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

當邵質站出來的時候,東閣內一衆九卿就都知道,這和就事論事沒了關係,性質已變成黨爭。

廢徭復商疏確屬國策,可內容畢竟還是專業性極強,真正有發言權的戶部、工部都還沒有開口,都察院和刑部卻先跳出來。

詹徽的動機暫不可考,但邵質的動機卻是路人皆知。

純粹因支持陳雲甫而反對詹徽。

對於邵質會站出來反對自己,詹徽一點都不感到意外,他駁斥陳雲甫,邵質自然是要站在陳雲甫一邊的。

“老夫有哪裡說的不對的地方,邵部堂都可直言。”

詹徽擺出大肚的姿態,說道:“今天是太子殿下召集九卿,聚論通政使所書的這道《廢徭復商疏》,衆同工本就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詹徽一番話便把這事先給定了性,就事論事,並非是看陳雲甫不順眼。

邵質本就想着闡述自己反對的原因不是黨爭,這下便順着詹徽的話茬接過。

“詹御史所言甚是,九卿齊聚於此,商量的就是這國事,老夫倒覺得通政使提及的這四點建議非常好。”

“好從何來?”

“天下百姓苦徭役久矣,不能因爲其傳承了數千年就一定都是對的,冗政、苛政、弊政該廢的時候還是應該廢除的,今日通政使提出的這道《廢徭復商疏》可謂恰當其時的良政。”

詹徽冷笑,不過並沒有急着就和邵質互懟,怎麼着也是九卿,基本的素質還是有的,要由着邵質繼續說下去。

“再說這復商籍一事,雖然說商人確實有其不好的地方,但咱們也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因爲商人中有些個害羣之馬就對天下所有商人都一棍子打死。

商人利通南北,帶動錢貨流轉,不僅可以豐富民生,還能充饒國庫,這些也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均物價一事看似荒唐,可詹御史所言是不是有些斷章取義了,通政使在這道疏中將均物價一事闡述的非常明白,均平物價,看似國庫有所損失,然從長遠來看,是藏富於民,對刺激民生復甦、推動西北、西南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最後再說這個營官榷,這就是對第二、第三條的有力補充,還可以起到限制商人做大的作用,商人既要用之更要防之,而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這營官榷中提到的,官營可以引導正確的經商方向,更好的把控國家經濟走勢。”

不要覺得邵質有多麼懂陳雲甫,他說的這些,其實就是把《廢徭復商疏》的核心意思精簡後複述出來而已。

邵老夫子一輩子都在三法司打交道,你讓他背《大明律》張嘴就來,這廢徭復商的事他可是一竅不通。

詹徽當然聽的出來,故而不屑。

還說你個老小子是就事論事,那你倒是說出一點自己的高明意見,全是背課本的廢話,趨炎附勢。

還沒等詹徽開口講話,兵部尚書俞綸站了出來。

“老夫覺得邵部堂說的有道理,也支持通政使這道《廢徭復商疏》。”

彎轉的太急,差點沒把詹徽閃一個跟頭,扭頭不可思議的看向俞綸。

你一個兵部尚書來湊的哪門子熱鬧?

別說詹徽了,連陳雲甫也一愣。

不過很快就明白俞綸爲什麼會支持自己。

俞綸,洪武六年至洪武十五年一直在刑部任職,洪武十六年出任兵部試尚書,同年免,洪武十七年也就是去年,兵部尚書溫祥卿因涉郭桓案被殺,六部空堂,

俞綸被重新啓用出任兵部尚書。

這位是自己岳父邵質的老部下了。

而且他能夠重新復啓也是因爲沾了郭桓案的光,換言之,沾了他陳雲甫的光!

所以,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俞綸站在自己這一邊都是合情合理。

想到這點,陳雲甫看了一眼邵質,果然見到後者遞過來的眼神,心下踏實。

而詹徽在經過最初的錯愕後,也很快回憶了一遍俞綸的從政生涯,心中明白過來暗恨。

正打算重整旗鼓進行反擊,上首的朱標開了口。

“這《廢徭復商疏》可不可行,戶部和工部的意見呢?”

你這是拉偏架!

詹徽內心那個委屈,自己纔剛打算反擊,就被朱標打斷,那自己被反駁落了面子的虧就只能白白嚥下去。

可話題都已經揭了過去,自己總不能去翻朱標的舊賬,只好捏着鼻子坐好,忍氣吞聲。

戶部尚書葛循是第一個站起來的,他先是看了一眼邵質,而後輕咳一聲道。

“戶部這兩年的收支還是極佳的,不過想要支持全面廢徭恐怕難度也是不小,所以,廢徭役具體會給國庫帶來多大的壓力,還是先請工部徐部堂說說。”

可別覺得葛循說的是什麼沒營養的廢話,他一句戶部收支極佳已算是對陳雲甫進行了聲援,只要接下來工部尚書徐本不拆臺,戶部就可以在財力上做到實際支持。

葛循,畢竟是從刑部調任到戶部的,以前和邵質是同僚。

徐本站了出來,在一陣沉吟後開口說道:“話及廢徭役之前,老夫有一個問題想先問通政使。”

陳雲甫端肅神情坐好,伸手虛引。

“徐部堂請問,下官知無不言。”

“廢了徭役,朝廷用工就要給工錢,請問這工錢打算定幾何?”

其他人說到現在沒有說出一句有營養的話,還得是徐本,開口聊的就是重心。

“尋常民間用工,工錢各不等同,各省的情況不一樣,力工的日錢亦不相同,還是因地制宜的好。”

“既然說到了因地制宜, 那老夫就給通政使、給諸位同工介紹一下。”

徐本大談特談:“在江南,漕運力工每日的工錢是三十文、兩廣是二十文、山東、河北又是三十文,西北的話要更便宜些,十五文錢左右。

那咱們就按照因地制宜的政策來,去年工部興修江南水網,徵調了民工兩萬人,前後持續六十八天,按每日三十文的工錢就是六十萬文、即白銀六百兩,六十八天,四萬零八百兩。

河南段修黃河大堤,前後一百三十六天,用了四萬七千人,河南工錢一日二十文,總花費十二萬七千八百四十兩。

......

廢徭役容易,但全國一年多花在這上面的錢,將高達一百六十八萬兩現白銀!老夫不清楚通政使對這個數字有沒有概念,但老夫可以這麼和通政使說,如果工部每年都要多加一百六十八萬兩預算的話,那麼工部明年的預算將會達到六百萬兩之巨!

我大明一年歲入都沒有六百萬兩的現白銀,很大一部分要用糧食和寶鈔進行折抵,那麼請問通政使,如果工部的預算高的這種地步,那麼,明年寶源局是不是又要鑄幣、寶鈔提舉司是不是又要印鈔?”

“自然不是。”

“那這筆如此巨大的虧空,從哪裡來補?”

徐本衝着陳雲甫伸出手:“只要通政使有本事解決工錢的問題,工部第一個支持廢徭!”

這是將陳雲甫的軍了!

(我的曾祖母於昨日不幸去世,享年九十四歲,老人家已是高壽,只是終究沒能撐到過年,引爲一大遺憾。)

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風雨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一百三十一章:歷史會抹去一個本不存在的人嗎?第三百九十七章:漸變的思想第二百四十五章:讓齊德蹦躂去吧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一百一十章:打啞謎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二百五十一章:他已經越來越像皇帝了第四百七十八章:殿下危矣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實時情況彙報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四百七十三章:治安第八十五章:朱標砸“缸”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七十七章:皇帝因何造反?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一百八十五章:全部拿下第一十六章:回絕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四百九十七章:險惡用心第四百零二章:大刀闊斧動教育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三百九十六章:和往事道別,和未來相擁上架感言第三十五章:幕第二百七十章:誰敢染指土地,本輔就要誰腦袋!第二百八十二章:能談,都是好同志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四百二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二百四十六章:汝必將死無葬身之地!第五百四十二章:陳景和的成熟與狠辣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五百四十三章:歸家第六十八章:將星凋第二百三十四章:推選第二百零四章:三法司聯席會議第三百一十五章:誰他孃的面子都不好使!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四百九十三章:遍尋幫手的陳景和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八章:靈前兇險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四百七十六章:借刀殺人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四百六十三章:大炮理論和步炮協同
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風雨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一百三十一章:歷史會抹去一個本不存在的人嗎?第三百九十七章:漸變的思想第二百四十五章:讓齊德蹦躂去吧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一百一十章:打啞謎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二百五十一章:他已經越來越像皇帝了第四百七十八章:殿下危矣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實時情況彙報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四百七十三章:治安第八十五章:朱標砸“缸”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七十七章:皇帝因何造反?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一百八十五章:全部拿下第一十六章:回絕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四百九十七章:險惡用心第四百零二章:大刀闊斧動教育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三百九十六章:和往事道別,和未來相擁上架感言第三十五章:幕第二百七十章:誰敢染指土地,本輔就要誰腦袋!第二百八十二章:能談,都是好同志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四百二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二百四十六章:汝必將死無葬身之地!第五百四十二章:陳景和的成熟與狠辣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五百四十三章:歸家第六十八章:將星凋第二百三十四章:推選第二百零四章:三法司聯席會議第三百一十五章:誰他孃的面子都不好使!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四百九十三章:遍尋幫手的陳景和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八章:靈前兇險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四百七十六章:借刀殺人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四百六十三章:大炮理論和步炮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