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科學報報紙
霍海屬實沒想到,有人能肉眼看到環形山。
以前霍海刷短視頻看到過一個節目,邀請了一羣狩獵原始部落的馬賽人還是什麼人來參加,那些人能隔着三公里看清麻將上面是什麼花色。
霍海一直覺得這可能是地理環境造成的。
沒想到國內也有這種,裸眼視力五點六嘛這不是!
霍海想起來,自己可以做個視力表,篩選一下不同的人的視力,爲很多專業的事情做準備。
而落下閎更加想不到。
世界上怎麼會有人能通過外力提升視力極限範圍。
聽了霍海的描述,落下閎再次確認:“你是說,用透明的晶體打磨成這種凹凸狀,就能放大東西?”
霍海:“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可以試着透過一滴露水去看東西,就知道了。”
落下閎:“你的研究院就有這些?”
霍海:“多新鮮,我們多的是玻璃。”
玻璃這種東西,實際上在戰國時代就有了,但是並沒有研究出大規模的製造方法,可以判斷的是,幾乎都是意外產物,甚至很多是水晶,被誤認做了玻璃。
當然了,也有玻璃被誤認成了水晶的情況。
落下閎住在閬中,當然沒見過玻璃這種東西。
聽完霍海的描述後,落下閎:“能不能讓我加入研究院,我要去研究玻璃!”
霍海:“你是想研究讓普通人看得更遠的設備,或是讓你自己看得更遠的設備吧?”
落下閎認真的點頭。
爲什麼落下閎知道月球反射的太陽光呢?
因爲當肉眼能看得清環形山的時候很容易就能看到月暗部分的球形邊緣。
根本不需要太多分析,看一眼就能知道這玩意兒是個球,之所以陰晴圓缺,是因爲有一部分發光,發的什麼光?反射太陽光,就跟地面上的東西在太陽光下白的耀眼,在陰涼處看起來黑黑的,是一個道理。
但落下閎人生中有一個巨大的問題無法解決。
那就是他沒辦法讓別人看到他自己看到的東西。
所以渾天說一點市場都沒有。
只要能讓人勉強看到月亮暗面的邊緣,那渾天說必將短時間內成爲正統天文學!
霍海點頭:“去吧。”
“你現在都可以去研究院那邊,反正也沒多遠。”
“以後就住在那邊吧。”
……
長安城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
很多去年今年離開長安的人回來後,人都懵了。
這還是長安嗎?
雖然以前長安就很繁華,但是並沒有這麼多人整日在外面走動,也沒有這麼多貨物往來運輸啊!
但他們並不知道,長安城的外貌變化,已經是真正的變化中最小的一環了。
大街小巷,不少小孩高喊着:“賣報咯,賣報咯!”
一名校尉騎着高頭大馬經過,看到小孩手中的紙,忍不住好奇。
這小孩看起來不算是富裕的樣子,居然拿着這麼大一疊紙到處走?
“小孩,你是幹嘛的?”
小孩擡頭:“這位將軍,我是賣報紙的。”
校尉疑惑:“什麼報紙?”
他問的本來是報紙是什麼的意思,小孩子聽他問什麼報紙:“是科學報,這可是第一期科學報,以後這報紙火了,第一期找都找不到。”
校尉捏了捏下巴:“某在南方就聽說現在長安流行一種白紙,沒想到回來後就遇到了,這上面怎麼寫這麼密密麻麻的字體,寫竹簡的墨水寫在麻紙上不是會糊成一團麼。”
小孩尬笑:“這我哪兒知道,您買不買啊,這上面寫的字我也不認識,但是少尉大人說,這上面記載的東西,和長壽有關。”
校尉一聽,瞪圓了眼睛:“多少錢一份?!”
小孩:“十二大錢。”
這麼多紙,這麼便宜?校尉:“給我來一份!”
校尉拿到一份報紙,看了一眼,直接探頭。
根本看不懂。
雖然上面很多字他認識,但是絕大部分字,不認識。
認識的字不足夠讀通順。
還有,這上面寫的貌似也不是雅言,而是白話,稍微看一眼就能看到許多平時說話時候纔會用到的詞彙。
校尉有點懵逼,以爲自己被耍了,正要擡頭去罵那小孩兒時。
卻看到另外一個熟悉的尉官,也買了一份,直接看了起來:“目錄,《大漢人居環境衛生報告》《大漢醫療健康衛生報告》《營養學調查報告》《健康指導報告》?”
“這保不保真啊?”
“咦,霍二公子寫了前言推薦?那肯定是真的了。”
校尉疑惑了起來,自己認識這傢伙時,這傢伙還不認字也不是校尉啊,他們出發去草原打仗不是比我南下還早麼,他在哪兒學的認字,怎麼升職的?
校尉拿着報紙就走了,準備找個關係好的人問問。
此時,小學學堂裡,老師翻開報紙:“今天我們的科學課,暫時不學書本上的內容,來看一看當今大漢科學前沿的研究成果。”
“這第一篇研究,是大漢朝廷女醫官義妁大人的研究成果。”
“起因是,義妁醫官拜訪師兄弟時,發現整個長安縣範圍內,今年冬天的各種生病率降低了非常多,經過她的多番調查,最終將原因鎖定在了長安縣的環境衛生條令上。”
“經過對照義妁醫官發現,隨地大小便吐痰,會導致周圍人生病率提升,而避免這一點的方法,就是禁止隨地大小便隨地吐痰。”
老師看了看報紙繼續歸納總結:“於是義妁醫官就根據這個現象深入研究,結果發現不少病症都是以類似的方式傳播的,所以進行了一些歸納。”
“一個人一旦生病後,他呼出的廢氣,排出的廢水、排泄、吐出的痰、流出的鼻涕,都可能成爲病原攜帶體,而接觸這些病原攜帶體,就很容易讓自己感染。”
“所以,義妁醫官在這裡提醒所有小朋友,不要做隨地大小便的不文明行爲,也要遠離隨地大小便。”
“而自己,爲了防止被感染,可以勤洗手。”
其實這文章裡面,有很多東西老師都沒有讀出來。
因爲在他看來,這裡面記錄的東西如果說給小朋友聽太過於嚇人了。
這一片裡面進行了大量的比較。
比如,禁止隨地大小便的街區平均千人的染病率,而不禁止隨地大小便的萬年縣閭里的千人染病率。
後者遠高於前者。
這還只是最基礎的統計,接下來又進行了大量的其他疾病的統計。
其中有一些就比較嚇人了。
比如癘風,也就是麻風病。
還有疫病,也就是瘟疫。
報紙上居然還畫了圖,來說明得了麻風病人會變成什麼樣。
只能說圖上極其恐怖。
上面還描述了,如果得了麻風病,一般是怎麼解決的。
解決方法就是把生這種病的人關在同一個村子裡,這種村子就叫做麻風村。
甚至在記載中,有些地方發生這種病,爲了防止傳染,會直接殺掉染病的人,然後燒掉。
包括瘟疫,也是通過避免人的流動來防止傳播的。
所以,義妁總結,這些行爲其實就是在防止傳染病的傳播。
老師:“所以,爲了自己的健康,大家一定要記得四勤,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
“手上有大量的細菌。如果用髒手摳鼻子、揉眼睛、摸嘴巴,就會把病菌帶進體內,引起疾病。所以一定要勤洗手。勤洗澡,能及時清除毛髮中、皮膚表面、毛孔中的灰塵、細菌,指甲裡容易藏有灰塵、污垢,黴斑菌,應當勤剪指甲。”
這一部分,上面又提到了研究院的實驗,並且引用了一篇比較簡短的報告。
這篇報告出自現在的研究院研究員以前的霍海的門客,醫師彭衣。
彭衣一直在進行黴斑研究,因爲發現了腐壞食物腐敗的過程的問題,彭衣提出了一種大膽的猜想。
“任何生物都難免接觸攜帶黴斑病原,這種病原在生物失去活性後,會短時間大規模爆發,而在生物有活性的時候這些病原中的某些部分容易引起大量的病症。”
“因爲觀察到黴菌的擴散方式和菌類蘑菇比較相似,我們暫時把這種病原稱之爲黴斑菌,這些黴斑菌非常的細小,就好像放在十米外的沙子一樣,難以觀察到,但是當沙子數量太多,形成一堆沙子時,就能被觀察到了,目前我們正在想辦法用肉眼觀察到單個黴菌。”
老師自己都覺得這一切很神奇,他都想急切的知道這一切推論是不是真的。
不過,除了推論之外,這篇文章大部分東西都有強有力的證據。
畢竟,對照實驗擺在這兒,數據擺在這兒。
甚至爲了證明真實性,上面還進行了署名,不少數據是從長安的名醫們那兒拿到的,萬年縣長安縣包括陵縣還有城中的醫生都有。
除了醫生,還有藥材商提供的數據。
在經歷了將近三個月的衛生環境整治後,長安縣最近三個月藥材出貨量平均到每千人,數據遠低於萬年縣和陵縣區域。
這麼多醫生署名證明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沒想到藥材商都願意署名。
要知道藥材商署名後,如果其他地方知道了這個原理,都跟着學,那麼他們的藥材銷量就會大減!
但事實上,出來證明的藥材商都笑麻了。
目前城中最大的幾個藥材商中,有一個是樊噲的後代,叫做樊他廣。
準確的說,他現在已經不是武侯了,因爲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人告發樊他廣不是樊噲的後代,是他媽和人私通生的。
於是樊他廣被取消了爵位。
樊他廣就在長安城做起了生意,雖然丟掉了爵位,但畢竟關係網擺在這兒,樊他廣的生意做得很不錯。
現在樊他廣出來證明這篇文章的數據真實性,可一點都不虧。
此時樊他廣也在看文章,不過他自己看不懂簡體字,他在讓侄兒幫忙讀。
讀完後樊他廣笑眯眯的捋鬍鬚。
侄子小聲:“大伯,你這麼開心幹嘛?如果長安人都照着這上面做,豈不是都不怎麼生病了,你怎麼賣藥啊!”
樊他廣瞪了他侄兒一眼:“勝客,你還年輕還不懂。”
“世人的想法都會跟你一樣,只會覺得我愚笨,卻不想,名聲纔是最大的利益。”
“如果陛下看到我們爲了百姓着想,而寧願放棄巨大的利益,未嘗不會給我們家復爵。”
事實上,樊家歷史上還真復爵了,那都是幾十年後,準確的說是五十五年後的事情了。那時候樊勝客被宣帝復爵時,都快老死了。
當然,樊他廣這個被削去爵位的人可沒有得到復爵的機會。
不過時代變了,未嘗沒有可能性。
年少的才僅僅十二歲的樊勝客:“大伯,您平時就讓我一定要記住一定要恢復爵位,可是我們多賺一些錢,好好的過日子不好嗎?”
“我去上學才知道,原來大部分同學家根本沒有我們有錢,我們這麼有錢,在現在的長安已經是天大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