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

太卜觀遊聽着楚王誇讚昭常有令尹之才,接着耳中又傳來廟外的呼喊祈福之聲,心中不禁一緊。

“大王,百姓在外聚集不散,這該如何是好?”

熊槐聞言,見觀遊眉心緊鎖,笑了笑道:“無妨,寡人今天才剛剛開始祈福,未來還要祈福兩天。

兩天時間,難道外面的大火還撲滅不了嗎?”

說着,熊槐期待的道:“等外面大火熄滅,寡人出關之際,那時,天地偉力皆歸於寡人,寡人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

說罷,熊槐又看向廟外的位置,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

他可以在廟中祈福不出,國中之事還有太子令尹等人處理。而昭常呢,朝中主要反對變法的大臣,當以昭常景邵爲首,而現在,他們兩人全都在廟外耗着,反對派羣龍無首,正可爲快速撲滅大火提供一個有利的機會。

此時,太卜觀遊見楚王語氣輕鬆愜意,臉上信心滿滿,當即恭敬的拜倒:“大王英明。”

···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天眼看就要結束,眼看昭常等人已在廟外跪了半日。

就在太陽徹底歸山之時,就在熊槐開始享用晚膳之際,熊槐見太卜觀遊帶着一臉的喜悅走了進來。

見此,熊槐放下碗筷,笑着問道:“太卜何來?是廟外的百姓走了,還是令尹哪裡傳來了好消息?”

觀遊一聽,立即笑着拱手道:“大王聖明,令尹剛剛傳來消息,項君慎與黃君之子謁者黃歇二人聯手,指揮用連河結湖並以火攻火之法,一把火燒掉了郢都東部的叢林。

令尹來報,大災西面燒往郢都大火已經熄滅了。

此外,左徒率領私屬工匠奴隸也控制住了雲夢叢林的火勢。”

熊槐一聽,滿臉喜悅的從席上跳了起來:“好,好,好,不愧是令尹,該賞,還有,項君慎與謁者黃歇也該賞,全都記下來,等寡人出關之後,再行賞賜。”

“大王英明。”

不久後,廟外。

當昭常得到火災西面大火已滅的消息,心中驚駭非常。

“好···好厲害,不愧是令尹。”

昭常在心中感嘆了一聲,然後深深的皺起眉頭,他發現他今日又犯了一個大失誤。

首先,自己不應該在大火剛剛開始的時候,就主動帶頭來逼迫大王,這引起了大王與其他朝中大臣的警惕。

如果,在大王齋戒祈福的三天裡,大火連續燒了三天無法撲滅,那時,等到大王出關,他再率領羣臣百姓來逼迫大王,必定能夠一擊而中。

可惜,六君還有各地的封君在大王祭天之後人心惶惶,全都打算快速返回封地準備應對大王的後招,爲了留住六君他們以及其他封君,他不得不提前發動。

這就是第一失,也是最大的失誤。

不過,若是他不這樣做,等各地封君全都走了,即便第三天自己率領大臣在黑帝廟外堵住大王,那僅憑朝中大臣的力量,也極有可能會被大王強行鎮壓。

所以,這一得一失間,利弊難說。

其次,他不應該一開始就逼大王出關,這就給了其他人口實。

如果說第一個選擇是無奈,那麼第二個就是他鼓動起百姓後驕傲大意了。

而最後,那就是他在無可奈何之下,只能畫地爲牢,將自己也困在黑帝廟外,這就給了昭雎屈原他們從容應對的機會。

想着,昭常心中一沉。

我不能繼續呆在這了,繼續在大王的眼鼻子下呆着,不僅難有行動,而且用不了多久,大火就被昭常屈原撲滅了。

心中略一思量,昭常便有了主意。

“啊~~”昭常發出一聲痛苦的哀鳴,然後直挺挺的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周圍的人見此,頓時發出一聲驚呼。

接着,上大夫景邵與昭常門客羅飛飛快的撲了過來。

“君上···君上···”羅飛先輕輕喚了兩聲,見昭常沒有任何反應,心中大恐,立即輕搖起昭常來。

另一邊,景邵見羅飛搖了搖昭常,而昭常沒有反應,立即驚恐的伸出右手食指,試了試昭常的鼻息。

在指尖感到昭常的鼻息正常後,景邵這才鬆了一口氣。

“大家不用擔心,左尹只是昏過去了。”

說着,景邵眼睛餘光見六君等人以及周圍的百姓投來關切的目光,便開口道:“今日左尹勞累一天,又接連遭挫,流血過多,以致昏迷。此時理應立即送左尹回都救治,不然,恐有不測。”

這話音一落,不遠處的龍舒君心思一轉,看了看地上的昭常,又看了看景邵,立即應道:“請上大夫立即送左尹回都救治,這裡就交給我等便是,我等在此爲國祈福滅火,那也是一樣的。”

景邵一得到提醒,立即反應過來,原本他還想送昭常回去後,再回來帶領衆人祈福,但現在,他知道他還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郢都城外的火千萬不能滅了。

想着,景邵立即衝龍舒君點頭道:“有勞諸君與諸位父老兄弟了,事不宜遲,在下這就帶左尹回城救治。”

說着,景邵立即讓幾個私兵擡起昭常的身軀,就往不遠處的馬車走去。

廟中。

熊槐的晚膳才吃到一半,太卜觀遊又走了過來。

“大王,不好了,剛剛左尹在廟外昏死過去了。”

“嗯?昏死過去?”熊槐一怔,心思一動,然後立即吩咐道:“快,讓人擡左尹進來,讓廟中大巫爲左尹救治!”

觀遊愣了愣,然後遲疑道:“大王,左尹昏過去後,上大夫便已經帶左尹回城救治了。”

“回城!”熊槐笑了笑,看了觀遊一眼,又皺起眉頭。

原本他打算讓太卜觀遊親自走一趟,將昭常強行帶進廟中救治加軟禁,但一想到太卜乃是祈福的主持者,不能在這個時候幹其他事,就只能作罷。

於是,熊槐紛紛道:“太卜,立即讓觀風兩兄弟待人追上去,請左尹來廟中救治。畢竟,郢都太遠了。”

此時,觀遊已然反應過來,立即應道:“大王,臣明白了。”

另一邊,景邵帶着昏迷的昭常,正乘坐馬車馳向郢都。

忽然,驅車的羅飛在外稟報道:“上大夫,後面有數個大巫追上來了,怎麼辦?”

“大巫?難道是大王有事吩咐?”景邵一怔,立即應道:“停車!”

昭常聞言猛地睜開眼睛,急道:“不能停!”

“左尹(君上)!”車中的景邵與驅車的羅飛同時發出一聲驚喜的聲音。

“左尹,你···”

景邵話未說完,昭常便打斷道:“廟中大巫來追,這必定是大王要將我軟禁在廟中。上大夫,稍後大巫來,切記不可將我交給那羣大巫。”

說完,昭常眼睛一閉,彷彿又暈了過去。

不久,觀風兄弟帶着幾個大巫追上馬車。

馬車停下,景邵從車簾處探出半個身體,遲疑的看着車邊的大巫:“爾等何故攔住在下的馬車。”

觀風向前一步,拱手行禮道:“上大夫,在下聽說左尹失血過多昏迷,又聽說上大夫要帶左尹回郢都救治,在下以爲此去郢都路途遙遠,恐有不測。而黑帝廟中大巫衆多,精通救治巫術的大巫也有不少,大夫何不將左尹送進黑帝廟中,請大巫救治。”

景邵聞言,平靜的道:“萬萬不可如此,雖然大巫巫術高明,但是現在最重要的還是爲國祈福,此時左尹一身血跡,不可污了神聖的黑帝廟,破壞了大王的祈福。”

說着,景邵拱了拱手:“多謝諸位大巫的美意,在下還是帶左尹回郢都救治吧。”

“走!”

隨着景邵一聲令下,馬車再次啓程,向郢都奔馳而去。

不久後,廟中,熊槐得到觀風的消息,心中一沉:“好~~竟然還敢裝暈。”

想着,熊槐立即吩咐道:“立即傳訊給令尹還有左徒,讓他們小心,今夜可能火勢可能有變!”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