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龍城!龍城!

驚天的戰雷聲響徹天際,遠遠傳了開去。數十里皆聞。

雁門城,作爲北方的重鎮,駐守這裡的漢軍不少,時不時就會擂響戰鼓,這沒什麼好奇怪的。讓人奇怪的是,今天的戰鼓聲有些不一樣,異常高亢響亮,具有一種催人奮進的氣勢,讓人聽在耳裡,激動在心頭,熱血奔涌,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雁門百姓聽了,不由得駐足而立,圓瞪雙眼,緊握拳頭,熱血涌在心頭。

“聚將鼓終於響了!”

“大帥這是要出征了,我們又有仗要打了!”

“這次打河套之地,我們一定要奮勇而進,身先士卒,絕不能墜了大漢的名聲!”

一衆將領一聽戰鼓聲,立時猜測紛紛,還以爲要攻打河套之地了,無不是精神抖擻,頂盔貫甲,快步趕到周陽的帥府,準備領受任務。

一到帥府,衆將諒訝之情立時高漲,難以置信的打量着擂鼓的鼓手。竟然是李廣和程不識二位名將親自擂鼓。

今天這聚將鼓,意義重大。這是周陽召集衆將,誓師之後就要大舉出塞,殺奔龍城而去。上千年曆史長河中,華夏與匈奴大小戰役不計其數,有趙武靈和蒙恬創造的河套大捷,殺得匈奴血流成河,屍積如山,就沒有殺奔龍城之事。

李廣和程不識自告奮勇,要親自擂鼓。周陽理解他們的心情,欣然同意,纔有眼前這番景象。

李廣和程不識是邊關名將,威名素著,他們親自擂鼓的事情可不多呀,衆將看在眼裡,喜在心頭。攻打河套之地是鐵板上釘釘的事了,跑不掉的。無不是興奮莫銘,打起十二分精神,前來見周陽。

此時的周陽,頭戴鐵兜鑑。身着盔甲,腰懸環刀,站在帥個上,威風凜凜。眼中精光閃爍,打量着一衆,大是滿意。不時點頭讚許。

“大帥今日與衆不同呢!格外精神!”

“不,是戰意盎然!看來。必然是出征!”

一衆將領現周陽的與衆不同之處,既是驚訝,更是歡喜。此時的周陽。就如一頭鬥獅,雄赳赳,氣昂昂。每逢大戰,周陽纔會如此戰意熾烈。衆將哪能不歡喜的,更加鐵定了,此次要出征河套之地。

“見過大帥!”

衆將欣喜難言。大步上前,衝周陽見禮。

周陽左手按在刀柄上,緊握着環刀的刀柄,右手輕輕揮動,示意衆將免禮,卻是沒有開口說話,雙目緊盯着前方,目光炯炯。

戰鼓聲歇,李廣和程不識大步進來,站到兩廂。

一時間,整個帥府裡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響。衆將卻是圓睜雙眼。緊盯着周陽。

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漢軍的暴風雨便是匈奴死傷無數,衆將強抑激動的心情。

周陽跨前一步,掃視衆將,挺起胸膛。昂起頭顱,吸口氣,強抑激動的心神,準備話。

此次出毒匈奴,直奔龍城。是上千年曆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即使在漢武帝擊破匈奴的波瀾壯闊的戰爭中,也沒有幾次,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不多見。

一句“直搗龍城”的壯歌更是流傳千古。催人奮進,爲無數後人景仰。周陽的命令一下。二十五萬漢軍就會直奔龍城而去,一個流傳千古的英雄故事,一段流傳千古的英雄壯歌就會譜出,而這些英雄故事是由自己來創造,來書寫,此時的周陽,異常激動,一顆心抨忤直跳。

“呼!”

吸口涼氣,周陽好不容易強抑激動的心神,平復心情,大聲話道:“今日,把你們聚集在這裡。是要告訴你們,大漢要對匈奴大舉用兵!”

這事衆將早就猜到了,並不奇怪。可是。乍聞此言,仍是激動難已。無不是扯起嗓子,大吼起來:“大漢萬歲!大漢萬歲!”

“大漢萬歲”的吼聲雄壯豪邁,直上雲霄,震得帥府的屋頂嗡嗡直響。

周陽雙手微微朝下壓,衆將意猶未盡。仍是不得不強抑激動的心情。不再吼叫。“我知道,你們猜測多端。說大漢這次大舉出兵,是要攻打河套之地,我要告訴你們。你們猜錯了!”周陽接着話,聲音徒轉高亢,尖細刺耳,用出吃奶的力氣吼出來:“大漢這次出兵,不是要攻打河套之地,是要直搗龍城!”

右臂奮力哉下,好似驚雷閃電掠過長空。具有懾人心魄的力量!

靜,死一般的寂靜,衆將張大嘴巴,瞪圓眼睛,胸口急劇起伏。卻是沒有一人說話。

直搗龍城,是上千年來流傳的豪言壯語,無數的熱血壯士說過此言。就是一衆將領們。也是無數次吼過直搗龍城,按理當周陽告知他們此次作戰目標後,他們應該興奮,應該齊聲大吼“直搗龍城”纔是。

可是,一衆將領竟然沒有一個人如此吼叫,這實在是出人意料。

不是衆將不願意吼,而是他們給驚呆了!完全處於震驚中!

先前,他們猜測漢軍如此大規模的準備。一定是攻打河套之地。哪裡想得到,竟是要攻打龍城!

龍城呀。是匈奴的聖地,是匈奴歷代單于的埋骨之所,在匈奴心目中具有神聖的地位,凜然不可侵犯。上千年的歷史中,華夏不左川補端掉龍城,是沒有那實力,就是秦始皇也是做不嘖,就是如此一件困難之事,竟然要着落在他們頭上,誰能不能驚?誰還能說出話來?

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早就熟知這次進軍龍城之事,還親身參與準備,可是,當週陽說出這話時,那就是意味着,漢軍直搗龍城已經由謀劃階段進入了實施階段,這本身就是振奮人心的消息。

更別說,此時的龍城,聚集了近兩百萬匈奴。直搗龍城就是與匈奴的生死之戰,一旦漢軍拿下龍城,匈奴就是實力大損,無再戰之力了,興許還會一蹶不振,再也恢復不過來。

換句話說,就是在長達千年的華夏與匈奴戰爭中,華夏獲得了最爲徹底的勝利!

上千年的戰爭,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長達千年的戰爭中,華夏不乏英雄兒女,不乏猛士,諸如趙武靈王、廉頗、李牧、蒙恬、秦始皇,哪一個不是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取得卓越的成就?哪一個不是名垂千古的猛士?

他們爲了擊破匈奴而努力,而奮鬥,卻是沒有取得如此成就。

周陽此話一出,也就是說。一個前所未有的成就,一樁前所未有的偉業,正等着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去拼搏,去努力,去實現。這是何等的激盪人心?

這是何等的讓人振奮?

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的心情激動難已,猶如奔涌的浪潮,難已自抑,唯有緊握雙拳。睜大眼睛,張大嘴巴。用吃驚、振奮的表情來作出最好的回答。

不要說李廣、程不識、衛青,以及一衆將領激動難已,就是周陽本人也是處於極度興奮之中。一件千古偉業,一段千古傳奇由自己來宣佈。由自己來領導,來書寫,來創造”這是何等的激動人心?

這是何等的幸運?歷史上。那麼多的偉大人物,就連秦始皇如此偉大的帝王,都沒有這份幸運,而周陽卻是幸運的要開創千古傳奇。他爲一股巨大的幸福感所包圍,激動難言。“呼!呼!”

帥府裡唯有衆將急促而有力的呼吸聲響起,再無其他聲響!

“龍城!龍城”。

突然之間,周陽、李廣、程不識、衛青、公孫賀、公孫建、張通、秦衣、秦無悔、丁雋、馮敬。以及一衆將領,彷彿心有靈犀似的,振臂高呼。

吼聲如雷,遠遠的傳了開去。

帥府外的兵士還不知道此次要出兵攻打龍城。聽着帥府裡傳出來的吼聲。個個驚訝莫銘,睜大了眼睛。這種驚疑,只存在了極短時間,緊接着。他們個個小振臂高呼,儘管他們還不知道此次的目標是龍城。可是。周陽他們的吼聲如此激奮。催人奮進,讓人熱血奔涌,哪能不吼的?

“龍城!龍城”。

吼聲足足持續了一盞茶時分,纔在周陽的示意下,衆將這纔沒有再吼下去。這種怒吼太過癮了,衆將巴不得一直吼下去,即使吼到世界末日也願意。

可是,周陽明白,光靠吼是吼不垮匈奴的,得用真刀真槍來打。不得不阻止衆將。

“你們知道嗎?此時的龍城,聚集了匈奴六十萬大軍,一百多萬牧民,總數離兩百萬不遠了!”周陽緊盯着衆將,一語驚人的道。

“什麼?龍城有這麼毒匈奴?”

“匈奴爲何在龍城聚集如此之多?。小

周陽這話太具有震憾力了,話音一落,衆將驚呼聲響成一片。

軍臣單于調集大軍,要對漢朝大打出手這事,一直是最高機密。只有周陽、李廣、程不識、衛青這些垂要將領知曉,一般將領哪裡知道,這是他們第一次聽說如此重要的消息,要不震驚都不行。

“你們問得好!”就在衆將的驚訝議論聲中,周陽大聲道:“匈奴爲何要在龍城聚集?那是單于要趁先帝駕崩之際,率軍大舉南下!匈奴亡我之心不死”。

“可惡!可恨!”周陽的話才說了一小半,就給衆將的怒斥聲打斷了。

歷史上的景帝是個賢君,如今的景帝是明君,是聖君,深得將士們的愛戴。正是在景帝做皇帝期間,漢朝取得了安陶大捷、雁門大捷、長城大捷、收復百越、平定東胡的一連串勝利,景帝在將士們的心目中具有神聖的地位,不容侵犯。

軍臣單于此舉,是對景帝的蔑視,將士們絕對不能容忍,無不是緊握拳頭,眼裡如欲噴出火來,更有人緊握着刀柄,恨不得立時殺奔龍城。殺光匈奴。

“嗯!哀兵必勝,果然沒說錯!”周陽把衆將的氣憤樣兒看在眼裡,大是放心,衆將有如此戰意,這一仗就好打多了。

“這是恥辱!奇恥大辱!就是高祖之恥,高後之辱,也不過如此”。周陽大聲話,道:“我們要用手中的刀箭,來洗雪恥辱”。

“洗雪恥辱!洗雪恥辱!”

這四個字說到衆將骨子眼裡去了,這是奇恥大辱,前所未有的恥辱,只有洗雪,纔不枉爲男兒漢!衆將齊聲大吼。眼裡厲芒閃爍,好似嗜血的野獸似的。

偉大的統帥,總是能用方詞、聲音、動作激勵士氣,讓將士們熱血如沸。周陽短短數語。就達到了這種效果。此時的衆將,個個宛若遠古兇獸。身上散着鬥獅般的兇悍氣息”品面前是刀山火海。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衝卜前激勵軍心這事已經做到了,不必再多費言詞,周陽給衆將講解了一番眼下的情勢。在此之前,這是高度機密,不容泄露。可是,眼下卻是不得不說,若是衆將對情勢不夠了解,就有可能誤判,這對一場大仗來說,那是不能容忍的錯誤。

周陽撫要把情形一說,衆將恍然大悟,爲何衛青好好一個將領,會在邊關作威作福,原來是奉了周陽的將令,要迷惑匈奴。

那些給衛青責罰過的將領。心裡大是過意不去,向衛青致歉,衛青一一回禮,博得衆將的好感。特別是那些口無遮攔,吼過、謾罵過、告過衛青的將領,更是心生愧疚。

“你們立即回去,調軍出營,在城下集結,誓師之後。立即出塞”。周陽雙眼一翻,目中精光四射,大聲下令。

誓師是古代戰爭的一件必行之事,尤其是如此大規模的行動,更是不可或缺。

離擊破匈奴更近一步了,衆將無不是興奮莫銘,轟然領命,施權,告退。

“我們也走吧!”周陽大步出了帥府,飛身上了追風駒,策馬而去。

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緊隨周陽而出。他們這一行人太引人注目了。剛一出帥府,就給雁門的百姓認出來了,個個如遇親人似的,齊聲歡呼起來。

“大帥來了!大帥來了”。

“是大帥!是大帥!”

周陽在北方百姓心目中具有神聖的地位。百姓一見周陽的面,無不是激動難已。

雖然百姓並不知道歷史上有個。“凌辱之恨。”雁門全城被屠百姓死傷無數,卻是知道,要是數年前沒有周陽率軍血戰,雁門不會是現在這樣兒。百姓死傷肯定很慘重,就是堅固的雁門城都有可能給匈奴攻下來。

他們對周陽的愛戴之情絕對乎真誠,他們笑着、樂着、吼着、喊着、跳着、蹦着”以此來表達他們對周陽的愛戴之情。

周陽一邊策馬疾馳,一邊衝百姓揮手致意。

周陽的出現,固然讓百姓歡呼不已,讓他們更加歡喜的事情還在後頭,那就是當漢軍開出營房後,他們再次震驚了。

“隆隆”。

雷鳴般的響聲驟然響起,震得地皮都在顫抖,只見一隊隊漢軍從營房裡開了出來。

漢軍頭戴鐵兜鑑,身着新式盔甲,個個身如鐵塔,氣勢威猛不凡。排着整齊的隊形,一隊接一隊的開出來。打個比方,要是漢軍是洪水的話,雁門城就是水庫,雁門這座水庫驟然給漢軍這洪水灌滿,到處都是開動的漢軍,到處都是如雷鳴般的響聲。

雁門是北方重鎮,久經戰火考驗,雁門百姓見過的漢軍很多,就沒有如此之多。漢軍這是要打哪裡呢?城裡怎麼突然出現這麼多的漢軍呢?

百姓不由得猜測多端,多方打聽。

其實,根本用不着他們打聽,漢軍的吼聲已經告訴他們漢軍此次的攻擊目標是龍城了。

“龍城!龍城!”

漢軍一邊開進,一邊齊聲大吼,個個眼裡閃爍着野獸般的厲芒,高昂着頭顱,挺起胸膛,士氣高昂。

在此以前,進攻龍城屬絕對機密,不負;許泄露。如今,到了出之際。這事可以公之於衆了,可以激勵軍心士氣,激起將士們的必死之心。

果如周陽所料,此消息一傳開,漢軍將士們無不是熱血如沸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龍城,殺光匈奴。

漢軍將士們太過興奮了。無不是使出吃奶的力氣大吼,他們的吼聲直上雲霄,震得天空上的烏雲片片碎裂。

“龍城?龍城?”

百姓一開始還不明這兩個字是何意,略加打聽之下,立時明白。無不是歡喜難言,興奮莫銘,奔走相告,漢軍要攻打龍城的消息,跟風一般快,很快就全城皆知了。

“龍城!龍城!”

直搗龍城,徹底解決匈奴問題,這是邊關百姓的心聲。在上千年的戰爭中。邊關百姓受害最烈,他們的家園毀於匈奴之手,他們的親人給匈奴擄掠,他們的祖輩給匈奴屠殺匈奴的罪惡是蔡竹難書,他們對匈奴的痛恨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上蒼呀,終於開眼了,大漢要直搗龍城了”。

雁門的百姓激動難已,齊刷刷的跪在地上,衝上蒼叩頭,大聲爲漢軍祈禱:“老天爺。你睜眼看看,大漢的男兒要馳騁在大漠之上了”。

“老天爺,你要保護大漢的男兒!”

各種各樣的祈禱聲響成一片,百姓激動得淚水直流。

祈禱一完,百姓振臂高呼:“龍城!龍城!”

“龍城!龍城”。百姓的吼聲,漢軍將士的吼聲。匯聚在一起,匯成一壯歌,唱響在雁門,迴響在天地之間。

吼聲中蘊含着無盡的激動之情。這是百姓的心聲!

在沖天的怒吼聲中,漢軍正按照周陽的部署,一隊接一隊的開到雁門城下。不多大一會兒功夫,整個雁門城外。就爲一片紅色的浪潮所淹沒,這浪潮方圓數十里,洶涌澎湃!

波瀾壯闊!

第12章 豐碩戰果第18章 阿嬌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38章 墨家下山第78章 敵變我變第40章 飛騎,出擊!第13章 夜襲第1章 豪門公子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15章 滅門之禍第85章 王對王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74章 橫掃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96章 太后駕崩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104 單于復位第18章 主父偃第74章 橫掃第10章 兵臨城下第1章 霍去病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71章 萬衆矚目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49章 風暴之前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02 平定西域第36章 調教阿嬌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11章 滅東胡(中)第102 窮途末路第26章 成人教育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43章 一見鍾情第11章 滅東胡(中)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17章 升任校尉第74章 橫掃第12章 再勝一陣第49章 風暴之前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53章 始皇遺詔第14章 完勝第96章 太后駕崩第72章 兵發閩越第54章 卷甲而逃第18章 阿嬌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66章 周陽歸來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12章 一山二虎第33章 陌刀問世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61章 高歌猛進第67章 怒火中燒第95章 漢家兒郎第4章 要變天了第31章 破擊匈奴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64章 來得好第12章 豐碩戰果第33章 墨家城堡第57章 太后逼宮第38章 鴻瓴急使第5章 山雨欲來第27章 千古偉業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87章 百越收復第61章 希望破滅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3章 獵殺第17章 升任校尉第15章 曹壽逼婚第9章 重逢第17章 又見太子第76章 血!血!血!(上)第31章 真夠陰損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41章 深入大漠第37章 天崩地裂第37章 匈奴第4章 建功第63章 迎頭痛擊第63章 痛下殺手第51章 迷惑匈奴第89章 遲來的榮耀
第12章 豐碩戰果第18章 阿嬌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38章 墨家下山第78章 敵變我變第40章 飛騎,出擊!第13章 夜襲第1章 豪門公子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15章 滅門之禍第85章 王對王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74章 橫掃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96章 太后駕崩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104 單于復位第18章 主父偃第74章 橫掃第10章 兵臨城下第1章 霍去病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71章 萬衆矚目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49章 風暴之前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02 平定西域第36章 調教阿嬌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11章 滅東胡(中)第102 窮途末路第26章 成人教育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43章 一見鍾情第11章 滅東胡(中)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17章 升任校尉第74章 橫掃第12章 再勝一陣第49章 風暴之前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53章 始皇遺詔第14章 完勝第96章 太后駕崩第72章 兵發閩越第54章 卷甲而逃第18章 阿嬌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66章 周陽歸來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12章 一山二虎第33章 陌刀問世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61章 高歌猛進第67章 怒火中燒第95章 漢家兒郎第4章 要變天了第31章 破擊匈奴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64章 來得好第12章 豐碩戰果第33章 墨家城堡第57章 太后逼宮第38章 鴻瓴急使第5章 山雨欲來第27章 千古偉業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87章 百越收復第61章 希望破滅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3章 獵殺第17章 升任校尉第15章 曹壽逼婚第9章 重逢第17章 又見太子第76章 血!血!血!(上)第31章 真夠陰損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41章 深入大漠第37章 天崩地裂第37章 匈奴第4章 建功第63章 迎頭痛擊第63章 痛下殺手第51章 迷惑匈奴第89章 遲來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