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曠世之戰(一)

長城下。匈奴營地,一片人歡馬嘶景象。匈奴奔走來去,一邊忙着烤肉乾、偎馬奶子,一邊拜日升。

拜日升是匈奴故老相傳的習俗,千年不易,每天早上做的頭一件事。

軍臣單于身着狐裘,手持黃金權杖,在一衆大臣的簇擁來,出了王帳,來到空地上,面朝東方,跪了下去。

一衆大臣跪在地他身後,匈奴兵士們齊刷刷跪到,朝着東方,開始拜日升。

“偉大的日神,請佑護大匈奴!偉大的日神,請佑護大匈奴的勇士!”軍臣單于高聲祝禱:“偉大的日神,請佑護大匈奴大破漢人!”

額頭觸在地上,不住。頭。發出咚咚的響聲。等到他叩完頭,光潔的額頭上全是泥土。一點也不在意,喜滋滋的站起身:“今日,大匈奴的勇士們:一定要殺光漢人!你們誰願意打頭陣?”

“我!”

一衆大臣對此戰是信心滿滿。爭着打頭陣。

對他們的戰意,軍臣單于很是滿意,雙目一凝,目光落在侯產兒身上:“左大都尉,今日,就由你打頭陣。”

“謝大單于!”

侯產兒很是振奮。頭陣可是關係重大,很能影響軍心士氣,軍臣單于把如此重任交給他,由不得他不興奮,說話的聲調都有些高。

與匈奴打野戰,漢軍必輸無疑。這首戰之功給侯產兒得去了,一衆大臣眼裡露出豔慕之色,卻又無可奈何。

匈奴在必勝的喜悅中,吃了肉乾,喝足馬奶子,略事歇息,然後集結。

“嗚嗚!”

如咽如訴的號角聲中,一萬匈奴軍隊在侯產兒的率領下,開出了匈奴營地。

侯產兒胯下駿馬,雖不如追風駒。卻也不凡,不住嘶鳴,一派人歡馬嘶景來

“可惡的漢人,你們等着,我今日就要爲兄長報仇來了!”侯產兒眼裡閃着怒火,望着南邊的漢軍營地。

軍臣單于騎着追風駒,領着一衆大臣,率領五千兵士隨護,跟在侯產兒軍隊後面,打算觀看整個交戰過程。

匈奴三十多萬,漢軍二十萬。雙方投入五六十萬大軍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這仗一打起來,不會在一兩日內決出勝負,需要些時日。

侯產兒不過是投石問路,試探性的進攻,試探漢軍的實力。

雖然匈奴對漢軍的實力很走了拜,可是。近期的漢軍表現大是異常。遠遠超出了匈奴君臣的意料。摸清漢軍的實力還是很有必要。

是以,軍臣單于決定要親自觀看。

試探對方的實力,不僅僅軍臣單于想這麼做,就是周陽也想打一仗,摸摸匈奴的實力。

雖然漢軍打了一連串的勝仗,那是在用計,是在不與匈奴硬撼的情況下完成的。硬對硬的硬碰,還沒有過,尤其是這種野戰,在漢匈數十年戰爭中,很少遇到。即使有,規模也不大。決戰之前。摸清匈奴的野戰實力,才能排兵佈陣,這點,至關重要。

當匈奴營中傳來嗚嗚號角聲時,周陽正在帥帳點將:“今日是首戰,必勝!你們誰願意出戰?”

“末將願往!”一衆將領人人振奮。早就在盼着與匈奴一戰了,齊聲響應。

“大帥,你答應過我,讓我打頭陣。這頭陣非我李廣不可。”李廣時刻沒有忘記周陽他們滋攏匈奴,把他留在雁門鎮守的事情。

“就你會打頭陣,我不會打?”程不識不依了。

“程將軍,你的美事那麼多。給我李廣留上那麼一點半點。”李廣臉一沉,有幾分不悅。

“飛將軍,這頭陣就交給你了。”周陽說話算話,臉一肅:“飛將軍,首戰干係重大,務在必勝,你尊做得到?”

“大帥放心,李廣一定不負大帥所託!”李廣胸一挺,頭一昂,聲音頗高。

“好!”周陽激賞:“點齊一萬兵馬,與匈奴打一仗。我爲你掠陣!”

“謝大帥!”李廣聲調有些刺弄了,衝程不識一昂頭,大步而去。

望着李廣的背影,程不識不住搖頭。惋惜不已,頭陣啊,給李廣搶了。早知如此。當日留守的時候,自己爲何不毛遂自薦呢?

周陽一甩披氅,大步出了帥帳。程不識他們緊跟着。

李廣點齊一萬軍隊,這一萬軍隊沒有騎兵,是車兵、步兵、弓箭手。漢軍對付匈奴騎兵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用堅城固守,二是利用戰車自保。使用戰車自保,正是爲野戰而設計,此時正是戰車發揮作用的時候。

李廣騎着高頭大馬,身負硬弓勁矢,腰懸漢劍,大手一揮,一萬漢軍開出了營地。

戰車在前,與戰車配合的步兵、弓箭手緊跟而出。

戰車隆隆,整齊的腳步聲,好象驚雷,震得地皮都在顫抖,濺起的煙塵好象一條怒龍,對着侯產兒的軍隊迎去。

周陽騎着戰馬,帶着程不識、馮敬、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他們。還有兩千騎兵,隨在後面掠陣。

李廣指揮漢軍來到空地上,朝北一望,侯產兒率領的匈奴正疾馳而來。手中令旗一揮,漢軍開始列陣。

弩是騎兵的剋星,可是,婆一時期的漢朝,對弩的使用極爲有限,主要用來守城,在野戰中也在用。卻遠不如戰車重視。漢軍的車兵。練得極好,這一佈陣,就顯示出了良引”練,只見戰車來夫如飛,不多會兒,個巨大的圓片就布成了。

陣中心是李廣,手持令旗。

戰車後面是手持長戟的步兵和彎弓搭箭的弓箭手,這兩個兵種要與戰車配合,方能發揮出威力。

還有一隊手持漢劍的步兵,他們的任務就是砍殺衝入陣的漏網之魚。

周陽看在眼裡,於漢軍的迅速成陣,大是讚賞。沒愕說。這車兵練有素,極爲精良。可惜的是。漢朝的戰略有問題,把大量的資源用在戰車上,而不是弩,這讓漢軍失去了最爲銳利的攻擊手段。

可是,轉念一想,這也在情理中。漢朝創建之初,極是缺馬,就是朝中大臣,只能乘牛車,不能乘馬車。在戰馬短缺的情況下,即使造出大量的弩,依然不能用在野戰。只能用來守城,原因就在於,無法讓弩快速機動。

周陽之所以能夠擺弩陣。可以讓弩陣快速從一地機動到另一地,就是因爲周陽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戰馬。

對漢軍的車陣。匈奴一點也不陌生,可以說很熟悉。

數十年的漢匈奴戰爭。在野外遇到漢軍。漢軍要麼給匈奴屠殺,要麼就是靠車陣自保。

侯產兒看見了,直接無視掉。揮着彎刀,大吼一聲:“大匈奴的勇士們:用你們的弓箭,射穿漢人的胸膛!用你們的彎刀,砍下漢人的頭顱!烏特拉!”

“烏特拉!”

“烏特拉!”

驚天的萬歲聲中。一萬匈奴騎兵排着戰鬥隊形,開始了衝鋒。

如雷的蹄聲,沖天的吼聲,漫天的煙塵,殺氣騰騰。

與匈奴天大的動靜正好相反。漢軍卻是鴉雀無聲,車兵手扶在戰車扶手上,弓箭手緊握弓箭,步兵手中的長戟前指,乍一看上去,好象數千條毒蛇,隨時準備吞噬匈奴。

一到射程,侯產兒大吼一聲:“放箭!”

匈奴箭如雨下,對着漢軍射去。漢軍支起盾牌,阻擋匈奴的箭矢。

漢軍弓箭手開弓放箭,進行還擊。

匈奴的騎射功夫了得。還真不是吹的,這箭術不錯,漢軍中箭者不少。可是,這些弓箭手是李廣練的,其箭術不在匈奴之下,匈奴中箭者只在漢軍之上。不在漢軍之下。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漢軍用盾牌阻擋箭矢,減少了傷亡。侯產兒這一萬軍隊是單于本部精兵,人人着鐵甲。雙方的鎧甲防護能力相差不大。

在侯產兒的指揮下,匈奴好象飄風般,朝着漢軍陣勢捲去。猛烈的箭矢,讓漢軍傷安不可是。在漢軍的反擊下,匈奴的傷亡更大。

經過幾輪箭矢交鋒,匈奴終於衝到漢軍陣前,侯產兒大喝一聲,手中彎刀劃出一條漂亮的弧線,對着一個漢軍兵士就砍了下去。

可是,他的刀未到,十幾枝武就對着他捅了過去。漢軍的戟,兩丈長短,可研可刺,與戰車配合,很有殺傷力。

一寸長一寸強,彎刀雖然鋒利,畢竟太短,給戟一捅,侯產兒不得不一拉馬繮,戰馬嘶鳴一聲,向旁閃開。

雖然避開了,卻也把騎兵衝鋒的優勢給浪費了。騎兵的高速衝鋒。威力極大,要是裝備適當的武器。會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威脅。匈奴沒有先進的文明,發達的科技。不能造出適用的裝備,只能用彎刀砍殺。這使得騎兵的威力大減。

漢軍陣中的戟有好幾千枝,齊齊對着匈奴捅去,乍一看上去,就象萬千條毒蛇在狠狠咬着匈奴一般。煞是壯觀。

匈奴一個躲閃不及,就會給刺中,不是人受傷,就是馬受傷,墜馬者不在少數。

一落到地上,別想活了,不是給戟研死刺死,就是給弓箭手近距離

間或有少數匈奴衝進陣中,一隊隊手持漢劍的步兵正在等着他們,漢劍揮動之下。只有授首的份。

侯產兒大聲吆喝:“殺!殺!殺光漢人!”

匈奴大吼着,揮着彎刀對着漢軍砍殺起來。可是,有戰車的阻擋。讓騎兵的優勢發揮不出來。再配合長戟,匈奴兇狠凌厲的砍殺,威力大減,戰鬥處於僵持。

要是沒有戰車的阻擋。以匈奴騎兵的優勢。完全可以把漢軍屠上十回八回,可是,有了戰車,匈奴卻是拿漢軍沒有辦法。

“漢軍威武!”

李廣右手中的令旗一揮,大吼一聲。

“漢軍威武!”

漢軍吼着戰號,與匈奴拼殺起來。“烏特拉!”

雖然戰事與預期相差太遠,這些匈奴不愧是單于本部精銳,砍殺更加勇猛。

雙方的戰號響徹天地,好象在拉歌似的,你想把我壓住,我想壓住你。卻是誰也壓不住誰。隨着時間的推移,戰號依然響亮,地上的屍體卻是越積越多。不僅有人屍,還有馬屍。鮮血飛濺,地面越來越紅。

一直打了小半個時辰,匈奴第一波攻勢全面瓦解了,付出了數百人的代價。反觀漢軍,傷亡並不大。這就是戰車的優勢。

正是因爲戰車有如此優勢,漢軍一直沒有放棄。

侯產兒一撥馬頭,率領匈奴退出了戰鬥,驅馬來到弓箭射程外,翻身下馬,坐在地上喘氣。打仗最耗體力。就是以侯產兒的身手,也是一頭大汗。

匈奴兵士紛紛下馬,坐在地上喘氣。指着漢軍車陣,咒罵不已。

“漢人就是羊!縮在圈裡不敢出來!”

“漢人膽小”不敢與大匈奴勇士砍殺!”

在匈奴眼裡,與他們硬拼,那就是最英勇的行動,於漢軍憑藉車陣自保的作法,很是不屑,用他們的言辭大罵漢軍,把漢軍罵得一無是處。

可是,這種罵能有多大意義呢?除了泄憤。什麼作用也起不到。

望着在遠處歇息的匈奴,周陽大是惋惜,要是手裡有足夠多的騎兵的話,完全可以趁此機會進行反擊。讓匈奴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

可惜的是,周陽手裡只有一萬騎兵。太少,還不到動用他們的時候。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匈奴歇息,這哪裡是打仗,純粹就是觀光,匈奴也太舒服了。

漢朝立國數十年,卻是戰馬太少,不能打造出一支能征善戰而又規模龐大的騎兵,纔有如今這般給匈奴壓着打的不利局勢。

直到漢武帝改革軍政,打造精銳騎兵。一舉扭轉局勢,把匈奴給滅了。鑄就了中國歷史的千年輝煌!

“大帥,我們現在衝上去,給匈奴一下狠的!”公孫賀右手緊握成拳。氣憤憤的盯着匈奴,眼裡噴着火苗。當着漢軍的面歇息,那不是欺負人嗎?欺負你沒有馬,沒有精銳

公孫建、秦無悔他們都是這般想法,恨不得率領騎兵衝過去大殺

陣。

程不識卻是搖頭道:“匈奴就那德性,欺負大漢沒有騎兵。”

這種事情,他是見得太多了。早就不以爲奇了。

“今天這一仗,是要看看匈奴的戰力,不必用騎兵。”周陽還沒有動用騎兵的打算。

就在匈奴歇息的時候,車陣中的漢軍也在歇息,喝水的喝水 啃肉乾的啃肉乾。此時不歇好,下一次打起來,天知道什麼時間才能歇息。得抓緊一切時間恢復。

小半個時辰後,匈奴翻身上馬。重整隊形,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殺氣騰騰。

“烏特拉!”

侯產兒手中彎刀一揮,大吼一聲,率領匈奴又衝殺過來了。

和第一輪攻擊一樣,遠了弓箭對射,各有傷損。衝到近前,匈奴揮着彎刀砍殺,漢軍依然是依仗車陣迎敵,配合長戟、弓箭、漢劍抵擋。

這次,匈奴的攻勢相當猛烈。打的時間更長,接近一個時辰。

打到日當正午時,匈奴累了疲了,陣形散亂,攻勢不夠凌厲,侯產兒只得下令退出戰鬥,率領匈奴撤到射程外。

匈奴紛紛下馬,躺在地上喘息。三安成羣的聚在一起,吃着肉乾,喝着馬奶子,罵漢軍膽吃飽喝足了。匈奴更是躺在地上抱頭大睡。

瞧着呼呼大睡的匈奴,程不識都有些氣憤了,罵道:“匈奴欺負大漢沒有騎兵!可惡!可恨!可惱!大帥。出動建章軍,把他們殺光!”

周陽卻是搖頭,笑道:“不必!讓他們打吧。其實,我們應該高興纔對!”

“高興?”程不識不解的轉着眼珠:“大帥,匈奴欺負我們沒有騎兵。還高興?”

“匈奴欺負我們沒有騎兵,當然不能高興。”周陽笑着解釋:“我們應該高興的是,匈奴拿我們的車陣沒有辦法。”

“呵呵!”程不識又歡喜上了:“匈奴與大漢打了數十年,拿車陣一直沒有辦法呢。”

匈奴沒有先進的文明,發達的科技。遇到戰車,只能強攻。可是。戰車對付騎兵很有效用,匈奴強攻了數十年,也沒有幾次攻破過車陣。

若是匈奴有漢朝這樣先進的文明,發達的科技,就會製造出對付戰車的利器,那後果就真的不堪設想了。

匈奴沒有對付戰車的利器,只能靠弓箭、彎刀,的確是值得漢軍歡喜而又慶卓的事兒。

周陽微一頜首:“其實,對付車陣未必就沒有辦法。若是匈奴用火攻的話,戰車就會不攻自破。”

程不識搖手,不以爲然:“大帥,戰車不會給點燃呢,就是用火箭也沒有用。要是怕火,我們還敢用嗎?”

戰車在設計時,就考慮到火攻問題。具有相當的防火能力,這點沒錯。

不過,周陽卻是另有妙法:“戰車雖然不怕火,用火箭也沒用。可是,畢竟是木材做的,只要長時間燒,就會燃起來。匈奴別的不多,唯獨多油脂,若是把油脂點燃,衝到陣前,砸在戰車上,那會是什麼結果?”

“這”程不識嘴巴張大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說到油脂,匈奴多的是。

牛羊一宰殺,能沒有油脂?油脂易着火,一旦沾在戰車上,就會把戰車點燃,這的確是攻破車陣的一個妙法。

“還有,匈奴若是把不計其數的油脂到陣中,就算不燒戰車,我們的人還有立足之地嗎?”周陽再一問。

油脂對於匈奴來說,要多少有多少。就是把整個戰場厚厚的塗抹一層也沒有問題。就算戰車不易着火。他不燒戰車,用油脂來燒人,還不一樣攻破漢軍的車陣?

油脂一旦着火,很難撲滅,滿陣都是火的話,你往哪裡躲?匈奴趁機攻擊。車陣能不破?

車陣是漢軍賴以自保的利器。若是連這都給攻破了,漢軍就完全失去了自保能力,匈奴的騎兵一衝,只有給屠殺的份。

程不識的臉色刷的一下就白了。

第5章 萬戶侯第47章 橫插一腳第37章 入宮見駕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27章 舉國歡騰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47章 少年天子第34章 蠢蠢欲動第33章 御前對質第44章 喜得貴子第56章 會獵龍城第41章 董仲舒第24章 就此了結第33章 御前對質第39章 凌辱之恨第37章 入宮見駕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64章 朝野震動第53章 始皇遺詔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80章 景帝血詔第6章 歡喜無邊第83章 刻石勒功第31章 破擊匈奴第9章 重逢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5章 營地第78章 殺雞儆猴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1章 豪門公子第35章 千年鼎革第33章 賜官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37章 匈奴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9章 家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26章 自卑否?第48章 出個主意第64章 來得好第91章 晉升列侯第83章 收臺灣第30章 幸福時光第55章 萬事俱備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67章 怒火中燒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8章 亮劍第48章 天賜良機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37章 匈奴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8章 破綻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53章 始皇遺詔第75章 漢奸第77章 兩難處境第9章 重逢第4章 東胡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55章 豪言壯語第21章 直搗龍城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51章 迷惑匈奴第23章 賞賜第21章 大有收穫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10章 還我清白第36章 弩陣第57章 誓師北征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19章 樑王賀禮第5章 機不可失第32章 天威震怒第8章 始皇遺策第6章 淑女阿嬌第18章 別無選擇第61章 高歌猛進第9章 重逢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20章 待客之道第48 滿載而歸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96章 太后駕崩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1章 福兮禍兮第22章 匈奴震恐第80章 景帝血詔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100 西羌滅亡
第5章 萬戶侯第47章 橫插一腳第37章 入宮見駕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27章 舉國歡騰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47章 少年天子第34章 蠢蠢欲動第33章 御前對質第44章 喜得貴子第56章 會獵龍城第41章 董仲舒第24章 就此了結第33章 御前對質第39章 凌辱之恨第37章 入宮見駕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64章 朝野震動第53章 始皇遺詔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80章 景帝血詔第6章 歡喜無邊第83章 刻石勒功第31章 破擊匈奴第9章 重逢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5章 營地第78章 殺雞儆猴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1章 豪門公子第35章 千年鼎革第33章 賜官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37章 匈奴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9章 家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26章 自卑否?第48章 出個主意第64章 來得好第91章 晉升列侯第83章 收臺灣第30章 幸福時光第55章 萬事俱備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67章 怒火中燒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8章 亮劍第48章 天賜良機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37章 匈奴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8章 破綻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53章 始皇遺詔第75章 漢奸第77章 兩難處境第9章 重逢第4章 東胡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55章 豪言壯語第21章 直搗龍城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51章 迷惑匈奴第23章 賞賜第21章 大有收穫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10章 還我清白第36章 弩陣第57章 誓師北征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19章 樑王賀禮第5章 機不可失第32章 天威震怒第8章 始皇遺策第6章 淑女阿嬌第18章 別無選擇第61章 高歌猛進第9章 重逢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20章 待客之道第48 滿載而歸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96章 太后駕崩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1章 福兮禍兮第22章 匈奴震恐第80章 景帝血詔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100 西羌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