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大和島條約

當着大家的面,劃去了根本的東西,毛文龍就將冊子往後翻了翻,最終提出:“這樣吧,第一個,就拿朝鮮的鑄幣權做抵押吧。”

一聽這話,當時大家心中就笑開了花,都在笑毛文龍的確是一個武夫,竟然拿鑄幣權做抵押,他是真的蒙圈了。

在原先,自漢唐開始,中國的錢幣就在東南亞形成主流,到了兩宋,就是美元的存在了,最終都成了周邊國家的貨幣了,所以,兩宋隨時可以薅一陣東南亞的羊毛。

但到了明朝,局面出現了變化,伴隨日益擴大的中外貿易,以銀元爲代表的外國貨幣紛紛涌向中國,從流通於東南一隅到席捲中國全境,從中外貿易的支付手段躍爲中國貨幣的主流形式,對晚明的中國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外國銀幣牢牢控制着中國的貨幣流通市場。

可以說,白銀問題也即其代表形式的銀元問題是中國貨幣史上的重大問題,也是影響晚近中國社會的重大問題。

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根本在於中國白銀流通的形制造成的。

外國銀幣大規模入華以前,中國傳統白銀形制,最基本的是鋌狀的,也有餅形和銀錠,攜帶使用極爲不便,交易時須用戥子秤重,並以笨拙的切割法才能完成買賣。銀子成色的鑑定也未有統一的標準,含量不等,讓人大傷腦筋。這與當時日益擴大的白銀使用形成了一種不和諧,因此,標準劃一、大小適中的外國白銀鑄幣一進入廣東、福建就受到民間喜愛而快速流通。

當時大明也做過統一的銀幣,但落後的鑄幣工藝讓他們發現,即便是鑄造標準的七錢五的銀幣也賠錢,原因就是在火耗上。

而外國人鑄造的銀幣用的就是現在毛文龍的常溫鑄幣法,幾乎沒有火耗,而且裡面還適當的加了鉛錫,不但更加精美不變形,而且更多的賺了錢息,其結果就是劣幣驅逐了良幣。

於是,大明決定放棄鑄幣權,不再發行自己的銀幣,結果大明掌控周邊國家的能力大大下降了。

周邊國家,包括這個朝鮮,當初也自己鑄幣,但和大明一樣,發現自己鑄幣賠錢,還不如用貨物換外國的貨幣呢,所以,朝鮮等周邊國家就放棄了鑄幣,這樣就讓西方國家一次次在錢幣上大賺特賺了。

所以纔有現在大家聽說毛文龍要拿朝鮮的鑄幣權做抵押之後,感覺毛文龍就是一個丘八,一個傻子。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第一,鑄幣權,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基礎,這是可以讓一個國家興起,也可以讓一個國家滅亡的。

而第二是,毛文龍鑄幣是不賠錢的,而且還是大賺特賺的。

首先,毛文龍的鑄幣廠採取的常溫鑄造,以事先澆灌出的銀版爲本,風車衝壓,幾乎就沒有火耗。

而第二,毛文龍當然遵循洋人的先例,鑄造七錢五的銀幣了。所以,就有了兩錢銀子的錢息。

然後爲了克服銀子過軟的毛病,往裡加了百分之二十的鉛錫和鎳,如此,扣除成本,又有了一分錢息,也就是說,只要他的鑄幣廠鑄造一枚銀幣,淨利潤就是三錢。如果掌控了朝鮮的市場,流通起來,一年何止千萬?那就是兩三百萬的淨利潤。

就比如,現在的毛文龍的皮島銀元,也就是大明建設銀行發行的銀幣,已經取代了原先的銀子,這一倒手就成爲了建設銀行巨大的收入來源之一。

而建設銀行是以國家的名義發行的,在大明已經可以和外來各種各樣的銀元相抗衡了。最終將外國銀元驅逐出去真的是指日可待了。恢復大明混亂的錢幣市場,恢復大明的經濟已經爲期不遠了。

掌握了鑄幣權,就等於掌握了一個國家,當然這時代的人還不懂,所以纔有毛文龍皮島上的假錢,源源不斷的輸入日本,換回來真金白銀的道理。

看到眼前的這羣朝鮮人,認爲他們佔了最大的便宜,毛文龍就憨厚的笑,傻子看傻子,都認爲對面纔是傻子,自己不傻,所以一羣傻子就互相看着吧。

領議政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了這個條件。

“還有就是拿礦山和商業稅收做爲抵押。”

朝鮮和明朝一樣,對工商業的稅收依舊很輕視,雖然大明已經進行了改革,但在朝鮮還沒有,在朝鮮的這些職中的聖賢書的官員們的眼中,那就是三瓜兩棗可有可無的東西,答應了也就是了。

“還有就是用進出口貿易的稅收做抵押。”

朝鮮本來進出口貿易額就不大,那筆稅收是可有可無的,答應他也就是了。

但毛文龍卻提出了附加的條件:“在座的都是君子,當然以誠信爲本,但是下面操作的人,卻大部分都貪婪,爲了保證我們質押的這兩個稅收的確切數目,我請求讓銀行的人,來管理朝鮮這兩塊稅收,諸位以爲如何?”然後給諸位套上一個高帽:“也正因如此,才能表現出爲君子的光明磊落。”

戶曹就直接道:“但是他們不能算我們官吏,我們是絕對不給他們發俸祿的。”

毛文龍就點頭同意:“這兩個地方由他們管理,卻不能算作朝鮮的官員,當然也就不必給他們發放俸祿。他們的俸祿還是要他們銀行出,這是天經地義。”然後胳膊肘明顯往裡拐:“有那一筆錢,我們還可以武裝更多的將士,我憑什麼給他?”

對於毛文龍這樣明顯站在自己一邊的表態,大家心中充滿了寬慰,現在看來,毛文龍真的是自己一夥的了。

看到大家輕鬆的接受了自己的提議,毛文龍就不好意思的將手中的冊子攤開,推到了監國光長君的面前:“實在是不好意思,爲了我能回去交代,大家將剛剛議論的條件寫下來,然後請監國用印吧。”

光長君就望向了領議政,領議政就點頭同意,於是光長君在自己的面前桌子上,拿起嶄新的,剛剛到手的大明冊封的金印,第一次蓋出了他法律賦予的作用。

看着朝鮮監國第一次用印,第一次在懵懂中籤訂了一個幾乎會讓朝鮮真正滅國的條約,毛文龍滿心歡喜的向正在看自己是個傻子的朝鮮未來的君臣默哀一分鐘——腐敗滿清的滅亡之路,你們踏上啦。

第1040章 出兵朝鮮第288章 購買硫磺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256章 廠衛坐班第247章 絕不賑濟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869章 遼東土匪第503章 三巨頭的想法(爆更)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775章 皇后出馬第1368章 縱敵入朝第847章 壕溝戰術第1375章 鏖戰鳳凰城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1120章 火燒平壤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1007章 中日海戰-報復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865章 軍民死戰第703章 可怕的僭越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991章 毛文龍的臭名聲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566章 論關寧的作用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052章 心不在焉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593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227章 大搬運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687章 長袖善舞張繼先第579章 一路殺官第700章 皇家兄弟第1435章 災害轉嫁資本輸出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411章 裁撤驛站 沒門第350章 復活第106章 軍之根本第210章 對廣寧戰役的影響第1229章 破城而入第1156章 還不完的閻王債啊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1153章 進軍南北美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023章 陣斬奴酋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541章 辦件大事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1088章 主動出擊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911章 一封家書第644章 決死之戰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28章 透露些消息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1316章 誰都坑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196章 縝密安排第466章 魏忠賢的待見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1059章 一諾千金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1181章 蠢蠢欲動的努爾哈赤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1275章 大戰略第090章 暗夜長談第1340章 多擇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103章 生命價值第1316章 誰都坑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702章 讓位之意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288章 販賣食鹽第1385章 大反攻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308章 接受兵權第701章 兄弟間的辯論第287章 閱兵迎客第1339章 伏筆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935章 連環妙計的結局第534章 逐條反駁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1181章 意見分歧
第1040章 出兵朝鮮第288章 購買硫磺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256章 廠衛坐班第247章 絕不賑濟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869章 遼東土匪第503章 三巨頭的想法(爆更)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775章 皇后出馬第1368章 縱敵入朝第847章 壕溝戰術第1375章 鏖戰鳳凰城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1120章 火燒平壤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1007章 中日海戰-報復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865章 軍民死戰第703章 可怕的僭越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991章 毛文龍的臭名聲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566章 論關寧的作用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052章 心不在焉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593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227章 大搬運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687章 長袖善舞張繼先第579章 一路殺官第700章 皇家兄弟第1435章 災害轉嫁資本輸出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411章 裁撤驛站 沒門第350章 復活第106章 軍之根本第210章 對廣寧戰役的影響第1229章 破城而入第1156章 還不完的閻王債啊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1153章 進軍南北美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023章 陣斬奴酋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541章 辦件大事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1088章 主動出擊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911章 一封家書第644章 決死之戰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28章 透露些消息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1316章 誰都坑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196章 縝密安排第466章 魏忠賢的待見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1059章 一諾千金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1181章 蠢蠢欲動的努爾哈赤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1275章 大戰略第090章 暗夜長談第1340章 多擇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103章 生命價值第1316章 誰都坑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702章 讓位之意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288章 販賣食鹽第1385章 大反攻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308章 接受兵權第701章 兄弟間的辯論第287章 閱兵迎客第1339章 伏筆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935章 連環妙計的結局第534章 逐條反駁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1181章 意見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