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聰明的一休

負責緝拿姚芳的,是侍所長官赤松家的人。

京都如此重視這個漏網之魚,正因他們審訊出了姚芳的身份:乃明國侯爵之子、明國賢妃的長兄。除了從明國使臣口中得到的消息,九州等地寺廟搜捕的“僧人奸諜”,也佐證了姚芳的身份。

早在前任將軍足利義滿時期,武家便已經有效控制了寺廟、神社的勢力;所以室町殿早先就發現,寺廟裡來了一些漢人和尚。不久之前,得到室町殿下令,侍所已將那些人、疑似奸諜的漢人和尚盡數逮-捕。

京都諸官員大多認爲,這個姚芳是明國的皇親國戚,並可能負責管領奸諜細作的差事;只要抓住姚芳,應能獲得很多消息……

室町殿中央實權大臣,由幾大武家家族分領。除了輔佐徵夷將軍的三管領,便是掌握財政、刑訊、文書、訴訟等權力的“四職”,由四個家族輪流任命。赤松氏現在便領着侍所官職,屬於“四職”之一。

赤松氏很重視姚芳的事情,他率衆在博多港附近,至少逗留了一個月之久。一行人先是暗查,然後公開審訊有關人等。

姚芳“失蹤”之前,曾拜訪送禮的當地武官,無不受到了侍所官吏的反覆盤問。但赤松氏漸漸發現,那些人似乎都不可能與姚芳有甚麼關係。

搜查一無所獲,時間也過去了很久。赤松氏的人不得不猜測,姚芳可能已經逃走了。

時任侍所“頭人”、赤松家的家督赤松義則,聽到了這個不幸的消息,決定把結果告訴將軍足利義持。便帶着隨從儀仗,趕去將軍的住所。

室町殿之所以有此稱呼,乃因統一南北朝的前任將軍,居住在“花之御所”、又稱室町殿;故以室町殿,代指日本國實際權力中樞。然而新任將軍足利義持,現在已經搬離花之御所,住在二條坊的大院子裡;二條坊府邸位於相國寺、花之御所的南邊。

赤松義則來到二條坊時,發現已經有幾個武家的大臣、在正殿外等候了,而將軍顯然不在府上。

足利家的家臣接待了赤松義則,表現得十分客氣。畢竟赤松家不僅是諸國中的有力守護,且爲足利家立下過汗馬功勞,特別是平定“明德之亂”的時候表現十分突出。

赤松義則問道:“將軍去何處了?”

家臣只道將軍不在府上,然後拿出了將軍離家時寫的東西。

赤松義則接過來,見上面寫的全是漢字,便彎腰認真地用漢語讀道:“秋荒長信美人吟,徑路無媒上苑陰。榮辱悲歡目前事,君恩淺處草方深。”

讀第一遍時,赤松義則已經想起了,這首詩是一休和尚寫的,寫得很好,十分有名氣。但他仍然重新朗讀了第二遍,然後才遞還給足利家的家臣。

此時赤松義則,已經大概揣測到將軍的心意了。只不過赤松需要再冥思,才能充分理解將軍的深意。於是他在大殿外的等候室裡,跪坐下來,閉目開始參悟禪機。

一休原來不叫一休,他是到西金寺拜謙翁大師爲師之後,才取了“一休”道號,時間大概是兩年前。一休最開始的身份,乃當今天皇的兒子,後來因爲宮廷爭鬥、才被他母親送去了寺廟教育。

雖然一休多年都在寺廟裡生活,但他的天皇父親,對他還是有感情的。將軍足利義持這次親自去拜會一休和尚,可能正在從各方面、向天皇示好。

天皇本身沒有權力,但國內有不少勢力是支持天皇的,其中包括鎌倉公方的那些公卿,以及一部分武家的人。

而且義持將軍與當今天皇的關係,以前有點小小的誤會。

原因是前任將軍足利義滿,喜歡的是嫡子、足利義持的弟弟足利義嗣;義滿曾經將小兒子引見給了天皇,意思就是想改變室町殿的繼承人資格。但是足利義滿暴-斃之後,擁有實權的大兒子足利義持、仍然做了徵夷將軍。

赤松義則冥思許久,認爲:面對明國的威脅,義持將軍用他的行爲、謄抄的詩句,已經表達了決策的困難。

“將軍到了。”外面有人說了一聲,打斷了赤松義則的“冥思”。

於是赤松義則與別的武家大臣,走出了等候室,從不同的迴廊上往北走,來到了正殿。赤松義則這時纔看到,原來大內家的人也來了。

一間大屋子裡,上位有一面大屏風。義持將軍便在屏風前面跪坐下去,姿勢十分端正。入見的、全是各地武家的人,大夥兒以上下秩序跪坐在將軍下面,然後向上位鞠躬。

足利義持是個不到三十歲的壯年男子,年齡可能與明國皇帝朱高煦差不多。義持首先看向了赤松氏。於是赤松氏將博多港搜捕明國奸細無果的事、詳細地稟報了一遍。

赤松氏已經在敘述裡,詳盡地說明了侍所盡到的努力,因此義持將軍並未責備。將軍接着便看向了大內家的人。

大內家雖然已經有所削弱,但仍然是西國地區的強力守護;而且明國的威脅,極可能最先威脅到大內家守護的地盤。

大內盛見的家臣鞠躬,用京都話說道:“家督仍想勸誡將軍,或許與明國談判是更妥善的辦法。但若將軍與諸國守護決意一戰,家督許諾,大內家上下將義不容辭、爲將軍衝鋒陷陣。”

義持沒有說話,輕輕點了一下頭。

大內氏又道:“明國新君,武德皇帝登基之後,奉行對外用兵的國策。北征蒙古、南伐安南,如果我國激怒了武德皇帝,極可能招致外犯。且明國借清剿倭寇之機,佔據對馬島,增築堡壘,已有入侵我國的跡象;否則,明國爲何要據守孤島?”

這時斯波家剛剛奪得家督之位的斯波義重、立刻提出了反對意見:“如果明國剛有一點風吹草動,我國便屈膝求和,會顯得室町殿軟弱無能!有損將軍威名,對國家絕非好事。”

大內氏道:“管領(斯波義重)請息怒。赤松頭人(侍所長官)可以作證,從審訊明國人的口供來看,武德皇帝欲攻打日本國,是爲了石見國的銀礦。各種消息與跡象,絕非空穴來風。”

“哈!”斯波義重冷笑道,“石見國有銀礦,我怎麼不知道?”

大內氏似乎有點惱怒了,但因爲斯波家來的是家督,身份有別,大內氏便忍着語氣道:“如果明軍真的大舉來襲,我國在戰不利之時,再改國策,形勢會變得更加糟糕。不僅有損將軍威名,而且國策朝令夕改、必失信於天下。”

斯波義重道:“大內家派來的人簡直膽小如鼠!明國洪武皇帝曾送來戰書,威脅攻打我國,如果以前的人都那麼膽小,早就投降了。兵來將擋,何懼之有?”

大內氏道:“管領似乎不瞭解敵人的力量。攻打對馬的明國軍,衣甲整齊、訓練有素,並使用了威力巨大的火炮、火銃。宗氏雖人數不多,但其麾下有能戰之精兵,曾經以數十人縱橫九州各地的事,諸位忘了?但宗氏的精銳人馬,面對明國軍隊時,仍然不堪一擊,宗氏家主不堪忍受大敗而詰腹。我國將面對的敵人,可能比昔日的元軍更加強大。”

足利義持終於開口道:“諸國應做好準備,萬一明軍來犯,應萬衆一心擊退敵軍。”

兩個人馬上停止了爭吵,在場的所有人都跪坐着向將軍鞠躬。這時足利義持站起身,從側門離開了。

雖然將軍沒有明言,但在場的赤松義則已經意識到,將軍並不會輕易被明國嚇阻。大內家的進言,似乎只是徒勞的嘗試。

赤松義則除了稟報公務,今天並沒有對國事說半句,也是因爲有了自己的判斷。其中有很多內情,將軍是不可能願意當衆說出來的。

首先,前任將軍足利義滿死狀蹊蹺,傳言死於刺殺。嫌疑之一,乃足利義持弒父保位;嫌疑之二,鎌倉公方的公卿們是幕後指使,認爲足利義滿有篡位天皇的野心,所以進行暗-殺剷除。這時候足利義持不敢表現出軟弱的一面,否則可能也會被反對勢力趁機暗-殺。

其次,足利義持剛上任之時,在有力守護、“心腹大將”的要求下,拒絕了明國冊封的要求,奠定了不向明國稱臣的國策。此時稍受威脅、如果立刻改變國策,正是一種朝令夕改和喪失權威的表現。

實際上足利義持將軍,現在已經騎虎難下,只能繼續強硬。所以室町殿才下令,捉拿了明國使節等人。

從足利義滿到義持,兩代將軍都在力圖削弱實力太大的守護大名,想增強室町殿的威信。現在若是太容易屈服於外敵,多年的經營便前功盡棄了,一心勵精圖治的足利義持、絕對不會甘心。

赤松義則認爲,將軍的決心可能是正確的。

上位者哪怕是錯誤的決定,只要一心一意堅持到底,恐怕也比左右搖擺、更能維護國家的統-治。

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主沉浮(8)第二百零二章 痛在心裡第四百二十九章 繁華落盡第二百八十四章 日月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博多的櫻(4)第二百三十五章 聖旨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縷陽光第八百二十一章 和約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八百七十四章 神力之眼第六百五十一章 何必當真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八百八十七章 東北風第六百三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六百九十九章 歸途第六百二十一章 雁過留痕第五百九十一章 嗓門大第八百九十八章 繁華盛極常如夢第七百五十九章 塗脂抹粉第六百三十三章 普世道德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效果很好的香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肖逆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第一百零二章 清規戒律第五百六十四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着意味第二百七十八章 趁你病第八百五十二章 春風似剪刀第二十四章 恭敬不如從命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五百六十一章 勿傷和氣第八百零八章 生死由命第三百九十九章 勝敗論英雄第八百七十九章 天妃未佑第八百一十六章 新政東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直覺第八百零一章 圍獵第八百八十八章 戰鼓不息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三百九十一章 決戰天府之國(6)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着意味第二百九十三章 可不是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六百六十章 真的可以嗎第四百七十章 洛容之戰(2)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八百零四章 殷切之情第四百三十六章 滄海桑田第七十九章 走得慢過得快第八百九十一章 事不如願第八百五十三章 白臉紅臉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七百一十七章 殘忍的快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紅與白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五百九十一章 嗓門大第三百五十八章 高熾很穩第四百七十二章 恃寵而驕第二百三十八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六十八章 只因黃金第二百七十二章 暴風驟雨第八百一十六章 新政東海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三十五章 何事輕何事重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風第八百五十六章 惱羞成怒第三百七十五章 生界和穿青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奇恥大辱第五百二十三章 亂象漸生第二百二十章 醒着與清醒第二百八十三章 魂歸故里第六百二十五章 又有救了第一千零六十章 關係情感第一百零四章 邂逅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四百五十五章 從不猶豫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與失敗爲伍第八百六十章 煞氣第六百零七章 如同故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五百五十四章 臘月十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七十四章 典簿章炎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八百八十四章 國後的憂慮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福之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哭技第六百五十七章 哪些人相信第一百三十七章 敢問九鼎何在第七百九十章 欲壑難平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五百四十章 衆正盈朝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六百八十一章 上天的安排第七百一十一章 多慮
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主沉浮(8)第二百零二章 痛在心裡第四百二十九章 繁華落盡第二百八十四章 日月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博多的櫻(4)第二百三十五章 聖旨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縷陽光第八百二十一章 和約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八百七十四章 神力之眼第六百五十一章 何必當真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八百八十七章 東北風第六百三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六百九十九章 歸途第六百二十一章 雁過留痕第五百九十一章 嗓門大第八百九十八章 繁華盛極常如夢第七百五十九章 塗脂抹粉第六百三十三章 普世道德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效果很好的香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肖逆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第一百零二章 清規戒律第五百六十四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着意味第二百七十八章 趁你病第八百五十二章 春風似剪刀第二十四章 恭敬不如從命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五百六十一章 勿傷和氣第八百零八章 生死由命第三百九十九章 勝敗論英雄第八百七十九章 天妃未佑第八百一十六章 新政東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直覺第八百零一章 圍獵第八百八十八章 戰鼓不息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三百九十一章 決戰天府之國(6)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着意味第二百九十三章 可不是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六百六十章 真的可以嗎第四百七十章 洛容之戰(2)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八百零四章 殷切之情第四百三十六章 滄海桑田第七十九章 走得慢過得快第八百九十一章 事不如願第八百五十三章 白臉紅臉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七百一十七章 殘忍的快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紅與白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五百九十一章 嗓門大第三百五十八章 高熾很穩第四百七十二章 恃寵而驕第二百三十八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六十八章 只因黃金第二百七十二章 暴風驟雨第八百一十六章 新政東海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三十五章 何事輕何事重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風第八百五十六章 惱羞成怒第三百七十五章 生界和穿青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奇恥大辱第五百二十三章 亂象漸生第二百二十章 醒着與清醒第二百八十三章 魂歸故里第六百二十五章 又有救了第一千零六十章 關係情感第一百零四章 邂逅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四百五十五章 從不猶豫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與失敗爲伍第八百六十章 煞氣第六百零七章 如同故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五百五十四章 臘月十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七十四章 典簿章炎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八百八十四章 國後的憂慮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福之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哭技第六百五十七章 哪些人相信第一百三十七章 敢問九鼎何在第七百九十章 欲壑難平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五百四十章 衆正盈朝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六百八十一章 上天的安排第七百一十一章 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