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

這邊,萬竇霓接到了天影的騎兵求援,知道了敵人大軍已經開始朝着鳳凰鎮渡口進攻,他站在城門樓上,敵人的炮火已經將城門樓炸的歪歪斜斜,隨時可能倒塌的那種,但他心裡還是無法關心自己的安危。

戰鬥已經打了三個小時了,敵人依然沒有退兵的意思,敵人最猛的一次突擊到了城牆上面,城牆上面的民兵普通大隊的隊員用大刀和斧頭把敵人打了下去。

近距離的搏鬥還是刀子比較有用,現在可不是那種拉下一下打一槍的純步槍,而是燧發槍,而且敵人的燧發槍還是那種前裝單打一的槍支,要想裝填不可能,這邊也一樣,只有他帶着的騎兵連手裡有那種三發子彈的後裝燧發槍,騎兵手裡還配備着以前那種雙管的短火銃,至少能打兩槍,馬鞍上掛兩支這樣的槍,裝滿火藥,壓實了,用木塞子堵住槍口,即便是戰馬奔跑也不會跌落下來。

他帶着的步兵連倒是有能打三發的前期幾代開發的燧發槍,可是那種槍也不能在很多的時間內繼續裝填彈藥,打完一發子彈需要很複雜的操作才能繼續打下一發,時間上倒是很短,但敵人近在幾米,肯定不會給你多麼短的時間,讓你裝填,因此在肉搏的時候即便是華夏正規的野戰軍步兵連的士兵也沒有多少優勢。

如果說優勢的話,這些步兵穿着的胸甲和戴着的西瓜皮一樣的頭盔倒是能比敵人的皮帽結實多了,北方寒冷,風大,因此很多山西州的人和東北那邊的人一樣平時喜歡戴着一個能耷拉下耳朵的皮帽子,但這東西擋不住華夏軍的刀子,長槍,甚至刺刀。

不要忘了,華夏軍火槍兵很早就裝備了刺刀,各種花式的都有,按照各人喜好,有錢的自己購買,部隊不會說的,沒錢的接受部隊的制式刺刀,類似五六刺刀那樣的制式刺刀。

到這個時候,萬竇霓也沒有讓芮城的火炮開火,給敵人一種虛弱的感覺,就是要把敵人的兵力牢牢的吸引在這裡,爲鳳凰鎮渡口減輕壓力。

他已經把這邊的情況上報給了兵團參謀部,但現在兵團還沒有派出援兵,或者根本沒有能力在極短的時間內派出援兵。

他接到最近的一支援兵是黃河對岸的一個營派來的一支騎兵總旗部隊,這點部隊對於萬人大戰來說簡直和沒有一樣,根本改變不了戰局。

他暗暗的計算這敵人手中的兵力,按說敵人不過萬人,不過他看了守備將軍拿過來的敵人資料,敵人有一些雜七雜八的兵力,都是一些苗兵,土司兵,還有那些異族部落士兵,以及一些鄉勇和團勇,前期的消耗,敵人可能只損失了這些兵力,加上一些清軍漢軍旗士兵,估計這些漢軍旗士兵就是敵人的主力兵力,還有一些非常勇猛的傢伙,估計是敵人的家丁或者家將一類的兵馬。

大清國發展到現在依然改變不了他們主要依靠家丁和家將爲主的兵員模式,根據他的判斷,敵人前期的兵力損失不大,哪怕是損失了一萬人,也不過是把敵人的雜兵消耗光了,加上一些精銳的骨幹兵馬,但敵人的實力仍然得意保留,如果他現在衝出去,那麼迎接他的就是敵人手裡比較精銳的,兇悍的家丁家將爲主的老兵了。

所以,他接下來,他準備動用火炮轟擊敵人大部分,大量的殺傷敵人主力部隊。

前期的戰鬥,他這邊消耗的主要是民兵普通連隊和城中的青壯和民兵自衛隊的士兵,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民兵精銳大隊的兵力,以及幾十人的野戰團的步兵連士兵。

他們據城而守,防禦一方總要比進攻一方損失小一些,他這邊損失了一千八百兵力,這不過是他這裡的兵力的三分之一兵力,他仍然有近四千兵力。

敵人絕對不會想到他還有這麼多兵力,他總是示敵以弱,那些光明正大的跑出去的兵力又偷偷的跑回來了,絕大部分跑回來了,少部分被敵人在路上阻擊,損失掉了。

現在他知道敵人的兵馬肯定都收攏回來了,如果再不收攏回來,敵人就沒有兵力可派了。

而他大膽的抽空了周邊的所有鎮子和村莊的兵力,正在給敵人佈置一個包圍圈,很多兵馬都已經以分散的方式運動到了山裡面,河灘上低窪地帶躲藏起來了,等待着他發信號就能四面八方包圍上來,別忘了,兩支民兵部隊可是擁有兩萬五千兵馬。

跑去死去的一千八百兵力,受傷的幾百兵力,再跑去鳳凰鎮渡口哪裡守衛的近五千兵馬,跑去被敵人偷襲和阻擊掉的兵馬,他估算有兩千多兵馬,黃河北岸這片仍然有一萬四千兵馬,也就是說城外至少還有四千兵馬,他的兵馬和敵人剩餘的兵馬差不多,或者要略微多一點,因爲還有不斷的援兵和民兵自衛隊的兵馬,雖然一個村子不多,少的十來人,多的可是有近百人。

那麼他這裡還有近一萬兵馬。

就在他計算這些兵馬的時候,那邊敵人的參將也是一臉鬱悶,這次把尚可喜交給他的雜兵都給打光了,而且主力部隊也傷亡了近兩千兵馬,即便收攏一些派出去的兵馬,總兵力也不過一萬兩千兵馬,他接到了尚可喜的命令,立刻揮軍向黃河渡口鳳凰鎮那邊轉移,可他還是咽不下這口氣,他決定再打一次,如果還拿不下這個小小的山城,他就帶着部隊和王爺會和去。

通過信使的報告,那邊的戰鬥也非常難打,敵人丟失掉了鎮子外面所有的地盤,被三萬多兵力包圍着,都衝進去兩次了,還是被敵人打出來,敵人的頑強超過了王爺的想象,於是王爺希望調遣更多的兵力過去,先派遣一部分人渡河,過去襲擾敵人的渡口,打下一個渡口爲後方的部隊和輜重開路。

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都消耗在這裡。

他踢了一腳伺候在他馬下的馬伕,把他趕開,然後讓那些管帶都圍過來,他揮舞着馬鞭,指着山下的山城道:“諸位大人,王爺有令,讓我軍轉到渡口去,但我想再打一次敵人的縣城,你們每個人帶着兩千兵馬下去衝擊敵人,一定要給我拿下這個山城。

這都大半夜了,敵人城裡的兵馬不會太多了,差不多兩三千的樣子,而且敵人不過是一幫剛剛穿上華夏軍號衣的農夫,給我拿下它來,兩個小時以後誰拿下它來,我就把誰的部隊留在這裡,拿下以後不封刀,你們可以任意搶劫到天亮。”

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家共同進步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八十章 山西州是被炮灰打下來的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餉3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
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家共同進步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八十章 山西州是被炮灰打下來的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餉3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