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

上官大夫對屈原呆在郢都十分不放心,如今還未回到郢都的令尹景鯉又被調走,僅憑一個十幾年未理朝政的昭魚,恐怕難以壓制屈原。

思考了許久,在楚王下令後,獻策道:“大王,古語有云,先禮後兵。臣以爲在恐嚇韓國之前,還可以先利誘韓國。”

“利誘韓國?不知賢卿有何計策?”熊槐問道。

上官大夫答道:“大王,如工尹所說,韓國貪而好利,我們楚國可以用五座城池爲餌,要求韓國與秦國絕交。若是韓國不從,那麼我楚國三十萬大軍就會圍攻韓國都城,若是韓國同意了,那麼必然會惹怒秦國,面對秦國的怒火,那麼韓國必然不敢再向我們楚國討要城池,說不定還會送給我楚國城池,請求兩國結盟。”

如果韓國不用恐嚇就直接和韓國絕交,這確實不錯。

而且上官大夫說的韓國求和之事也是極有可能的。

這個計策其實就是秦國獻地的翻版,但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秦國敢給楚國就敢要,而楚韓兩國不對等,楚國敢給而韓國未必敢要。

就算韓國真的敢要,那麼熊槐就敢給,只是下次秦國攻打韓國,那麼韓國就得雙倍的吐出來。

陳軫聽上官大夫說完,出言道:“大王,此策可行,而且還可以把趙魏兩國拉上,以兩國作保,向韓國施加壓力,一旦韓國拒絕,那麼趙魏兩國只會惱羞成怒,韓國則會徹底陷入孤立之中,面對我楚國的傾國之戰的威脅,韓國要想保住都城,那麼就必須舉國徵兵不可。”

“而韓國國小力弱,難以持久,只要時間一長,無需我楚國出兵,韓國將不戰自敗,到時恐怕連申差這邊的糧草都無法支撐。”

陳軫將這個計劃再次完善,如果韓國還是不同意,那麼韓王真的要自絕於天下了。

韓國跟着秦國混,肯定沒有好下場。

熊槐腦子一轉,同意道:“好,那就先與韓國和談,至於恐嚇韓國一事,同時一併進行。哼,如果韓王不同意,那麼我楚國鄧地五十萬大軍,就要嚇死韓王。”

商議完韓國的事情,熊槐向陳軫問道:“賢卿,如今義渠過與巴蜀的事情進行的怎麼樣了。”

陳軫答道:“大王,我們遊說義渠出兵的行動已經失敗了,義渠見秦國戒備森嚴,拒絕了出兵秦國的提議。”

“至於巴蜀兩國,同樣也失敗了,秦將司馬錯鎮守巴蜀,對蜀王戒備森嚴,蜀王不敢反叛秦國。”

熊槐嘆了一口,寄希望於他人,果然靠不住。

秦營。

魏章拿着一個木簡對樗裡疾道:“將軍,此戰我軍傷亡三萬有餘,其中進攻楚軍大營的軍隊,亡者一萬餘,傷者過一萬五,末將攔截楚將的軍隊,亡三千,傷四千。”

“另韓軍那邊,因爲戰況不及我秦軍激烈,以及提前撤退的緣故,傷亡應該不會超過一萬,具體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樗裡疾一臉陰沉道:“如今楚軍屈匄所部已經突圍,楚王又是親來,此戰我們秦國奪取漢中的計劃已經失敗,看來天不佑我秦國。”

魏章點頭道:“將軍,此戰之全在對屈匄所部的人數偵察不利,若是屈匄只有十萬人,此時楚國漢中已經歸我秦國所有了。”

樗裡疾道:“現在再說這些已經沒有用,如今我秦軍苦戰多日,今日未能擊敗楚軍,士氣已喪,短時間內恐怕難以再次行動。”

“報將軍。”此時外面走進一個將領,對樗裡疾道:“將軍,從楚軍那邊傳來消息,剛剛楚軍軍營之中傳來一陣哭聲。”

“哭聲!?”樗裡疾魏章同時發出詢問,而後樗裡疾問道:“可曾探明,楚軍爲何而哭?”

“回將軍,具體緣由未明,但據斥候回報,哭聲最先響起的地方,是楚國的傷兵營。”

“傷兵營!”樗裡疾若有所思,向魏章問道:“庶長以爲傷兵營裡面,那支楚軍的傷兵最多?”

魏章答道:“將軍,恐怕屈匄所部的傷兵最多。”

樗裡疾贊同道:“庶長之言與本將不謀而合,楚王領兵親來,前後不過兩戰,一勝一平。今日之戰未能一戰擊潰楚軍,楚王帶來的軍隊不會如此輕易就會哭泣,所以痛哭的軍隊一定是屈匄所部。”

魏章道:“將軍,這樣一來,屈匄所部的軍隊就不足爲慮了,而且這一哭,楚軍士氣必然下跌。”

樗裡疾低頭沉思了一下,看着魏章問道:“我欲夜襲楚軍大營,不知庶長以爲如何?”

魏章道:“將軍,我們也需謹防楚軍的哭聲只是誘導我們的計策,屈匄所部乃是楚軍的精銳,被圍攻二十餘日未哭,今日回到楚營大哭有些反常。而今日我軍苦戰疲憊,而且並未做好夜襲準備,恐怕難以擊潰楚軍。若是大軍明日休整一日,白天做好準備,明晚纔有夜襲楚軍的能力。”

樗裡疾聽到魏章不同意,也沒有堅持,到:“庶長所言不差,今日的確不宜再動刀兵。”

“至於楚營的哭聲是否是楚軍的計策,本將一試便知。”

“傳令三軍,軍中廣置白幡,本將要在軍中設置靈堂,指天發誓,一定會爲公子華報仇。”

······

楚營。

熊槐正在安排明日撤退事宜。

“報···”

帳外突然傳來一個急促的稟報聲。

一位偏將進來後,向楚王行禮道:“末將偏將軍孫靜拜見大王。”

“有何緊急軍情?”熊槐皺眉問道。

孫靜急道:“大王,剛剛斥候來報,秦營掛起白布,正在爲秦國公子華髮喪,秦軍主將在軍中宣誓,一定要報復我楚國。”

熊槐聞言差點氣炸,秦軍不過是死了一個公子,自己一方死了八個封君再加一個非同一般的上大夫,還有數十個貴族,要報仇也輪不到秦國吧。

昭雎聞言一驚,出言道:“大王,可能剛剛我軍的哭聲被秦軍知道了,樗裡疾此時爲公子華髮喪,極有可能是刺激秦軍,形成哀兵之氣,趁我兵無戰心之時,意圖再次與我楚軍決戰。”

熊槐大吸一口冷氣,這個時候再與秦國打一戰,那就真是無知了。

已經和秦國打了兩戰,一勝一平,已經足夠了,再打,那就是傻了。

但是自己不願意打,並不能阻止秦軍強行進攻大營,尤其是這種只是一座最簡陋的木營。

如今軍無戰心,一旦秦軍攻營,要是一戰而崩,那纔是一個莫大的玩笑。

想到這裡,熊槐向衆臣看了一眼,見他們紛紛色變,立即道:“采薇采薇,曰歸曰歸,軍中將士之意,寡人知之矣。傳令衆軍,我們連夜撤到丹水以南,回之前的丹南大營。”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二章 滿朝恭賀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二章 滿朝恭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