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君與臣

東閣外,邵質撩袍拜倒。

“臣,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邵質奉旨參見吾皇,聖躬金安。”

口中念着詣詞,邵質就把腦袋貼在京磚上,只是眼角的餘光瞄了一眼殿中。

深夜裡的東閣搖曳着暗淡的燭光,顯得如此冷清和幽森。

耳畔腳步聲響起,邵質看到了一雙出自尚衣局的內監靴,隨後便是總管太監寶祥的聲音。

“邵御史請進來吧,皇爺等你多時了。”

邵質這才掐着袍擺起身,跟在寶祥的身後躬腰貓步,躡足輕蹤進入內閣。

東閣是太子朱標的辦公之地,這麼多年來朱元璋從不來此,而自打去年馬皇后薨天之後,朝中百官發現,也不知道是出自什麼原因,朱標的坐宮理政之權就被朱元璋剝奪,自然,朱元璋也就乾脆搬到了這裡辦公。

之所以不在奉天殿,完全是因爲節儉。

奉天殿太大,冬天燒的木炭、夏天用的冰鑑都需大量,朱元璋捨不得。

而幹清宮又屬後宮,離着承天門太遠,有什麼事難免會拖沓時間,所以綜合考慮,東閣最是適合。

殿中的光線稍有些暗,邵質看不太清金案後朱元璋的神情,因此心中更加惴惴,寶祥搬來把椅子請邵質落座,邵質也只敢小心翼翼落下小半拉屁股。

就在這緊張的等待中,大殿內響起了朱元璋的聲音。

“浙江的案子,辦的怎麼樣了?”

一提到翁俊博案,邵質的腦門上就滲出了汗水,欠起身子,一迭聲的請罪。

“臣萬死,尚、尚無進展。”

“快兩年了吧。”朱元璋的語氣中已無任何耐心,且有怒火在強抑着:“昨日,御前司又收到了一封來自嚴震直的密信,信中,嚴震直說浙江最近短短半個月的時間,竟然有十幾名官員、商人陸續莫名橫死。

卿和朕說說,這算怎麼回事。”

雖然朱元璋的語氣並不嚴厲,說出來的話也沒有明確的批評,但邵質還是嚇得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頓首。

“臣、臣有辜聖恩,臣該死!”

“朕沒功夫關心你該不該死。”朱元璋直接開口打斷了邵質的話:“告訴朕,爲什麼一直辦不好。”

此時此刻,邵質也顧不上別的了,只能硬着頭皮說道:“刑部一直推諉,導致案子壓到了今時今日都無法取得實質進展。”

邵質不是一個喜歡找客觀原因的人,也不是喜歡在別人背後扯老婆舌的小人,但此刻面對朱元璋那已經開始升騰的殺意,邵質不得不把責任甩出去。

他得爲自己一大家子考慮。

“刑部。”

朱元璋呼出一口氣,道:“明日你就去刑部任右侍郎,給朕專門督辦翁俊博案,朕調茹太素去都察院接你的班。”

跪在地上的邵質有些不可思議的擡起頭。

從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的位置上調任刑部右侍郎,這可是升官,但雖然是升官,邵質心裡卻沒有任何的開心,相反,更加恐懼。

他知道,這是自己人生中最後一次機會了。

案子再辦不好,那麼等待他的唯一結果只剩下死路一條。

“茹太素之前一直在浙江做左參政,浙江的情況他最是熟悉,有他去都察院和你協同辦案,朕想,該能辦好了。”

邵質一頭砸在地上,大聲應道。

“請陛下放心,如果臣不能在一個月內撬開翁俊博的嘴,臣便以死謝罪。”

“去吧。

朱元璋嘆了口氣,揮手。

“臣告退。”

都沒敢起身,膝行在地上跪退幾步後,邵質才爬起來,一路退到殿外方敢轉身離開。

直等到邵質的身影已完全被夜色吞沒,朱元璋才恍然哎呀一聲,蹙起眉頭嘀咕一句‘竟忘了。’

守在近前的寶祥只在腦子裡略作思忖,便馬上接話道。

“皇爺可是想問那邵御史道明小大師的近況。”

“嗯。”

“也怪奴婢混賬,忙忘了頭,竟然未來得及和皇爺您稟報,今日一早,那道明小大師已經被吏部任命爲都察院照磨所照磨了。”

“什麼?”

朱元璋先是一愣,而後頓時擰眉慍怒:“胡鬧!”

讓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做官不是胡鬧是什麼?

想着,朱元璋便出言喝斥道:“是那陳雲甫惦記的,還是那邵質投朕所好私自授受的?還有吏部怎麼敢下這般公文,全是胡鬧!”

朱元璋是越想越惱火,這寶祥連忙解釋道。

“皇爺,這事和道明小大師以及邵御史還真沒有什麼關係,是太子爺。”

“標兒?”朱元璋怒火頓去,只是更加疑惑。

陳雲甫做官和朱標有什麼關係。

寶祥不敢兜圈子,就把所有情況一五一十全給說了出來。

“這些事,吉祥那小崽子當日陪着太子爺去都察院時全都記在心裡呢,回來後就和奴婢說了, 不過奴婢想着不過是讓尚宮局學着疊個被子而已,也不算什麼大事就沒和皇爺您說。

卻沒想太子爺隨口說的話就讓詹少保記在了心裡,還專門去到吏部尚書李部堂那通了氣,這纔有今日道明大師出任照磨一事。”

解釋明白後,寶祥偷瞄了一下朱元璋的臉色,小聲試探道:“既然皇爺不喜,那奴婢馬上命人去到吏部知會一聲?”

“不用了。”

朱元璋起身,邁步就走,不過臉上已無了任何惱怒神情,輕鬆道:“既然是標兒開的口,那就讓他做着吧,不過區區一個照磨而已。”

這般態度和初時可謂是天壤之別。

那寶祥跟在身後笑。

可不是嗎,不過就是區區一個照磨而已。

由着朱標樂意,給個經歷、御史做做又如何。

“咱這大明朝,早晚都是留給標兒的。”

朱元璋一說起朱標來就一臉的自豪和滿意,又看向寶祥,詢問道:“對了,標兒的身體最近怎麼樣了。”

“太醫院回了話,太子爺現在金體好着呢。”

寶祥一臉帶着喜色:“這都是蒙了祖宗的洪福庇佑,太子爺金體康泰,那就是國家社稷的福氣,奴婢給皇爺道喜。”

“好好好。”

一直臉上都個小模樣的朱元璋總算是樂了出來,連道了幾聲好。

“標兒的身體既然無虞,那過些日子咱就搬,把這東閣還給他。”

“奴婢記下了。”

東閣的燭光滅了,邵府裡卻挑了燈。

這一夜,邵質再無睡意。

第六章:朱標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三百九十八章:孔家想要教育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七十七章:皇帝因何造反?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繼承你父親的大業!第一十八章:山頭政治的特點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一百七十一章:逼宮!!第六十七章:欲謀求大一統必先撤藩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三百一十四章:老大哥的身體越來越差了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四百三十七章:疆域和人口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四百六十九章:史無前例的國家工程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實時情況彙報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賬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四百二十九章:八門金鎖陣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四百二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二百六十二章:養兒方知父母恩第五百零七章:狼崽子大了要踹窩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實時情況通報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
第六章:朱標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三百九十八章:孔家想要教育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七十七章:皇帝因何造反?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繼承你父親的大業!第一十八章:山頭政治的特點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一百七十一章:逼宮!!第六十七章:欲謀求大一統必先撤藩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三百一十四章:老大哥的身體越來越差了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四百三十七章:疆域和人口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四百六十九章:史無前例的國家工程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實時情況彙報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賬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四百二十九章:八門金鎖陣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四百二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二百六十二章:養兒方知父母恩第五百零七章:狼崽子大了要踹窩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實時情況通報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