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

詫異、驚懼、不安的情緒在議員們中象瘟疫一樣擴散,人人結舌,個個無言,唯有石化的結局。

“咕!咕!咕!”議員們的喉頭,發出奇異的聲響,在靜謐的元老院裡,格外清晰。

在羅馬歷史上,羅馬並非沒有經歷過危機。迦太基天才的統帥漢尼拔,當年率領他那支爲數不多的軍隊,經過羅馬城下時,羅馬恐慌一片,比起眼下這時節,還要過之。

可是,漢尼拔畢竟是兵臨羅馬城下,雖然因爲各種原因,漢尼拔並沒有攻擊空虛的羅馬,而是選擇了離開,讓羅馬虛驚一場。

這一次,漢軍還在數千裡之外,就讓羅馬如此震驚,這絕對是周陽沒有想到過的事情。

羅馬的議員們之所以如此震驚,那是因爲從馬其頓方陣失敗這件事上,看到了漢軍強悍的戰力。馬其頓方陣,是一個神話,雖然仿效者與亞歷山大指揮下的方陣威力大爲不同,也是非同小可了。

漢軍從正面硬撼,亳不費力就擊破了馬其頓方陣,漢軍的戰力達到何種高度?可以這樣說,就是羅馬軍團,若是與馬其頓方陣硬撼,沒有一點取勝的可能『性』,哪怕是一點點。漢軍能輕鬆取勝,若是羅馬軍團遇到漢軍,結果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羅馬軍團沒有一點取勝的可能,哪怕是一絲。

漢軍從萬里之外打過來,難道就只爲了滅掉本都王國?只要不是豬,都明白,漢軍有更大的戰略目標,塞琉古帝國有可能是其目標,羅馬也有可能。

雖然僅僅是一種可能,羅馬的頭頭腦腦們就不得不驚惶了,因爲漢軍是真正不可戰勝的!

和不可戰勝的敵人作戰,那是悲劇!

“你們不用害怕,中國人是不是要打到羅馬來,還不一定!”一向明智的小西庇阿率先清醒過來,不得不自我麻醉一下。

“是呀!尊敬的西庇阿大人說得是。”馬略忙附和一句。

議員們長舒一口氣,感覺壓抑減輕了許多。漢軍再強,只要不是對着羅馬來的,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越是這種時刻,越是需要自我麻醉。

“大人,中國人已經派軍佔領了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渡口。”兵士太不識相了,馬上稟報更加讓人震驚的消息。

“佔領了博斯普魯斯海峽?”一片驚呼聲響起,議員們個個震驚不已,張大嘴巴,再無下文。

漢軍佔領渡口,其用意還用說麼?明顯還要進攻。從陸路進攻,就隔着『色』雷斯、希臘,再往西,就到了意大利北部。說起來還有好幾個國家、部族,可是,西方國家的特『色』就是太小,雖然國家、部落不少,卻沒有多少距離。

以漢軍強悍的戰力,這些國家、部落肯定抵擋不住。漢軍直指意大利北部,只是時間問題。意大利北部,是羅馬眼下最麻煩的地方,因爲高盧人跟洪水猛獸似的,不停的衝擊着意大利北部。

再有漢軍殺到,這兩股勢力合流,其威脅還小嗎?即使不合流,光是一個能輕鬆擊破馬其頓方陣的漢軍,羅馬軍團也是抵擋不住。

沒有了意大利北部,羅馬也就暴『露』出來了,漢尼拔當年兵臨羅馬的事情就會重演。漢尼拔因爲衆多的原因,不想滅羅馬帝國,只是滋擾,羅馬不過是虛驚一場罷了。

漢軍從萬里之外到來,難道就是爲了給羅馬一個虛驚?那是不可能的!

漢軍攻打羅馬就是必然了。打,是打不過的。不打,又不甘心,議員們要不驚惶都不行。

“尊敬的西庇阿大人,我們該當如何?”議員們強忍着心驚,聲音有些顫抖,不得不向西庇阿求援了。

馬略、蘇拉、秦那三人也是望着小西庇阿,等他拿主意。

對於漢軍這個強大的敵人,小西庇阿也是沒有好辦法,擰着眉頭沉思起來。不管怎麼說,眼下不能自墜威風,得說點長志氣的話:“你們不用擔心!即使漢軍打過來,我們也不用怕。意大利多山,地形複雜,不利大軍作戰。即使漢軍再厲害,我們不與他們硬碰,只需要守好險隘便可。”

小西庇阿的眼光一向很準,說到要害了,意大利是一個多山國家,地形複雜,二戰時,在意大利防守的德軍曾讓盟軍寸步難行。

可是,小西庇若是知道,漢軍帶有專門攻城的秦弩的話,他就不會這樣說了。險關要隘是阻止漢軍推進的好辦法,前提是你要讓漢軍無法破關,秦弩發威,就連睢陽這樣威名天下的堅城都抵擋不住,更別說羅馬築就的險關了,遠遠不如睢陽堅固,肯定擋不住。

“在這之外,我們也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是準備與中國人打仗,二是尋找盟友。”小西庇阿很有戰略頭腦。不管與漢軍打不打,有備總是無患,最爲穩妥的法子。

“西庇阿大人說的是。”議員們紛紛附和。

“我們應該招驀軍隊,訓練新軍,製造更多的武器,這需要一位執政官,各位議員,請選擇你們的執政官吧!”小西庇的目光從蘇拉、秦那、馬略身上掠過,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執政官應該從這三人中誕生。

雖然小西庇阿是現成的人選,可是,他明白,羅馬的危機相當嚴重,需要年輕人來處理。年輕人要想得到威望,就需要戰爭,是以,他決定不和他們爭奪。

議員們看在眼裡,暗歎一聲,只得道:“還請三們候選人陳述你們的方略。”

選擇誰,就要看三人各自的打算,哪一個更符合議員們的要求。

“蘇拉議員,有請你陳述。”議員們看着蘇拉。

蘇拉英俊,很有魅力,更重要的是,他以維護貴族的權利而聞名,在元老院中很受歡迎。

蘇拉站起身,開始簡單陳述:“各位尊敬的議員們,我,蘇拉,自小就發誓,要成爲羅馬的守衛者!爲了羅馬的榮耀,我願爲羅馬流汗,流血,甚至付出我的生命!”

“啪啪!”熱烈的掌聲響起,議員們個個歡喜,這纔是他們需要的人選。

緊接着是秦那陳述,秦那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物,他的聲音彷彿磁石一般:“各位尊敬的議員,我,秦那,願爲羅馬流乾鮮血!可是,我以爲,羅馬生了病,需要進行一些治療,不需要太多,只需要那麼一點點。”

秦那也是個改革派人物,只是,他的主張比起馬略遠爲不如。比起守舊的蘇拉,又要激進得多,可以說是介於馬略和蘇拉之間了。

“啪啪!”掌聲很是響亮,比起蘇拉陳述時的掌聲,遠爲不如。

小西庇阿眉頭一挑,沒有說什麼。他是個富有遠見的人,雖然知道羅馬急需要一場變革,可是,他也不可能改變得了。

最後是馬略陳述,相較於蘇拉和秦那的陳述,馬略的陳述很是大膽、激進:“各位尊敬的議員,我,馬略,願爲偉大的羅馬奉獻我的鮮血、我的生命!在中國人大軍壓境之際,我斗膽請求尊敬的議員們支持我。”

“尊敬的馬略議員,你有何主張?”對於改革派代表的馬略,元老們很是不放心,立即有人詢問起來。

“秦那議員說羅馬生了病,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治療便可,我卻認爲,羅馬重病纏身,需要猛『藥』!”

馬略的聲音陡然轉高,大聲演說起來:“羅馬軍團太少,打仗的時候,羅馬沒有更多的勇士,不能征服更多的土地。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羅馬的貴族們,不把公民權利仁慈的付予那些爲羅馬流血流汗的勇士們!勇士們在前線浴血拼殺,爲羅馬拋頭顱,灑熱血。可是,他們的家人沒有面包,沒有『奶』酪,沒有歡聲笑語,有的只是卑微的地位!勇士們不願再爲羅馬征戰,因爲他們得不到他們本該得到的權利與榮耀!羅馬要重朔輝煌,要打敗中國人,就要讓更多的人擁有公民權利,要讓更多的人願意爲羅馬而戰!尊敬的議員們,你們應該行使你們神聖的權利,選舉我爲執政官,我會給羅馬一個新生!謝謝!”

“……”

馬略的演講激情四『射』,而又切中了時弊,可是,當他講完之後,議員們竟然連禮節『性』的鼓掌都沒有。

羅馬帝國這一時期最大的問題就是兵源潰乏,沒有人願意爲羅馬作戰。原因正如馬略所說,那就是公民太少了。把公民權力付予更多的人,這是解決眼下危機的最好辦法,可是,守舊的議員們誰願意呢?

羅馬公民,那是貴族的身份,讓更多的人擁有羅馬公民的身份,那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嗎?

羅馬帝國是由羅馬發展起來的,而不是由意大利發展起來的。羅馬帝國在崛起的過程中,第一件事情就是征服意大利,因爲羅馬是羅馬,意大利是意大利。羅馬公民是最高貴的,意大利人次一等,等級非常森嚴,不可逾越。

在羅馬帝國崛起的初期,幅員不廣,羅馬公民完全能夠提供足夠的兵員。可是,隨着羅馬帝國幅員的擴大,西西里島、西班牙、迦太基先後臣服,需要的軍隊就更多了。而羅馬公民的人數沒有擴大,提供的兵員明顯不夠了。

並不是說羅馬沒有人,相反,隨着羅馬帝國疆域的擴張,羅馬的人口急劇增加。可是,他們是被征服者,沒有社會地位,沒有該得的權利,誰願意爲羅馬賣命?

爲了解決兵員問題,羅馬曾經拉丁抓夫,強徵年輕人入伍。可是,那後果很嚴重,不是臨敵叛變,就是作戰不力,使得羅馬帝國的擴張受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在與高盧人的戰爭中,羅馬軍團沒什麼戰果,原因就在於此。

馬略的改革,就是付予更多人羅馬公民的權利,獎勵軍功。幾經周折,馬略取得了成功,成爲羅馬共和時期著名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奠定了羅馬後來的勝利。

當然,他的改變不是很徹底,真正徹底的改革來自於愷撒大帝。愷撒大帝的軍隊之所以能征善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愷撒讓他的兵士嚐到了勝利的滋味,擁有勝利果實,誰會不拼命作戰呢?

“哎!”小西庇阿輕嘆一聲,他很看好馬略,可是,從議員們的反應就看出來了,馬略不可能被選爲執政官,不可能取得權力。

“馬略議員的演講很有魅力,我都差點被他說服了!”有議員以優雅的語言來表達拒絕:“羅馬是有問題,但不是馬略議員說的那麼嚴重!羅馬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奴隸不夠多,我們的財富不夠多!羅馬應當征服世界,凡有人類的地方,都應該成爲羅馬的土地!”

“羅馬萬歲!”這個議員太會蠱『惑』人心了,他的話贏得一片歡呼聲。

“羅馬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擊敗中國人!”這個議員接着演說:“打敗中國人,羅馬就要完成亞歷山大當年沒有完成的夢想,順着中國人的足跡,打到中國去!讓中國人爲高貴的羅馬公民生產絲綢、燒製精美的瓷器、栽種美味的茶葉、製作香噴噴的香料!”

越說越激動,彷彿羅馬軍團已經打到中國來了似的。

一件對羅馬具有莫大震憾力的事情,在他的嘴裡,反倒是顛倒過來了。

“打到中國去!”

“打到中國去!”

議員們揮着胳膊,大聲歡呼起來,中國號稱黃金國度,那裡黃金遍地,絲綢到處都是,誰能不眼紅?

“我選擇博學、睿智、公正無私、能征善戰的蘇拉爲執政官!”蘇拉是守舊勢力,議員們不選他,還能選誰?對蘇拉這個維護貴族權利的人,議員們不惜溢美之詞,大讚特贊。

“我選擇尊敬的蘇拉爲執政官!”

幾乎是一致通過,蘇拉毫無懸念的成了執政官,而馬略好象給人遺忘了似的。

“恭喜偉大的蘇拉執政官大人!”議員們齊向蘇拉道賀。

蘇拉是第一次當選執政官,意氣風發,大是歡喜,站起身衝,先是衝議員們深深一躬,然後挺直腰板,掃視了秦那和馬略兩位競爭者,得意的揚揚下巴:“尊敬的議員們:請你們放心!在我的率領下,羅馬軍團必將無往而不利!羅馬的榮耀,一定會出現在東方,出現在中國人的聖地!”

至於中國人的聖地是哪裡,蘇拉也不清楚,只得含糊其詞。

“中國,一個黃金國度!那裡遍地黃金,到處是美麗的絲綢,香料多不勝數,瓷器無數!”蘇拉的激情很高,說出的話更加具有蠱『惑』『性』:“你們會感謝我!感謝我讓你們穿上了絲綢!感謝我讓你們在黃金上睡覺!感謝我你們一身香噴噴的!感謝我……”

“蘇拉萬歲!”這些東西,都是羅馬貴族做夢都想得到的。就是因爲太貴,即使他們是貴族,要想享用不盡,也沒有那個財力。蘇拉描繪了一幅美妙的藍圖,他們個個眼睛放光,欣喜難言。

“尊敬的西庇阿大人,你的第二個辦法可否是要和塞琉古帝國結盟,共同對付中國人?”

蘇拉是一個優秀的演說話,掉起三寸不爛之舌,讓人熱血如沸。他也是個優秀的戰略家,當然知道,眼下羅馬帝國面臨的困境,面對漢軍這種龐然大物,光靠羅馬是不行的,羅馬需要盟友。

塞琉古帝國,實力都不弱,能拉攏的話,對羅馬有莫大的好處,完全可以牽制漢軍。他的想法是不錯,可是他錯估了漢軍的實力。他之所以錯估,是因爲他不知道漢朝有多大,有多少軍隊。

在他的眼裡,漢朝即使再大,也大不到哪裡去,不外兩三個本都王國那麼大。他卻不知,漢朝是本都王國十幾個那麼大。能出動的軍隊,讓他想不到。

“尊敬的執政官,我正是這意思。”小西庇阿對蘇拉的才能還是很欣賞。

“尊敬的執政官大人,羅馬絕不能象塞琉古帝國低頭!”議員們可不幹了,羅馬派出使者去塞琉古帝國,那就是矮了一頭,這讓一向自認尊貴無比的議員們拿不下面子。

“尊敬的議員:你們錯了!不是羅馬需要塞琉古帝國,是塞琉古帝國需要羅馬!”蘇拉狡猾得象狐狸,他的話很有說服力:“因爲,塞琉古帝國會比羅馬更先遭到中國人的進攻!塞琉古帝國,會派人前來求羅馬發兵,羅馬就可以出於真誠的友情而幫助塞琉古帝國!”

塞琉古帝國,靠近本都王國,會最先不安,他們一定會派人去羅馬,向羅馬請求援助。羅馬完全可以把握這次機會,向塞琉古帝國漫天要價,還幫了自己,是一箭雙鵰。

“呵呵!”議員們發出暢快的笑聲。這種好事,自己怎麼沒有想到呢?對蘇拉這個貴族權力的維護者更加尊敬。

議事到現在,可以說是完美謝幕了,蘇拉在議員的簇擁下,志得意滿的離去,儼然勝利者,儼然一個國王。

而馬略和秦那則是相諧離去,馬略更是落寞。他的改革主張,沒有得到議員們的一點支持,讓他很不是滋味。

“馬略,你不要傷心,你的主張是對的,羅馬已經重病在身,非改革不可。”秦那安慰馬略:“可是,越是重病,越是要把握機會!只有在前方連吃敗仗,議員們纔會支持你改革。你放心,要不了多久,你就有機會了。中國人打來了,蘇拉是打不過中國人的,你要準備好!”

馬略緊握着這位摯友的手,很是感激:“謝謝你,親愛的朋友,秦那!”

馬略是愷撒的姑父,秦那是愷撒的老丈人,正是得到這兩股勢力的支持,愷撒才順風順水,要不然,他早就給蘇拉滅了。。

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1章 漢家宮闕第22章 匈奴震恐第94章 血染長城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83章 對陣第11章 滅東胡(上)第103 帝國雄風第20章 漢武帝第27章 雄心壯志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38章 墨家下山第82章 誓師北進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60章 漢軍出塞第21章 大有收穫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1章 意外驚喜第21章 雁門血戰第9章 周陽破案第20章 見面禮第72章 動手了第35章 館陶公主第81章 破敵之策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36章 晁錯出山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36章 正式練兵第39章 凌辱之恨第5章 機不可失第5章 萬戶侯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21章 雁門血戰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27章 千古偉業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15章 滅門之禍第70章 一舉成擒第2章 一鳴驚人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15章 再戰匈奴第20章 見面禮第55章 豪言壯語第83章 對陣第6章 建章營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33章 賜官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96章 驕人戰績第29章 顛倒黑白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4章 獻上一計第64章 來得好第20章 漢武帝第77章 一網打盡(下)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36章 弩陣第78章 敵變我變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44章 喜得貴子第72章 兵發閩越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40章 飛騎,出擊!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22章 華夏聖地第96章 太后駕崩第29章 萬分危急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20章 待客之道第95章 漢家兒郎第89章 單于屈服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75章 漢奸第85章 王對王第35章 中華瑰寶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73章 大軍壓境第81章 破敵之策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27章 接納第87章 大戰之前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9章 中大獎了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9章 家第31章 真夠陰損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13章 賜爵第38章 墨家下山第46章 風雲突變第53章 一個不留
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1章 漢家宮闕第22章 匈奴震恐第94章 血染長城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83章 對陣第11章 滅東胡(上)第103 帝國雄風第20章 漢武帝第27章 雄心壯志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38章 墨家下山第82章 誓師北進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60章 漢軍出塞第21章 大有收穫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1章 意外驚喜第21章 雁門血戰第9章 周陽破案第20章 見面禮第72章 動手了第35章 館陶公主第81章 破敵之策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36章 晁錯出山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36章 正式練兵第39章 凌辱之恨第5章 機不可失第5章 萬戶侯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21章 雁門血戰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27章 千古偉業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15章 滅門之禍第70章 一舉成擒第2章 一鳴驚人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15章 再戰匈奴第20章 見面禮第55章 豪言壯語第83章 對陣第6章 建章營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33章 賜官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96章 驕人戰績第29章 顛倒黑白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4章 獻上一計第64章 來得好第20章 漢武帝第77章 一網打盡(下)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36章 弩陣第78章 敵變我變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44章 喜得貴子第72章 兵發閩越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40章 飛騎,出擊!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22章 華夏聖地第96章 太后駕崩第29章 萬分危急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20章 待客之道第95章 漢家兒郎第89章 單于屈服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75章 漢奸第85章 王對王第35章 中華瑰寶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73章 大軍壓境第81章 破敵之策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27章 接納第87章 大戰之前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9章 中大獎了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9章 家第31章 真夠陰損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13章 賜爵第38章 墨家下山第46章 風雲突變第53章 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