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打啞謎

這朱標和朱元璋父子倆打擂,陳雲甫自然不可能知道,他現在人在詔獄,忙着辦羅三虎的案子呢。

這樣說不太準確,因爲羅三虎等人的供詞早在洛陽就拿到了手,現在只需要等謝亨衢和欒可法兩人歸案就行。

陳雲甫之所以到詔獄來,主要是來給毛驤打一聲招呼。

“毛將軍,未防人犯肆意攀咬,誣陷忠良,刑訊就省了。”

毛驤是個人精,自然明白陳雲甫這話裡的意思。

一個呢是不希望羅三虎受罪,二一個也是提醒自己,這事內裡有很大牽扯,暫時不要深挖。

“大學士的話俺記下了。”

毛驤先是拍胸脯表態自己心裡有數,而後招呼道:“大學士今日若是無事,俺做東咱弟兄倆喝兩杯?”

陳雲甫本是不太想的,不過一轉念頭又點頭道了句可。

人家怎麼也是個正三品的錦衣衛都指揮使,這都招呼自己吃飯好幾回了,說什麼也得給次面子,總不同意,別人還當自己擺多大譜呢。

這樣可不好。

倆人也沒回北鎮撫司衙門,就近找家上品的酒樓要了雅間。

席間之事無須另表,左右不過熱絡一下感情,只說飯後陳雲甫打道回府,毛驤安排了幾個錦衣衛的好手一路護送到家。

門房迎出來說道:“大學士,東閣大學士董公半個時辰前來了,一直在堂內候着您呢。”

董倫?

陳雲甫沒明白這位來是做什麼的,這個時辰了不回家歇着,往自己這跑哪門子。

總不能也是個跑官的吧,不會啊,平時看着人挺正氣的。

邁步進了正堂,果然見那董倫正端坐飲茶,無論是坐姿還是氣度頗具儒生文人的風範。

見到陳雲甫,董倫這才放下手裡的茶盞,站起身作揖。

“快請坐。”陳雲甫拱手還禮,而後就坐到董倫的身邊好奇問道:“董學士怎的有空來此。”

“回明臺,門下今日冒昧拜見,是爲了昨日明臺說及的廢徭役、復商籍一事。”

這裡董倫稱呼陳雲甫的明臺是古代官場的尊稱,只用於對高級官員,但其實並不常用。

陳雲甫的官職是通政使,位列九卿之一,又兼任文淵閣大學士,所以官場衆人可以稱陳雲甫大學士也可以稱通政使。

這兩個都是官面的稱呼,而所謂的明臺,就好比咱們上大學和系教授私下裡請教,你可以喚教授,這是職稱,也可以喚老師,老師就顯得親近些。

同理,董倫現在私下裡喚陳雲甫明臺,就好比喚老師一般,顯得親近。

至於那句門下的自稱,簡單理解就是自稱‘學生’。

董倫表態自己是陳雲甫的門下學生。

僅從字面意思來解讀,董倫這種說法是沒有毛病的,因爲陳雲甫之前就是東閣大學士,算是董倫的前輩,董倫自謙稱學生也算過的去,不過古代自謙的稱呼有很多,董倫按照職場規矩應該稱下官,真要想親近也可以稱後進。

但他偏偏選了門下。

門下就是投誠,表示打算投入陳雲甫門庭之下。

官場稱呼很少流於文字,但處處都是規矩和講究,陳雲甫也算做了大明兩年多的官,該懂的不該懂的都懂了,故而挑了一下眉頭,將手裡剛剛捧起的茶盞又放回到桌子上。

“大學士與我乃是同工,都是陛下的臣子,若是對我言及的廢徭役、復商籍有什麼不同看法,但請賜教,我自當洗耳恭聽。

有事說事好好說話,別亂喊。

你董倫三十大幾的人了,在我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面前自稱門下,若是傳出去,天底下的人豈不是都要說我陳雲甫少年得志、驕狂無度了?

董倫臉上閃過一絲紅暈,而後不失體面的尷尬一笑。

他這般上趕着來投誠還被拒絕,面上難免有些掛不住,不過還是很快擺正好自己的身份,端肅心態老實答話。

“明臺言重,無論是廢徭役還是復商籍,下官聽來都是極贊成的,此舉利國利民,澤被百世,是大仁政啊。”

陳雲甫沒吭,眼裡帶笑看着董倫。

後者等了一陣沒見陳雲甫接話,只能硬着頭皮繼續說道:“今日太子殿下入宮面聖說及了此事,但陛下聖躬有恙,就沒有做當堂批覆......”

沽名釣譽之輩!

陳雲甫聽出董倫來見自己的意思了。

這廢徭役毫無疑問是大仁政,打朱標提出來,功勞的大頭肯定是朱標的沒跑,而他董倫身爲東閣大學士,朱標屬官之首,自然也能跟着混一個好名聲,但今天朱標去見朱元璋,事沒辦成,所以董倫有些急了。

這不,跑來給陳雲甫通風報信。

爲什麼一口一個明臺又自稱門下,上來就對陳雲甫一通捧,表態支持,就是說他董倫和陳雲甫在這件事上穿同一條褲子,希望陳雲甫能找到朱標再催催。

只要把這事落實,他董倫就好混個天大的仁義名聲。

至於爲什麼董倫自己不去催朱標,份量不夠啊。

董倫現在就跟當初的陳雲甫一樣,別看是東閣大學士,不過是朱標的秘書長而已,這種事上不能說話。

而現在陳雲甫貴爲九卿之一,國策如何,是有資格張嘴的。

大家都要在規矩內說話做事。

“既然陛下聖躬有恙,那自然就不能急。”

重新拿起茶盞,陳雲甫輕描淡寫說了一句:“而且,這事本就還只是一個想法,成與不成的,都要先過通政使司立項,再由大家一起商議論證,急切間確實辦不好。”

“是是是。”

董倫暗驚,這是碰到高手了,當下在陳雲甫面前便更加謹慎,說話也就不敢再那麼冒失,規規矩矩應話道:“還是明臺思慮得當,這天大的事也遠不及陛下聖躬重要。”

“不過有了董學士今日這般表態,我心裡也踏實了不少。”陳雲甫敲打了一番後還是給了董倫一顆糖,讚賞道:“之前說過此事之後,我心中一直惴惴不安,董學士之前便是國子監高才,既然連你也贊同,我就放心了。”

別急,這事不是三分鐘熱度,我陳雲甫既然敢開口說,以後肯定還會尋機會找朱標說的,所以這事我會給辦好,你就踏踏實實等着和我一道混功勞吧。

不過前提是你董倫記住今天的表態,日後一直支持我。

董倫官場人精,哪裡聽不懂弦外之音,當下面露喜色,起身拱手道。

“下官一定唯...與明臺精誠合作。”

本來想說唯陳雲甫馬首是瞻,不過想及之前陳雲甫的謹慎,董倫又把口變了回來。

“好,時間不早了,董學士還是早些回府吧。”

陳雲甫起身假意要送,董倫就趕忙擺手。

“明臺留步、留步,下官告辭。”

看着轉身離開的董倫,陳雲甫輕笑一聲搖頭。

和這些個官僚打啞謎真是夠沒勁的。

不過話說回來,朱元璋抱病躲朱標,這算是個什麼意思?

陳雲甫蹙眉望着茶水升騰的熱氣發呆。

半晌後眼前一亮。

這事有門了!

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二百五十七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中)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五百一十六章:找場子的陳景和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三百二十六章:朕給你二個選擇第二百五十四章:誰在執棋弈天下?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九十章:小奸賊陳景和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二百五十章:朕,已經很剋制了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三百八十三章:有困難,找陳雲甫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三百三十五章:靖難!靖難!!(七)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二十章:他郭桓蹦躂不了多久!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一百六十五章:失言、失行、失德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五十九章:分封和集權的真正本質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上架感言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上架感言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四百三十八章:夏元吉支棱起來了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五百一十九章:手銃!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二十章:他郭桓蹦躂不了多久!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六十章:殺!
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二百五十七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中)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五百一十六章:找場子的陳景和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三百二十六章:朕給你二個選擇第二百五十四章:誰在執棋弈天下?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九十章:小奸賊陳景和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二百五十章:朕,已經很剋制了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三百八十三章:有困難,找陳雲甫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三百三十五章:靖難!靖難!!(七)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二十章:他郭桓蹦躂不了多久!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一百六十五章:失言、失行、失德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五十九章:分封和集權的真正本質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上架感言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上架感言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四百三十八章:夏元吉支棱起來了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五百一十九章:手銃!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二十章:他郭桓蹦躂不了多久!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六十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