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的戰雷聲響徹天際,遠遠傳了開去。數十里皆聞。
雁門城,作爲北方的重鎮,駐守這裡的漢軍不少,時不時就會擂響戰鼓,這沒什麼好奇怪的。讓人奇怪的是,今天的戰鼓聲有些不一樣,異常高亢響亮,具有一種催人奮進的氣勢,讓人聽在耳裡,激動在心頭,熱血奔涌,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雁門百姓聽了,不由得駐足而立,圓瞪雙眼,緊握拳頭,熱血涌在心頭。
“聚將鼓終於響了!”
“大帥這是要出征了,我們又有仗要打了!”
“這次打河套之地,我們一定要奮勇而進,身先士卒,絕不能墜了大漢的名聲!”
一衆將領一聽戰鼓聲,立時猜測紛紛,還以爲要攻打河套之地了,無不是精神抖擻,頂盔貫甲,快步趕到周陽的帥府,準備領受任務。
一到帥府,衆將諒訝之情立時高漲,難以置信的打量着擂鼓的鼓手。竟然是李廣和程不識二位名將親自擂鼓。
今天這聚將鼓,意義重大。這是周陽召集衆將,誓師之後就要大舉出塞,殺奔龍城而去。上千年曆史長河中,華夏與匈奴大小戰役不計其數,有趙武靈和蒙恬創造的河套大捷,殺得匈奴血流成河,屍積如山,就沒有殺奔龍城之事。
李廣和程不識自告奮勇,要親自擂鼓。周陽理解他們的心情,欣然同意,纔有眼前這番景象。
李廣和程不識是邊關名將,威名素著,他們親自擂鼓的事情可不多呀,衆將看在眼裡,喜在心頭。攻打河套之地是鐵板上釘釘的事了,跑不掉的。無不是興奮莫銘,打起十二分精神,前來見周陽。
此時的周陽,頭戴鐵兜鑑。身着盔甲,腰懸環刀,站在帥個上,威風凜凜。眼中精光閃爍,打量着一衆,大是滿意。不時點頭讚許。
“大帥今日與衆不同呢!格外精神!”
“不,是戰意盎然!看來。必然是出征!”
一衆將領現周陽的與衆不同之處,既是驚訝,更是歡喜。此時的周陽。就如一頭鬥獅,雄赳赳,氣昂昂。每逢大戰,周陽纔會如此戰意熾烈。衆將哪能不歡喜的,更加鐵定了,此次要出征河套之地。
“見過大帥!”
衆將欣喜難言。大步上前,衝周陽見禮。
周陽左手按在刀柄上,緊握着環刀的刀柄,右手輕輕揮動,示意衆將免禮,卻是沒有開口說話,雙目緊盯着前方,目光炯炯。
戰鼓聲歇,李廣和程不識大步進來,站到兩廂。
一時間,整個帥府裡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響。衆將卻是圓睜雙眼。緊盯着周陽。
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漢軍的暴風雨便是匈奴死傷無數,衆將強抑激動的心情。
周陽跨前一步,掃視衆將,挺起胸膛。昂起頭顱,吸口氣,強抑激動的心神,準備話。
此次出毒匈奴,直奔龍城。是上千年曆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即使在漢武帝擊破匈奴的波瀾壯闊的戰爭中,也沒有幾次,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不多見。
一句“直搗龍城”的壯歌更是流傳千古。催人奮進,爲無數後人景仰。周陽的命令一下。二十五萬漢軍就會直奔龍城而去,一個流傳千古的英雄故事,一段流傳千古的英雄壯歌就會譜出,而這些英雄故事是由自己來創造,來書寫,此時的周陽,異常激動,一顆心抨忤直跳。
“呼!”
吸口涼氣,周陽好不容易強抑激動的心神,平復心情,大聲話道:“今日,把你們聚集在這裡。是要告訴你們,大漢要對匈奴大舉用兵!”
這事衆將早就猜到了,並不奇怪。可是。乍聞此言,仍是激動難已。無不是扯起嗓子,大吼起來:“大漢萬歲!大漢萬歲!”
“大漢萬歲”的吼聲雄壯豪邁,直上雲霄,震得帥府的屋頂嗡嗡直響。
周陽雙手微微朝下壓,衆將意猶未盡。仍是不得不強抑激動的心情。不再吼叫。“我知道,你們猜測多端。說大漢這次大舉出兵,是要攻打河套之地,我要告訴你們。你們猜錯了!”周陽接着話,聲音徒轉高亢,尖細刺耳,用出吃奶的力氣吼出來:“大漢這次出兵,不是要攻打河套之地,是要直搗龍城!”
右臂奮力哉下,好似驚雷閃電掠過長空。具有懾人心魄的力量!
靜,死一般的寂靜,衆將張大嘴巴,瞪圓眼睛,胸口急劇起伏。卻是沒有一人說話。
直搗龍城,是上千年來流傳的豪言壯語,無數的熱血壯士說過此言。就是一衆將領們。也是無數次吼過直搗龍城,按理當周陽告知他們此次作戰目標後,他們應該興奮,應該齊聲大吼“直搗龍城”纔是。
可是,一衆將領竟然沒有一個人如此吼叫,這實在是出人意料。
不是衆將不願意吼,而是他們給驚呆了!完全處於震驚中!
先前,他們猜測漢軍如此大規模的準備。一定是攻打河套之地。哪裡想得到,竟是要攻打龍城!
龍城呀。是匈奴的聖地,是匈奴歷代單于的埋骨之所,在匈奴心目中具有神聖的地位,凜然不可侵犯。上千年的歷史中,華夏不左川補端掉龍城,是沒有那實力,就是秦始皇也是做不嘖,就是如此一件困難之事,竟然要着落在他們頭上,誰能不能驚?誰還能說出話來?
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早就熟知這次進軍龍城之事,還親身參與準備,可是,當週陽說出這話時,那就是意味着,漢軍直搗龍城已經由謀劃階段進入了實施階段,這本身就是振奮人心的消息。
更別說,此時的龍城,聚集了近兩百萬匈奴。直搗龍城就是與匈奴的生死之戰,一旦漢軍拿下龍城,匈奴就是實力大損,無再戰之力了,興許還會一蹶不振,再也恢復不過來。
換句話說,就是在長達千年的華夏與匈奴戰爭中,華夏獲得了最爲徹底的勝利!
上千年的戰爭,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長達千年的戰爭中,華夏不乏英雄兒女,不乏猛士,諸如趙武靈王、廉頗、李牧、蒙恬、秦始皇,哪一個不是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取得卓越的成就?哪一個不是名垂千古的猛士?
他們爲了擊破匈奴而努力,而奮鬥,卻是沒有取得如此成就。
周陽此話一出,也就是說。一個前所未有的成就,一樁前所未有的偉業,正等着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去拼搏,去努力,去實現。這是何等的激盪人心?
這是何等的讓人振奮?
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的心情激動難已,猶如奔涌的浪潮,難已自抑,唯有緊握雙拳。睜大眼睛,張大嘴巴。用吃驚、振奮的表情來作出最好的回答。
不要說李廣、程不識、衛青,以及一衆將領激動難已,就是周陽本人也是處於極度興奮之中。一件千古偉業,一段千古傳奇由自己來宣佈。由自己來領導,來書寫,來創造”這是何等的激動人心?
這是何等的幸運?歷史上。那麼多的偉大人物,就連秦始皇如此偉大的帝王,都沒有這份幸運,而周陽卻是幸運的要開創千古傳奇。他爲一股巨大的幸福感所包圍,激動難言。“呼!呼!”
帥府裡唯有衆將急促而有力的呼吸聲響起,再無其他聲響!
“龍城!龍城”。
突然之間,周陽、李廣、程不識、衛青、公孫賀、公孫建、張通、秦衣、秦無悔、丁雋、馮敬。以及一衆將領,彷彿心有靈犀似的,振臂高呼。
吼聲如雷,遠遠的傳了開去。
帥府外的兵士還不知道此次要出兵攻打龍城。聽着帥府裡傳出來的吼聲。個個驚訝莫銘,睜大了眼睛。這種驚疑,只存在了極短時間,緊接着。他們個個小振臂高呼,儘管他們還不知道此次的目標是龍城。可是。周陽他們的吼聲如此激奮。催人奮進,讓人熱血奔涌,哪能不吼的?
“龍城!龍城”。
吼聲足足持續了一盞茶時分,纔在周陽的示意下,衆將這纔沒有再吼下去。這種怒吼太過癮了,衆將巴不得一直吼下去,即使吼到世界末日也願意。
可是,周陽明白,光靠吼是吼不垮匈奴的,得用真刀真槍來打。不得不阻止衆將。
“你們知道嗎?此時的龍城,聚集了匈奴六十萬大軍,一百多萬牧民,總數離兩百萬不遠了!”周陽緊盯着衆將,一語驚人的道。
“什麼?龍城有這麼毒匈奴?”
“匈奴爲何在龍城聚集如此之多?。小
周陽這話太具有震憾力了,話音一落,衆將驚呼聲響成一片。
軍臣單于調集大軍,要對漢朝大打出手這事,一直是最高機密。只有周陽、李廣、程不識、衛青這些垂要將領知曉,一般將領哪裡知道,這是他們第一次聽說如此重要的消息,要不震驚都不行。
“你們問得好!”就在衆將的驚訝議論聲中,周陽大聲道:“匈奴爲何要在龍城聚集?那是單于要趁先帝駕崩之際,率軍大舉南下!匈奴亡我之心不死”。
“可惡!可恨!”周陽的話才說了一小半,就給衆將的怒斥聲打斷了。
歷史上的景帝是個賢君,如今的景帝是明君,是聖君,深得將士們的愛戴。正是在景帝做皇帝期間,漢朝取得了安陶大捷、雁門大捷、長城大捷、收復百越、平定東胡的一連串勝利,景帝在將士們的心目中具有神聖的地位,不容侵犯。
軍臣單于此舉,是對景帝的蔑視,將士們絕對不能容忍,無不是緊握拳頭,眼裡如欲噴出火來,更有人緊握着刀柄,恨不得立時殺奔龍城。殺光匈奴。
“嗯!哀兵必勝,果然沒說錯!”周陽把衆將的氣憤樣兒看在眼裡,大是放心,衆將有如此戰意,這一仗就好打多了。
“這是恥辱!奇恥大辱!就是高祖之恥,高後之辱,也不過如此”。周陽大聲話,道:“我們要用手中的刀箭,來洗雪恥辱”。
“洗雪恥辱!洗雪恥辱!”
這四個字說到衆將骨子眼裡去了,這是奇恥大辱,前所未有的恥辱,只有洗雪,纔不枉爲男兒漢!衆將齊聲大吼。眼裡厲芒閃爍,好似嗜血的野獸似的。
偉大的統帥,總是能用方詞、聲音、動作激勵士氣,讓將士們熱血如沸。周陽短短數語。就達到了這種效果。此時的衆將,個個宛若遠古兇獸。身上散着鬥獅般的兇悍氣息”品面前是刀山火海。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衝卜前激勵軍心這事已經做到了,不必再多費言詞,周陽給衆將講解了一番眼下的情勢。在此之前,這是高度機密,不容泄露。可是,眼下卻是不得不說,若是衆將對情勢不夠了解,就有可能誤判,這對一場大仗來說,那是不能容忍的錯誤。
周陽撫要把情形一說,衆將恍然大悟,爲何衛青好好一個將領,會在邊關作威作福,原來是奉了周陽的將令,要迷惑匈奴。
那些給衛青責罰過的將領。心裡大是過意不去,向衛青致歉,衛青一一回禮,博得衆將的好感。特別是那些口無遮攔,吼過、謾罵過、告過衛青的將領,更是心生愧疚。
“你們立即回去,調軍出營,在城下集結,誓師之後。立即出塞”。周陽雙眼一翻,目中精光四射,大聲下令。
誓師是古代戰爭的一件必行之事,尤其是如此大規模的行動,更是不可或缺。
離擊破匈奴更近一步了,衆將無不是興奮莫銘,轟然領命,施權,告退。
“我們也走吧!”周陽大步出了帥府,飛身上了追風駒,策馬而去。
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緊隨周陽而出。他們這一行人太引人注目了。剛一出帥府,就給雁門的百姓認出來了,個個如遇親人似的,齊聲歡呼起來。
“大帥來了!大帥來了”。
“是大帥!是大帥!”
周陽在北方百姓心目中具有神聖的地位。百姓一見周陽的面,無不是激動難已。
雖然百姓並不知道歷史上有個。“凌辱之恨。”雁門全城被屠百姓死傷無數,卻是知道,要是數年前沒有周陽率軍血戰,雁門不會是現在這樣兒。百姓死傷肯定很慘重,就是堅固的雁門城都有可能給匈奴攻下來。
他們對周陽的愛戴之情絕對乎真誠,他們笑着、樂着、吼着、喊着、跳着、蹦着”以此來表達他們對周陽的愛戴之情。
周陽一邊策馬疾馳,一邊衝百姓揮手致意。
周陽的出現,固然讓百姓歡呼不已,讓他們更加歡喜的事情還在後頭,那就是當漢軍開出營房後,他們再次震驚了。
“隆隆”。
雷鳴般的響聲驟然響起,震得地皮都在顫抖,只見一隊隊漢軍從營房裡開了出來。
漢軍頭戴鐵兜鑑,身着新式盔甲,個個身如鐵塔,氣勢威猛不凡。排着整齊的隊形,一隊接一隊的開出來。打個比方,要是漢軍是洪水的話,雁門城就是水庫,雁門這座水庫驟然給漢軍這洪水灌滿,到處都是開動的漢軍,到處都是如雷鳴般的響聲。
雁門是北方重鎮,久經戰火考驗,雁門百姓見過的漢軍很多,就沒有如此之多。漢軍這是要打哪裡呢?城裡怎麼突然出現這麼多的漢軍呢?
百姓不由得猜測多端,多方打聽。
其實,根本用不着他們打聽,漢軍的吼聲已經告訴他們漢軍此次的攻擊目標是龍城了。
“龍城!龍城!”
漢軍一邊開進,一邊齊聲大吼,個個眼裡閃爍着野獸般的厲芒,高昂着頭顱,挺起胸膛,士氣高昂。
在此以前,進攻龍城屬絕對機密,不負;許泄露。如今,到了出之際。這事可以公之於衆了,可以激勵軍心士氣,激起將士們的必死之心。
果如周陽所料,此消息一傳開,漢軍將士們無不是熱血如沸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龍城,殺光匈奴。
漢軍將士們太過興奮了。無不是使出吃奶的力氣大吼,他們的吼聲直上雲霄,震得天空上的烏雲片片碎裂。
“龍城?龍城?”
百姓一開始還不明這兩個字是何意,略加打聽之下,立時明白。無不是歡喜難言,興奮莫銘,奔走相告,漢軍要攻打龍城的消息,跟風一般快,很快就全城皆知了。
“龍城!龍城!”
直搗龍城,徹底解決匈奴問題,這是邊關百姓的心聲。在上千年的戰爭中。邊關百姓受害最烈,他們的家園毀於匈奴之手,他們的親人給匈奴擄掠,他們的祖輩給匈奴屠殺匈奴的罪惡是蔡竹難書,他們對匈奴的痛恨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上蒼呀,終於開眼了,大漢要直搗龍城了”。
雁門的百姓激動難已,齊刷刷的跪在地上,衝上蒼叩頭,大聲爲漢軍祈禱:“老天爺。你睜眼看看,大漢的男兒要馳騁在大漠之上了”。
“老天爺,你要保護大漢的男兒!”
各種各樣的祈禱聲響成一片,百姓激動得淚水直流。
祈禱一完,百姓振臂高呼:“龍城!龍城!”
“龍城!龍城”。百姓的吼聲,漢軍將士的吼聲。匯聚在一起,匯成一壯歌,唱響在雁門,迴響在天地之間。
吼聲中蘊含着無盡的激動之情。這是百姓的心聲!
在沖天的怒吼聲中,漢軍正按照周陽的部署,一隊接一隊的開到雁門城下。不多大一會兒功夫,整個雁門城外。就爲一片紅色的浪潮所淹沒,這浪潮方圓數十里,洶涌澎湃!
波瀾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