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同袍相殺

朱棣的第一個念頭是:想要你當我的燕王妃。

可是轉念一想,這不是卑劣的挾恩圖報嗎?徐妙儀最鄙視這種行爲了。

朱棣說道:“嗯……沒想過要你做什麼,希望能夠幫到你吧。”

徐妙儀說道:“多謝,以後要看屍體、查案子什麼的,儘管開口,我也會盡全力幫你的。”

這……朱棣沉默了。

徐妙儀打開了房門,裡頭有書香陳舊發酵、還有驅書蟲草藥的特殊味道,卷宗都封在櫃子裡。櫃門上貼着封條,封條的漿糊已經乾涸了,紙條底部寫着晾曬蛆蟲的時間,正是去年的夏天。

撕拉一聲,朱棣撕下了封條。徐妙儀問道:“封條上有印信,能夠隨便撕嗎?”

朱棣說道:“每年夏天藏書樓的宗卷文書都會搬出來爆曬,驅蟲,貼上新的封條,你今天看完這些,我貼上新封條,從外表上看是沒有異樣的,裡頭的卷宗也不會少一張紙。”

原來是乘着夏天換封條時渾水摸魚。徐妙儀說道:“雖如此,也是有風險的吧,萬一傳到皇上那裡,恐怕對你不利。”

洪武帝痛恨背叛者,謝再興是龍之逆鱗,觸碰不得,親爹徐達作爲女婿,從來都不敢過問謝家半個字。朱棣這次直接將卷宗奉上,萬一觸怒皇上怎麼辦?

朱棣說道:“父皇日理萬機,不會過問這些塵封已久的卷宗。再說我是皇子,即使被有心人將此事捅到了父皇那裡,父皇頂多斥責幾句,能把我下獄不成。”

也對,朱棣是皇子,虎毒不食子呢,洪武帝不會把他怎麼樣。

可是……天生敏感多疑的徐妙儀總覺得那裡不對,她的手擱在書櫃的銅環上面,遲遲沒有打開櫃門。

朱棣問道:“怎麼了?那裡不妥?”

徐妙儀轉身,直視着朱棣的眼睛,問道:“你……你是喜歡我嗎?”

朱棣渾身一顫,一瞬間眼神有驚慌失措的閃爍,而後平靜下來了,也定定的看着徐妙儀,“是的,我心悅你。”

徐妙儀身體一僵,不知如何應答。

朱棣往前走了一步,見徐妙儀身形僵直,他往後退了兩步,說道:“昨晚你說有情人成了眷屬,也未必有好結果。還說你不是其中的幸運者,其實此話言之甚早。妙儀,你若嫁我,我定不負你。”

徐妙儀心慌意亂,說道:“可我……我對你並無男女之情。”

朱棣心一沉,說道:“你我相識兩年多了,相處算是融洽,況且你我都在婚齡,總有一天要成親的,與其和毫不相識的人共度一生,不如在一起坐看風雲。”

朱棣說的句句在理,燕王府需要女主人,徐達也正在給徐妙儀挑選夫婿,論門第,論地位都是相配的,更難得的還是他們性情契合,相處融洽,成親後更容易日久生情,這樣的婚姻原比和陌路人成親要美滿。

起碼他們將來不會像秦王和秦王妃那樣形同陌路人。可是,婚姻遠遠不是有愛就夠了……

徐妙儀有些懵,腦子裡如一團亂麻,是的,她肯定會嫁人的,與其嫁給了別人,還不如嫁給心悅自己的燕王朱棣。

但是她揹負了太多沉重的、不能直言的過去,比如她加入過明教、她暗中追查着殺母仇人的足跡,趙千戶、周奎都是她親手除掉,甚至雞鳴山的郭陽天,也是她設計沉屍湖底的。

她想起了秦王妃王音奴和周王朱橚相識相愛的過程,那麼的美好單純,可當殘酷的真相揭曉,猶如

一柄雙刃劍般捅向彼此,兩顆心割得千瘡百孔。

如果答應了,就要瞞着朱棣,可真的能夠瞞一輩子嗎?

如果是個陌生人,徐妙儀是不在乎的,但是對方是朱棣,她就不忍心欺騙了——她也不敢騙啊,朱棣此人,猶如一頭猛虎,惹怒了他,下場會很慘的。

想到這裡,徐妙儀猛然警醒,很想直言說不,可看着朱棣期待且炙熱的眼神,她的心跳紊亂,不能自已。

好糾結。

不能一直這樣僵持着,徐妙儀朝着朱棣走去,兩人之間越來越近,似乎都能聽見彼此的心跳了,朱棣的手心全是汗水,說道:“妙儀,兩情若是久長時,發之於情,止乎於禮。”

徐妙儀生性大膽,朱棣覺得她要做一些“無禮”的事情,嘴上是反對的,心裡卻很期待。

徐妙儀在兩人還有一拳之隔時停下了,說道:“我會慎重考慮的,現在無法迴應你。等從紹興回來時,我會給你一個明確的答覆,行嗎?”

朱棣有些失望,說道:“好。”

徐妙儀轉身,欲去打開櫃門,冷不防朱棣從後面撲來,將她擁在了懷中!

朱棣身形高大,猶如一座山似的將徐妙儀罩在懷裡,他也不知道爲何要這麼做,就在徐妙儀轉身的瞬間,他驀地恐慌起來,好像櫃門裡有一頭怪獸,只要開了櫃門,那頭怪獸就會吞噬妙儀,永遠不會等來他期盼的那個答案。

粗重的呼吸聲在耳邊響起,朱棣緊緊貼着她的身體,這一次她真的聽見他的心跳聲,撲通撲通就像一匹奔馳的駿馬,徐妙儀在軍營裡聽過一籮筐的葷段子,也非常熟悉男子的身體,知道這種情況下,最容易發生什麼事情。

糟糕!朱棣不會有什麼“生米煮成熟飯”的想法吧?

徐妙儀試圖掙扎,可是在這種姿勢之下,越是掙扎,朱棣懷抱就越緊,她的手腳被困住了,無法反抗。

大意了!

待會我該怎麼做?是裝作閱人無數的樣子,豪放女似的說來呀來呀,今天讓老孃嚐嚐親王的滋味;還是做害怕小白兔的可憐樣求饒,然後乘着朱棣放鬆警惕了,慢慢退到窗邊,跳到窗外逃生?

正思考這對策呢,驀地朱棣鬆開了她,在她耳邊呢喃道:“將來考慮怎麼答覆我的時候,記得想一想這個懷抱,妙儀,我是真的心悅你。”

朱棣的所有舉動都出人意外,徐妙儀愣在當場,等她反應過來時,朱棣已經出了門,將房門關上,在門外說道:“快點,在掌燈之前看完。此事要瞞着父皇,不得聲張。”

這個朱棣,變臉變的太快了。

徐妙儀深吸一口氣,靜下心來,打開了櫃門,一排排整齊的卷宗出現在面前。

徐妙儀如飢似渴的讀着卷宗,還時不時提筆在白紙上抄寫關鍵的口供。謝再興謀反案的卷宗都是一個叫做劉辰的人整理的。

劉辰,字伯靜,浙江金華人。很早就追隨朱元璋,當時朱元璋也自封爲吳王,劉辰是吳王府專門負責文書的典籤,後來成爲了曹國公李文忠的幕僚,是重要軍事參謀,大明建國之後,劉辰成了刑部左侍郎,掌管律法,是掌握實權的文臣,因此徐妙儀對他也略有所聞。

原來最熟悉當年案情來龍去脈的是劉辰!

根據劉辰的記載,外祖父謝再興當年是朱元璋得力猛將,掌握軍政大權,在大小戰役中屢建奇功。當時朱元璋手下最精銳的一支軍隊叫做長/槍軍,類似現在神機營,而謝再興就是長/槍軍的統領,經常率領着長/槍軍在戰鬥中力挽狂瀾,可見朱元璋對謝再興的信任。

一切的變故,發生在至正二十三年。

那一年,是朱元璋人生最爲艱難的一年,他在鄱陽湖和南昌陳友諒決一死戰,前方戰局慘烈,後方卻屢屢傳來各種動盪不安的消息。

首先是手下大將蔣英、劉震叛變,殺了守將胡大海及郎中王愷,佔領了金華城。隨後現在的曹國公李文忠和謝再興聯手,奪回了金華城,人困馬乏之計,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乘着蔣英叛亂,在謝再興立足未穩之時,率領了十萬精兵攻打金華城!

金華城是江南咽喉之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旦金華失守,在鄱陽湖和陳友諒決一死戰的朱元璋必然面臨腹背受敵的絕境!

張士信十萬士兵圍城,而謝再興的同伴李文忠已經領兵去支援朱元璋去了,金華城防守空虛,黑雲壓城城欲摧。

金華告急!

關鍵時刻,守城的謝再興顯示了他非凡的軍事才能,派遣明海翼元帥李子實、總管甘汝珏在諸全城外設伏,自己則引兵從南門出戰。當戰鬥到了最激烈的時候,伏兵突然四起,大敗張士信。

張士信一擊不成,再次整理軍隊捲土重來。而李文忠派來的援軍由大將胡德濟急行而來,終於趕到了。謝再興和援軍裡應外合,半夜打開城門,反守爲攻,開始夜間突襲,張士信大敗,十萬軍隊幾乎全軍覆滅。

金華保衛戰是經典的以少勝多之戰,外祖父謝再興的名聲頓時空前絕後的響亮,終於保衛了金華城,朱元璋大喜,對謝再興多有賞賜。

可就在謝再興聲望如日中天之時,他卻謀反了。而且是在朱元璋人生遭遇最大的危機的時刻:

陳龍諒部將張定邊攻下了饒州。

張士誠部將將呂珍攻克安豐,並殺死劉福通,活捉朱元璋的同知樞密院事廖永安。

陳友諒也大舉圍攻洪都城,而守衛洪都城的正是表哥朱守謙的父親、朱元璋的父親朱文正!當時陳友諒率軍三十萬,朱文正守城的軍隊五萬不到,洪都危機!

朱元璋派遺邵榮攻湖州,胡大海攻紹興,常遇春攻杭州,這三地都是久攻不下,陷入僵局,但又不能退兵支援。

此時的朱元璋,說他是四面楚歌都不過分。可就在這種危機時刻,外祖父叛變了,他投靠了蘇州張士誠,反過來帶領着張士誠的軍隊,在義烏攻打昔日的同袍、也就是現在的曹國公李文忠。

然後外祖父當然是敗了,一敗塗地,被李文忠虐的很慘;隨後外祖父又領着張士誠的軍隊攻打全新城,當然又是丟盔卸甲的慘敗。

彷彿就在外祖父背叛的那一刻,他的名將風範、他的運氣、他的文韜武略全部消失了,成爲了屢戰屢敗的廢物。

第25章 深山幽獄第213章 巧舌如簧第55章 雪夜深談第248章 玉石俱焚第78章 生老病死第80章 君子好逑第28章 宣光明哲第187章 遺書遇主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118章 局中藏局第40章 再生事端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5章 加官進爵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60章 兵不厭詐第11章 天子腳下第40章 再生事端第23章 秦淮堪畫第81章 兄長立威第85章 再起風波第163章 龍興之地第222章 洞房花燭第198章 清窗恩怨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153章 故技重施第122章 護犢之心第225章 馬革裸屍第8章 變故橫生第162章 挑兮達兮第166章 春回大地第102章 風中之燭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29章 指尖情挑第47章 閉口修禪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50章 劍拔弩張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46章 踏墨煮梅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76章 後生可畏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291章 增壽不壽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4章 生死兩茫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263章 各自爲戰第54章 金蘭之交第210章 舊債新償第128章 風雲際會第137章 我心匪席第53章 聲東擊西第21章 浮沉無形第183章 永不相負第25章 深山幽獄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169章 日月相刑第76章 後生可畏第283章 打起來了第218章 恩威並施141.冰釋前嫌第258章 鳳凰涅槃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80章 君子好逑第77章 涇渭分明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189章 相面認親第34章 步步緊逼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12章 將星隕落第84章 半子之期第255章 孝陵逼宮第33章 順勢而爲第227章 將星墜落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59章 贈珠斷情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272章 鳳陽重聚第254章 鴛鴦□□第123章 假鳳虛凰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260章 十八相送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266章 亂戰草第48章 城隍□□第13章 將誰與謀第29章 指尖情挑第287章 但費兩日第226章 榮極一時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198章 清窗恩怨第199章 白刃不饒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188章 步步生疑第47章 閉口修禪第152章 禍水東引第280章 燕王反殺第153章 故技重施第97章 刨墓問底
第25章 深山幽獄第213章 巧舌如簧第55章 雪夜深談第248章 玉石俱焚第78章 生老病死第80章 君子好逑第28章 宣光明哲第187章 遺書遇主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186章 母子開撕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118章 局中藏局第40章 再生事端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5章 加官進爵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60章 兵不厭詐第11章 天子腳下第40章 再生事端第23章 秦淮堪畫第81章 兄長立威第85章 再起風波第163章 龍興之地第222章 洞房花燭第198章 清窗恩怨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153章 故技重施第122章 護犢之心第225章 馬革裸屍第8章 變故橫生第162章 挑兮達兮第166章 春回大地第102章 風中之燭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29章 指尖情挑第47章 閉口修禪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50章 劍拔弩張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46章 踏墨煮梅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76章 後生可畏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291章 增壽不壽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4章 生死兩茫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263章 各自爲戰第54章 金蘭之交第210章 舊債新償第128章 風雲際會第137章 我心匪席第53章 聲東擊西第21章 浮沉無形第183章 永不相負第25章 深山幽獄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169章 日月相刑第76章 後生可畏第283章 打起來了第218章 恩威並施141.冰釋前嫌第258章 鳳凰涅槃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80章 君子好逑第77章 涇渭分明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189章 相面認親第34章 步步緊逼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12章 將星隕落第84章 半子之期第255章 孝陵逼宮第33章 順勢而爲第227章 將星墜落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59章 贈珠斷情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272章 鳳陽重聚第254章 鴛鴦□□第123章 假鳳虛凰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260章 十八相送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266章 亂戰草第48章 城隍□□第13章 將誰與謀第29章 指尖情挑第287章 但費兩日第226章 榮極一時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198章 清窗恩怨第199章 白刃不饒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188章 步步生疑第47章 閉口修禪第152章 禍水東引第280章 燕王反殺第153章 故技重施第97章 刨墓問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