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極致的防禦

大型SQUID超導量子干涉磁力儀實驗室中,在徐川的安排下,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開始了新一輪的實驗。

從星海研究院那邊定製運送過的高頻輝光板部署在干擾源和測試裝置之間,在接入電源後,高頻輝光的板中的惰性氣體被迅速電離,散發着藍紫色和粉紅色的不同光芒。

這是氬氣和氦氣在電離後形成的顏色,目的是爲了方便觀察等離子體在磁極化場中的受影響狀態。

一開始的時候,這些高頻輝光板中的等離子體均勻的分佈在玻璃板內,靜止不動。

而當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開始運作的時候,輝光板內的等離子體彷彿磁場中的鐵屑一般,受到了磁力的影響開始緩緩的流動起來。

藍紫色、粉紅色的惰性等離子體在這一刻彷彿擁有了形狀一般,如同絲絲縷縷的彩虹,在輝光板內流動着。

“磁極化場生成穩定,各項指標已達到要求。”

實驗室中,研究人員的彙報聲在徐川和歐陽振兩人耳邊響起,徐川點了點頭,下達了指令。

“開啓高功率微波攻擊。”

“收到!”

攻擊實驗正式開始,實驗室中的工程師在做好了準備後陸續撤離,剩下的工作交給了智能化設備自行處理。

這是一條軟硬結合的路線,通過傳感器和先進的數學算法,相關的設備可以對高功率微波、輻射、電磁波等各種威脅進行實時監測和做到及時的防護。

隨着工作人員完成了最後的調試,高功率微波設備也正式開啓,朝着正在運作的輝光板與測試裝置襲去。

透過監控設備可以清晰的看到,在高功率微波設備開啓的一瞬間,輝光板內的彩色等離子體閃耀了起來。

這是因爲當高功率的微波和電磁輻射在進入這團等離子體雲後,裡面的呈中性的漿狀電子就會爆發出能量,從離子狀態中脫離出來,成爲自由電子。

而隨着高能電磁波的持續,越來越多高能的自由電子也會瘋狂撞擊其它電子—離子單元,從而使更多的電子脫離出來,這些被撞出的電子在被電磁場加速後,也轉變成了“炮彈”的角色,形成鏈式反應,等離子體內的自由電子越來越多,且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便是電子雪崩效應。

正是因爲電子雪崩效應,等離子體攔截高能微波、電磁波和輻射的攻擊才能夠成爲現實。

因爲當等離子體內積聚足夠多的自由電子後,從宏觀性質上來看,它整體就與金屬很像了。

這樣一來,輝光板內的等離子體就相當於一張可以屏蔽電磁場的金屬網了。

而磁極化子場則在這一過程中擔任着穩定和控制等離子體牆的職責。

如果沒有前者,針對高功率微波和各種輻射的攔截效果會降低很多,如果沒有後者,輝光板中的等離子體在遭遇到入射微波和輻射後則會四溢散開,難以起到防禦的作用。

兩者相輔相成,相映得彰。

佈置在後面的測試設備全程保持穩定運行,並未明顯受到高功率微波的影響

針對高功率微波和電磁輻射的攻擊測試並未進行多久的時間,短短十分鐘,就足夠看到效果了。

很快,相關的實驗數據通過打印機打印了出來,送到了徐川和歐陽振的手中。

從打印出來的報告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輸出的高功率微波峰值功率是10W/cm2。

這個級別的微波波束強度已經相當的驚人了。

要知道,當微波束強度達到0.01-1W/cm,就可使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C3I)系統,以及武器系統設備中的電子元器件及小型計算機系統的芯片受到干擾、失效。

2003年的時候,米國研發出來的高功率微波武器,其強度就在3.2W/cm。首次使用戰斧巡航導彈搭載高強度微波武器,可謂是徹底摧毀小伊同學的防空系統。

而當10-100W/cm的強微波波束照射目標時,它照射到目標輻射形成的電磁場可以在金屬的表面產生感應電流,使電子元器件功能紊亂、產生誤碼、中斷數據或中斷信息傳輸,抹掉計算機存儲的信息。

雖然經過了二十年的發展,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強度已經更上一層樓上,但要突破10W/cm的強度,依舊只有極少的國家能做到的。

當然,這裡指的是類似於這次實驗的‘長時間’微波攻擊,而不是那種磁暴壓縮發生器製成的炸彈。

後者是通過炸藥產生的衝擊波和巨大壓力使得外部預先安置好的線圈磁場急劇壓縮,並且使它裡面的電流強度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極高的數字來製造的。

比如波音公司研發的一種‘微波炸彈’只有筆記本電腦大小,但是在爆炸的時候可產生高達十吉赫、頻率超過二十甚至是三十吉赫的微波脈衝。

這種瞬間微波脈衝的殺傷力更大,但比起目前主流研發的微波武器更容易被攔截。

因爲它只有在爆開的那一瞬間才能產生殺傷效果,且持續時間相對較短。

目前來說,主流的研發的路線都是走可定向發射微波、射脈衝電磁波方向的,甚至有不少的國家將它集成到了導彈上,在突防的同時對範圍內敵人的電子設備進行提前癱瘓。

而且相對比殺傷力來說,高功率微波武器的應用領域是針對雷達系統、通信系統、計算機和制導系統、電子元器件這些來的。

相對比傳統殺傷性武器來說,微波武器屬於更偏向軟殺傷性一些,主要針對機械設備。

當然,針對生物的也有,但相對而言需要的功率密度會更高一些,從技術難度上來說也要求會更高。

“輝光板內等離子體態穩定!”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工作穩定!”

“測試裝置感應到微波強度爲0.0145W/cm2”

實驗室中,聽着研究人員的彙報,看着手中的實驗數據,跟着歐陽振一起過來的海軍裝備處的專家明承弼院士忍不住嚥了口唾沫,終是忍不住詢問道:

“你們.是怎麼做到的?爲什麼輝光管中等離子體會如此穩定的維持住?”

10W/cm強度的高功率微波,在經過這一套實驗裝置的過濾,或者說屏蔽後直接降低到了0.0145W/cm2,接近百倍的削弱,這簡直是難以想象的。而更讓他難以想象的是輝光管中的惰性等離子體態的穩定程度。

畢竟利用等離子體來削弱高能微波並不是一個什麼從未提出過的方案,早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就有人發現了等離子體能夠對高能微波、電磁輻射、高能射線等等進行干擾和防禦了。

包括年初的時候國防科技大學發佈的《低溫等離子體用於高功率微波防護研究》,也是走的這個方向。

但直到今天,這項技術依舊是處於理論研究階段的,距離實用,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而其中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就是等離子體處於高能狀態的不穩定性。

其實說到底,就是等離子體的控制難以進行。

之前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時候,在真空密封的聚變堆腔室中都極難控制它的流動,更別提在大氣層中或真空中實現這一點了。

明承弼幾乎無法想象,眼前這種儘管是惰性氣體電離產生的等離子體到底是如何在微波輻射的干擾下保持如此穩定的。

哪怕是他已經在電磁領域專研了足足幾十年的時間,也想不到有任何的方式來做這種維護。

畢竟這項技術真要那麼容易的話,早就被人研發出來了,也不知至今都是個世紀難題。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笑了笑,諾諾嘴指向擺放在測試設備前面的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開口解釋道:

“能穩等離子體的只有磁場,這臺的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就是核心基礎。它通過磁極化的電磁場來完成對等離子體場的牽引和控制,通過電子雪崩效應和磁單極場來完成核心工作。”

聞言,明承弼直接就愣住了。

他緊皺着眉頭,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解釋。

在腦海中思索了好一會,確認自己的記憶沒有出現問題後,他看向徐川,皺眉詢問道:

“電子雪崩效應這個我清楚,但是.磁極化場,這不是連理論都沒有完善的技術嗎?”

徐川笑了笑,道:“在強電統一理論完成前,這的確是一份連理論都沒有完成的技術。”

“但在前段時間,它已經完成了。而這一件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就是基於磁極化場理論而製造出來的設備。””

“你是說磁極化場理論?”

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明承弼院士的心頭劇震,他有些呆滯的看着徐川,臉上滿是不敢信心詢問道:

“但是我沒記錯的話,強電統一理論是你今年五月份才公開出來的成果吧?”

徐川點了點頭,笑道:“沒錯,強電統一理論的確是五月份的成果。但磁極化子場理論並不是,它是基於強電統一理論中強電聲子相互作用體系的極化子理論研究而做出來。只不過強電統一理論完全證實了它而已。”

這話說的倒是沒錯,磁極化子場理論雖然是在強電統一理論後才得以完善的,但它的基礎卻的確是強電聲子相互作用體系的極化子理論。

儘管如此,這句話聽在明承弼院士的耳中,卻是如同春雷一般。

壓下了心頭的震撼,他嚥了口吐沫,繼續說,“可即便如此,你是怎麼這麼快就將這個理論運用到實踐的研究中去的?”

徐川笑着道:“我們不也還在研究嗎?”

“目前來說,這隻能算是個半成品,因爲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的極線過於紊亂,導致磁極化子場的引導率不高,這也導致了它對於等離子體的引導效率也達不到標準,後續還需要再進行優化研究。”

微微頓了頓,他的目光看向實驗室中央的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接着道:“如果能夠完全解決掉這個問題,那麼對高功率微波、電磁輻射等粒子的防護將達到極致。”

說着,他看了一眼這位老院士,笑着道:“關於這項技術,歐陽蔀長應該很清楚,他沒跟你說嗎?”

一旁,歐陽振輕輕的搖了搖頭,道:“徐院士您研究的這項技術太重要了,目前知道的除了您研究院內的研究員外,沒幾個人清楚。我這邊也不是很清楚詳細的信息,只知道一些大致的概念。”

“因爲擔心誤導明院士的關係,所以也就沒有提前告知。”

說是擔心誤導,其實歸根到底還是保密的關係。

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重要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不弱於可控核聚變技術。

所以在沒有和徐川確認情況的前提下,歐陽振也不可能將這件事告訴其他人,只不過是從海軍裝備處這邊挑選了一名熟悉等離子體和電磁領域的老院士一起過來探探情況。

誰能知道,原本上面告知他讓他過來諮詢瞭解一下,看看徐川院士還需不需要幫助的情況突然變成了跑過來就看到了‘成果’呢?

不僅明承弼院士被震撼到了,他自己也被嚇了一跳。

wωω⊙тTk Λn⊙¢O

能夠屏蔽攔截高功率微波、電磁輻射等粒子攻擊的電磁護盾技術,這如果是裝載在了航空母艦上,那真就是世界之大,哪裡都可以去了。

“徐院士,你這項研究,還需要人嗎?”

實驗室中,詳細的瞭解了一下徐川口中的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後,明承弼院士迫不及待的詢問道。

一旁,歐陽振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明承弼,隨即也笑着幫忙推薦道:“明院士在電磁領域的研究還是相當深厚的,咱們的海西號電磁彈射技術,就是他一手主導研發的。”

雖然說這次過來拜訪徐川,本就有着想看看他還需不需要幫助的意思,但這搭一個院士進去,可是他沒有準備的。

不過既然明承弼主動提出了這事,他還是願意幫忙推薦一下的。

畢竟對於海軍裝備處來說,這是好事。

知道這兩人話語中的意思,徐川笑了笑,點點頭說道:“如果明院士願意,這邊可以簽訂好協議後以技術顧問的方式加入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項目的研究工作。”

聞言,明承弼院士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快速的回道:“當然,我這邊隨時可以。”

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442章 無邁斯納效應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933章 這是集體畢業嗎?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979章 雄芯系列產品發佈會第738章 小島國的狼子野心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500章 改進型超導體的反常特性第740章 突破底線的抉擇第712章 和徐川搶人?第771章 極化電磁場的研究第571章 刷新所有人眼球的決定!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破記錄!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1073章 來自外太空的降維打擊!第308章 打破標準模型的粒子!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1050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521章 反制與競爭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1087章 米國代表:這不可能!第641章 等離子體火炬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66章 高中生涯結束與安排未來第1052章 諾獎大滿貫?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451章 新一代局座?第1178章 兩個小時解決戰鬥!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270章 邱成桐的讚歎第375章 甦醒的巨龍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566章 三維空間中的拓撲‘隧道’第956章 來自高能級對撞實驗的謎題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1184章 小行星剎車成功!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1207章 下一個!第311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開工第1080章 霍普金斯微生物研究院的火災第1132章 別告訴我你連人工智能都不知道。第619章 驚喜不斷的生日第145章 入學普林斯頓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58章 拔除諜報人員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1105章 但論文的作者是徐川教授第362章 有勇氣站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第1187章 沒有哪篇論文能夠與之媲美!第73章 證明弱化Weyl_Berry猜想第697章 錢都送不出去的克雷數學研究所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46章 兩條加密訊息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1102章 解析時空離散性的深層規律第229章 多線開工第1201章 全世界計算能力最快的計算機!第575章 數論與時空的奧秘第681章 來自中東的客人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553章 神秘的會議第456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452章 沒人比他更懂忽悠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311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開工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1233章 人類不能失去徐教授,就像西方不能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76章 高爾斯教授的讚揚第510章 你知道買家是誰嗎?第937章 卡德拉暗物質的驗收報告會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860章 著書立說第1187章 沒有哪篇論文能夠與之媲美!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891章 屬於華國的遙遠飛地!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942章 惰性中微子的實驗異常第195章 從今天開始當教授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776章 極致的防禦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
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442章 無邁斯納效應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933章 這是集體畢業嗎?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979章 雄芯系列產品發佈會第738章 小島國的狼子野心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500章 改進型超導體的反常特性第740章 突破底線的抉擇第712章 和徐川搶人?第771章 極化電磁場的研究第571章 刷新所有人眼球的決定!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破記錄!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1073章 來自外太空的降維打擊!第308章 打破標準模型的粒子!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1050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521章 反制與競爭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1087章 米國代表:這不可能!第641章 等離子體火炬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66章 高中生涯結束與安排未來第1052章 諾獎大滿貫?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451章 新一代局座?第1178章 兩個小時解決戰鬥!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270章 邱成桐的讚歎第375章 甦醒的巨龍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566章 三維空間中的拓撲‘隧道’第956章 來自高能級對撞實驗的謎題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1184章 小行星剎車成功!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1207章 下一個!第311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開工第1080章 霍普金斯微生物研究院的火災第1132章 別告訴我你連人工智能都不知道。第619章 驚喜不斷的生日第145章 入學普林斯頓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58章 拔除諜報人員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1105章 但論文的作者是徐川教授第362章 有勇氣站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第1187章 沒有哪篇論文能夠與之媲美!第73章 證明弱化Weyl_Berry猜想第697章 錢都送不出去的克雷數學研究所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46章 兩條加密訊息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1102章 解析時空離散性的深層規律第229章 多線開工第1201章 全世界計算能力最快的計算機!第575章 數論與時空的奧秘第681章 來自中東的客人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553章 神秘的會議第456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452章 沒人比他更懂忽悠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311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開工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1233章 人類不能失去徐教授,就像西方不能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76章 高爾斯教授的讚揚第510章 你知道買家是誰嗎?第937章 卡德拉暗物質的驗收報告會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860章 著書立說第1187章 沒有哪篇論文能夠與之媲美!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891章 屬於華國的遙遠飛地!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942章 惰性中微子的實驗異常第195章 從今天開始當教授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776章 極致的防禦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