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請派監軍

毛文龍靜下心來,給自己的舅舅,順天府尹沈光柞寫一封感情充沛的家書,這封信沒有像當時的文人那樣,寫的是之乎者也,就是平白的話娓娓道來,從小的時候開始寫,寫自己這個舅舅如何對自己的照顧,那是親情滿滿,煽情無限,就算是鐵石心腸看了這封信,也會被這種濃濃的親情所感動的。

親情敘述完來,那就要談一些正事了,繼續提筆前,警惕的看了看屋子裡的人,還好,就兩個小的,毛承龍雖然認識字,但他沒心思看自己寫信,現在蹲在地上逗鵝呢。

王小二依舊執行着他的任務,給毛文龍攤開書信烤乾,但從他的眼神和表情上就可以看出,這個孩子不識字的。

於是,毛文龍繼續寫下去,首先向舅父大人,敘述了這次連番戰鬥的經過,這次大戰,屢經挫折,纔有了這場最終的大勝,所斬獲都是事實,但安費揚古的死,的確是自己的功勞,但不上報的原因,因爲這個太過讓人懷疑,讓人嫉妒。如果上報上去了,不但對自己的現在沒有好處,將來也不會有什麼好處,權衡利弊之後,才做了這個決定。但是還是在話裡話外,請求自己的舅舅將這個事實作爲閒談的論調,在京城散播出去,這就叫虛虛實實,讓大家在懷疑中,也能肯定自己的成績,變相的在輿論上給自己加分。

第二件事情,就是請求自己的舅舅代替自己,向天啓皇上請求給自己派一個監軍。

大明向軍隊派監軍的規矩早已有之,究其原因,還是這個萬惡的封建社會,無論那個朝代的皇帝對武將都絕對不信任,尤其在這個大明發展到後期,對武將的鄙視與防範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幾乎剝奪了所有武將自主的機會與權利,各地督撫全都是文官。

而即便是這樣,朝廷對武將依舊不放心,於是在各個軍頭的身邊,堂而皇之的設立了文人監軍(這個時候還不是太監呢)。

結果這已經成了大明軍隊裡最打擊士氣,也是最壞事的一個惡劣行徑。

當一個一心爲國的人,卻被明目張膽的監視,那樣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而這個監軍,在原則上,只是負責監視將領的一言一行,然後將這些東西會報上去。

但正是因爲重文輕武,文官們有一種自來的高高在上的感覺,讓他們總感覺到自己的能力要遠遠高於這些粗鄙的武將,於是在軍事上就開始指手畫腳,乾脆凌駕於這些打仗的將軍之上,兒武將只要違拗一點,便是喊殺喊打。在大明,監軍殺大將的事情時有發生,屢見不鮮。

然而作爲朝廷,卻不爲冤屈的武將做主,文官殺了武將,殺對了,當然是褒獎有加。如果殺錯了,文官集團也會極力爲他開脫,最終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剛開始還是殺一些小兵小將,最終發展到袁崇煥以十二罪殺了比他大了幾級,獨鎮一方的毛文龍,結果崇禎還是出於對文官的信任,對這個嚴重的事情給予了事後背書。

當然,最終殺袁崇煥的時候,崇禎又將這事情提出來,指出了這是袁崇煥最大的罪責,那就是沒經過皇帝和內閣批准擅殺大將。

但那都已經是於事無補。於是就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每一個文官被派出督師,爲了提高自己的威望,爲了讓自己統轄的這批軍漢對自己畏懼,都要殺一個戰功卓著的武將來立威,就比如後來,孫傳庭殺了賀人龍是一個道理。

最終的結局是什麼呢,文官視武將爲豬狗,武將對文官如寇仇,雙方的對立越來越大,最終是軍無戰心,纔有了後來大批的官軍譁變,成爲了各路起義軍的主力,成爲了埋葬以文官集團爲支撐架構的大明。

監軍的弊端多多,但監軍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是由文官集團組成的,代表了文官的耳目和皇帝的委託,於是在武將做了一些事情之後,通過他們可以得到承認,並且避免許多猜忌麻煩。

還是那句話,毛文龍之所以被殺,十二條大罪竟然都被人相信,崇禎也默許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監軍作證。

在這裡,毛文龍犯了兩個最致命的錯誤

首先,大明朝重文輕武,都已經達到了變態的地步,而皇帝對武將也是身懷戒備。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整個朝廷就形成了一個不是規矩的規矩,那就是所有在外征戰的武將,都將家屬安置在兩京,也就是變相的在作爲人質,這樣才能讓文官放心,讓皇帝安心。

結果自己這個前身開始進入遼東,在四面皆敵的情況下,卻寧可將妻兒放置在戰亂不斷的遼陽,也不將妻兒老小送到皇帝手中做人質。後來,遼陽陷落,毛文龍的妻小被自己的親兵捨命保護搶救出來,他還是沒有將其家小送到京城去,而是直接送回了自己的老家杭州,這在還算厚道的天啓朝時候,還沒顯現出巨大的危機,但在多疑成性的崇禎朝時候,在多疑的崇禎眼裡,就成了最致命的毛病,這也就是爲什麼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崇禎皇帝還爲袁崇煥在事後背書,雖然有崇禎急於要求袁崇煥五年復遼的操切情緒在,但對毛文龍的極度不信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此看來,袁崇煥殺毛文龍是不是也有討好崇禎的意思在,或者是得到了崇禎的暗示,最終不管是毛文龍還是袁崇煥,都成了崇禎擺佈的棋子呢?

第二一個,就是毛文龍堅決的拒絕了朝廷向他派遣監軍的事情,這就更加加劇了朝廷對他的不放心。

在這個歷史大環境裡,有了這兩個最致命的缺陷,毛文龍不死都出了奇了。

所以這一次,毛文龍主動請求舅舅代替自己寫奏摺,向皇帝請求派監軍一個,當然,也將自己將監軍的看法說個通透,希望舅舅能從中斡旋,尋找一個老實的,不喜歡指手畫腳的人派到自己這來,這個非常關鍵。

還有一點,就是向舅舅事先說明,自己的兒子慢慢的長大,杭州雖然文風鼎盛,但終究沒有京師這樣的人文薈萃,尤其舅舅一家,本身就是詩書傳家,正所謂家學淵源深厚,所以自己想將自己的家小接到京城來,請舅舅幫助教導自己的兒子。名義是冠冕堂皇的,但其中的內因,也是無可奈何的。

誰讓自己生在這個萬惡的,令人髮指的封建時代,誰讓自己將來會攤上一個刻薄寡恩,多疑善變的崇禎,要想在這個大明活下去,並且能有一番作爲,在自己不能撼動這個可惡的基礎的時候,那就只能自己向這個制度妥協,正所謂,山不就人,那就只能人去就山了,要不還有什麼辦法呢?

“等到有一天,我有足夠強大實力,我的命運絕對要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絕對不會再去求人,而是讓他們來求我。”毛文龍就這樣聊了幾次的安慰着自己。

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1382章 戰略方向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336章 發難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437章 誅殺叛逆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223章 堵門之戰5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421章 吃出來的辦法第471章 戰朝堂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413章 視察東江第1180章 打上門了第351章 援軍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245章 解決之道第1201章 強勢壓服第084章 有士加入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1285張 陰謀詭計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1691章 進攻北京城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103章 生命價值第1200章 許傑的決斷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906章 朝鮮王的算計第285章 銀錢動人第700章 皇家兄弟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713章 後果很嚴重第036章 無限野望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1188章 突然翻天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1276章 昏招迭出第187章 挑起仇恨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1175章 躺着論道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1059章 一諾千金第888章 除惡務盡第349章 發錢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992章 戰爭動員第882章 密謀兵變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669章 我給你活路第1225章 同是未雨綢繆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879章 謀劃清洗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492章 難得清閒(爆更)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1298章 懲奸除惡第650章 林丹汗的戰爭第816章 有敵使來訪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842章 代善救援第1225章 天啓遺照第1247章 天啓退位第546章 賢妻良母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1213章 指揮若定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964章 私立儲君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1262章 國士歸心第487章 戾氣滿腔(爆更開始)第448章 逼迫表態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643章 屠殺與救贖第1107章 搶奪兵權第622章 順利推進的毛文龍第115章 興師問罪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429章 糜爛如此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1066章 進駐宣州第1103章 調整攻擊
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1382章 戰略方向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336章 發難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437章 誅殺叛逆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223章 堵門之戰5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421章 吃出來的辦法第471章 戰朝堂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413章 視察東江第1180章 打上門了第351章 援軍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245章 解決之道第1201章 強勢壓服第084章 有士加入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1285張 陰謀詭計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1691章 進攻北京城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103章 生命價值第1200章 許傑的決斷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906章 朝鮮王的算計第285章 銀錢動人第700章 皇家兄弟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713章 後果很嚴重第036章 無限野望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1188章 突然翻天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1276章 昏招迭出第187章 挑起仇恨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1175章 躺着論道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1059章 一諾千金第888章 除惡務盡第349章 發錢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992章 戰爭動員第882章 密謀兵變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669章 我給你活路第1225章 同是未雨綢繆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879章 謀劃清洗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492章 難得清閒(爆更)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1298章 懲奸除惡第650章 林丹汗的戰爭第816章 有敵使來訪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842章 代善救援第1225章 天啓遺照第1247章 天啓退位第546章 賢妻良母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1213章 指揮若定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964章 私立儲君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1262章 國士歸心第487章 戾氣滿腔(爆更開始)第448章 逼迫表態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643章 屠殺與救贖第1107章 搶奪兵權第622章 順利推進的毛文龍第115章 興師問罪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429章 糜爛如此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1066章 進駐宣州第1103章 調整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