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自請出使朵彥部

信王被救,建奴剪羽而歸的消息第一時間通報給了天啓朝堂,當時朝堂上一片輕鬆的呼氣聲,天啓拿着信王和毛文龍張大可的戰報,真的是唏噓不已,更是彈冠相慶。

而隨着戰報揭開了敵人的真面目,不是蒙古人,是建奴的精銳正白旗,鑲白旗。

這是一個驚天的消息,絕對是一個重磅地雷(當時已經有這玩意了)在大殿上炸開,震的所有人目瞪口呆。

建奴,怎麼會是建奴呢?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意外?

毛文龍的戰報沒有詳細的戰場描寫,只是冷冰冰的報告着這次損失的數字,東江鎮援軍,四千,戰死三千七。張之及隨扈親兵三千,戰死兩千六,隨行勳貴子弟,戰死一百四,保定總兵三千,全部陣亡,保定總兵戰沒。內操一萬太監軍,全部陣亡,沿途攔截撤退敵人之鄉勇,薊州巡撫衛所,合計四千,全部陣亡,唯一慶幸巡撫馬維忠被鄉勇敲昏撤出戰場以身免,爲國留下一個肝膽能臣。整個戰役,陣亡大明將士鄉勇合計三萬四千多,豐潤周圍被建奴清理戰場隔斷消息而被屠殺百姓接近五萬,所損失財務無算。

而戰場遺棄建奴屍體七千。

五比一的戰損,這是讓所有人不能接受的,因爲這是在建奴匆忙突襲,大明做爲主場的情況下發生的,還有就是不管那些大臣如何貶低毛文龍,壓制毛文龍的功績,但都不得不承認,若是沒有毛文龍四千將士,結局將是不堪設想的,這也看出,建奴是如何兇悍,大明軍隊如何垃圾了。

跟着這個奏摺戰報的是信王的奏摺,說明當前的敵情,遵化沒有一點阻擋建奴南下北歸的動作,徹底的失去了遵化做爲京師門戶的作用,信王直接秉承毛文龍的意思,指責遵化巡撫和總兵有裡通外國之嫌疑,爲了防備建奴再次南下,所以事急從權,自己越庖代俎,代替哥哥安排毛帥的一萬五千將士,緊急接防遵化,拿下遵化巡撫和總兵兩個人,嚴加審訊,然後兵出長城一線,防禦京畿北方門戶。

一路由登萊和東江鎮水師趕奔天津衛,防備建奴可能從南面海路突襲京畿,以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信王這樣的決斷當時就招來了無數正統派的大臣們一致彈劾。

大明親王不得掌握兵權,不得發佈任何政令,這是祖宗規矩,信王這麼做了,這是什麼行爲,這是搶班奪權,這是親王作亂的節奏。毛文龍竟然沒有抵制這種亂命,反而直接遵照執行,這是什麼行爲,這是爲虎作倀,這是支持親王造反,請皇上立刻下旨,將這個胡作非爲的信王捉拿回京,剝奪親王封爵,打入宗人府圈禁,將毛文龍立刻拿下,以謀逆罪誅殺九族以爲天下效尤。

爲此一面倒的越吵越兇,孤臣黨的聲音根本就被壓制,只要敢爲信王,爲毛文龍說話的,立刻都被彈劾成謀逆同黨。結果當時天啓就很欣慰的和大臣們解釋,自己的弟弟處斷果斷,要不是這樣,萬一建奴去而復返,那還有誰能制止?再讓建奴打到天子腳下,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惡果?非常時候就要做非常事。當時大家都躲在京城裡,城門緊閉,誰也不敢出去,外面的事情若是等咱們在這吵吵完了,估計皇太極的靴子都站到了諸位面前了。所以,在外面沒有主事人的時候,信王能挺身而出,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嗎,大家何必大驚小怪?

結果越這麼說,大臣們就越來勁,左一個祖制又一個規矩,他們可不管什麼建奴再次可能打來。在他們認爲,信王如此掌權,可比外敵入侵還要可怕,這個苗頭必須一腳踩滅。

天啓實在是被吵的不行,最終發狠的問道:“祖制祖制,那麼我問問諸位,朕的老祖宗是誰?”

大家就啞口無言了。

天啓的祖宗是朱元璋,而朱元璋當初將自己所有的兒子都封了王,在各地掌兵,而不讓親王管事的是朱棣,但你敢說朱棣是天啓的祖宗而朱元璋不是嗎?你再能引經據典顛倒黑白,但這個你說說試一試?

於是天啓在用這個藉口堵住了大臣們的嘴之後,就開始說下一個議題。

毛文龍在奏摺裡請求天啓立刻派出信使,趕奔蒙古地區,向蒙古人說明情況,安撫蒙古諸部,並且再次重申大明和蒙古一衣帶水的源遠流長的友誼。

天啓認爲這個提議非常之關鍵,在這個蒙古人人心惶惶左右搖擺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誤會了。

於是,葉向高和天啓商量之後,立刻派出幾十股信使,連夜出長城入蒙古進行解釋安撫。

對於朵彥部暗暗放建奴繞道侵擾大明的罪行的處置,朝堂裡立刻產生裡巨大的分歧,其中東林站在君子以德報怨的高度上,大加批判了那些喊打喊殺的不君子的行爲。聖人教化萬邦,內霸外王,這纔是王道,我們堂堂天朝,就要拿出天朝恢宏的氣度來,不計前嫌的和他們繼續友好的相處,做一個有風度的大國。

於是在沒日沒夜的爭論之後,站在道義制高點的東林安撫派和閉眼派佔據了孤臣黨懲罰派的上風。

之所以最終葉向高和天啓還是選擇了閉眼裝糊塗,是因爲蒙古人要安撫,還有一點,想懲罰,但自己得有那個實力啊,朵彥部是一個大部,有人口不下五十萬,拿刀男子不下十萬,有牛羊戰馬不下四五百萬,這樣的實力,真要惹炸毛了,那可就是天大的禍事了,現在大明真的沒有能力懲罰他們,那就只有安撫一途了。

既然安撫,那就需要一個重量級的大臣出使朵彥諸部,這個使臣誰去,一時間到成了大問題,竟然沒有人主動擔當。

究其原因,去其他蒙古諸部出使,大家是天使,歷來出使那些部落,都會被好吃好喝好侍候的對待。但朵彥這次已經變相的倒向了建奴後金,其實已經有女子嫁給努爾哈赤做了妃子,和建奴後金聯姻了,這次算是撕破臉皮了。

既然撕破臉皮了,那就等於是敵對一方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那是說中原王朝的紳士風度,這個紳士規矩放在野蠻的蒙古人那裡根本就行不通,一旦去了,朵彥一定將使臣綁縛建奴獻功,蘇武牧羊,那是可以感慨學習的,但不是真的去那麼做的。

所有提出安撫派的東林也成了悶聲的葫蘆,嘴巴官司我行,但行動,還是你們上吧。

討伐派更是言之鑿鑿,我都準備討伐他了,我幹什麼還要出使他?

閉嘴派更是理直氣壯:“我都不發表態度了,這事情和我何干?愛誰去誰去,我是不去。”

於是,一隊隊使節經過遵化出長城出使蒙古諸部,現在已經鳩佔鵲巢的毛文龍一一款待送行之後發現,竟然沒有人出使朵彥諸部。

於是毛文龍就笑了,對着義子毛承勇和毛有德毛仲明笑眯眯眼睛閃光的道:“好啊,蒙古其他諸部都已經有了天使,唯獨這個朵彥諸部沒有人敢去,那好吧,咱們爺們要爲國分憂,我現在就上摺子,自請出使朵彥諸部。”

毛承勇就皺眉:“朵彥諸部這次是明目張膽的和我們大明決裂了,如果修復舊好,所費極多才能打動他們,可我們拿什麼做爲禮物呢?”

毛文龍就捏着下巴嘿嘿冷笑:“我的禮物就是我一萬五千將士的刀槍。”

第843章 繼續進攻第1150章 分贓朝鮮第340章 裹挾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802章 再接再厲第067章 整軍再戰第894章 兵變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780章 漕幫第367章 令人髮指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812章 花錢如流水啊第484章 越扯越遠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1068章 安置後方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405章 總結教訓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567章 安撫第1243章 決戰開始第816章 有敵使來訪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921章 又被坑了第223章 堵門之戰5第228章 接應的尺度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1257章 城下之盟第1374章 各路出擊第1018章 日本人的野望第317章 長山大捷第576章 情況不妙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077章 趕緊轉進第1307章 密謀第1411章 裁撤驛站 沒門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287章 閱兵迎客第410章 下馬威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244章 宗族安置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1247章 理直氣壯第1206章 天大的棋局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718章 壯大的孤臣黨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1694章 拼死爭奪第952章 虛無的真誠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1241章 有你無我第1277章 乏味的海戰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471章 戰朝堂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1065章 小國有忠烈第1055章 朝鮮總督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1316章 誰都坑第1160章 消耗銀子第1110章 解圍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691章 請求會盟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336章 發難第170章 招募百姓第1246章 挖他牆角第004章 狀況不妙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461章 獲得信任第1190章 武裝遊行第096章 大敵壓境
第843章 繼續進攻第1150章 分贓朝鮮第340章 裹挾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802章 再接再厲第067章 整軍再戰第894章 兵變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780章 漕幫第367章 令人髮指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812章 花錢如流水啊第484章 越扯越遠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1068章 安置後方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405章 總結教訓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567章 安撫第1243章 決戰開始第816章 有敵使來訪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921章 又被坑了第223章 堵門之戰5第228章 接應的尺度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1257章 城下之盟第1374章 各路出擊第1018章 日本人的野望第317章 長山大捷第576章 情況不妙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077章 趕緊轉進第1307章 密謀第1411章 裁撤驛站 沒門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287章 閱兵迎客第410章 下馬威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244章 宗族安置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1247章 理直氣壯第1206章 天大的棋局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718章 壯大的孤臣黨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1694章 拼死爭奪第952章 虛無的真誠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1241章 有你無我第1277章 乏味的海戰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471章 戰朝堂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1065章 小國有忠烈第1055章 朝鮮總督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1316章 誰都坑第1160章 消耗銀子第1110章 解圍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691章 請求會盟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336章 發難第170章 招募百姓第1246章 挖他牆角第004章 狀況不妙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461章 獲得信任第1190章 武裝遊行第096章 大敵壓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