新鄭,然後攜手進入韓宮。

一個時辰後,韓太子幾瑟正式宣佈即位,並罷黜韓辰相國之位,下詔以公叔爲相國。

就在韓王幾瑟即位的同時,韓公子咎憤怒之下,出奔於齊。

韓王幾瑟即位的次日,便在秦王蕩與趙主父的見證下,正式在朝中宣佈韓國將會繼續伐楚,直到打敗了楚國,直到楚王向各國之君低頭。

韓宮中,此時韓王幾瑟剛剛結束了第一次朝議,正欲去祭拜先王,一個侍者來到韓王幾瑟身邊:“大王,楚國使者陳軫求見。”

韓王幾瑟一聽是陳軫,腦海中立即浮現出自己年幼之時在楚國生活的一幕幕,接着又想起自己的姐姐韓美人以及自己的外甥楚公子子牛來。

想着,韓王幾瑟頓時打了一個激靈。

就在剛剛,他在朝中宣佈韓國將會繼續伐楚了。

就在昨夜,他的好友,這幾年一直跟在他身邊護衛他的楚襄成君,已經因爲韓國將會繼續伐楚的事情,而跟他不歡而散了。

而且,據探子來報,襄疾已經率領楚王給他的護衛返回楚國了。

想着,韓王幾瑟心中頓時閃過一陣苦惱以及自責。

“不見,告訴楚國使者,就說寡人正在祭拜先王,沒時間來見他。”

“唯。”

侍者應了一聲,剛轉身走了幾步,突然又聽到韓王的聲音。

“等等···算了···請相國公叔來。”

不久後,韓宮一間偏殿中。

陳軫跟在公叔身後進入殿中,看到殿中安坐的韓王幾瑟後,立即拱手行禮:“外臣拜見大王。”

“免禮。”韓王幾瑟應了一聲,見陳軫直起身軀後,遲疑了一下,還是開口問道:“不知大王···”

公孫聽到這,猛然咳嗽起來:“咳咳咳······”

韓王幾瑟一聽,立知自己緊張之下失言了。

現在他已經不是公子或者太子,即便是面對楚王也無需尊稱楚王大王了。

想着,他立即改口道:“不知楚王派先生來,可是有什麼賜教的嗎?”

說完,韓王幾瑟立即緊緊的盯着陳軫,甚至他現在已經做好被陳軫臭罵一頓的準備了。

他可是聽說了,不久前楚國使者左成因宋國增兵淮北的事情,而在宋國宮殿中將宋王臭罵了一頓。

結果,不僅左成被宋王直接趕回了楚國,還導致宋王連連下令,讓淮北宋軍加強對巨陽的攻勢。

現在,他很懷疑,陳軫此時來求見他,是不是奉楚王之命來罵他的。

而他現在也做好了委曲求全的準備,畢竟,楚王待他如親子,而他即位後繼續攻伐楚國,也的確做得有些不地道。

此時,陳軫聽到韓王詢問,又見韓王正緊張的看着他。

於是,他笑了笑,應道:“回大王話,寡君聽說大王即位,喜不自禁,故特派臣來向大王祝賀,並以五色石一塊,美玉一對,大象兩頭,犀牛十頭,香料百斤,玳瑁一箱,黃金千金爲賀。”

韓王幾瑟一怔,楚國的玳瑁以及美玉是他最喜歡的飾物,楚國的香料也是他最喜歡用的,楚國的大象他也喜歡。他還記得當年在楚國時,他與公子子青以及襄成君三人每人都有一頭自己的大象,可惜後來他回國以後,大象就留在楚國了。

至於楚國的犀牛,他一直想要,只是犀牛性情不如大象溫順,所以楚王一直沒給。當然,不僅他沒有自己的犀牛,公子子青與襄成君同樣也沒有。

而五色石,整個天下也只有楚王一人佩戴,連楚太子橫也只是佩戴的四色石。據他所知,楚國每年傾盡國力,所煉的五色石也不過是一兩快,現在楚王直接送一塊五色石給他,這禮物不可謂不重。

尤其是那一千斤黃金,在楚國被五國圍攻多年的現在,他聽說楚國太府已空,已經到了賣爵以維持戰事的地步了。

但即便如此,楚王還是送來了一千金的重禮,這楚王送的不是千金,而是重若千斤的情誼啊。

想着,韓王幾瑟看向陳軫,有些哽塞的問道:“不知楚王可還有什麼讓先生交代寡人的嗎?”

說完,韓王幾瑟已經做好了被痛罵的覺悟了。

陳軫聞言,想了想應道:“回大王,寡君聽公子子青說,大王之前趙國的時候,一直吃不慣趙國的食物。所以,這次臣來韓國,寡君還特意讓臣給大王送來了一個御廚,讓他務必要將楚國菜式教給韓國的御廚。

如此,以後大王想吃楚國的菜餚,那就可以隨時享用了。”

韓王幾瑟聞言,立即想起自己在邯鄲時,時常去公子子青哪裡蹭飯的事蹟,此時卻是再也忍不住,淚流滿面的感嘆道:“楚王待我如親子啊,知道我已經習慣了楚國的食物,擔心我再也吃不上楚國的美味佳餚,還特意給我送來了一個御廚給我做飯吃。”

韓王幾瑟感動了一陣,然後見公叔與陳軫默然無語,微微收攏心神,然後看着陳軫問道:“先生,不知大王是否交代先生,讓先生痛罵我一頓,如果有,那先生就儘管罵吧,寡人絕不還口。”

陳軫一怔,奇怪的問道:“大王何出此言,寡君爲何要罵大王?”

“大王待我如此之厚,而我剛剛卻下令讓韓軍繼續攻打楚國,難道我不該被罵嗎?”

“大王說笑了。”陳軫拱手道:“寡君是知道大王的,況且,現在秦王與趙主父還在新鄭呢?”

韓王幾瑟聞言,剛剛止住的眼淚又禁不住的流了下來。

他這個韓王應該是最窩囊的韓王了,堂堂一國之君,竟還要被秦趙之君劫持。

想着,韓王幾瑟一咬牙,詛咒起誓道:“大王的愛護之意,寡人已經知道了,還請先生替我向大王言明,待寡人掌握韓國之後,只要大王還在,那韓國就一定不會在參與任何伐楚活動,如違此誓,天人共棄。”

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
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