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人事任命的慎重

關於是否給廣東摘帽一事的討論還在奉天殿繼續着,整體上來看,支持給廣東摘帽,全國推動工商業發展的中樞官員佔據了多數。

陳雲甫一直都有在靜心傾聽着,而當所有人都表達完各自的態度後,陳雲甫依舊在沉默。

他絕不是一個優柔寡斷之人,但這件事上,陳雲甫多年來的態度一貫如此,慎之又慎。

可無論自己再如何謹慎,既然事項已經上了會討論,陳雲甫也不不可能再把它拿下去,便看向一旁的朱允熞道。

“允熞,你有什麼想法嗎?”

朱允熞聞言一愣,萬沒想到陳雲甫竟然會問詢自己,當下既緊張又有些惶恐的拱手道。

“侄兒尚幼,這般國家大事一切都聽亞父的吧。”

“莫聽孤的,孤也未必能一直對下去。”陳雲甫擺手,復望向衆人言道:“既然諸位都說了態度,那就表決吧。”

“允熞,你也有一票,支持就舉手,也可以反對或者棄權。”

一衆官員彼此相望後,各自或支持或反對的表明自身立場。

十七票支持、六票反對,朱允熞選擇了棄權。

如此高的票數支持,也能看出給廣東摘帽一事乃是官心所向。

“既然諸位都支持,那咱們就這麼定下來,從九州六年開始,全國各省府都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酌情成立工商聯合會,允許本地商人成立相應的股票交易所用以募集民間錢財。”

“南京成立全國工商聯總會,由嚴震直兼任會長,派人到廣州去,請陳希來京擔任副會長。”

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大力支持工商業發展,那就沒必要再繼續瞻前顧後,甭管是良政還是惡政,都比首鼠兩端、踟躕不前的怠政要強的多。

確定下來這件事後,陳雲甫也頓覺少了一塊心病,以後他都不需要再繼續操心此事了,國家的發展、社會的發展、資本的發展都交給時間去吧。

“第二件事,拆分直隸州爲安徽、江蘇兩省,應天府從此更名爲南京,單設爲中央直轄府,成立兩省布政使司。”

這件事討論起來比給廣東摘帽子要容易的多,畢竟增設兩省布政使司就意味着要多很多個官缺,這是從中央釋放出來的政治紅利,在場的官員除非腦子有病,不然怎麼可能會反對。

幾乎是全票通過。

新增設的安徽布政使司治城設在了廬州府,而江蘇的治城則設在了蘇州府。

南京依舊是直轄嘛。

“調,廣東承宣佈政使胡嗣宗回京,出任南京知府。”

陳雲甫提出了這項新的人事任命,把所有人都給整的一愣。

一省佈政調到南京任知府?

這算是降級使用嗎。

可很快衆人就明白了陳雲甫如此安排的原因。

“藍帥已經不在軍政院了,胡嗣宗增補入軍政院行走。”

這哪裡是降級,這分明是升官。

廣東摘了帽子,胡嗣宗也終於把腦袋上後補這頂帽子給摘了下去。

由軍政院行走銜出任南京知府,南京的政治級別就一躍成爲地方行政級別的天花板。

而之所以這麼安排也是陳雲甫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如今南京股票交易所也已經掛牌成立,嗣宗在廣州幹了那麼多年,成績斐然,南京眼下最缺的恰恰就是一個懂經濟的主官,所以孤思來想去,嗣宗回京來最合適不過。”

“至於誰去廣東接胡嗣宗的班,諸位有沒有人選?”

嚴震直猶豫一陣後開口道:“浙江布政使王鈍這些年做的還不錯,是否可以考慮?”

誰都知道王鈍和嚴震直交情匪淺,不過這件事上,也沒人打算相讓。

那可是廣東。

辦公司試司長楊溥言道:“何不考慮廣州知府伍士皐呢?”

都察院都御史楊靖馬上開口反對道:“廣東都察院多次反應,伍士皐和廣州商人平素來往過於密切,風評上差了一些。”

“福建布政使易惟真也不錯,之前易惟真就是泉州知府,泉州市舶司復市之後,易惟真一直抓泉州發展,雖然沒有廣州的進步巨大,但成績也很突出,另外閩粵兩省平日裡的來往熟絡,調易惟真去廣東也很合適。”

一衆人衆說紛紜,支持誰的都有,雖然各自或許都有些私心夾雜,但總的來說推薦的官員都有拿得出手的地方。

畢竟廣東布政使不同於其他地方省,官做到這個級別,光靠有關係和門路沒用的。

能力,必須得有能力,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績!

陳雲甫也緊皺眉頭,絞盡腦汁的思索着合適人選,可惜他也只是一介凡胎,不會仙人點化之術,到底誰合適,陳雲甫拿不準。

“既然一時半會確定不下來,那就這樣,着吏政部、都察院一道派出三個聯合考察組赴杭州、福州、廣州,對王鈍、伍士皐、易惟真這三人進行吏察。

吏察期爲一個月,等到考察組回來交了吏察的奏本,咱們再上會討論吧,這期間,暫由廣東佈政副使任憲榮暫代布政使一職。”

說來也是這任憲榮的悲哀,他身爲廣東佈政副使,在這次吏察中甚至都沒有他的名字, 還不如他的下級廣州知府伍士皐。

不對,任憲榮和伍士皐只能算是平級。

他這個佈政副使是從二品,伍士皐是高配的從二品。

行政級別劃定和編制改革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改過了,前文都有。

倒不是中央不考慮任憲榮,關鍵是這位副使這麼多年來都被胡嗣宗蓋住了光芒,看不出做了哪些成績,把廣東這麼至關重要的一個經濟大省交給任憲榮,大家心裡沒底啊。

再者說,廣東布政使還掛着候補行走銜呢,就像胡嗣宗這樣,可以一步到位進中央。

說不準再過些年,隨着廣東的經濟體量越來越大,廣東布政使直接就是中央大員兼任。

地方的官員選拔靠關係還能使使勁,中央大員,沒能力沒政績想都不要想。

陳雲甫不可能讓這種官進軍政院。

即使眼下軍政院內有很多靠着關係和政治交換暫時擔任的行走。

但再過幾年,陳雲甫一定會把這些人全部清除乾淨。

哪裡都可以渾濁含湖,但國家的權力中央,絕對不會!

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一百六十五章:失言、失行、失德第五百二十七章:世間態:商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五百一十六章:找場子的陳景和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三百零三章:明智的胡讓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四百零一章:來,孤拉你一把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三百二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二章:姚廣孝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實時情況通報上架感言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二百四十五章:讓齊德蹦躂去吧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二百三十三章:對內閣的絕對掌控力第二百四十六章:汝必將死無葬身之地!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
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一百六十五章:失言、失行、失德第五百二十七章:世間態:商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五百一十六章:找場子的陳景和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三百零三章:明智的胡讓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四百零一章:來,孤拉你一把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三百二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二章:姚廣孝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實時情況通報上架感言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二百四十五章:讓齊德蹦躂去吧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二百三十三章:對內閣的絕對掌控力第二百四十六章:汝必將死無葬身之地!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