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

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

“哼,我也知道楊憲那小子沒有別的意思,不然你以爲換了其他人我還會是這個反應嗎。”朱元璋冷哼道。

他看着朱標,原本以爲自己的這個好大兒,已經磨鍊夠了。

如今看來,還遠遠不夠。

起碼在帝王心術這一點上,還需修煉。

對於朱元璋這些帝王來說,朝廷能人志士不能少,可也不能多。

比如像楊憲這樣的人才。

朝廷上有這麼一個楊憲,那是大明幸事。

有十個楊憲,大明疆域夠大,也是好事。

可要是大明王朝有一百個楊憲這樣的人,朱元璋認爲自己就該頭疼了。

在朱元璋看來,這樣的聰明人一多,朝廷必亂。

首先內鬥就無可避免,如果是庸才造成的破壞力還不明顯,可這些聰明人就難說了,指不定搞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到時候朝堂動盪,甚至整個天下都會發生動盪。

對於朱元璋來說,科舉取士,他寧願要一羣忠心的庸才,也不能要一羣思想活躍的聰明人。

因爲越有思想,越有本事的臣子,也就代表着越難控制。

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劉基,劉伯溫。

在朱元璋看來,劉伯溫這個人,表面上看上去平靜、心細。

其實裡頭啊,心高氣傲着呢。

他是敬畏咱,但卻不親近咱。

這也是爲什麼劉伯溫開國後,只被授封一個三等爵位的原因。

當然這對劉伯溫來說,也是好事,他正樂於如此。

可這樣的臣子,他朱元璋都只能做到這個地步,更何況是之後的皇帝呢?

像劉伯溫這種只是骨子裡看不起上位的人還好說,朱元璋最怕的還是那種有野心的聰明人。

他能夠降服得了這些豺狼虎豹,朱標能夠降服得了,可再往後,比如到了雄英這一代,還能對付的了嗎?

如果一羣既聰明又有野心的官員,結黨營私,到時候文官們直接做大。

相權與皇權本就是一堆相生相剋的冤家。

既然不能廢除,那就削弱相權。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出臺一些限制相權的制度,相權與皇權漫長的拉鋸戰,延續了上千年之久。

朱元璋最怕的就是,自己後人權力被架空。

如果滿朝都是平庸之輩,那麼這個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畢竟,從只知道忠心的庸碌之輩手裡奪權,可比從那些滿是野心的聰明人手中奪權要容易得多。

太和殿內。

朱元璋繼續向朱標傳授着他的帝王心術。

歷史上大多數皇帝,都是喜歡忠臣多過能臣的。

這個儒家思想所倡導的中庸思想也有關係。

不過分優秀,也不至於太差,能夠在自己掌握之中,忠心於自己的大臣,對於這些帝王來說纔是完美的臣子。

可事實上,從四書五經內選拔出來的人才,真就能做到永遠忠心大明嗎。

要是朱元璋知道,他大明朝後期能選出“水太涼”的這種官員,非得氣死不可。

這個沒有骨頭的傢伙,正是明萬曆三十八年進士第三。 所謂人心善變。

八股取士雖然將考試內容規定在四書五經,將文人的思想禁錮。可這些讀書人,哪怕是讀再多的四書五經,難道他們就真的能如儒家推崇的聖人一樣了嗎?

在他們入朝爲官後,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權力後,由於之前壓抑的太過,有時候,反而會變得更加扭曲。

後世,在一些人看來,大明就是亡於那羣讀書人手中的。

八股取士,選取的官員,按楊憲的話,說一句難聽的,除了會四書五經外,根本就是廢物。

不過朱標心中清楚的知道,自己此時是無法從這個方面說服他的父親的,想起離開前楊憲和他說的一番話。

朱標在腦海裡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口說道:“父皇,你講的這一切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沒有外敵。”

“你試想一下,如果面對外敵入侵,滿朝文武皆是庸碌之輩,到時候這一行爲就不是什麼江山永固了,而是滅種亡國!”

朱標的話,對於朱元璋來說如同一道晴天霹靂。

外敵入侵?

不過他又想了想,大明如今最大的外敵,不就是草原上的韃子嗎。

先前他們制定的購買羊毛,讓對方產生經濟依賴,從而削弱對方軍事實力的政策,已經消除了這個最大隱患了。

還有什麼外敵?

朱元璋開口問道。

“父皇,莫不要忘記楊卿的仙稻稻種,以及土豆這些都來自哪裡?”

“海外!”

朱標點了點頭,接着開口道:“按楊卿的講法,這世界很大,無論是海外,還有草原以北,西域以西,都是大大小小國家林立。因此如果我們固步自封的話,其他國家都在進步,便等於我們在退步。”

“落後,就會捱打!”

“父皇!”

落後就會捱打!!!

這一次朱元璋神色,終於徹底動容了。

誠如朱標所講,他所設想的一個大前提便是沒有外敵侵擾。

在朱元璋看來,既然海外有國家能夠擁有仙稻與土豆此等神物,那麼其國力自然不會弱。 шшш▪ ttκǎ n▪ C〇

如今是有大海相隔。

可萬一以後,別人徹底解決了這個阻礙呢。

想到這,朱元璋便是暫時打消了用四書五經作爲科舉選題的心思了。

科舉沒有錯,錯的是僵化的以四書五經爲主的八股取士。

事實上,楊憲認爲科舉制度的創立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舉。後世有些什麼都不懂的人,單純的將八股取士等同於科舉,還認爲科舉制度是最惡毒的發明,在他看來這些人不是蠢就是壞。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階層上升,打破門閥。

這些都是科舉制度帶來的。

科舉是一種選拔方法,本質上是通過考試的方法促進階級流動。

現代社會不講階級,換一個現代些的詞,那就是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實現階層躍升。

在他穿越前,有一個話題引起了網絡上的廣大網民的討論。

那就是“小鎮做題家”。

這些古代這些學子們何嘗不也是“小鎮做題家”,一個時代只有給這些“小鎮做題家”留在一個空間,留下一個上升的渠道。

說實話,這個社會纔有希望,才能穩定,纔有活力。

(本章完)

第390章 新大陸第1章 開局一隻雞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兒子!(4k)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224.第223章 燒鵝第356章 做醫生能救大明(4k)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37章 徐達買衣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44章 腹黑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陽第35章 紅樓問世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60章 君子如玉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第357章 等會兒會有點疼,忍着點(4k)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第80章 可堪國師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第352章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130章 一條鞭法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第360章 並非“仁君”(4k)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246.第244章 我一生別無所好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184.第184章 北伐(4k)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與最後一任首富的初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第90章 算計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第20章 第一次見面218.第217章 光與暗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第49章 古代識字率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373章 等水開第45章 田園之樂第135章 一堆破爛235.第233章 塵封的恐懼被喚醒第319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吃一樣的菜餚?!246.第244章 我一生別無所好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第15章 背鍋的老劉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383章 咱既坐朝,也治國!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42章 父與女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第380章 頭上只能有一片天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24.第223章 燒鵝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394章 沒有朱元璋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朱元璋(大結局)第329章 自古天家無親情 新的酷刑(4k)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第33章 各自滿意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45章 田園之樂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第393章 家天下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53章 第一場雪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第22章 雪花酥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219.第218章 放下魚叉,拿起了屠刀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
第390章 新大陸第1章 開局一隻雞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兒子!(4k)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224.第223章 燒鵝第356章 做醫生能救大明(4k)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37章 徐達買衣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44章 腹黑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陽第35章 紅樓問世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60章 君子如玉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第357章 等會兒會有點疼,忍着點(4k)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第80章 可堪國師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第352章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130章 一條鞭法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第360章 並非“仁君”(4k)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246.第244章 我一生別無所好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184.第184章 北伐(4k)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與最後一任首富的初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第90章 算計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第20章 第一次見面218.第217章 光與暗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第49章 古代識字率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373章 等水開第45章 田園之樂第135章 一堆破爛235.第233章 塵封的恐懼被喚醒第319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吃一樣的菜餚?!246.第244章 我一生別無所好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第15章 背鍋的老劉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383章 咱既坐朝,也治國!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42章 父與女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第380章 頭上只能有一片天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24.第223章 燒鵝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394章 沒有朱元璋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朱元璋(大結局)第329章 自古天家無親情 新的酷刑(4k)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第33章 各自滿意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45章 田園之樂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第393章 家天下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53章 第一場雪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第22章 雪花酥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219.第218章 放下魚叉,拿起了屠刀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