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 重歸

他想要的是軍隊也儘快表態,因爲沒有軍方的首肯,這件事恐怕就會變成他私調軍隊了,於公於私他都不想背上這樣的指責。不過他相信以大漢軍方的一貫作風,他們應該是會很喜歡這個主意的。

果然如他所料,孟營正馬上就答應了下來。“大使且放心,今天在下就讓識字的軍士寫一封信,馬上送到紀國公和軍議府那裡,讓國內儘快回覆。”

相比於施高藝在外務司當中的地位,孟志高在軍隊裡面的地位要低上很多,不過他的職位特殊,所以軍方也給了他可以向遼東軍事長官和國內軍議府寫信奏事的權力。

紀國公陳昇現在在遼東,控制着整個東北地區的大漢軍隊,也是孟營正的直屬上司,他的功勳和名望都很高,如果他點頭,事情就好辦多了。

而軍議府是大漢成立後專門創造的陸軍機關,由各支部隊裡面精挑細選的軍官充任,負責保管陸軍上下在國內外的軍事部署、地圖和兵器製造,另外還有專門的參議機關來製作大的戰略軍事行動的計劃,外面的作戰部隊的參議軍官,也是由這個機構來管理的。雖然裡面的成員職級不高,但是可以說陸軍當中的中樞機構之一。

相比於外面的帶兵大將,軍議府的行事要謹慎許多,不過他們自然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掣肘,畢竟太子親自來高麗坐鎮,干係重大,可沒有人願意因爲李琿而讓高麗生亂。

“好!只要我們上下一心,就什麼都不用怕了!”眼看孟志高如此乾脆的表態,施高藝頗爲欣喜。“各位這段時間要把一切都定好,處在只要接收到命令,隨時就可以發動的狀態然後只要太子一聲令下,大家立即發動!”

“太子?”其他人又都是一驚。

不是因爲太子將要來高麗所以纔想要加緊廢掉李琿的嗎,怎麼還要等太子來決定?

“太子是儲君,而且這次要親臨高麗,雖然面上是說要常駐釜山指揮後方,但是我等怎麼可能不受其節制?要是在太子蒞臨之前、或者在太子還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下此等大事,太子該怎麼想?”

大使一解釋,衆人恍然大悟。

“所以,等太子的船到了高麗境內之後,我到時候會直接去迎接太子,然後將相關的事宜搶先都報告給太子,只要國內已經有了處理意見,太子想來也不會反對。”施高藝說出了自己深思熟慮之後的計劃,“有了太子的首肯的話,我們就更名正言順多了,高麗人也更加不敢動。”

看來,大使是想要趕緊在國內取得政變趕李琿下臺的許可,然後搶先一步去迎接太子,讓他爲自己的這個行動背書,杜絕他受到李琿及其支持者的蠱惑的可能性。

“我們今天就準備好稟告國內此事,莫要耽擱了時間,貽害國事!另外,諸位不要等國內有了消息之後再準備,從今天開始就可以準備了!張副使,你最近別的事就都放下吧,多和那些高麗宗室和大臣聯繫,讓他們也做好準備;孟營正,你也讓手下的兵多做準備,最近好生操練一下,景福宮的地形圖我已經畫好了,你們這段時間就照着景福宮的地圖來演練吧。”

就連景福宮的地圖都已經畫好了?大使還真是心思縝密啊!房間裡的衆人都對大使的手段安安心折。

“爲了萬全起見,是不是要把之前調出去的兵都調回來?”這時候,張副使提出了自己的提議,“畢竟如果真要動手的話,兵還是多一些爲好。”

“高麗的那些兵,都弱得不行,當年被滿洲都給打得喘不過氣來,用不着擔心那麼多!至於他們的那些王宮衛士,多是文弱無能之輩,怎麼可能抵擋得住****的天兵?”作爲軍方的首領,孟志高反倒是一臉的滿不在乎,“再說了,進攻景福宮,靠的就是倉促一擊,景福宮就那麼大一點地方,多幾個少幾個有什麼差別?現在倉促調兵,反倒是會打草驚蛇,讓高麗朝廷的那些人有了防備……”

“孟營正此言有理,既然是突然一擊,那就要以保密爲先,如果各處收集軍隊的話,反而不美,乾脆就藉着合理的藉口能收回來就收回來幾個得了。”施高藝也贊同了孟志高的說法,“孟營正是專門打仗的,自然比我們內行的多,總之到時候一切就仰仗孟營正和天兵了。”

“那是自然。”孟志高昂首挺胸,顯然自信滿滿。“李琿老兒如此忘恩負義,到時候我等一定要好好教訓教訓他!”

“好了,既然大家已經議定了,那就事不宜遲,都去做吧。”大使揮了揮手,表示不再進行這個討論了。

然後,他的臉色突然變得十分嚴峻了,“另外,廢立的事情歸廢立,該辦的事情也要辦好,大家吃的是朝廷的俸祿,做的是朝廷的官,身家性命也都在朝廷手裡,這個話我要跟大家說清楚,國內和太子聽我們的建議,那是因爲我們有用,能給國家辦事。如果我們給國家辦不好事,那朝廷養着我等還有何用?我們行了這個廢立之事,朝廷肯定是等着我們用功勞來證明自己做得對的,所以這戰事,一定要爲太子辦好,明白了嗎?”

“大使且放心,到時候就算是要刀放在高麗衆大臣背後,逼着他們辦事,也決不讓他們拖沓委蛇!”孟志高馬上應了下來,然後重重地一拍桌子,“這裡的人,身爲大漢的臣子,就得爲大漢辦好事,平日裡做些自己的事,這個大家誰也管不着,但是要是到了關鍵的時候還分不清輕重,那就不要怪我老孟不客氣了!”

“明白!”

大使施高藝本來就是讀書人,而且自從來到了高麗之後也一直精研高麗歷史,他自然是知道之前的歷史的,在大元的時候,皇帝忽必烈曾經也發動過對日本的戰爭,那時候日本還是在鎌倉幕府的治下。

大元當時是個幅員萬里的大帝國,治下的人口財富可謂數不勝數,忽必烈最初是想用恫嚇來嚇得日本人投降,但是幕府掌權的北條氏一族根本不予理睬,斷然拒絕了大元的勸降。

而忽必烈也因此下定了決心,要用武力征服日本。他給這個遠征行動選擇的基地正是高麗,當時忽必烈命令高麗王造艦九百艘,其中大艦可載千石或四千石者三百艘,由金方慶負責建造;拔都魯輕疾舟(快速艦)三百艘,汲水小船三百艘,由洪茶丘負責建造,並規定於正月十五日動工,限期完成。這一項目給高麗人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和沉重的負擔,死傷無數,金錢浪費無數。

同年六月,經過了半年的努力,九百艘軍艦完工。隨後忽必烈立即下達徵日命令,於是,一支由蒙、漢、高麗三族軍隊組成的聯軍,向日本進發。這支聯軍的核心是蒙古族部隊計有蒙漢軍二萬人、高麗軍五千六百人,加上高麗水手六千七百人,共三萬二千三百人,由徵東都元帥忻都、右副帥洪茶丘、左副帥劉復亨統帥。

日軍反擊。但無濟於事,只一天時間,聯軍就佔領了對馬島。十四日傍晚,聯軍攻入壹岐島。十六日,聯軍逼近了肥前沿海島嶼及西北沿海一帶。

十月十九日,聯軍艦隊進攻博德灣,殺散海濱守軍佔領今津一帶。

然而,雖然聯軍進展極快,但是卻因爲一次颱風掃掉了後續的艦隊,讓元軍損失慘重,不得不撤退。

而後來,在幾年之後,不甘失利的忽必烈再度發動了對日征伐,結果雖然有進展但又是被颱風摧毀了艦隊,結果部隊再度大潰,蒙古人征伐史上也出現了難得的失敗,日本人也稱其爲“神風”。

颱風固然厲害,但是哪有一次能被風暴掃完的?高麗人制作的艦船太粗糙,肯定也是主因。這次就決不能出現類似的紕漏了,新朝皇帝殺伐決斷比之忽必烈毫不遜色,要是再因爲類似的原因出問題,高麗的大漢使團誰能跑得掉?

不可不憂慮啊。

雖然已經來到了春天,但是海上的寒氣卻一直沒有散去,猶帶寒氣的海風吹拂着港口,露臺,和每一幢建築,和着海水永無止境地拍打着這整個島國。波浪退落之後,黃砂灘閃着光,在這漫無邊際的大海上,宛如一個個金色的斑點,一道道的朝陽透過雲層的縫隙從天空中照射在水上、砂灘上和崖壁上。

寒風並不能阻止世間的種種繁雜,今天的長崎港正如之前那樣忙碌。從一大早上開始,港中帆檣林立,舳艫相接,載着貨物從港口進進出出。

周璞站在一艘即將駛入港口的商船上,心裡突然莫名多了幾分感慨。

在陽光的照射下,早上的霧已經散了,他可以看到城中若隱若現的白色的屋宇,從他的在甲板上看來,那些小屋子就宛如海鷗的巢,而人在白石的大街上行走,卻象點點的黑子。

第322章 白銀 人心第403章 漕運種種大漢太祖趙進研究3第208章 那寺第1129章 匪盜第845章 已有必勝之計第566章 爾等不怕王法嗎第257章 遲來的援軍第107章 狹路相逢第1264章 又抓回來了第1484章 未戰先料必勝第970章 收拾戰場的發現第198章 何家莊上第1376章 我們不是明軍了第1494章 皇家第496章 可以從容些了?第510章 無趣無聊第1500章 不要無情第969章 橫衝直撞第1258章 此時不能言勝第1199章 就這麼衝上去第375章 一姓未必一心第1127章 誰這麼大膽子第927章 做個總兵都不差第874章 文武匯聚卻無用第755章 咱們下馬第844章 算是初戰第576章 新團正是誰第640章 失魂落魄第367章 得失權衡第607章 貨郎和小販第27章 紙上的記憶第616章 灘塗上第1052章 潑天般的條件第104章 小心提防第639章 男兒閒時第954章 江北衆望所歸第1133章 分寸是什麼1660章 玉碎的決心第364章 初始第1155章 趙進到第1343章 真正的趙家軍第1013章 要我何用第153章 何家莊第1320章 徐州造靠得住第1589章 實力的展示第130章 出頭第1675章 這是決戰了嗎第630章 無趣的京師日子第252章 鋒刃所向第124章 聚會第439章 方知第1106章 互通有無的談判第706章 形勢大好第116章 小蘭的親戚第1643章 還是端着第740章 我出門幾天第1468章 大漢財相第36章 後怕大漢太祖趙進研究4第19章 累進和美食的誘惑第1430章 常理和料不到第115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99章 和氣方能生財第1205章 爭辯第1633章 分而治之和分化第293章 若是城破又如何第1096章 湯若望的信(7)第198章 何家莊上第1241章 一粒糧食也不能留第531章 這是俺們拼命打下來的第1227章 一炮兩斷一沾即走第1670章 離心離德第1465章 大漢的文武第1396章 官和賊第755章 咱們下馬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1662章 不可影射臆測第915章 鑄炮廠外第1473章 知曉進退爲上第821章 清江浦的人心第1146章 在青州府的防備第516章 是趙字營第962章 臨戰爭論第113章 害怕第1520章 爲所欲爲的漢臣第1207章 家事天下事第625章 來荒草灘見師爺第1079章 軟骨頭第745章 不對第1438章 騎兵大潮 數百步外第1599章 爲了報仇的快意第702章 捷足未必先登第861章 真是不甘心第1285章 將徐州比爲強秦第1036章 沂州白蓮第40章 無事了第366章 不負衆人第1380章 清流與閹黨第968章 錘和砧
第322章 白銀 人心第403章 漕運種種大漢太祖趙進研究3第208章 那寺第1129章 匪盜第845章 已有必勝之計第566章 爾等不怕王法嗎第257章 遲來的援軍第107章 狹路相逢第1264章 又抓回來了第1484章 未戰先料必勝第970章 收拾戰場的發現第198章 何家莊上第1376章 我們不是明軍了第1494章 皇家第496章 可以從容些了?第510章 無趣無聊第1500章 不要無情第969章 橫衝直撞第1258章 此時不能言勝第1199章 就這麼衝上去第375章 一姓未必一心第1127章 誰這麼大膽子第927章 做個總兵都不差第874章 文武匯聚卻無用第755章 咱們下馬第844章 算是初戰第576章 新團正是誰第640章 失魂落魄第367章 得失權衡第607章 貨郎和小販第27章 紙上的記憶第616章 灘塗上第1052章 潑天般的條件第104章 小心提防第639章 男兒閒時第954章 江北衆望所歸第1133章 分寸是什麼1660章 玉碎的決心第364章 初始第1155章 趙進到第1343章 真正的趙家軍第1013章 要我何用第153章 何家莊第1320章 徐州造靠得住第1589章 實力的展示第130章 出頭第1675章 這是決戰了嗎第630章 無趣的京師日子第252章 鋒刃所向第124章 聚會第439章 方知第1106章 互通有無的談判第706章 形勢大好第116章 小蘭的親戚第1643章 還是端着第740章 我出門幾天第1468章 大漢財相第36章 後怕大漢太祖趙進研究4第19章 累進和美食的誘惑第1430章 常理和料不到第115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99章 和氣方能生財第1205章 爭辯第1633章 分而治之和分化第293章 若是城破又如何第1096章 湯若望的信(7)第198章 何家莊上第1241章 一粒糧食也不能留第531章 這是俺們拼命打下來的第1227章 一炮兩斷一沾即走第1670章 離心離德第1465章 大漢的文武第1396章 官和賊第755章 咱們下馬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1662章 不可影射臆測第915章 鑄炮廠外第1473章 知曉進退爲上第821章 清江浦的人心第1146章 在青州府的防備第516章 是趙字營第962章 臨戰爭論第113章 害怕第1520章 爲所欲爲的漢臣第1207章 家事天下事第625章 來荒草灘見師爺第1079章 軟骨頭第745章 不對第1438章 騎兵大潮 數百步外第1599章 爲了報仇的快意第702章 捷足未必先登第861章 真是不甘心第1285章 將徐州比爲強秦第1036章 沂州白蓮第40章 無事了第366章 不負衆人第1380章 清流與閹黨第968章 錘和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