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捷報(下)

大明,南京。

年過花甲的朱元璋依舊精神矍鑠,每天從早忙到晚,一直處理公務。好在太子也已經親政很久了,能幫着朱元璋處理政務,減輕了他不少的負擔。

他現在也默許奏章大都由朱標處理,他來做最後的核準。

所以此次出征北元的軍報也是朱標先拿到的。

看着眼前的這兩份軍報,朱標心頭五味雜陳。

一份是藍玉的,上奏說他在捕魚兒海一帶,殲滅了北元殘部,俘獲了北元的大部分朝臣貴族,還有元主。

外加牛羊、馬等牲畜十五餘萬頭,還有北元的璽印、財物等等。

這對大明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眼下大明對外最大的敵人終於消失了,從此以後九邊邊防的壓力大爲減輕,邊地的百姓,也能緩解下肩頭的壓力了。

可是另外一份朱棣的奏報,朱標看着心裡就有些很不是滋味了。

朱棣此次出征,大破哈剌章部,以及其他大小部族,共俘獲人、畜各十萬,戰績豪華,比之藍玉的,也只是少了幾分政治上的好處。

再算上此前朱棣在金山一戰中,先攻破金山,再襲松花河,配合着大軍打垮了納哈部的戰績。

朱棣已經不僅僅是大明軍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了,而是一顆耀眼的將星!

這兩仗下來,朱棣在軍中的地位穩固無比,就是永昌侯藍玉也不好再小瞧燕王了。

朱標看着朱棣的奏報,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作爲太子,對兄弟們一貫都是愛護的,有優秀的兄弟,他也會感到很欣慰,畢竟他的太子之位實在太穩固了,穩固到他不介意自己的兄弟們展露才華。

可是朱標身邊,總有那麼一批人在那諫言,將朱棣看成一個極大地威脅,慫恿他對朱棣下手,弄得朱標煩不勝煩。

就連藍玉,也在私底下跟他說朱棣是個大禍患,希望朱標能早些把他剷除。

朱標也很明白,大明遲早是要削藩的,畢竟他能受得了兄弟們有這麼大權力,可他的後代就不一定了。

但現在他父皇還在位呢,這事也輪不到他發話,一個兩個都希望自己成爲他們心中合適的君主。

可是他們每個人心中的君主都不一樣,他朱標總不能來一個一人千面吧?總會有一批人不滿意,所以朱標也就把這些話當做耳旁風。

他從來不認爲朱棣會威脅到自己的太子之位,進而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要知道他的太子之位,是朱元璋親自定下來的,而朱元璋的想法,朱標也很清楚,早些定下太子,早些培養,避免皇室內亂朝堂動盪,也可以讓他的接班人在水準線之上,免得出現無能之輩。

要是真想動他的太子之位,只有一個人可以,那就是已經逝去的馬皇后,他朱標的生母。

但這種事,想想都不可能,所以朱標又有什麼好怕的?

不過考慮到底下人的想法,朱標也是打算做一些妥協,把軍中親善朱棣的一些將領,換個地方駐紮,不要再放到北平一帶了,就當是給朱棣的一個敲打了。

朱標進宮後,把這兩份捷報遞給朱元璋,請朱元璋考慮怎麼做賞賜。

等到朱元璋看完這兩份捷報,才躬身說道:“我想把北平都司的有功之臣做一些調動。”

朱元璋犀利的看了他一眼,老朱對他的這種想法,爲的是什麼,也是心知肚明。

不過朱元璋很快就拒絕了,說道:“賞功不是你這個賞法,而且你沒必要怕你四弟!”

“名位、軍中宿將、百官都是在你這邊的,你有什麼好擔心的?”

朱標也只能無奈的摸了摸鼻子,嘆道:“實不得已而爲之。”

朱元璋搖了搖頭,教訓朱標說:“當皇帝,最重要的是決斷,你不能老是被手下這羣大臣影響,聽風就是雨。”

頓了頓之後,朱元璋又說道:“何況,此次征討北元,得了將近三十萬的俘虜,還要你四弟把他們安頓在北平都司,手裡沒有刀子可不行。”

朱標聽到這,就明白了,這應該是錦衣衛提前把部分軍報通過密奏,上報給了朱元璋。

將近三十萬的俘虜安置,可不是個小問題,朱標想到這,眼睛一轉,想出了個好主意。

“父皇,我想把我東宮的一些屬臣派往北平,幫着一起安置牧民,也好顯一顯他們的本事,不然兒臣也不清楚他們的能力到底如何。”

朱元璋沉吟片刻,問道:“你都打算派誰去?”

朱標考慮了下說道:“這事也不能給我四弟造成什麼障礙,不如就派一些小官,還有我的那羣師兄弟們,比如方孝孺這些人,他們資歷不高,應該不會對大事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

朱元璋想了想,覺得可以。

“那就這麼辦吧!你記得囑咐他們,去了主要是去看,要真的有什麼方略,記得先給我,讓我考慮後再做定奪。”

雖然朱元璋對朱標的這羣師兄弟不怎麼能看得上眼,但人才總是要歷練出來的,更何況他也不好反駁太子。

現在太子的做法朱元璋也能明白,不外乎就是把那羣一直在他耳邊嘮叨的人,都打發出去做事,耳根子落一個清閒。

其實方孝孺這個人,朱元璋還是很有印象的,畢竟是宋濂的徒弟,一向頗具孝名。而且之前被人誣陷,關進大牢,還是太子幫着求了情,才被他放出來的。

就朱元璋的觀感來說,這個方孝孺人品確實不錯,做事的能力反正沒看出來,在地方還能被人誣陷坐牢,處事手段恐怕也不算圓滑。

不過到底是太子的師弟,該給的機會,朱元璋一定是會給全的。

而且說到底,有燕王在那,安頓北元的降部,就算不上什麼難事。

索性丟過去看看唄,是人才總是會顯露出來的。

朱標得到父親的許可,心中大爲高興,回到東宮後,立刻把方孝孺請來,將事情說了出來,對他也是一頓猛誇,只剩說以後的大事就交給他了。

方孝孺欣然答應了下來,滿是自信的說:“安頓降民小事爾,此去一定會幫殿下看好燕王和永昌侯的。”

朱標一聽就覺得事情不對勁了,我讓你去不是爲了看住燕王和藍玉的呀!

眼看方孝孺對朱棣兩人的成見這麼深,朱標也很是頭疼,有些後悔在朱元璋面前提到讓方孝孺去北平了。

偏偏現在又不好反悔,而且已經和朱元璋提了方孝孺的名字,現在也跟方孝孺說了,要是臨時把方孝孺拉回來,不讓他去,那就是左右難堪。

朱標把方孝孺打發出去,思來想去又把黃子澄喊來了,黃子澄雖然也認爲要削藩,但好歹爲人沒有方孝孺那麼固執,對待軍中將領也沒有那麼瞧不起。

朱標打算把黃子澄也一併派去北平,好儘量調和下方孝孺的臭脾氣,免得和北平現在的將領們發生衝突。

黃子澄聽完朱標的打算,就說道。

“殿下有心想避免方孝孺和他們發生衝突,那單單一個我是不夠的的,方孝孺在士林素有清名,我恐怕攔不住他。”

“我建議讓曹國公或者魏國公跟着一起,他們也是將門出身,和永昌侯搭得上話,又和燕王有些親戚關係,想來是比較合適的。”

朱標考慮再三,決定還是派曹國公過去,畢竟這個是真正的天家親戚,相對要可靠些。

魏國公也就是徐達一脈,向來低調,不一定願意摻和到這事裡。

而且曹國公李景隆好讀兵書,常有大論的名頭,他朱標也是聽過的,能力也不算差,連着幾次練兵,都被評爲上等。

雖然他覺得李景隆只是學到了李文忠的皮毛,但李文忠到底是天下名將,李景隆就是學到點皮毛,也不錯了。

這完全不妨礙他讓李景隆出面做一些小事。

於是朱標就定下讓李景隆、黃子澄、方孝孺三人爲首,領着東宮一批屬臣,前往北平,幫着處理三十萬降民的安頓之事。

大軍還在迴轉中的朱棣,還不知道太子給他打發來了這麼一羣人,他正在讓張玉主持分配財物。

大致上就是將領們分五成,士卒們再拿五成,他自己就不要了。

要放以往,按照軍中的潛規則,他朱棣作爲主帥,理應獨自拿下兩成到三成,普通的士卒們能有兩成就不錯了。

可這不是朱棣有了何秋這麼一個女婿,現在完全不缺錢,對於這次出征斬獲的財物,朱棣就沒放在心上了。

這讓朱棣手下的士卒們高興壞了,就連將領們也都很開心,畢竟按照以往的規矩,將領們也都拿不了這麼多。

這讓他們對朱棣更加親善了,朱棣不單單領着他們立了功,搶到的財物也大都交給了他們,仗義啊!

等到班師回朝後,還有朝廷的賞賜,這一次出征是掙了個盆滿鉢滿。

第324章 永樂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262章 心涼的鬱新第196 章議遷都第145章 席宴第228章 解惑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31章 學習管理學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135章 平亂第88章 秋闈將至第29章 爽快人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93章 不服來辯第20章:殺雞儆猴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48章 雷gong(汞)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335章 書生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31章 學習管理學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65章 士農工商第359章 線索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301章 治淮難題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345章 打臉第303章 議洛陽第19章:飢餓營銷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70章 煤炭第178章 治療第278章 郢國公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354章 刺殺第258章 時不我待第293章 百官俸祿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140章 影響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107章 殺人第138章 書局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167章 大軍北伐第228章 解惑第153章 考試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14章:收購小麥製造泡麪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盡毀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323章 何棟第24章 紅薯面世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293章 百官俸祿第139章 紅樓問世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122章 酷刑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301章 治淮難題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42章 門下走狗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97章攻佔豐臺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354章 刺殺第172章 有喜第180章 捷報(上)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93章 不服來辯第52章 土豆飯
第324章 永樂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262章 心涼的鬱新第196 章議遷都第145章 席宴第228章 解惑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31章 學習管理學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135章 平亂第88章 秋闈將至第29章 爽快人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93章 不服來辯第20章:殺雞儆猴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48章 雷gong(汞)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335章 書生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31章 學習管理學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65章 士農工商第359章 線索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301章 治淮難題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345章 打臉第303章 議洛陽第19章:飢餓營銷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70章 煤炭第178章 治療第278章 郢國公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354章 刺殺第258章 時不我待第293章 百官俸祿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140章 影響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107章 殺人第138章 書局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167章 大軍北伐第228章 解惑第153章 考試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14章:收購小麥製造泡麪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盡毀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323章 何棟第24章 紅薯面世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293章 百官俸祿第139章 紅樓問世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122章 酷刑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301章 治淮難題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42章 門下走狗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97章攻佔豐臺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354章 刺殺第172章 有喜第180章 捷報(上)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93章 不服來辯第52章 土豆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