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

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

揚州府。

楊憲看着眼前身着華服的年輕人,臉上露出一絲驚訝的神色。

“怎麼,楊卿見到我很驚訝?”年輕人開口笑道。

“下官楊憲,拜見太子殿下!”

“楊卿無須多禮。”朱標笑吟吟地看着楊憲,道。“這才幾月時間不見,揚州城已經大變樣子,楊卿你可是大功臣。”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太子朱標。

原本按照楊憲自己估算,朝廷真要派人來的話,應該也是要到秋收的時候。

這個時間節點過來,楊憲一下子反而猜不到對方用意。

朱標提議去揚州新設立的鹽場看一看。

楊憲自然從善如流。

一路上,二人有一茬沒一茬聊着,君臣和睦。

不得不說,朱標確實有着獨特的人格魅力,讓人很難不心生親近。

而楊憲也通過聊天的一些細節,推算出了朱標此行的目的。

好傢伙,朱標竟然是來和他請教大明開中法的弊端。

僅僅只是通過自己奏摺上寫的一些隻言片語,便能夠看到這麼遠,不愧是朱標。

對此楊憲並未保留,他本就是歷史網文愛好者,直接將後世網上看到的那一套說辭說了出來,言明各種利害。

朱標聽得很認真,時而皺眉,時而點頭,時而又是直接提出他自己的看法。

楊憲都一一作答。

“殿下,鹽場就在前面了。”楊憲開口道。

“好,就讓我看看楊卿親自經營的鹽場。”朱標開口笑道。

反正此行的目標他已經達到了,心情格外愉悅。

朱標已經清楚看到了問題所在,只是開中法短時間內不可能取消,邊地戰事緊張,缺糧問題一日不解決,開中法就一日不能取消。

可糧食問題總有解決的一天。

因此朱標對於揚州此行,已經心滿意足。

只是等到他看到鹽場工作情況,還是大吃一驚。

朱標在看過楊憲的奏摺後,花了不少的時間才終於搞清楚新的製鹽之法,楊憲在奏摺中只是寫了原理方法,並未詳細到使用何種器具,很多東西都需要他們自己琢磨。這也是爲什麼朝堂,還未將這套新的製鹽之法,向全國推廣的原因之一。

在鹽場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器械設施後,朱標都會恍然大悟,在心中生出原來還能如此的想法。

對楊憲就更加佩服了。

此時正是忙碌的時候,鹽場裡的鹽工們忙碌的不可開交。

朱標看了一會兒,忽然皺起了眉頭。

他總覺得事情好像哪裡有些不對勁。

鹽場裡的鹽工們雖多,但卻沒有絲毫雜亂。

有專門從鹽壁上敲鹽礦的,有專門將鹽礦敲碎的,有專門研磨的,還有專門溶解過濾.

他腦子忽然浮現出一個詞,流水!

對,整個製鹽過程就如流水一樣順暢,有條不紊。

朱標又是站在一旁了一會兒,明顯看出不凡之處,卻一時想不通其中訣竅。

“楊卿,我瞧着你這鹽場好像與別地鹽場有些不同啊。”朱標開口問道。

既然想不明白,乾脆就不想了。 楊憲伸手抓起一小把精鹽放在手中,驗了一下品質後,隨手將其拋了回去。

他伸手指着鹽場的鹽工說道:“要得到最後這雪白純淨的食鹽,需要採礦、敲碎、研磨、溶解、過濾、解析這幾個步驟,我把這些步驟全部劃分,每人只負責一個步驟,這樣非但能提升效率,還能提高質量。”

看到朱標仍舊聽得一知半解。

楊憲當即拍了拍巴掌,示意鹽場內的鹽工們全部停下。

沒有什麼講授,比親自演示更加清楚了。

“小李,你帶5個年輕人,按照伱們一開始的法子製鹽。”

“老孫,你同樣帶5個人,按照我教給你們的方法做事。”

楊憲分別朝其中兩個人喊了話,一個年輕人和一個上了年紀的大漢應了一聲,開始聽命行事。

“來人,豎一炷香!”

楊憲見衆人準備妥當後,讓人在一旁豎起了一炷點燃的香。

然後,比賽開始了。

鹽場內兩組人開始忙碌起來。

朱標明白楊憲的用意,因此他看的格外認真。

在他看來,明顯是那個叫做小李的年輕人那隊看起來更有優勢,因爲這隊人無不是青壯勞動力。

反觀老孫頭那邊,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紀的。

也正如朱標所想,無論是敲鹽礦還是搬運研磨,明顯都是年輕人那隊更有優勢。

但卻架不住老孫頭那隊如行雲流水一般的工作流程,一開始或許還不明顯,不過時間越久,流水線工作的優勢便越明顯。

沒過多久,兩邊便是拉開了差距。

一炷香燃盡。

老孫頭這隊人制好的食鹽數量竟然是小李他們的五倍之多。

這麼明顯的結果放在眼前,別說是朱標了,就算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怕是也能看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原來如此。”

朱標眼中露出精光,驚奇道:“只不過簡單改變了一種生產模式,生產的速度竟然提升了足有五倍之多!”

如果將這種模式在全國鹽場推廣的話,那速度效率豈不是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

朱標看着自己身旁的這個男人,忽然想起對方在奏摺裡寫的一句話,結合此時此刻看到的場景,不由得肅然起敬。

“微臣希望能夠看到一個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

當時正是因爲看到這一句話,纔會讓朱標無條件相信楊憲,願意在奉天殿爲他站出來。

一個能夠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個有着如此高遠志向的人,一個整顆心只裝着百姓的人,又怎麼會爲了所謂的虛名去平白糟蹋百姓的稻苗呢。

之前歷朝歷代,鹽對於百姓來說都是奢侈品。

並非說百姓買不起,買得起和日常用得起是兩個概念,對於百姓來說糧食永遠是第一位,活下來永遠是第一位,至於過得好不好那要往後稍稍。

而如果這種生產模式能夠得以推廣,再加上新的製鹽之法,那麼整個大明產鹽的量將會提升數十倍之多。

楊憲奏摺裡的願景,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實現。

眼前這個男人,不僅說到,而且做到。

(本章完)

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第13章 奇貨可居191.第191章 聖人耶?(4k)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255.第253章 相公,我想去明記紡織廠工作164.第164章 神蹟第37章 徐達買衣第22章 雪花酥第108章 科舉改革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186.第186章 大捷!(4k)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274.第272章 倭人治倭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45章 田園之樂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26章 十三粒糧食第35章 紅樓問世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第392章 一起笑了第360章 並非“仁君”(4k)154.第154章 丈量天地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192.第192章 斬草除根(4k)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241.第239章 滿載而歸!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第7章 神秘小瓶第383章 咱既坐朝,也治國!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第56章 古董羹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285.第282章 楊國公爲國犧“身”(4k)第64章 本來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們相處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385章 百官哭,總好過百姓苦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147章 真買樓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第307章 人老成精(4k)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272.第270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第37章 徐達買衣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第309章 狗鏈(4k)第387章 身後名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第380章 頭上只能有一片天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第307章 人老成精(4k)第134章 上山下鄉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第104章 野望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
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第13章 奇貨可居191.第191章 聖人耶?(4k)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255.第253章 相公,我想去明記紡織廠工作164.第164章 神蹟第37章 徐達買衣第22章 雪花酥第108章 科舉改革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186.第186章 大捷!(4k)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274.第272章 倭人治倭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45章 田園之樂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26章 十三粒糧食第35章 紅樓問世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第392章 一起笑了第360章 並非“仁君”(4k)154.第154章 丈量天地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192.第192章 斬草除根(4k)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241.第239章 滿載而歸!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第7章 神秘小瓶第383章 咱既坐朝,也治國!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第56章 古董羹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285.第282章 楊國公爲國犧“身”(4k)第64章 本來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們相處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385章 百官哭,總好過百姓苦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147章 真買樓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第307章 人老成精(4k)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272.第270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第37章 徐達買衣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第309章 狗鏈(4k)第387章 身後名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第380章 頭上只能有一片天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第307章 人老成精(4k)第134章 上山下鄉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第104章 野望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