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帝后恩情

馬皇后一生無子,對所有庶子都一視同仁,對任何人都無偏頗,甚至對犯了“謀逆”侄兒的兒子朱守謙也盡到了一個叔祖母的責任,接到皇宮養育成人。保護、教育皇室後人是一個嫡母的職責所在,如果任由丈夫發怒,將皇子打死或者殘廢,這就是她當嫡母的不慈了。

所以馬皇后鎮定的看着洪武帝揮鞭,覺得懲戒夠了,便出手相救,結髮夫妻多年,深知丈夫的脾氣,一開口就戳動了洪武帝的“七寸”:

他尊重勇士,討厭懦夫。

朱棣和徐妙儀私會,朱元璋不好意思罵人家閨女,只好拿自己兒子撒氣,但是朱棣將所有責任就攬在自己身上,加上滿身的傷疤,喚起了朱元璋的父性和敬佩之意。

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好歹敢作敢爲,不是那等臨陣脫逃的慫貨軟蛋。

看着密佈的舊疤痕,再看看血淋淋的新傷,朱元璋說不心疼那是假的,既然馬皇后來勸,他就順勢下臺階,扔掉鞭子,罵道:“色令智昏!我怎麼生了這種混賬兒子!”

朱棣跪地說道:“求父皇成全!”

朱元璋的臉色越發蒼白了。

見父子僵持不下,馬皇后說道:“來人,給燕王上藥,皇上頭疼病又犯了,宣周王進宮,給皇上施針。”

宣周王進宮盡孝道,是想借着周王和燕王親兄弟的關係,緩和父子矛盾。

偏殿裡,馬皇后親自給朱棣傷痕累累的脊背上藥,低聲說道:“想要如願以償的話,就馬上閉嘴,不要頂撞你父皇。”

傷口如灼燒般疼痛,朱棣習慣了傷痛,他心裡記掛着徐妙儀,“母后,兒臣心儀徐家大小姐,她性子強些,不像其他世家小姐那麼綿軟柔和,但兒臣就喜歡她的堅韌,她是個有情有義的好姑娘,無所畏懼,她已經答應做我的燕王妃了。”

馬皇后抹着膏藥,嘆道:“論理,你和徐妙儀的家世人品相貌都是般配的,可你父皇最不喜歡她的就是無所畏懼,老實說,連我都覺得徐妙儀的性子太野了些,不受拘束。我們是皇室,凡事都要講規矩,不像市井人家,女人潑辣一些也無妨。”

和父皇母后談婚姻,單說男女之情是遠遠不夠的,只能被父母視爲耽於情愛,爲美色所誘,不思進取,所以需要說一些實際的東西打動他們。

朱棣說道:“母后,兒臣將來要帶着妻兒就藩燕地,燕地北面直接和北元抗爭,東邊還有提防女真等部落,還有高麗國。那裡曾經是北元的都城,很多人口服心不服。若要燕地安寧,兒臣需要一個賢內助,一個綿軟的燕王妃如何能應付如此複雜的環境呢?兒臣希望將來的燕王妃強悍、智慧,兒臣北征大漠草原時,不用擔心後院起火,腹背受敵。兒臣覺得,徐妙儀是最好的燕王妃人選。”

馬皇后笑了,說道:“你呀,從小就像個小大人似的,想的比平常人長遠些,你還沒娶妻生子呢,就想到去燕地就藩了。我看你的標準,不是要娶燕王妃,而是請一尊鎮宅大仙放在家裡頭供着呢。”

聽馬皇后言語輕鬆,還能開玩笑,朱棣心中一喜,趕緊說道:“兒臣多謝母后成全!”

馬皇后繼續給他的脊背上藥膏,“我可什麼都沒答應啊。其實徐妙儀性子野了些,人品倒是不錯,我們這些做父母的,若不是萬不得已,其實願意成全兒女的心意……”

說到這裡,馬皇后怔了怔,想到了五郎和王音奴,唉,真是一段孽緣。婚姻終究要讓位於政治。

馬皇后繼續說道:“只是有兩點,第一是魏國公一定要同意這門婚事,咱們皇室總不能強娶人家的閨女;其二,你對徐妙儀用情頗深,爲她捱了一頓毒打,但是她心裡如何想——”

朱棣趕緊說道:“母后放心,她肯定是願意的,您可以宣她進宮,當面問她的心意。”

馬皇后搖搖頭,“女人心,海底針。你對她好,她未必能還你同樣的情義,剃頭擔子一頭熱,終究不美。你非她不娶,她或許不是你想象中的非你不嫁呢。”

朱棣篤定的說道:“母后,她是個堅定的人,只要做下決定,便不會更改,‘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馬皇后說道:“我並非不相信她的堅定,她連你父皇都敢頂撞,可見是個意志堅定的女人。但正如你所說,燕王妃不是那麼好當的。身爲王妃,她首先必須以朱家的兒媳自居,以燕王妃自居,以你的利益爲重,而不是隻把自己當做謝家的外孫女,徐家的女兒,並一直只想着查案復仇。”

朱棣心一驚,說道:“母后,人非草木,豈能對出身無動於衷呢,倘若只顧自己富貴,對疑問視而不見,如此,方顯得涼薄無情了,這樣的燕王妃兒臣纔不敢娶。徐妙儀重情重義,知難而上,方能和兒臣同舟共濟,鎮守燕地。”

馬皇后說道:“我並不是要求她完全放棄查舊案,漠視外祖家的血緣關係,只是凡事都要有個孰輕孰重吧?我是你嫡母,自然以你的利益爲重。我同樣希望未來的兒媳婦無論遇到何事,都會堅決的站在你這邊,別不知輕重,本末倒置。燕地對大明太重要了,否則你父皇也不會將你分封到如此險要的關隘之地。燕王妃的人選要慎之又慎,你是皇子,天下最尊貴家族的子孫,你的婚事不僅僅是私事,而是國事。”

朱棣儘量爲徐妙儀爭取,說道:“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徐妙儀縱使有許多不足之處,但她是兒臣心儀之人,也是兒臣認爲最能夠擔當重任的女子。”

馬皇后嘆道:“我知道她的好處,她的確是個好姑娘,也有想成全你們的意思,否則我爲何和你說這一通話呢?我和你父皇夫妻多年,很瞭解他,他不同意這門婚事,還將你一頓毒打,並覺得徐妙儀不夠好,而是覺得徐妙儀並不十分看重你!”

“你父皇認爲,在徐妙儀心裡,謝家舊案比你重要、謝家的血緣羈絆比對你的愛意更重要、給謝家翻案比皇室的尊嚴更重要!這纔是攔在你們婚姻之前最大的攔路虎!不解決這頭攔路虎,你們想名正言順的結合,不是母后給你潑冷水,真是比登天還難啊,你們不可能在一起的。”

聞言,朱棣心潮滂湃,徐妙儀出走徐家,迴歸市井當大夫,其實就證明在她心裡,謝家冤案是放在首位的,但他不忍指責,反而心生憐憫之意。

馬皇后一語洞穿了朱棣的心事,說道:“我也是過來人,喜歡一個人呢,通常喜歡她的全部,她做的一切都是對的,是合理的,哪怕不合理,你會找到足夠的理由推斷合理,這就是愛情,愛情讓人堅定,也讓人盲目啊。”

朱棣心志堅定,說道:“母后,兒臣相信自己眼光和判斷,徐妙儀十年流浪在外,想要挽回她的心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她也正很艱難的對兒臣慢慢敞開心扉了,事情有了開始,就會有起色的,何況謝家案子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沒有誰生下來就會王妃,徐妙儀會慢慢長成一個無可挑剔的燕王妃。”

馬皇后像是被朱棣的話有所觸動,目光悠遠的看着窗外,感嘆道:“這當女子不容易啊,尤其當做大事男人的女人,一定要以大局和丈夫的利益爲重,不能有半點動搖之心。”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出身豪富之家,兒時享受過富貴,周圍奴婢環繞,衣食無憂,可惜父親早逝,家族裡的人又靠不住,我父親臨死之前,將我託付給了好友郭子興。郭子興是個豪爽的人,將我收爲義女,視爲親生,但並不要求我改姓郭,郭子興也是豪商,但後來元朝末年,各種天災**,民不聊生,四處兵荒馬亂,我跟着義父郭子興顛沛流離,吃了不少苦頭,義父只要有一口吃的,肯定是先留給我,然後纔是分給他的子女和夫人,後來,義父的正室夫人張氏病餓死了。”

朱棣猛地擡頭看着馬皇后,他只知道嫡母曾經被郭子興收養,但這種秘事首次聽母后說起。

馬皇后苦笑道:“爲此,張氏夫人的三個兒子都不喜歡我,只是迫於義父的威懾,他們不敢明面上欺負我。後來義父另娶了一個夫人,也姓張,但因心裡對第一個張氏夫人的愧疚,所以只是當妾,並沒有扶正。”

朱棣說道:“兒臣知道這位小張氏夫人,宮裡郭惠妃就是她的女兒。”

馬皇后點點頭,“小張氏夫人對我很好,過來她生了親女兒郭惠妃,也照樣把我當掌上明珠看待,不準三個哥哥暗中欺負我。所以現在宮中,我也十分看重郭惠妃,是爲報答當年的撫養之恩。後來義父起兵,加入當時的明教,你父皇帶着徐妙儀的父親徐達,還有開平王常遇春兩個鳳陽老鄉一起投靠義父。”

說到這裡,馬皇后莊重的儀態裡難得有一絲少女般的嬌媚之態,“那時候兵荒馬亂,耽誤了青春,我二十好幾沒嫁人,義父覺得你父皇有本事,講義氣,是個可靠的男人,便將我許配給你父皇。”

馬皇后喝了半盞茶水,平復了姿態,說道:“婚後也是不停的打仗,義父很快成爲了一方霸主,你父皇是他最器重的大將,連三個親生兒子都排在後面。但周圍有人進讒言,說你父皇秘密謀反,想要取而代之。三個義兄因以前餓死母親的舊怨,還有不服氣你父皇重用之事,也跟着落井下石。義父犯了疑心病,解了你父皇的兵權,並將他下大獄!”

朱棣豁然開朗,說道:“母后,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您當年一邊是結髮夫妻,一邊是恩重如山的義父,左右爲難。但您最終選擇站在父皇這邊,幫他解決了信任危機,郭子興終究放了父皇。父皇登基後不計前嫌,去年還追封了郭子興爲滁陽王。”

這事朱元璋不止一此在兒女面前提過,當年他蹲大獄,飢寒交迫,馬皇后烙餅去看他,爲了讓他吃頓熱乎飯,馬皇后將剛烙好的餅貼身放着,送到監獄時還是熱的,而馬皇后的皮膚都燙出了燎泡。史書還記載,馬皇后“竊炊餅,懷以進,肉爲焦”,何等剛烈情深。

馬皇后點點頭,“你明白就好,夫妻本一體,你的利益就是她的利益,大難臨頭各自飛的都不能叫做夫妻,那只是搭夥過日子而已。我希望你能娶到和你同心同德的女子,一起守護燕地,守着大明江山最重要的關隘。”

“當年你父皇下大獄,有不少人勸我與他和離,另覓夫婿,我都嚴詞拒絕了。我將所有的首飾和好衣料都送給小張氏夫人,求她在義父面前爲你父皇說幾句好話,我日夜不眠不休,熬紅了眼睛,爲義父做衣服做鞋子,盡孝心,終於感動了義父,放過了你父皇。”

雖說這些往事朱棣以前也聽說過,在史書裡也見過,但馬皇后淡淡的親自講述出來,依然十分震撼,朱棣非常感動,說道:“母后受苦了。”

馬皇后搖搖頭,“我不覺得苦,因爲我知道這個男人是不凡的,將來要做大事的,我要儘自己所有的力量,幫他實現理想,他也確實值得我爲他付出這麼多。他在前方打仗,無論軍情多麼危機,我都鎮定的帶着你們這些孩子過日子,宮裡的嬪妃至今都會織布繡花,自做自吃,從不讓他操心家裡的事情。”

“那一年你父皇和陳友諒打仗,兵敗如山,城裡富戶甚至不少官員家眷都帶着財物跑了,我將宮裡所有財物拿出來分給守城的將士,發誓絕不出城半步,穩定了民心和軍心。”

“你仔細想想,徐妙儀是否願意爲你做這些?她爲了謝家舊案四處奔走,她是否會爲了你付出同樣努力呢?”

朱棣定定的看着馬皇后,“她會的,她一定會的。假如有一條我也深陷大獄。依照她的脾氣,可能不會和您一樣‘竊炊餅,懷以進,肉爲焦’,但她肯定會帶着一羣人制定計劃劫獄,將我救走。”

馬皇后笑了,說道:“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她堅定和你站在一條船上,以你爲重就行了。我給她設了一個考驗,如果她能夠通過考驗,我就會說服你父皇同意婚事。”

作者有話要說:  馬皇后看着徐妙儀,或許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話說郭子興後來有個兒子謀反,被朱元璋不留情的砍了……

第48章 城隍□□第61章第216章 奇襲要塞第207章 混淆黑白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86章 煽風點火第4章 生死兩茫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34章 步步緊逼第283章 打起來了第2章 日月爲明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250章 窮途末路第42章 朱顏易改第281章 殺人無形第121章 英雄末路第269章 孽緣重生第106章 託孤遺囑第10章 鮮有知命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146章 真情難得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156章 人間煙火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41章 初入宮廷第189章 相面認親第80章 君子好逑第61章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72章 花鼓殺機第29章 指尖情挑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32章 吳王行樂第53章 聲東擊西第60章 兵不厭詐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97章 刨墓問底第187章 遺書遇主第290章 打回來了第240章 收自如第81章 兄長立威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272章 鳳陽重聚第53章 聲東擊西第98章 賊喊捉賊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92章 同袍相殺第85章 再起風波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21章 浮沉無形第85章 再起風波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270章 毛驤赴死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162章 挑兮達兮第269章 孽緣重生第195章 冰湖訣別第73章 振臂一呼第156章 人間煙火第107章 有情無情第87章 說者有意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37章 火芋傳情第92章 同袍相殺第82章 宜家宜室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185章 賢者之愛140.得隴望蜀第223章 牆頭寒梅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205章 盛極而衰第5章 加官進爵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266章 亂戰草第90章 眷屬難成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45章 法古建邦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62章 音奴朱橚139.家門不寧第145章 情深歸處第234章 久別重逢第111章 父子生隙第138章 當面揭短第2章 日月爲明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26章 天牢救美第250章 窮途末路第193章 舊案重提第145章 情深歸處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69章 譬如朝露
第48章 城隍□□第61章第216章 奇襲要塞第207章 混淆黑白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86章 煽風點火第4章 生死兩茫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34章 步步緊逼第283章 打起來了第2章 日月爲明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250章 窮途末路第42章 朱顏易改第281章 殺人無形第121章 英雄末路第269章 孽緣重生第106章 託孤遺囑第10章 鮮有知命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146章 真情難得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156章 人間煙火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41章 初入宮廷第189章 相面認親第80章 君子好逑第61章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72章 花鼓殺機第29章 指尖情挑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32章 吳王行樂第53章 聲東擊西第60章 兵不厭詐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97章 刨墓問底第187章 遺書遇主第290章 打回來了第240章 收自如第81章 兄長立威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272章 鳳陽重聚第53章 聲東擊西第98章 賊喊捉賊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92章 同袍相殺第85章 再起風波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21章 浮沉無形第85章 再起風波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270章 毛驤赴死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162章 挑兮達兮第269章 孽緣重生第195章 冰湖訣別第73章 振臂一呼第156章 人間煙火第107章 有情無情第87章 說者有意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37章 火芋傳情第92章 同袍相殺第82章 宜家宜室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185章 賢者之愛140.得隴望蜀第223章 牆頭寒梅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205章 盛極而衰第5章 加官進爵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266章 亂戰草第90章 眷屬難成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45章 法古建邦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62章 音奴朱橚139.家門不寧第145章 情深歸處第234章 久別重逢第111章 父子生隙第138章 當面揭短第2章 日月爲明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26章 天牢救美第250章 窮途末路第193章 舊案重提第145章 情深歸處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69章 譬如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