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禍水東引

錦衣衛成立以來,幾乎是無案不破,但只要和徐妙儀有關的案件,不管是欒鳳夫婦的真實死因,還是太湖縱火案,亦或是酒樓下藥殺人失火案,幕後黑手統統都將線索抹的乾乾淨淨,毛驤幾乎一無所獲。

憑直覺,毛驤覺得徐妙儀在刺殺年大人一案上是清白的,但是人證物證皆在,對徐妙儀大大的不利,尤其是年大人的家人去了應天府衙門擊鼓鳴冤,狀告魏國公徐家的公子橫行無忌,殺了二品朝廷大員,整個金陵城都立刻傳的沸沸揚揚,這事已經鬧大了,不是毛驤能夠掌控的。

如何處置徐妙儀,只有洪武帝能決定。

金陵城,百草堂。

宋秀兒帶着一身胭脂香粉的味道而來,肩背上鵝毛大雪尚未融化,“朱五郎!你怎麼還在藥鋪?快進宮給妙儀求情去啊!”

周王朱橚身上一股藥香味,將宋秀兒請到裡間說話,“四哥說此事頗爲蹊蹺,如果貿然給妙儀求情,恐怕適得其反。”

宋秀兒急道:“哎呀,你們這些人說的話我每個字都知道,但拼在一起我就不懂了,難道不求情反而能救妙儀?我沒聽錯吧?”

朱橚說道:“我也不懂,反正從小到大,聽四哥的準沒錯,四哥說不要亂動,我就不動,四哥說要我衝鋒陷陣,我就放心往裡衝便是。秀兒莫急,四哥說妙儀暫時安好,她就一定沒事。”

宋秀兒是個單純的女子,關心則亂,急得直跺腳,“你就知道四哥長、四哥短的,你自己不會想想該爲妙儀做些什麼呀,她好歹是你半個師傅呢,你也忒絕情了!”

宋秀兒一張刀子嘴,諷刺起人來不留情面。朱橚沒什麼親王架子,被指着罵絕情,也不反駁,只是一再說道:“四哥說不要輕舉妄動,我們就別亂動,免得幫倒忙。你放心,只要四哥發話了,我就是跪破了奉先殿,也要救妙儀的。”

宋秀兒站起來在屋子裡急得團團轉,“怎麼辦呢,我都看見年家人大雪天在應天府衙門設靈堂了,說妙儀殺了他家老爺,要一命抵一命呢。街上都傳的沸沸揚揚的,說皇上向來嫉惡如仇,絕不會包庇殺人犯,要將妙儀就地□□。朱五郎,你進宮求求情好不好?”

朱橚說道:“四哥說了,這時候去求情,等於坐實了妙儀殺人的罪名,幕後主使就盼着我們求情呢,我們要做的不是求情,而是洗清冤屈,還給她清白之身。你莫慌,四哥已經拿着一些證據進宮見父皇了……”

皇城,奉先殿。

朱元璋面無表情的看着兒子,“你要給徐妙儀求情?”

朱棣說道:“徐妙儀有罪無罪,自有錦衣衛查明真相,兒臣身爲親王,不便干涉刑案。徐妙儀有罪便定罪,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倘若查出無罪,應當場釋放,以明忠奸。”

朱棣的不動聲色,深得父親真傳,此刻父子兩個都是面癱臉,誰都看不透對方的表情。朱元璋並不知朱棣和妙儀有情,只知道徐妙儀曾經以女醫的身份爲兒子做事,立了不少功勞,朱棣進宮八成是要爲她當說客。

誰知朱棣一口否認了,反而有種撇開徐妙儀這個總是麻煩纏身的包袱的勢頭,朱元璋不解,試探的問道:“哦,依你看,徐妙儀有罪還是無罪?”

朱棣說道:“徐妙儀雖出身名門,但她在民間十年,沾染了些江湖義氣和匪氣,不受管束,一時激憤殺人,或許有之。”

朱元璋更覺得奇怪了,兒子這是要將徐妙儀置於死地?

朱元璋問道:“你覺得徐妙儀有罪?”

朱棣越遇大事,便越冷靜,很少熱血上頭和人爭吵辯論不休。他很瞭解父親的脾氣——多疑,冷酷。

所以想要讓父親接受自己的觀點,首先要搞清楚父親的立場和看法,如果說站在對立面逞口舌之爭,誰人比御史的嘴皮子厲害呢?但是父皇聽御史的話嗎?不可能。

所以朱棣探一探父親的底細,說道:“兒子覺得徐妙儀極有可能激憤殺人,父皇覺得呢?”

兒子沒有預料中的苦苦求情,或者拿着某些疑點據理力爭,和自己辯論,朱元璋放鬆下來,說道:“你分析的很對,朕也覺得徐妙儀有可能激憤殺人,這個女孩子的脾氣太過暴躁,沒有一點大家閨秀的溫柔嫺靜,朕早就將謝再興案交給了錦衣衛,她偏偏要橫插一腳,這不就出大事了?聽說她和親哥哥過招,招招狠辣,毫不留情,幸虧徐增壽這小子是個機靈人,否則早就重傷在她劍下了。”

朱棣點頭稱是,說道:“徐妙儀不僅身手了得,還精通醫術,聰明機變,屢立奇功。有本事的人大多行事張揚高調,目中無人,不太顧及別人的看法。”

朱元璋搖頭說道:“那也未必,徐妙儀的父親魏國公徐達就是個穩妥人,他是我大明開國第一功臣,立下無數功勞,卻從來不飛揚跋扈,開國十大功臣,他行事最爲謙和從容。唉,偏偏生了個這麼個不聽話的女兒,真是好竹出歹筍。”

心上人被貶爲“歹筍”,朱棣心中不快,不過面上依然從容,說道:“兒臣也覺得奇怪,徐妙儀的性格脾氣不像其父徐達,倒和開平王常遇春的暴脾氣相似。”

一提起常遇春,朱元璋的眼裡明顯有了一絲不忍惆悵之意,常遇春是出名的殺將,動不動就要屠城,名聲在民間和官場並不算好,遠不如魏國公徐達,但這所有的一切都無法撼動常遇春在朱元璋心中的份量,永遠都是他最喜歡的愛將。

朱元璋寫給常遇春的祭文上說“將軍在時,朕實所倚;將軍既往,將誰與謀?”常遇春將星隕落後,再無任何將軍或者文臣的死亡能夠使得他這番深情流露。

朱棣將常遇春和徐妙儀相提並論,朱元璋想了想,兩人的本事、脾氣、莽撞勇猛、執着倔強的個性還真有點像。常遇春在最輝煌的時候死於亂箭,徐妙儀在稍有收斂的時候陷入了殺人案,連人生跌宕起伏都類似。

將這兩人湊在一起,朱元璋對徐妙儀的不快少了許多。朱棣觀察着父親的神色,知道機會來了,他

將手中的卷宗奉上去。

朱元璋翻開一看,氣得吹鬍子瞪眼,“你把謝再興的卷宗找來作甚?”

朱棣不慌不忙的說道:“兒臣得知徐妙儀殺年大人之案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徐妙儀激憤殺人,畢竟她那個火爆脾氣,全金陵城的人都知道。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如果徐妙儀真有罪,相信魏國公深明大義,定舍女以全大義。只是兒臣覺得,徐妙儀畢竟是功臣愛女,只要此案有一點點疑問沒查清楚,就不能草率定罪,否則豈不寒了功臣的心?”

“此案源頭還是謝再興案,年大人罵謝再興是叛徒,徐妙儀覺得她外祖父是無辜,兩人起了爭執,激憤殺人。兒臣將當年卷宗找了出來,反覆比對,發現十年前謀反案和昨日的殺人案十分相似,都是人證物證俱全,當事人無法自辯,都死無對證,這種手法太熟練,兒臣想到了第二種可能,那就是這兩樁案子幕後之人可能是同一人。”

朱元璋冷着臉問道:“同一人?你覺得謝再興和徐妙儀祖孫無罪?”

朱棣立刻說道:“鐵證如山,謝再興有罪,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之後徐妙儀的出現,舊案重提,發生了太多蹊蹺之事,要將徐妙儀滅口,阻止她翻案。兒臣擔心當年有朝中大臣和謝再興合謀而爲之,事發後將此事全都推到謝再興頭上,毀掉所有痕跡,一想到同謀依然逍遙法外,還在朝中爲官,兒臣不禁爲大明江山社稷擔憂,此人一日不除,大明就一日不得安寧。”

朱棣這一下猜中了父親隱秘的心思,朱元璋一直反感徐妙儀插手謝再興案,追根問底是因他對謝再興謀反深信不疑,連曹國公李文忠勸降都拒絕了,這種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朱元璋對背叛自己的人深惡痛絕,謝再興案在十年後暴露出了種種疑問,但朱元璋想到的不是謝再興無辜,而是謝再興謀反案還有同黨,而這位同黨可能就是他的開國元勳之一,組建錦衣衛,就是爲了監視這些人。

朱棣明白,一味給徐妙儀求情,反而適得其反,或許會觸怒父皇,嚴懲妙儀,看在魏國公面子上,徐妙儀死罪可免,但一個揹負殺害大臣罪名的女人,結局一般是青燈古佛了此殘生,永無翻身之日,更不可能當他的燕王妃,前途盡毀。

所以朱棣要做的,是順着父親的意,讓父親覺得自己和他的立場一致,先說徐妙儀的疑點和缺陷,然後將父親對徐妙儀的反感,轉向對幕後兇手的痛恨,轉向對大明江山社稷的擔憂。

雖說不能立刻洗脫徐妙儀的殺人嫌疑,但至少能緩和局勢,平息父皇對徐妙儀的怒火,將矛盾轉移出去。

朱棣這一招效果立竿見影,朱元璋放下對兒子的戒心,容許他和錦衣衛一起查殺人案,朱棣有機會去詔獄見到徐妙儀本人了。

徐妙儀似乎很滿意她的監獄生活,照吃照睡,朱棣去詔獄探視時,徐妙儀正在睡午覺,她睜開眼睛,居然還有心情開玩笑,“喲,燕王殿下是第二次來監獄看我了,這是這一次恐怕沒那麼容易把我帶出去。”

第一次是在雞鳴山天牢。

有毛驤在,朱棣不好做出什麼關切的舉動,淡淡道:“有個好消息,劉大人一家進京了,都活着。”

徐妙儀卻失望的嘆了嘆,“這算是個壞消息吧。劉大人一家安然無恙,若他從沒遭遇過追殺,這說明劉大人對當年之事一無所知,他沒有任何價值。那麼當年所有的知情人都成了死人。”

作者有話要說:  毛驤這個電燈泡,哼。下一章小八要來刷存在感了

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10章 鮮有知命第33章 順勢而爲第44章 父女對壘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235章 東窗事第227章 將星墜落第148章 赤鱗狂舞第191章 以眼還眼第114章 嫡庶角力第109章 佈局捉姦第82章 宜家宜室第133章 五軍之戰第6章 軍醫歸鄉第202章 窺破迷局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81章 兄長立威第106章 託孤遺囑第188章 步步生疑第252章 天無情第233章 捷報傳來第89章 無情便休第236章 凱旋歸來第263章 各自爲戰第2章 日月爲明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148章 赤鱗狂舞第245章 燕王佈局第33章 順勢而爲第160章 梅林情深第200章 烏合之衆第23章 秦淮堪畫第30章 新味初嘗第185章 賢者之愛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31章 遊園驚夢第10章 鮮有知命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9章 明王出世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239章 公媳鬥法第3章 與子同袍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121章 英雄末路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80章 君子好逑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74章 刺骨深寒第94章 撲朔迷離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49章 願者上鉤第191章 以眼還眼142.重操舊業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75章 微不足道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107章 有情無情第29章 指尖情挑第227章 將星墜落第40章 再生事端第104章 我心匪石第14章 峰迴路轉第19章 死亡迷局第102章 風中之燭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31章 湖心藏嬌第179章 軍心不忿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79章 艱難抉擇第161章 帝后恩情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44章 父女對壘第115章 三絕舊情第101章 屈子不屈第169章 日月相刑第165章 風雪夜歸第8章 變故橫生第27章 願者上鉤第16章 身份遭疑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52章 冤冤相報第241章 萬全之策第174章 多事之夏第47章 閉口修禪第171章 因愛生恨第265章 母女爭夫第149章 冰泉冷咽第69章 譬如朝露第179章 軍心不忿第160章 梅林情深
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10章 鮮有知命第33章 順勢而爲第44章 父女對壘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235章 東窗事第227章 將星墜落第148章 赤鱗狂舞第191章 以眼還眼第114章 嫡庶角力第109章 佈局捉姦第82章 宜家宜室第133章 五軍之戰第6章 軍醫歸鄉第202章 窺破迷局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81章 兄長立威第106章 託孤遺囑第188章 步步生疑第252章 天無情第233章 捷報傳來第89章 無情便休第236章 凱旋歸來第263章 各自爲戰第2章 日月爲明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148章 赤鱗狂舞第245章 燕王佈局第33章 順勢而爲第160章 梅林情深第200章 烏合之衆第23章 秦淮堪畫第30章 新味初嘗第185章 賢者之愛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31章 遊園驚夢第10章 鮮有知命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126章 母子生隙第9章 明王出世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239章 公媳鬥法第3章 與子同袍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121章 英雄末路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80章 君子好逑第105章 黃雀在後第74章 刺骨深寒第94章 撲朔迷離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49章 願者上鉤第191章 以眼還眼142.重操舊業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75章 微不足道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107章 有情無情第29章 指尖情挑第227章 將星墜落第40章 再生事端第104章 我心匪石第14章 峰迴路轉第19章 死亡迷局第102章 風中之燭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31章 湖心藏嬌第179章 軍心不忿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79章 艱難抉擇第161章 帝后恩情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44章 父女對壘第115章 三絕舊情第101章 屈子不屈第169章 日月相刑第165章 風雪夜歸第8章 變故橫生第27章 願者上鉤第16章 身份遭疑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52章 冤冤相報第241章 萬全之策第174章 多事之夏第47章 閉口修禪第171章 因愛生恨第265章 母女爭夫第149章 冰泉冷咽第69章 譬如朝露第179章 軍心不忿第160章 梅林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