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

廣州港的輝煌絕不只是爲大明帶來了多少世俗的黃金白銀。

在廣州港興盛的十幾年內,大明或者說中國,重新有了天朝上國、萬邦來朝的氣質。

無論是政治上、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這個時期的中國,絕對是幾千年來最好的中國。

出自廣州港、泉州港、平津港這三個地方的大明海船,沿着阿拉伯人的海圖或者說唐時先人走過的航路,重新締造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海上輝煌。

屬於東方人獨有的詩情畫意的浪漫開始傳遍半個世界。

南洋、中西亞、阿拉伯半島、東非、北非。

又通過阿拉伯半島進入到歐羅巴,過地中海到威尼斯亦或者可能都到了伊比利亞。

一個神秘且強大的東方帝國開始被這片蒼穹下共同呼吸的人類開始熟知。

同樣被熟知的,自然還有陳雲甫。

“東方教皇”、“一個比皇帝還要高貴的統治者”、“最偉大的獨裁者”

忠於陳雲甫的大明軍隊還沒有徵服到西方,陳雲甫就已經收穫了一大批小迷弟,或許,還會有不少小迷妹。

而這個遠洋萬里來到廣州求學的科西莫-美第奇就是其中之一。

他無比神往屬於陳雲甫的傳說和故事,當然,科西莫自己也清楚,他是見不到這個號稱天穹下最偉大的獨裁者。

陳景和當然不會幫科西莫實現這個願望,他沒這個功夫。

在離開天府學院的馬車上,陳景和同陳嘉鼎說出了一個自己的擔心。

“學校裡,外夷好像很多?”

陳嘉鼎嗯了一聲:“不止是學校,整個廣州這些年來此定居的外夷也很多,具體的數據我沒關注過,戶政司應該知道,不過料想不會少於二十萬了吧。”

“二十萬?”

陳景和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全廣州一共纔多少人。”

“這些年隨着廣州越來越富,很多北方的百姓沒少南遷來務工定居,去年底,廣州好像就達到了八十萬,估計這兩年就該破百萬了。”

廣州不是南京,沒有超過百萬計的丁口,但八十萬也絕對不是一個小數。

但一座八十萬人口的城市其中卻有超過二十萬是外國人,那這個比例就十分的恐怖了。

“那豈不是說,在廣州,咱們大明子民的數量和外夷的數量比例,幾乎達到了三比一?”

陳景和焦急起來:“這可不行啊,當年蒲耿壽的泉州之亂可就是因爲阿拉伯人過多導致的,如此多外夷來粵定居,數量日益劇增,將來必然引發巨大禍亂,前朝之鑑不可不防。”

陳嘉鼎愣了一下,而後點頭間嘆息一聲。

“殿下說的不錯,可這事我一個商人哪裡有資格說的算。

“難道廣州府衙或者說廣東布政使司衙門連擁有這點見識的官員都沒有嗎?”陳景和急道:“三比一的比例這太駭人聽聞了。

就說十五年前,我父王做主開發遼東的時候,還知道控制遼東女真人部落族羣的分步以及同我漢人之間的數量比例,這纔有遼東安定祥和的大好局面,纔有後來的發展。

而今廣州外夷雲集,若是不加以控制,十年後,廣州到底是我大明的廣州,還是外夷的廣州?”

年輕熱血的陳景和,就如同這天下萬千芸芸學子一般衝動和單純,無論是東莞查出的芙蓉花案還是現在得知廣州外夷雲集居住的社會現狀,都讓陳景和大爲不滿,並且以此抨擊有司衙門的不作爲及昏聵。

“這事,我必須要找有司衙門反應。”

陳嘉鼎是商人不好開口,陳景和則是正兒八經的官,因此熱血上頭之餘,就要去找廣州知府方儉。

“殿下。”陳嘉鼎喊住了陳景和,苦口婆心說道:“您現在是廣交所的掌簿,這種事,他歸戶政司衙門操心,再不然那也是按察司衙門的事,您說您去稟報,逾權啊。”

官場有官場的規矩,有的時候不是官員冷血,對社會上發生的事情視若無睹,而是中國幾千年官本位制所孕育出獨特的官場規矩一脈傳承。

有的事該是自己管的才能管,不該自己管的絕不去管。

看似冷血自私獨善其身,但換個位置想,如果每個官員都以‘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爲藉口對任何非己身權屬的事情橫加置喙,那毫無疑問會造成嚴重的政治內耗,政務司理衙門就成了官員們每天打口水仗的地方,會嚴重的拖沓行政效率。

從諸子百家世代的所謂思想爭鳴到宋神宗時期的荀孟之變,再到明中後期的東林黨爭、清末百日維新等等,都能看出。

這都是辯證論本身帶來的政治思考。

現在陳嘉鼎就在勸說陳景和安分點。

“殿下,您是太子,但現在,您是官。”陳嘉鼎言辭懇切的說道:“是官,就得守官場的規矩。”

這話說的多少有些重了,但意思也很明確。

你陳景和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廣交所掌簿,在那些個投機取巧的商人眼中是不得了的朝廷命官,可真正放在廣東官場來看,就只是一個小小的五品。

五品?

廣東雖然比不上南京,但廣東布政使伍士皐是軍政院的候補行走, 廣州知府都是從二品的品軼。

這裡不缺高官。

什麼時候你陳景和坐上廣東布政使的位置上後再說憂國憂民的話吧,現在,輪不到你去操心。

再說難聽點,要是陳雲甫明天駕崩,你陳景和回南京登基繼位,那全國都你說了算,你愛幹啥幹啥,沒人管你。

可現在,穩當點、成熟點。

毫無疑問,陳嘉鼎的苦口婆心、懇切勸諫對於陳景和的成長起到了巨大作用。

走出馬車,看着眼前的廣交所,陳景和苦笑一聲。

“是啊,嘉鼎兄說的對,我現在連廣交所份內的工作都還沒有熟悉,那些事,哪裡輪的到我去操心呢。

無論是芙蓉花的案子,還是廣州留外夷落戶居住的事情,都不該我去考慮。”

收拾一番心情,陳景和轉身衝陳嘉鼎面露微笑,微微作揖。

“多謝嘉鼎兄教誨之言,景和,拜謝。”

人,必須得踏實。

沒學會走之前就學跑,一定會摔跟頭的。

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五百零一章:風平浪靜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四百零一章:來,孤拉你一把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七十一章:逼宮!!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一十一章:蝴蝶效應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實時情況彙報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四百六十八章:功蓋萬古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一百七十章:波雲詭譎的政治旋渦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六十八章:將星凋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四百四十七章:雙標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二十七章:朱標要來視察工作第二百七十八章:陳雲甫準備做一塊新蛋糕第二百九十四章:他們仨肯定有事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二百二十七章:看你能狂到幾時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六章:朱標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四百六十六章:黑水保安的誕生第四百六十一章:困惑的宋晟第一百六十五章:失言、失行、失德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六章:朱標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三百九十七章:漸變的思想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一百三十五章:赫赫大明,昭昭其烈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四百九十三章:遍尋幫手的陳景和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五百四十章:父王,你退位吧!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
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五百零一章:風平浪靜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四百零一章:來,孤拉你一把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七十一章:逼宮!!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一十一章:蝴蝶效應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實時情況彙報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四百六十八章:功蓋萬古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一百七十章:波雲詭譎的政治旋渦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六十八章:將星凋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四百四十七章:雙標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二十七章:朱標要來視察工作第二百七十八章:陳雲甫準備做一塊新蛋糕第二百九十四章:他們仨肯定有事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二百二十七章:看你能狂到幾時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六章:朱標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四百六十六章:黑水保安的誕生第四百六十一章:困惑的宋晟第一百六十五章:失言、失行、失德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六章:朱標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三百九十七章:漸變的思想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一百三十五章:赫赫大明,昭昭其烈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四百九十三章:遍尋幫手的陳景和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五百四十章:父王,你退位吧!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