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大武場

自打有了陳雲甫之後,朱標確實是難得輕鬆一陣子,每天只需在家裡安心靜養即可,不像那時馬皇后剛仙逝那陣,即使病體沉痾,還要硬拖着每日審閱奏疏到入夜。

現在就是陳雲甫彙報,他直接口述批覆即可,陳雲甫自會記下來,而後在那些奏本上一一批覆,最後交由吉祥加上太子璽印即可。

人一旦輕鬆下來,身體自然恢復的就快,加上朱標才三十多歲,正值盛年,也沒有一病不起的道理。

這不,才過了沒半個月,朱標就生龍活虎起來。

只不過這也就是看起來而已,具體情況太醫院的太醫早就私下裡給陳雲甫透過底。

“太子殿下的心脈已傷,落了暗根,要想完全康復,不僅需要長年累月的調養和靜修,最重要一點,還是要守心。”

陳雲甫聽的明白,就是不能再氣着、傷着,簡單來說,可別學林黛玉那般動輒葬花焚稿、傷春悲秋。

說的輕巧,就這麼一段時間的相處下來,陳雲甫咋看都覺得朱標是那種內心世界談不上強大的人。

別的不敢說,反正比起他那位開天闢地的爹來說,差了起碼倆朱棣。

陳雲甫絞盡腦汁的去想,後面的大明朝好像沒有什麼能讓朱標勞心廢神的事了。

那就好、那就好。

我的太子千歲,你可得健康長壽。

奔着這個目標的陳雲甫做起事來更是勤奮,每天往返於東閣和太子府,那般勤奮勁看的朱標都有些於心不忍,說什麼都要給陳雲甫放幾天假。

“殿下千金之子尚且心憂國事不敢懈怠,下官要學的東西還很多,更是應該精進之時。”

看陳雲甫如此說,朱標也是苦笑不得,趕巧這日子入了立夏,朱標就拉住陳雲甫言道:“今日咱倆都歇一天,五軍都督府今日在朝天宮內開大武場,瞅瞅。”

“啥?”

陳雲甫還沒明白朱標說的什麼意思呢,人就稀裡糊塗被拉進了六龍車內,車廂外的吉祥喊了一句朝天宮。

“先等等。”

吉祥很詫異的看向陳雲甫,而後又看向朱標。

這太子都要走了,你還敢說等等?

朱標也很疑惑,但沒有急着發作,而是想看陳雲甫說什麼。

“吉公公,麻煩你把今天工部的奏本先拿來,就在桌子上東數第一、第二摞。”

吉祥苦起臉來,難得放一天假,還幹活,只好看向朱標。

後者倒沒說同意或者拒絕,而是看向陳雲甫問道。

“爲何獨獨拿工部的?”

五寺除了一個大理寺之外沒什麼要緊事可以不提,但六部中戶部首重,其次也是兵部和吏部,怎麼陳雲甫獨獨挑了一個不上不下的工部。

“回殿下,戶部的奏本最多,此去朝天宮的路上批不完,兵部和吏部的事牽扯廣而深,需要思慮,唯獨工部的事,既關係到百姓的民生安危,又關係到朝廷的產收增減,不僅僅是要緊事,而且基本直公直令可以直接給出允否批覆的,所以時間上也來的及。”

朱標頓時挑了眉毛,眼裡的讚賞之色溢出,遂看向吉祥點頭。

後者哪裡還不明白,趕忙一路小跑跑回太子府,不多時抱着兩摞奏本回來,往車廂裡的條案上一放,轉身離開。

陳雲甫剛打算伸手,就被朱標拿一本書摁住。

“等會,孤還沒說話呢。”

“殿下您這。”

現在輪到陳雲甫哭笑不得起來,

可也只是話盡於此便安心接受,老老實實給朱標倒茶。

他知道,後面朱標該向他介紹所謂的大武場了。

果不其然,朱標潤了潤嗓子之後就開始說道起來。

“朝天宮裡有一個習儀亭你知道吧。”

陳雲甫就點點頭。

他都當了一年多的官,當然知道習儀亭。

習儀亭就是朝廷專門設立留給滿朝勳貴之子學習御前禮儀的地方,說是亭,其實有好幾間大殿,完全是仿照奉天殿、華蓋殿、文淵閣建造的。

亭,只是幾間殿宇中間一處落腳的地,朝中勳貴之子習儀之前,入朝天宮會先到習儀亭集合落腳, 而後等到禮部的官員來,一般是左右侍郎級的主官親自出面教授禮儀。

禮部官員一到,就會帶這羣勳二代們開始走流程了。

模仿朝中幾個大節的儀程進行,比如新年、聖壽、郊天、祭祖等。

除了走流程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聽禮樂踩點。

明朝最高規格的朝禮是八拜禮,要奏八種不同的曲子、詣八種不同的賀詞,具體哪些曲子、哪些詣詞,大家有想了解的可以去看一下《日月永在》,應該是五百四十八章。

這些都是要學的。

每逢新年和朱標的生日,朱標都會去文淵閣接受百官拜賀,他的規格是四拜禮,勳二代們也得學。

見陳雲甫知道習儀亭,朱標也就繼續往下說。

“五軍都督府勳貴們的孩子每個月都要在習儀亭學一次朝禮,久而久之也就都相熟了,這不,魏國公之子輝祖就提議搞了這大武場,意在讓武勳之後不墮戰事、不怠武風,日子就定在了這立夏。”

朱標繪聲繪色的描述道:“比的東西可是不少,前兩年孤都會去看,今年自然也不例外,這次你和孤同去。”

大武場,勳貴比武?

聽起來很不錯的樣子。

陳雲甫也來了興致,期待起來,不過在這期待之前,還是先看向朱標,弱弱問一句。

“殿下,還有事嗎?”

“沒了。”

“那下官。”說話,伸手指了指一旁條案上的工部奏本。

朱標搖頭苦笑,但也端肅神情頷首。

“開始吧。”

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九十四章:下官求個棲身之地第七章:几筵殿裡的見聞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請假說明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一百八十八章:見到你爹,我就娶你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一百七十一章:逼宮!!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五百零四章:監國的朱允熞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八章:靈前兇險第二百七十二章:光與希望,永遠都在!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三十五章:幕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一十三章:韓國公薨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三百三十五章:靖難!靖難!!(七)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四百六十一章:困惑的宋晟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
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九十四章:下官求個棲身之地第七章:几筵殿裡的見聞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請假說明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一百八十八章:見到你爹,我就娶你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一百七十一章:逼宮!!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五百零四章:監國的朱允熞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八章:靈前兇險第二百七十二章:光與希望,永遠都在!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三十五章:幕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一十三章:韓國公薨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三百三十五章:靖難!靖難!!(七)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四百六十一章:困惑的宋晟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