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

關西七衛帶來的煩心事還梗在心頭沒有時間處理,弄的陳雲甫一連幾天心情都談不上多好。

好在浙江這功夫傳來了一件喜報,教育改制之後的第一所童學已經在杭州開校並且開始陸續招生授課。

“要去杭州看一看。”

陳雲甫讓楊士奇給他安排了時間,等到常茂祭完九州社稷壇後,陳雲甫在奉天殿爲常茂加冕。

“想好都城定在哪了嗎。”

“遼陽。”

“想好就成,去吧。”

送別常茂的陣仗擺的很大,不僅僅是文武官員,甚至包括京城各界有頭有臉的人物基本都到齊,一道出南京城相送。

這麼大的陣勢並不是楊士奇組織而完全是自發的。

因爲這一次常茂離京赴遼州,不是常茂一人、常家一家,而是很多很多人。

這些人中有武將、有官員、有商賈、有工匠,可謂是雲集了三教九流各種人士。

他們,都將跟着常茂一道遠赴遼州。

坊間管這羣人叫背祖離鄉,報紙上叫這羣人淘金客。

不管褒貶如何,但政治投機的本質是不變的。

“每一個剛剛建制誕生的新政權,都蘊含無數亟待採摘的果實,遼州如此,將來其他的幾個州也是如此。”

陳雲甫送別了常茂,再等藍玉離京去西安後,便帶着楊士奇踏上了南下去杭州的行程。

浙江布政使王鈍在杭州城外接了儀輅。

“孤此番來浙,只是爲了看看學堂,其他政務方面的彙報,你們浙江當局向士奇彙報吧。”

陳雲甫此來的目的十分明確,只在杭州城落蹕後歇了一夜,就帶着黃觀直奔學堂。

看着學堂外烏泱泱的人頭攢動,陳雲甫當時就掉了臉,喝斥道。

“學生們不用上課嗎,這官場之上迎來送往的官僚習氣,誰讓你們加到孩子們身上的,

簡直是亂彈琴!”

王鈍被喝斥的冷汗涔涔,唯唯諾諾的俯首認錯。

等到孩子們各自散去歸於班級之中,陳雲甫纔算心氣稍順,也懶的對王鈍繼續橫加批評,偕楊士奇、黃觀二人隨便尋了間課堂,趕在上課前走了進去。

“大王這是...”

“孤打算旁聽一堂課,可否?”

王鈍能有什麼意見,就是這堂課的授業老師有點打哆嗦,腦門上不住滴下來的汗水蟄的他有點睜不開眼。

這就是一堂最普通不過的國學一年課。

教的內容僅爲識字而已。

開蒙所選的課文也是一慣使用的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

一堂課只有半個時辰,自然是不夠時間將整篇三字經全部解讀,加上陳雲甫在的原因,這堂課的國學老師就打算圍繞着這第一句話來表現一番,好讓陳雲甫也能知道,他們這些授業之師是多麼重視培養學生們正確的人生觀。

想法是好的,過程也是好的,誰也沒想到偏生就有刺頭。

“老師,荀先生所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順是所言,何來人之初性本善一說呢。”

這真是誰都沒想到的事情。

年輕的老師面對這個提問,恨的差點把書本砸到這個提問的學生臉上,顧忌到陳雲甫在場旁聽,只能硬着頭皮言道。

“于謙,你坐下。”

本就坐在課堂最後方來了興致的陳雲甫聽到這個名字輕挑眉關。

于謙?

是那個打北京保衛戰的于謙嗎。

不過甭管是不是,陳雲甫都談不上多麼重視,他見到的歷史名人多了去,泯然於世的亦如過江之鯽,自己帶來的蝴蝶效應越來越大,于謙還能不能在已經面目全非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誰也說不準。

僅就目前來看的話,勉強算是個刺頭?

小小個頭的于謙沒有落座,昂着腦袋自覺理直氣壯的詢問老師。

“請問老師,人之初性本善的依據何在?”

老師險些怒急,乃斥責道:“孔融讓梨的典故,豎子可知焉!”

“融四歲,能讓梨。”

于謙侃侃對答道:“先生所說孔融,孔聖人十九世孫者,其在家中行五,上有四個兄長,時年孔融四歲,食之有梨,孔融取其最小,而留大梨與兄,通謙讓之禮受人讚譽。”

老師的臉上稍微好看些許,他乃接話言道:“孔融四歲的時候便通曉讓犁與兄,此難道不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佐證嗎。”

于謙微微一笑,偏首望向身邊的同桌,伸手言道:“可否將你隨身所攜的糖人贈與我吃?”

同桌亦是一個孩子,聞之自然是下意識拒絕道:“不可。”

于謙便看向老師反問道:“融四歲,同學六歲,梨貴而糖賤,緣何孔融知讓梨,而同學不肯相讓糖人?”

後者頓時面露慍怒道:“孔融所讓者乃是兄長,爾僅爲同學之誼,豈可相讓?”

“孔融出身乃是孔聖人之後,是千年之世家,其自幼便開蒙學禮,兼其家中衣食稟足,食梨甚易於百姓食糖,故相讓之不覺難捨。

我輩同學皆貧寒出身,便是一文錢都是父母雙親勞苦耕作所得,故而,豈有將父母血汗相讓之道理?”

“先生既爲老師,豈能不知倉稟足而知禮節這句話?”

課堂教室之中,小小的孩童和老師正面對質起來,而最讓人意想不到的,竟然是于謙這麼個孩子佔了上風。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于謙佔了上風,繼續侃侃而談道。

“人之本性,貪婪、自私、好色、殘忍,恰是因爲其性甚惡,故而纔有周公定禮,以王道行教化,輔以律法之約束,再及後,歷代先賢書文理之道,用於治化百姓,時至今日三千年矣,我輩之民哪怕不曾讀書亦通曉禮義廉恥,誕育子嗣,自幼便可施教正確的家學,這纔有人之初性本善的今天。

若無三千年律法之約束、道德禮法之教化,先生覺得,人之初還能性本善嗎。”

教室的最後,陳雲甫偏首私語。

“此子何人?”

王鈍答道:“浙江杭州織造局副於彥昭的長子,叫于謙。”

“官宦子弟?”

“是,他祖父洪武十五年入職工部,先後歷任工部主事、經歷等職,後遷福建右參知,永樂二年以病亡。”

陳雲甫於是點頭:“怪不得小小年紀知道那麼多,感情是家學淵源。”

王鈍看出陳雲甫似乎對於謙很是感興趣,心中便有了打算。

剛欲言語兩句,又見後者起身。

“大王不旁聽了?”

“去杭州織造局。”

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三十一章:突如其來的擢升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百六十八章:咬人的狗不叫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一百四十九章:惹不起的藍玉、更惹不起的陳雲甫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二百零八章:一家之主第九十四章:下官求個棲身之地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四百七十六章:借刀殺人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四百二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二百零四章:三法司聯席會議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一百四十二章:捕魚兒海大捷!第五百零八章:鉅額賄賂第二百八十七章:子嗣興旺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九十四章:下官求個棲身之地第一百五十章:把朱樉往死裡坑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四百零二章:大刀闊斧動教育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三百零三章:明智的胡讓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四百六十八章:功蓋萬古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六十章:殺!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三百二十一章:老大哥病危!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
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三十一章:突如其來的擢升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百六十八章:咬人的狗不叫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一百四十九章:惹不起的藍玉、更惹不起的陳雲甫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二百零八章:一家之主第九十四章:下官求個棲身之地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四百七十六章:借刀殺人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四百二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二百零四章:三法司聯席會議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一百四十二章:捕魚兒海大捷!第五百零八章:鉅額賄賂第二百八十七章:子嗣興旺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九十四章:下官求個棲身之地第一百五十章:把朱樉往死裡坑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四百零二章:大刀闊斧動教育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三百零三章:明智的胡讓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四百六十八章:功蓋萬古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六十章:殺!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三百二十一章:老大哥病危!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