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航天領域的新秩序!

第995章 航天領域的新秩序!

七月底,碳基芯片技術突破的消息還在網絡上不斷刷屏的時候,另一則驚人的消息就像是雨後春筍一般,從世界各地紛紛冒了出來。

華國正在執行載人登火的飛船,已經抵達了火星的近地軌道!

即將展開人類有史以來的首次載人登火行動!

如春後的一聲驚雷,載人登火,這個曾佔據了整個互聯網熱搜,佔據了一個多月前所有人視線的新聞消息,再度從衆人腦海中驚醒。

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可以說驚呆了不少人。

前一秒他們還在討論着碳基芯片技術的突破可能會給整個世界帶來什麼變化和影響。

下一秒,人類即將腳踏實地的站在火星上這則驚人的消息就如同晴天霹靂一般震懵了所有人。

對於那些時刻關注着載人登火進程的航天愛好者們,尤其是華國的網友們來說,這無疑是人類發展航天科技以來一場最大的狂歡和盛會。

還有兩天的時間,人類的腳印將完整的烙印在另一顆行星上。

這對於航天史來說,無疑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面豐碑。也是最值得鼓掌歡慶的一刻。

不過,這對於西方國家的那些人,尤其是對於米國人來說,他們即將實現載人登火的消息,就遠遠不是那麼的美妙了。

雖然前兩年在太空競爭上已經落後了華國,甚至在重返月球的計劃中栽了一個大跟頭。

但作爲一個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中,霸佔航天第一地位的超級大國,至今都還有衆多的米國人相信他們遲早能在航天上追上乃至反超,重新奪回航天第一的位置。

然而當載人登火的消息再度映入眼前的時候,對於這些相信他們會追上華國的腳步,甚至重新奪回航天第一地位的人來說,就如同天塌了一般。

推特、谷歌、臉書等網站上,在星海研究院和華國航天局的有意推動下,載人登火的新聞消息幾乎在短短一夜之間就取代了碳基芯片技術的突破,佔據了熱搜的第一。

“上帝,華國人馬上就要登火了!”

“該死的,我們的NASA到底在做什麼?載人登火這種歷史性的第一都能被別人搶佔先機!”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我覺得我們應該向更遙遠的星球,比如土衛二、木衛六等星球發射探測器,確認安全後展開載人計劃,重新奪回這本應該屬於我們的榮耀!”

“你瘋了嗎?載人登陸土衛二和木衛六?要知道那裡可是探測器都沒有抵達過的地方,你是想讓我們的宇航員去送死?”

“謝特,那些華國人已經在月球上建立起來了一座基地,難道現在我們還要再這樣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在火星上再建造一座嗎?”

“不可能的!就算是他們有能力登火,要想在上面修建一座火星基地也完全沒機會,要知道那可是火星,遙遠在上億公里之外的火星,光是物資運輸就足以拖垮整個華國了,如果他們真的要這麼做,那反而是我們最幸運的機會!”

“但他們有最先進的航天飛機,不到兩個月的載人登火時間,如果真要選擇在火星上修建基地,理論上來說並不是做不到。尤其是他們還有在月球上修建一座基地的經驗。”

“你想太多了,登陸火星是有窗口期的!別看現在華國人登火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但每年這樣的機會也只有一次而已。”

“除了每年的七月外,其他的時候火星離地球至少都在上億公里之外,到時候即便是有航天飛機,需要的時間也至少在幾個月,想要建立火星基地,除非他們願意花費十年、二十年的時間!”

瀚海號載人登火的新聞消息,在外網各大平臺上激起了不小的爭論。

尤其是在米國,不少人在痛罵NASA宇航局每年花掉納稅人數百億米金卻不知道在做什麼的同時還在擔心華國很快就會像在月球上一樣在火星上修建一座基地,進而展開火星開發和火星移民等等活動。

畢竟在全世界,所有人都知道那些華國人的基建能力,可謂是狂魔般的變態。

只要他們想,似乎就沒有建不成的高樓大廈,也沒有修不起來的跨海大橋。

就連四十萬公里之外的月球,那些華國人都在短短兩年內修建起來了一座前哨科研基地。

從過去那些輝煌的成績來看,他們想要在火星上修建起來一座科研基地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是他們還有在比火星條件更加惡劣的月球上修建基地的經驗。

當然,持有不看好態度的人同樣也有。

在不少米國人看來,即便是華國掌握了載人登火的技術,但想要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式的基地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地球和火星兩者之間的遙遠距離根本就不是地月之間的距離能夠相提並論的。

對於人類當前的航天技術而言,登陸火星是有嚴重的窗口期限制的。

只有每年的七月份到十月份,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才能夠展開登陸行動。而在其他的時候,火星距離地球的遙遠距離,足以攔下這一切的行動。

載人登火和在火星上修建一座基地,兩者之間的難度,差的可不止一個層面。

尤其是火星上每年夏季的時候都有鋪天蓋地的火星風暴,在不少人看來,這足以摧毀火星上的任何生命與建築。

要現在條件惡劣的火星上修建起來一座永久性的基地,並且還能抵禦住火星上惡劣的風暴,這幾乎是目前的人類科技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在無數網友紛紛討論着載人登火工程的時候,另一邊。

賓夕法尼亞大街,一場又一場的會議在國會大廈和各蔀門的重要辦公場所不斷的召開着。

拜那些華國人所賜,這段時間賓夕法尼亞大道上的遊行幾乎是一場接一場,而他們引以爲傲的股市也如同斷崖般一片飄紅。

先是碳基芯片技術的突破。

這對於華國和華國的盟友們來說是一件值得舉國歡慶的事。

然而對於那些站在硅基半導體產業鏈頂端的國家來說,就不是那麼的美好了,甚至用糟糕透了來形容都不爲過。

就如同現在的米國一樣,從白屋到硅谷,從芯片廠商到媒體記者,下到平民百姓,上到國會的姥爺們,都在爲了這件事而忙碌奔波。

那些無處不在神出鬼沒的媒體記者蹲點在老爺們想象不到的任何一個角落,然後隨時都有可能蹦出來將話筒或錄音筆塞進他們的嘴裡,喋喋不休的追問着政府有什麼能夠解決和挽救股市與米國的辦法。

但讓所有人都頭疼的是,面對碳基芯片技術的突破,他們在硅基半導體領域經營了幾十年的市場和技術根本就沒有多少還手之力。

28納米的製備進程,還是採用的模擬硅基芯片的設計,製造出來的芯片在性能上就足以對比硅基芯片14納米的高端進程。

很難想象當碳基芯片找到真正適合自身結構的電路設計和功能設計後,其性能會強悍到一個怎樣的地步。

面對這樣的突破性技術,如果說拿不出來與之匹配的對應發展,那麼國家政府的調節其實已經沒有多大的用了。

資本和市場會做出選擇的。

然而,令米國當局感到焦頭爛額的,並不僅僅只有這一件事。

在碳基芯片技術的突破還掛在所有人眼前的時候,華國那邊又傳來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頭疼無比的事情。

那就是他們的載人登火工程,馬上就要將宇航員送上火星地表了!

這個航天領域中有史以來最讓人驚訝的消息,震撼了全世界。

尤其是對於米國來說,儘管早在華國當初開啓載人登火工程的時候就有了心理準備,但真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依舊難以讓人接受。

白屋,某間會議室中。

這位今年一月份才重新上任的總T先生再度召集了自己的幕僚團隊和相關蔀門的官員。

不過今天他們要討論的並不是華國在碳基芯片領域的技術突破,而是這個競爭對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

“最新消息,華國航天局在一個小時前公開了他們載人登火的進程,目前那艘航天飛機已經抵達了火星的近地投放軌道,將於明天上午上京時間十點鐘準時投放登陸艙,開展登陸行動。”

“另外,還有一個消息來自CIA,華國可能正在規劃在載人登火工程順利完成後,擬在月球上修建科研基地一樣在火星上同樣修建一座科研基地,並且在未來五年內展開第一波的火星移民活動”

會議室中,坐在首位上,聽着NASA宇航局的比爾森局長彙報,重新上任才半年的總統先生忍不住用手指揉了揉發酸的鼻樑,臉上寫滿了疲倦。

自從那家名爲星海研究院的研究機構在航天技術突破後,華國在航天上的發展便如同插上了翅膀一樣。

航天飛機、載人登月、月球前哨科研基地的建造、國際月面生物圈合作工程

一系列的航天發展,已經將他們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作爲曾經全世界第一的航天大國,也作爲最讓米國人曾經最爲驕傲的領域,如今卻已然全盤潰敗,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對手一步步的在外太空打破他們的壟斷,建立新的秩序卻毫無辦法。

而且現在更讓所有人悲觀的是,華國,即將實現載人登火這一創歷史記錄的史詩。

如果說載人登月他們還可以用過去已經登陸了很多次來勉強安慰自己,強行將華米兩國在航天上的水平拉到同一個階梯的話.

那麼面對載人登火工程,他們幾乎已經沒有了任何其他可以給自己找補的理由。

畢竟,那是他們從未站上去過的領域。

如果那些華國人真的成功做到了將宇航員送上火星表面,那麼他們就真正的輸了。

這對於一向以航天爲驕傲,甚至已經形成了航天文化的米國人來說,無疑是有史以來最難受的一天。

但無論是對於當局,還是對於NASA來說,他們似乎除了眼睜睜的看着對方一步步的領先在自己前面,越走越遠外並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

航天飛機技術雖然重啓了,堅韌號航天飛機的測試也挺理想的,預計今年就能執行載人登月任務,開展相關的太空探索活動。

但即便是重啓航天飛機,擁有了堅韌號,在面對太平洋對岸的那個對手時,他們依舊難以望向其背。

如今兩個國家在航天領域上的差距,就像是二十世紀初時候一樣。

不同的是,領先的和追趕的已然完全相反了。

面對小型化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空天發動機引擎爲核心基礎的新型航天飛機,他們的堅韌號,連對方的尾燈都看不到。

更關鍵的是,他們幾十年以來幾乎所有圍繞着航天領域發展的技術,都是建立在傳統化學燃料運載火箭體系上的。

無論是NASA宇航局,還是SpaceX公司,亦或者是藍色起源、波音等等企業,無論是上個世紀還是現在,他們進入太空的手段依舊是化學燃料運載火箭。

而最令人絕望的也在這裡。

就如同硅基芯片碰上碳基芯片一樣,傳統的化學燃料運載火箭在面對小型聚變堆+空天引擎的全新技術面前,差距之大,宛如雲泥之別。

從可控核聚變、到航天、再到芯片.在這三個現代社會最爲重要的三大領域,他們全都一步步的輸給了對手。

尤其是現在,在華國人即將登陸火星的關鍵階段,任誰來都知道,他們在二十一世紀的這場太空競賽中,已經輸的體無完膚了。

不僅僅在月球的開發上嚴重落後了華國,更是即將丟掉第一個載人登陸火星的榮譽。

但更讓人無力的是,他們對此還沒有任何的應對措施,或者是解決辦法。

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對方一點一點的在航天領域不斷的創新記錄。

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522章 夢迴大唐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1056章 構建於黑洞之上的時空蟲洞第592章 半年的時間第882章 或許他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第664章 新一代航天飛機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1048章 再獲諾貝爾獎第858章 徐川:那就給點錢吧。第928章 百萬噸二氧化碳捕集!第1140章 一個完完全全屬於他的數學時代!第262章 米國的調查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熱潮第426章 震驚世界的消息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100章 幹得漂亮!(求首訂)第1025章 遇事不決找‘許願石’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981章 龍藏一代存儲產品,對比強悍的美光!第377章 這不可能!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43章 邀請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941章 撂挑子的徐川第569章 高斯獎!第1124章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第491章 成了!第1084章 異變的行軍蟻第261章 吸波材料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第655章 要不我們‘幫’他們一把?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272章 從物理的角度推進NS方程!(二更求第152章 諾獎大佬的讚歎第1155章 這種先進設備用在他身上也太浪費了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427章 能有先生您這樣的學者,真是祖國的第1175章 蒼蠅再小也是肉第423章 點火!第359章 超導材料的再度突破第988章 核爆火星?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84章 史上最牛文科生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157章 CERN的發佈會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1088章 進化的全新方向?第90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1107章 足夠讓整個人類文明蛻變的理論!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729章 被隨手幹掉的世界級數學難題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860章 著書立說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947章 真有錢,就是任性!第132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下)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1053章 憑什麼只有數院有徐院士的課?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第202章 NS方程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第1156章 無極之芯,天羅地網!第1026章 終有一天會被時代所淘汰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756章 期刊:《希望》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313章 院士候選
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522章 夢迴大唐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1056章 構建於黑洞之上的時空蟲洞第592章 半年的時間第882章 或許他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第664章 新一代航天飛機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1048章 再獲諾貝爾獎第858章 徐川:那就給點錢吧。第928章 百萬噸二氧化碳捕集!第1140章 一個完完全全屬於他的數學時代!第262章 米國的調查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熱潮第426章 震驚世界的消息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100章 幹得漂亮!(求首訂)第1025章 遇事不決找‘許願石’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981章 龍藏一代存儲產品,對比強悍的美光!第377章 這不可能!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43章 邀請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941章 撂挑子的徐川第569章 高斯獎!第1124章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第491章 成了!第1084章 異變的行軍蟻第261章 吸波材料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第655章 要不我們‘幫’他們一把?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272章 從物理的角度推進NS方程!(二更求第152章 諾獎大佬的讚歎第1155章 這種先進設備用在他身上也太浪費了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427章 能有先生您這樣的學者,真是祖國的第1175章 蒼蠅再小也是肉第423章 點火!第359章 超導材料的再度突破第988章 核爆火星?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84章 史上最牛文科生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157章 CERN的發佈會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1088章 進化的全新方向?第90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1107章 足夠讓整個人類文明蛻變的理論!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729章 被隨手幹掉的世界級數學難題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860章 著書立說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947章 真有錢,就是任性!第132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下)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1053章 憑什麼只有數院有徐院士的課?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第202章 NS方程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第1156章 無極之芯,天羅地網!第1026章 終有一天會被時代所淘汰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756章 期刊:《希望》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313章 院士候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