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遍傳天下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對於大漢天下來說,無疑是紛亂的一年,關東諸侯兼併日益激烈,自聯盟解散之後,各州州牧便頻繁更替且不提,退到長安的董卓,在七月被王允挑撥呂布刺殺於未央宮,呂布、王允共掌朝政。

不過更令人吃驚的,卻是自初平元年入了漢中的葉昭,在蟄伏不到一年之後,就不聲不響的吞併了益州,更向天下諸侯遞帖,於初平三年四月在成都迎娶大儒蔡邕之女爲平妻,邀請天下諸侯觀禮。

平妻是什麼,沒人知道,大漢只有正室與妾氏之說,並無平妻一說。

不過葉昭請帖之中卻解釋的很清楚,娥皇女英共侍一夫,平妻地位高於妾,也是明媒正娶,與正室同爲妻卻比正室略低。

簡單來說,爲了迎娶蔡琰,葉昭在正室與妾氏之間,又設了平妻之位。

聽起來,似乎只是葉昭爲了再娶一妻做出的荒誕決定,但仔細想想,葉昭的正室,可是漢室公主,當年先帝親自主持的婚事,葉昭如此做法,無異於在漢室的臉上打了一記耳光,同時也代表着漢室的威信在經歷長安再一次政變的削弱之後,又無形中被葉昭以這樣的方式削弱了一遍。

九江,壽春。

袁術看着手中的請帖,託着下巴看向身邊幾名謀士道:“這葉昭還真不安分,不過這平妻之事,其實上古便有,倒也不算過分,你們說……我再娶一妻如何?”

“以主公的身世,那葉昭娶得,主公自然也娶得。”謀士李豐笑道,他知道最近袁術寵愛一女子,欲將其扶正,但其妻子卻是名門望族出身,地位不好動搖,如今葉昭迎娶蔡琰,等於是給了袁術一個臺階,即不得罪正室背後的家族,也能得償所願。

“主公,葉侯如今佔去益州,亦是天下有數諸侯,此番遍邀天下羣雄,我等是否送一份賀禮?”袁渙看着袁紹道。

“他?諸侯?”袁術聞言不屑的冷笑一聲,搖頭道:“一良家子出身,昔日洛陽幾度戲耍於我,如今他迎娶嬌娘,我爲何要賀他?若非蜀中道路不通,某倒想在他大婚之日率軍平了他!”

袁渙聞言,不再說話,袁術跟葉昭的恩怨,很難講清對錯,要真細究起來,其實挑事的還是袁術,但葉昭極擅心計,安知那不是葉昭算準了袁術心態故意激怒袁術找他麻煩,也好從中牟利,因爲從結果來看,每次都是袁術吃虧,甚至最後還被趕出洛陽,袁術記恨葉昭,也合情合理,只是這心胸,未免狹隘了些。

畢竟不管袁術怎麼對葉昭看不上眼,那都是手握一州之地的諸侯,而且地處益州,與袁術暫時並沒有利益衝突,正該結交,卻被袁術這麼輕飄飄一句話給斷了。

荊州,襄陽。

劉表將請帖遞給一旁的蒯良:“子糅以爲如何?”

“主公不願去?”蒯良看向劉表,詢問道。

“如何能願意,這是在打我漢家顏面!”劉表冷哼一聲道。

“但臣以爲,此番正是結交葉侯之良機!”蒯良沉吟道:“如今主公正與那袁術開戰,袁術幾番犯我疆界,欲侵吞我荊州之地,若此時與葉驃騎不睦,雖然如今蜀中新定,葉驃騎不太可能主動出戰,但只需一旅偏師屯兵夷道,便可威脅我軍背部,如今葉驃騎立足未穩,但蜀地易守難攻,主動權在葉驃騎掌握,在解決袁術之患前,臣以爲,莫要豎此強敵爲好。”

“劉家子弟,不會去!”劉表冷哼一聲道。

“吾弟異度近日無事,可代主公往蜀中一趟!”蒯良笑道,異度乃其弟蒯越表字,對於葉昭,他們兄弟是久聞其名,而且如今兩家比鄰,正好藉此機會前去一觀。

“異度若是願往,卻也不錯。”劉表點了點頭,此事就算這般定下,葉昭此番如此大張旗鼓的大婚,在諸侯看來,那就是在削漢家顏面,劉表初至荊州,如今也未立穩跟腳,自然不好拂了蒯良的話。

遠在幽州的劉虞就乾脆多了,直接拒絕祝賀,劉備雖有心去結交葉昭,但在這件事上,顯然劉虞不可能鬆口,劉備也不好因爲這事跟劉虞鬧翻,之前袁紹、韓馥想要擁立劉虞時,劉備已經惹得劉虞不滿,此刻更不好拂了劉虞的好意。

相比於劉虞,公孫瓚那邊就爽快多了,當接到葉昭請帖之後,公孫瓚笑着將請帖遞給關羽道:“雲長與葉驃騎也算有舊,而且葉驃騎對雲長也是頗爲欣賞,不如此番,便由雲長代我去一趟益州祝賀如何?”

“只是軍中之事……”關羽皺了皺眉,自洛陽回來之後,他感覺公孫瓚對他有些疏遠,究其原因,恐怕還是當初分別之時,自己與劉備敘舊一夜未歸,當初公孫瓚雖然未說什麼,但回來之後,對關羽手中的軍權便開始一步步削弱,這讓關羽很難受,如今公孫瓚與劉虞幾乎水火不容,尤其是這次討董之後,公孫瓚被封爲薊侯,奮武將軍,有了與劉虞齊平的地位之後,雙方矛盾也就更加不可調和。

劉備作爲劉虞的心腹武將,自然不受公孫瓚待見,連帶着,因爲關羽見了劉備一面之後,對關羽也有了猜忌,此番名爲派關羽去祝賀,實際上就是將關羽踢開,重收關羽兵權,關羽心中明瞭,卻也沒解釋什麼,他不屑解釋。

“雲長放心,軍中之事,自有人料理。”公孫瓚笑道。

也罷,當初自己能得如今地位,也是拜了葉侯,如今正好去感謝一番這知遇之恩。

關羽插手一禮道:“末將領命!”

冀州,渤海。

“着人送分賀禮於他!”袁紹將請帖放下,搖頭笑道:“那葉昭,還真不讓人省心!”

“主公心胸寬廣,令人敬佩!”許攸微笑道。

當初葉昭離開之際,雙方可並不愉快,那場瘟疫,幾乎將整個聯軍給斷送,洛陽周圍方圓數百里都不見人煙,若非葉昭走時留下那捲書冊,天知道那場瘟疫會擴散到什麼地步。

“怎麼?子遠想去?”袁紹看向許攸道。

“畢竟昔日好友,而且在下也想看看,那葉昭如今究竟發展到何等地步。”許攸微笑道。

當年謀劃刺殺靈帝之事敗露,許攸潛逃,對於當初壞了好事的葉昭,可沒安什麼好心,畢竟當初葉昭封侯,可說是踩着他們上位的,如今葉昭已經是一方諸侯,他日袁紹平定天下,蜀中自然也是必爭之地,如今正好去看看葉昭的實力,將來也好有個應對。

冀州,東郡。

曹操聯盟之時的義舉,如今也算髮酵成功,總算得了一處根基之地,如今爲東郡太守,身邊也開始聚攏了不少人才。

“他還真做了!”曹操有些憤憤不平的將請帖扔到桌案之上道。

身旁一名文士將請帖撿起,翻看一番道:“主公如今正值崛起之時,正該廣結天下豪傑,彧以爲,主公當遣人前去祝賀。”

曹操聞言,看向文士皺眉道:“文弱,我與那葉修明乃故友,昔日也頗得他照拂,他大婚,我自然願意祝賀,但此事……他這是……”

“主公!”文士搖了搖頭道:“今時不同往日,葉驃騎已然成勢,有此蜀中之地,可坐觀天下諸侯紛爭,已是立於不敗之地,未來數載乃至十數載之內,蜀中之主之位無人可以撼動,主公欲匡扶漢室,如今非是計較得失之時,就如主公所說,主公與他乃故友,此刻正該借其勢。”

曹操默默地點點頭,重新從文士手中接過請帖,嘆了口氣,突然笑道:“昔日洛陽之時,我與修明、本初、公路皆爲青年一輩俊傑,修明年紀最小,出身最低,那袁公路常以此奚落於他,不知如今,那袁公路知修明如今成了蜀中之主,會是何等表情?”

文士聞言,也不禁莞爾,當年他也在洛陽爲官,與葉昭也算有點頭之交,對於葉昭的能力還是頗爲看好的,當初葉昭也有過接近他的心思,只可惜……終究道不同,他在離開冀州之後,最終選擇了曹操而非葉昭。

長安,溫侯府。

呂布看着手中的請帖,擡手便扔掉,跟葉昭之間,沒有任何愉快的記憶,如今他雖在殺了董卓之後,爲當朝武將之首,但一想到葉昭如今乃蜀中之主,心中就不覺氣氛。

“奉先何故動怒?”王允微笑着看着呂布道。

“司徒何故將此物給我看?”呂布不滿的看向王允道:“他葉昭娶妻,與我何干?”

“如今那葉昭定蜀,更手握漢中,比鄰三輔之地!”王允搖了搖頭道:“而且是以驃騎將軍之身,兼領這州牧之職,我等拿他也無可奈何,這等時候,還是莫要激怒於他。”

“那不去便是!”呂布冷哼一聲道。

王允搖了搖頭:“旁人可不去,但你我如今初定長安,四方諸侯卻皆拒絕奉詔,若能說服葉昭助陛下,與我等而言,有益無害。”

“司徒要我去?”呂布皺眉道。

“正是!”王允點點頭:“如此一來,也能彰顯我等誠意!”

誠意個屁!

呂布心中暗罵一聲,他不擅長政治,王允說的,似乎也有幾分道理,但要他去給葉昭慶賀,卻是有些勉爲其難,斷然搖頭道:“此事叫別人去,某決不去!”

“奉先……”王允開口,還想再勸,呂布卻已經起身。

“我意已決!”呂布悶哼一聲,也不理會王允,徑直離開。

王允面色變得有些難看,對着呂布的背影狠狠地唾了一口暗罵道:“胡蠻!”

第十章 醉鬼第一百零六章 南蠻猛將第七十四章 以退爲進第三章 威懾第六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章 得隴還是得蜀第八十五章 混亂第八十七章 甘寧獻計第四十八章 郭嘉領兵第四十一章 血染徵袍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七章 任命第十四章 呂布來襲第三十五章 父子第五十一章 驅民第五十七章 誘敵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四章 太后保媒第四十四章 總有宵小想害陛下第五章 無謀第三十八章 又有了第三十七章 看破第六十九章 蒙縣遇阻第八十五章 甘寧拜師第三十二章 底牌第一章 重生第六十八章 義士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九十八章 投奔第九章 先聲奪人?第四十章 池魚說天下第七十二章 窩囊而死第七十七章 愣頭青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九十八章 朝廷封賞第四十八章 遠謀第五十六章 諸侯應對第一百零六章 南蠻猛將第二十八章 衛家之劫第二十四章 各有所求第二十二章 拿人、再遇第四十七章 接見匈奴使臣第八十八章 天下爲棋第五十九章 詔令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七十一章 殺戮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二十八章 說服第九十一章 不敗秘訣第九章 童子劉辯第一百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二十二章 一日破城第十三章 董卓點將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八章 辯王子第十五章 錢驀第二十二章 發難第三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六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五十八章 靜待第四十九章 無力反抗第五十章 八校之議第一百零七章 廢立第三十章 升官第九十一章 郭嘉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非臣不忠,乃君不明第九章 葉昭論太平第七十六章 各有籌謀第十九章 策反第二十二章 發難第一章 誠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苦戰第五十三章 戰報第八十章 葉昭一戲呂布第三十五章 父子第二十九章 獄滿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四章 爲官之道第五十章 功成第八章 辯王子第五十七章 西園立八校第九十一章 不敗秘訣第五十三章 百官聯名第七十五章 澄清第五十三章 百官聯名第七章 任命第五章 衝突第七十五章 陷城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三十六章 衝動的代價第六十九章 不講情面第八十八章 驅賊自重第一百一十六章 御獸第三十一章 人心向背第六十九章 漢帝崩,大亂起 上第九十三章 葉昭之威第七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五章 孫策退兵
第十章 醉鬼第一百零六章 南蠻猛將第七十四章 以退爲進第三章 威懾第六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章 得隴還是得蜀第八十五章 混亂第八十七章 甘寧獻計第四十八章 郭嘉領兵第四十一章 血染徵袍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七章 任命第十四章 呂布來襲第三十五章 父子第五十一章 驅民第五十七章 誘敵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四章 太后保媒第四十四章 總有宵小想害陛下第五章 無謀第三十八章 又有了第三十七章 看破第六十九章 蒙縣遇阻第八十五章 甘寧拜師第三十二章 底牌第一章 重生第六十八章 義士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九十八章 投奔第九章 先聲奪人?第四十章 池魚說天下第七十二章 窩囊而死第七十七章 愣頭青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九十八章 朝廷封賞第四十八章 遠謀第五十六章 諸侯應對第一百零六章 南蠻猛將第二十八章 衛家之劫第二十四章 各有所求第二十二章 拿人、再遇第四十七章 接見匈奴使臣第八十八章 天下爲棋第五十九章 詔令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七十一章 殺戮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二十八章 說服第九十一章 不敗秘訣第九章 童子劉辯第一百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二十二章 一日破城第十三章 董卓點將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八章 辯王子第十五章 錢驀第二十二章 發難第三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六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五十八章 靜待第四十九章 無力反抗第五十章 八校之議第一百零七章 廢立第三十章 升官第九十一章 郭嘉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非臣不忠,乃君不明第九章 葉昭論太平第七十六章 各有籌謀第十九章 策反第二十二章 發難第一章 誠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苦戰第五十三章 戰報第八十章 葉昭一戲呂布第三十五章 父子第二十九章 獄滿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四章 爲官之道第五十章 功成第八章 辯王子第五十七章 西園立八校第九十一章 不敗秘訣第五十三章 百官聯名第七十五章 澄清第五十三章 百官聯名第七章 任命第五章 衝突第七十五章 陷城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三十六章 衝動的代價第六十九章 不講情面第八十八章 驅賊自重第一百一十六章 御獸第三十一章 人心向背第六十九章 漢帝崩,大亂起 上第九十三章 葉昭之威第七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五章 孫策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