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小行星剎車成功!

第1184章 小行星剎車成功!

在宇宙的尺度上,一切都顯得那麼的渺小而又宏偉。

精衛·隕石推進裝置慢悠悠的從太空中飄向了不遠處的‘2017 AF29’小行星。

五公里的距離如果是放到地球上,那也差不多有一個鄉鎮大小了,開車都要十來分鐘左右。

但放到太空中,毫不誇張的說這幾乎就是近在咫尺。

要不是二代機的性能強悍,陳東還真不敢將搖光號航天飛機開到這麼近的距離上。

畢竟萬一發生了點什麼意外,這個距離幾乎不會給他們多少反應時間,到時候結局大概率就是機毀人亡。

不過搖光號優越的性能外加過去不斷執行外太空任務訓練出來的智能AI操控系統,足夠讓他們優雅的應對這一切。

這才允許他們貼近到一顆小行星五公里的超近距離範疇。

五公里的距離對於精衛·隕石推進裝置來說並不長,甚至可以說很短暫了。

從搖光號航天飛機釋放出去的那一刻,它自身的輔助推進系統就已經啓動了。

搖曳着藍白色尾焰的霍爾推進器將隕石推進裝置一路穩定的推向了‘2017 AF29’小行星。

這顆小行星是下蜀航天基地從小行星帶中衆多隕石與小行星精挑細選出來的,其本身由鐵鎂硅酸鹽礦物組成,蘊含有少量的金屬,質地結構細密且穩定。

最關鍵的是,它的自轉週期很長,高達整整四十七小時!

如此慢的自轉週期,至少在小行星帶中是很罕見的。

要知道,宇宙中的絕大部分天體,除非是特殊狀態下,比如極少數靜止軌道上的小行星可能因潮汐鎖定或特殊動力學條件而不自轉外,其他的星體全都在自旋。

大到黑洞,中子星,恆星;小到行星、矮行星、衛星,乃至隕石,甚至是細微的塵埃,都會自轉。

造成自轉的原因很複雜,是角動量守恆、雅可夫斯基效應等多重因素共同決定的。

但對於捕獲一顆小行星來說,自轉的速度也決定了難度的高低。

高速的自轉不僅會導致相應的捕獲設備安裝困難,比如編號爲2016HO3(國際永久編號爲469219)中文譯名‘震盪天星’的小行星,其自轉週期僅僅只有28分鐘。

高速的自轉不僅難以精確的投放捕獲設備,也非常容易在接觸的過程中受慣性的影響直接將捕獲設備重新甩回太空。

除此之外,要想控制一顆小行星朝着固定的座標飛去,那麼消除它的自轉同樣是必然的。

因爲高速的自轉會導致推進的方位嚴重錯亂,推力偏差可能導致小行星駛向未知的方向,甚至直接撞上地球。

在精衛·隕石推進系統飛向小行星‘2017 AF29’的時候,另一邊,搖光號航天飛機上,執行任務的幾人也通過監測拍攝設備觀察記錄着實時數據。

沒有登陸器常規的緩衝尾焰,只有調整姿態後自動擴展出來的四條緩衝支架,在推進裝置接觸小行星的一剎那,漫天的塵埃從小行星表面揚起。

由於沒有重力和大氣,這些塵埃在碰撞中直接就衝出了小行星的約束,噴灑到了太空中。

與此同時,已經降落到了‘2017 AF29’小行星上的精衛·隕石推進裝置在智能自動化系統的操控下,迅速展開了作業。

四條緩衝支架的側沿,螺旋推進的鑽孔裝置快速的朝着小行星內部的岩層推進。

這一功能算是從他們研發的月球小型全自動化採礦機延伸拓展而來的。

和月球的低重力一樣,如果不將設備牢牢的固定在小行星或隕石上,那麼在推進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偏差,甚至出現推進裝置直接脫落的情況。

所以就需要‘錨點’將其牢牢固定在地面上了。

等待了一小會,精衛·隕石推進裝置的四根固定支柱就已經鑽進了這顆小行星的岩層中,將自身牢牢的固定在上面。

隨後,調試程序啓動。

測試使用的隕石推進裝置中內部攜帶的一塊容量超過1250KWh超大容量的鋰硫聚合物電池,而非正式推進裝置中使用的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磁流體發電機組。

一方面只是這次的任務是測試採集數據。

另一方面則是後者的設備體型實在是太大了,不僅僅是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磁流體發電機組,還需要一套配套的小型超算能進行控制。

航天飛機能塞的下是因爲的確有這個需求,但將這些東西塞進精衛·隕石推進裝置-中就確實有點爲難人了。

好在川海研究所那邊的量子芯片技術已經成熟突破,星海研究院那邊正在聯合航天局與下蜀航天基地開發成熟的量子操控系統,準備將無極量子芯片安裝到小型聚變堆上,取代原本的小型超算系統。

這樣一來,在砍掉了超算控制系統以及相關的設備後,精衛·隕石推進裝置能做到整體控制在二十五米以內,可以直接模塊化塞進二代機中直接打包運送到小行星帶。

在鋰硫聚合物電池的供能下,從空天引擎發動機延伸設計而來的隕石推進裝置迅速進入了工作。”

一個個的指令不斷的通過推進裝置上的中繼系統傳遞迴搖光號航天飛機。

“精衛·隕石推進裝置已抵達目標,作業正式開啓!”

“檢測到‘引力錨’系統穩定,供能系統運行正常!”

“主推進器即將啓動,當前氙工質儲量100%!”

“導航修正系統自檢完畢!”

“散熱系統啓動正常!”

“.”

一系列的指令與自檢信息不斷的傳遞回來,航天飛機上,全盤負責這次行動的陳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的盯着監控電腦上反饋回來的畫面與參數。

事實上,捕獲一顆小行星或隕石是一件極爲困難的工作。

除了前期的勘探準備工作外,捕獲器的抵達降落,小行星的姿態穩定與消旋,推進器的矢量控制,導航、制導與控制等等每一步都是極爲困難的。

其難度絲毫不比上個世紀人類進行第一次載人登月活動小。

尤其是如何讓捕獲裝置降落到小行星上,並控制它產生推力消除小行星的自旋與穩定姿態。

這一步是整個捕獲工作中最爲關鍵的步驟,因爲它是後續精確推進的前提。

這不僅需要平臺啓動主推進器(電推進或核熱推進)持續不斷的施加與自旋相反的推力,還需要精確的參數計算,並且實時調節推進器的功率。 很快,在智能系統的控制下,緊緊附着在‘2017 AF29’小行星上的精衛·隕石推進裝置完成了一系列前期的準備工作。

“精衛推進系統啓動!”

伴隨着一道指令傳遞回來,‘2017 AF29’小行星上,一個藍白色的光點在這深邃漆黑的太空中亮起。

雖然說從功率上來說,這一次測試的精衛·隕石推進裝置上的電磁推進系統功率遠比不上航天飛機所使用的空天發動機。

畢竟兩者的供能系統就完全不同,前者是由一塊大功率的鋰硫聚合物電池提供能源,而後者則是由小型聚變堆供能。

但作爲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前期的數據採集,爲後續研發更成熟的精衛·隕石推進裝置做準備工作是沒什麼問題的。

搖光號上,當精衛推進系統啓動後的那一抹藍白色尾焰映入眼簾中的時候,陳東和航天飛機上的另外三名航天員都下意識的屏住了呼吸。

按照任務手冊,這是最爲關鍵的一步。

簡單的來說就是依賴與小行星自旋角度相反的推進裝置,利用反作用力慢慢的讓緩慢自旋的小行星‘2017 AF29’停止自旋,如同一架航天飛機一樣靜默的漂浮在太空中。

不過這需要時間。

按照任務手冊上的數據,‘2017 AF29’小行星的自轉角速度爲0.00000376弧度/秒。

如果精衛推進裝置有效果,那麼理論上來說在半個小時後,能夠將‘2017 AF29’小行星的自轉角速度降低到0.00000366弧度/秒,也就是半個小時降低0.0000001弧度/秒的自轉角速度。

當然,這是受供能系統影響,精衛推進裝置做不到全功率的輸出,甚至連十分之一的輸出都做不到。

如果是換成小型堆進行供能,理論上來說半個小時應該能將‘2017 AF29’小行星的自轉角速度降低到0.00000276弧度/秒左右。

這也意味着全功率運轉的精衛推進裝置剎停這顆小行星只需要一個半小時。

數公里的深空中,搖光號航天飛機上,幾名航天員安靜而又焦急的等待着。

與此同時,遙遠在近兩億公里之外的地球,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組委會的臨時總部中,一羣來自各國的天文學家、地質學家、物理學家等等不同領域的學者也在焦急的等待着深空中的反饋。

對於決定精衛·隕石推進裝置效果,乃至整個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核心關鍵因素,半個小時的時間顯得尤爲漫長。

終於,搭載在搖光號上的遙感系統再度完成了對‘2017 AF29’小行星自旋角度的測量。

“測量結果:0.00000362弧度/秒!”

當結果呈現在航天飛機的電腦屏幕上時,原本靜謐無聲的航天飛機內爆發出了一陣歡呼聲!

‘2017 AF29’小行星自旋角度在降低,這意味着它的自轉速度在降低,也意味着精衛隕石裝置能夠成功的讓這顆小行星停止下來,繼而運送到火星的近地軌道上!

更意味着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至關重要的一步他們已經跨越過去了!

行動!

“快!將採集到的數據傳遞回去!”

駕駛艙中,陳東深吸了口循環空氣,讓自己冷靜下來後迅速下達了指令。

不過很快,他就自己行動了起來,操控着計算機將這次測量的數據打包起來,通過搖光號航天飛機與部署在深空中的中繼衛星傳遞迴了地球總部。

另一邊,金陵。

紫金山腳下的別墅中,柔和的燈光照亮了整個書房。

坐在書桌前,徐川正盯着眼前半張寫滿了算式與數學符號的稿紙皺着眉頭思忖着。

對數學大統一的研究依舊在進行,但這並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難題,哪怕是對於他來說,這些天也遇到了不少阻攔在路上的巨石。

“我需要一個通用的上同調理論,它既能夠發揚曲線的Jacobi簇理論,也能解釋Abel簇理論。”

盯着桌上的稿紙,徐川思忖了一會後拾起手中的圓珠筆,在稿紙乾淨的部分上寫下了這一次所遇到的難題。

高階自守表示的算術性質是他統一代數幾何與羣論的核心思路,但這個問題並沒有那麼容易解決。

走通這條核心思路需要證明Rankin-Selberg L函數中心臨界值的非零性蘊含了對應伽羅瓦表示的Bloch-Kato Selmer羣爲零,以及Bloch-Kato Selmer羣中某類對角閉鏈同調類的非零性蘊含Bloch-Kato Selmer羣秩爲1。

由此則可以引導出該同調類的非零性則猜想等價於Rankin-Selberg L函數中心臨界一階導數的非零性。

但這條研究思路並沒有那麼容易走下去,至少現在他還沒有什麼太好的解決辦法。

正當徐川研究着該如何進一步推進數學大統一的時候,書房中,AI智能助手小靈的聲音響起。

“主人,您關注的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傳來最新進度!搖光號航天飛機攜帶的精衛·隕石推進裝置成功部署在‘2017 AF29’小行星上,並完成了剎車實驗!”

聽到小靈的彙報聲,徐川的眼眸擡了擡,目光落在電腦屏幕上已經打開的郵件上,掃了一眼後輕聲的迴應了一句。

“知道了。”

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重要突破是他給小靈設置的消息提醒權限,畢竟這是另一項他最爲關注的工程。

不過他在意的並不是成功的消息,而是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至於精衛·隕石推進裝置成功部署在‘2017 AF29’小行星上,並完成了剎車實驗這一好消息或許對於其他人來說足以亢奮人心。

但對於他而言,這只不過是正按照他的規劃與計算前行罷了。

收回了視線,徐川的目光重新落回到了桌面上的稿紙上。

火星地球化工程那邊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他這邊的數學大統一也要抓緊時間了。

畢竟按照他的計劃,他是準備在第一顆實驗測試的隕石撞擊火星前完成數學大統一的。

而按照規劃中的進度,他最長也只有五個月不到的時間了。

(本章完)

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80章 再上熱搜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71章 Weyl-Berry猜想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406章 示範堆建堆!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5章 重生的缺陷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213章 重演的歷史第303章 測試‘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二第1155章 這種先進設備用在他身上也太浪費了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1194章 當一名學者活成了真理的化身!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破記錄!第1098章 《徐重構複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第940章 普萊斯:我們還沒完全輸!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1051章 徐川:拿那麼多的諾獎也沒什麼用第1063章 從天而降的軍團第1103章 數學界毫無爭辯的第一人!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1148章 徐川:這其實很簡單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649章 該死的,他們面對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第998章 對外擴張!第469章 那纔是材料界最偉大的成果!第522章 夢迴大唐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1019章 初顯異常第163章 完善計算方法第926章 反向卡脖子第946章 徐川: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第983章 顛覆整個半導體產業界!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與高維空間第60章 高考第286章 最好的選擇第204章 解決等譜非等距同構猜想第995章 航天領域的新秩序!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507章 新的忽悠路線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403章 高能級中子輻照實驗第991章 絕望的高通第1188章 非‘徐川’莫屬的數學任務!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253章 暗物質第113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818章 月面軌道質量投射器第58章 拔除諜報人員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878章 智能駕駛的突破第1058章 臭名昭著的環保組織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933章 這是集體畢業嗎?第1102章 解析時空離散性的深層規律第769章 CTV的專訪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第1058章 臭名昭著的環保組織第213章 重演的歷史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945章 虛空場暗物質理論第1003章 那飄蕩着的紅旗第536章 可憐的威騰第798章 一些CERN沒有‘發現’的信號!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83章 央媽的採訪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499章 爲犯下的錯誤買單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1003章 那飄蕩着的紅旗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1005章 火星居住艙第391章 第一壁材料!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943章 暗物質的組成!第864章 磁重聯‘爆發式’電磁推進技術第229章 多線開工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940章 普萊斯:我們還沒完全輸!第1180章 最後的自由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972章 充滿無限遐想的未來!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1071章 希格斯教授的另一份手稿第907章 的確是個人才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903章 十八億年前的月球生命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825章 我方存在異議!第364章 完成對ASDEX裝置的購買
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80章 再上熱搜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71章 Weyl-Berry猜想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406章 示範堆建堆!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5章 重生的缺陷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213章 重演的歷史第303章 測試‘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二第1155章 這種先進設備用在他身上也太浪費了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1194章 當一名學者活成了真理的化身!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破記錄!第1098章 《徐重構複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第940章 普萊斯:我們還沒完全輸!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1051章 徐川:拿那麼多的諾獎也沒什麼用第1063章 從天而降的軍團第1103章 數學界毫無爭辯的第一人!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1148章 徐川:這其實很簡單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649章 該死的,他們面對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第998章 對外擴張!第469章 那纔是材料界最偉大的成果!第522章 夢迴大唐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1019章 初顯異常第163章 完善計算方法第926章 反向卡脖子第946章 徐川: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第983章 顛覆整個半導體產業界!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與高維空間第60章 高考第286章 最好的選擇第204章 解決等譜非等距同構猜想第995章 航天領域的新秩序!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507章 新的忽悠路線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403章 高能級中子輻照實驗第991章 絕望的高通第1188章 非‘徐川’莫屬的數學任務!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253章 暗物質第113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818章 月面軌道質量投射器第58章 拔除諜報人員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878章 智能駕駛的突破第1058章 臭名昭著的環保組織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933章 這是集體畢業嗎?第1102章 解析時空離散性的深層規律第769章 CTV的專訪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第1058章 臭名昭著的環保組織第213章 重演的歷史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945章 虛空場暗物質理論第1003章 那飄蕩着的紅旗第536章 可憐的威騰第798章 一些CERN沒有‘發現’的信號!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83章 央媽的採訪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499章 爲犯下的錯誤買單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1003章 那飄蕩着的紅旗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1005章 火星居住艙第391章 第一壁材料!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943章 暗物質的組成!第864章 磁重聯‘爆發式’電磁推進技術第229章 多線開工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940章 普萊斯:我們還沒完全輸!第1180章 最後的自由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972章 充滿無限遐想的未來!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1071章 希格斯教授的另一份手稿第907章 的確是個人才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903章 十八億年前的月球生命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825章 我方存在異議!第364章 完成對ASDEX裝置的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