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因果循環

京城,燕王府。

徐妙儀聽到李善長謀反案滿門抄斬的判決,先是一怔,燕窩粥喝到一半,就擱在案几上,即將報仇雪恨了,可是心中並沒有預料的喜悅。

許久,徐妙儀問道:“還有呢?”

朱棣說道:“李家黨羽皆被剪斷,他們對我們已經造不成任何實質的威脅。”

徐妙儀搖搖頭,“我問的不是這些。既然李善長已經認罪服誅,那我的外祖父謝再興謀反案應該沉冤得雪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謝家人九泉之下,不應該再揹負着謀反的污名。”

朱棣扶着徐妙儀坐下,“李善長的認罪書裡並沒有提及謝再興案。”

徐妙儀頓時心浮氣躁,將丈夫扶在肩頭上的手拍開了,“爲君則諱!爲長者諱!爲尊者諱!所以謝家活該去死,活該一輩子揹負骯髒的虛名嗎?明明毛驤問出了實情,書房的書信和賬冊等證據也交給了皇上,可是皇上就是不承認!我的外祖父對皇上忠心耿耿,甚至葬送了整個謝家!皇上不是自詡時刻反省自己的明君嗎?”

“天干旱了,他下罪己詔;地動了,他下罪己詔;星象異常,他也下罪己詔!爲何面對冤枉死去的謝家人,他就閉口不言了呢?”

徐妙儀剛剛受過表哥朱守謙的打擊,朱棣本以爲李善長倒臺是個好消息,可是謝再興之死是父皇的逆鱗,只要父皇不鬆口,誰也無法爲謝家翻案。

這件事猶如一道橫在妻子和父親之間的鴻溝,矛盾永遠都不可調和。朱棣在中間受了無數夾板氣。今天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朱棣沉默,沒有辯解。他可以精心佈局八年,步步爲營,把宿敵李善長逼到死地,保護妙儀。

可是父皇……那是一國之君,也是他的父親,父親的確做錯了,可身爲一個藩王,他真的無法改變這個結局。

朱棣說道:“你生氣了,朝我來吧,不要氣壞了身體。”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是爲人夫君的基本原則。何況小打怡情,大打更怡情,離開沙場半年,這身銅皮鐵骨也該練練了。

徐妙儀順手拿起了雞毛撣子,揮在手裡虎虎生風,朱棣紋絲不動。

但是他始終盼不來考驗,雞毛撣子停在脊背半寸,徐妙儀輕輕一嘆,棄了“兵器”,說道:“對不起,我不應該對你發火。你對付李善長,已經幫我報仇雪恨了,是我不知足,奢望太多,對你求全責備。”

徐妙儀靠在朱棣的胸膛上,指腹溫柔的划着他薄脣的輪廓,都說男人脣薄,冷酷無情,可是她的丈夫有着比海還深的柔情,他默默爲她打算,爲她改變,她固然厭惡洪武帝,可是她也深愛他的兒子。

朱棣將妻子的手按在胸口,“還沒有到塵埃落定的時候,我不會放棄的。路都是人走出來的,我們還有將來。”

錦衣衛詔獄。

昏死的李善長在疼痛中醒過來,他疼得腦袋都發木了,呆滯的雙眼環視着四周的鐵柵欄,回憶起了往昔:生於書香門第、讀書、科舉、做官、忍受衆人的嘲笑投靠匪類紅巾軍,認朱元璋爲主公、輔佐主公三分天下、滅了陳友諒,張士誠,大明建國、北伐元朝,一統天下……

然後封公拜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榮耀之極。三年後辭官告老歸鄉,八年蟄伏、重返朝堂、捲入謀反案,被燕王夫婦算計,落得和謝再興一模一樣的下場。

算了,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

李善長閉上眼睛,如今舌頭被割斷,他無法遊說任何人,只能等死了。

詔獄的大夫捏起他的下巴,往斷舌上敷了傷藥,低聲說道:“燕王殿下,罪臣李善長已經醒了。”

李善長一怔:昔日淡薄名利的四皇子現在手眼居然都伸到了錦衣衛詔獄?呵呵,燕王前途無量啊,皇室以後有熱鬧可看了。

李善長睜開眼睛,渾濁的目光緊盯着身穿錦衣衛飛魚服的朱棣。

朱棣說道:“我要和你做一樁交易,你同意的話就點頭,不同意就搖頭。”

李善長想了想,默默點頭,心想我還有些利用價值,能讓燕王冒險喬裝探詔獄前來拜訪。

朱棣說道:“你們全家都判了斬立決,株連三族,連李祺這個駙馬都不例外。”

聽到噩耗,被以爲已經痛到麻木的李善長猛地從牀上坐起來,瀕死的身軀不知從那裡來的力氣,死

死拉着朱棣的手,他張開嘴,露出紅腫發黑的半截斷舌,可是他已經無法發聲了,徒勞的從咽喉裡出來呵呵之聲。

就像寒冬臘月北風從窗縫裡侵入冷風之聲。

不可能!李祺是駙馬啊!皇上的親女婿!臨安公主的丈夫!

朱棣從李善長憎獰絕望的表情裡看出其心中所想,淡淡道:“李祺是我大姐夫,不過他明知你造反,卻秘而不報,罪無可恕,雖然臨安公主苦苦求情,父皇不能原諒李祺的所作所爲,故讓你們父子在黃泉結伴而行。”

李善長伸出右手食指,飛快的在朱棣手心裡寫着字,“你要我做什麼都可以,只要能救我的獨子。”

朱棣說道:“當初你陷害謝再興謀反,謝家滿門抄斬時,就應該預料到有今日的報應。李祺是父皇欽點的死罪,下個月就要行刑了,誰都無法翻案。”

證據確鑿,李家謀反案成了鐵案,就像當年謝再興謀反案一樣,誰的求情都無濟於事。

李善長寫字的食指一滯,而後艱難的在掌心寫到:“既然如此,你要和我做什麼交易?我一無所有了。”

朱棣見他已經萬念俱灰,說道:“謝再興的遺骨埋在何處?如果你告訴實情,我會在李祺的藥裡做一點手腳,過幾天就歸西,起碼他能留個全屍。”

全屍,是兒子最後的尊嚴了。

李善長顫抖手指在朱棣手心寫到:“我憑什麼信你?”

朱棣說道:“你還有選擇嗎?”

沒有。

李善長氣若游絲似的寫出了謝再興遺骨所在。

朱棣說道:“你若騙我,李祺就和你一起上斷頭臺。”

李善長又寫到:“直到如今,我沒有必要騙你。我的老妻是無辜的,她什麼都不知道,求你也給她留個全屍吧。“

朱棣說道:“李夫人昨晚就死在詔獄了,還有你女兒,她們割斷了長髮,打成繩結自縊而亡。只有李祺沒有尋死,他一直都以爲憑着駙馬的身份,可以逃脫罪名。”

歷史何其相似!想當年謝家人也都是自縊在祠堂,老小一起奔赴黃泉。

報應啊!報應!

原來妻女死的如此淒涼……李善長張開嘴巴,痛苦的痙攣起來了,精神的痛苦是身體的百倍,好像有無數個刀片一片片凌遲着他的靈魂。

燕王府,朱棣密令馬三保按照李善長的指引尋找謝再興遺骨,三天後,馬三保帶回了一柄鏽跡斑斑的寶劍,依稀可以看見劍柄上的“謝”字。

馬三保說道:“屍骨已經重新收殮入葬,就葬在謝家祖墳裡。”

徐妙儀持劍而立,良久,將外祖父的佩劍交給朱棣,“要鐵匠重新打磨鋒利,下個月就用這把寶劍行刑。”

“午時已到!準備行刑!”

北風凌冽,天寒地凍,比風更冷的是人心。

李善長身穿白色囚服,戴着腳鐐,脖子和雙手套在十斤重的枷鎖中,他第一個走到刑場,刑場外,是人山人海的圍觀百姓,他用盡了力氣,才能頂着沉重的枷鎖,茫然的看了一眼人羣,爲相三年,位極人臣,門生故舊遍佈朝野,到頭來卻連一個送斷頭飯的人都沒有。

真是諷刺啊!

李善長咧嘴無聲的笑了,露出紅腫的半截舌頭,可惜刑場周圍遍佈錦衣衛,阻攔了圍觀百姓的視線,他們並沒有看見這位曾經的宰相受過非人的折磨。

四周噓聲一片,李善長不以爲意,他一生跌宕起伏,拜過相位,吃過牢飯。算計過別人,也被別人算計,可是非功過,畢竟是文人書寫的,現在的百姓如何看他已經不重要了,他李善長畢生的功勞,自有青史評說!

“跪下!”儈子手厲聲說道。

李善長順從的跪下,剛剛閉上眼睛等待赴死,卻聽到一陣熟悉的哭號,“放開我!我是黨黨大明駙馬!臨安公主已經爲我求情了!你們不敢殺我!”

是兒子李祺的聲音!

他不是已經死了,留下全屍了嗎?

李善長忙睜開眼睛,看見獨子李祺和自己一樣,都戴着十斤重的枷鎖,在儈子手的驅趕下一步三回頭的走向斷頭臺。

李祺看見父親跪着,連忙也跪下,膝行到了父親身份,哭道:“父親!他們不會殺我的對不對?公主那麼賢惠,她還爲了我生了兩個兒子,她不會眼睜睜的看我死的!真的不會!”

被燕王騙了!

李善長不甘心,他張開嘴朝着觀刑臺看去,並沒有找到燕王的人影,這個騙子!卑鄙無恥!連瀕死之人都不放過!

李祺見父親的斷舌,嚇得一哆嗦,連褲子都溼透了,“父親看錯了方向,皇宮在那邊,父親放心,公主會救我們的,赦免的聖旨馬上從宮裡送到,我們再等一等!”

可是現實不是話本小說,所謂斷頭臺聖旨救命的奇蹟始終沒有出現。

因爲臨安公主和兒子們已經被洪武帝強行送到了鳳陽行宮,避開了京城的風波。

“時辰已到,行刑!”

李祺被兩個儈子手強行拖走,頭顱按倒在地,絕望的看着父親,死到臨頭,他依然對洪武帝的仁慈抱有幻想,他就像離開水的魚兒般張開嘴,大聲叫道:“等等!公主帶着聖旨來了!她會救——”

李祺的頭顱咕嚕嚕滾到了一邊,迅速放大的瞳孔裡映出了儈子手揮起的利劍,劍柄上刻着古拙篆體的“謝”字。

那個“謝”字黯淡無光,可是李善長的目光被那個字體牽引住了,灼燒着他的眼球,他很想轉過眼光,可是他無法直視獨子死在眼前,紅的鮮血,白的腦漿,鋪天蓋地的痛苦將他包圍,他痛得忘記了閉眼,忘記了呼吸。

李善長執拗的看着儈子手的那柄劍,那柄劍將謝再興臨死前的痛苦一五一十的還原到了他身上。

原來這纔是報應,這一世承受所有苦難還不夠,似乎會跟着他轉世投胎到下輩子,不可逃避。

作者有話要說:  之前存稿箱搞錯了,大家從249章開始看,否則會漏章節的哦。

第二更送上啦,大家久等了。

明天依然雙更,哼哼。

第4章 生死兩茫第1章 寒鴉之殤第79章 艱難抉擇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171章 因愛生恨第18章 嗟我徵邁第65章 入墜深淵第147章 東郭和狼第118章 局中藏局第38章 折壽十年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10章 鮮有知命第208章 再戰之力第276章 婆媳鬥法第213章 巧舌如簧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154章 君威如山第207章 混淆黑白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249章 還施彼身第169章 日月相刑第244章 王妃難爲第107章 有情無情第96章 阿鼻地獄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20章 春榮秋謝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45章 法古建邦第203章 水落石出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78章 生老病死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35章 東窗事139.家門不寧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71章 白首不離第270章 毛驤赴死第6章 軍醫歸鄉第32章 吳王行樂第127章 分崩離析第118章 局中藏局第147章 東郭和狼第46章 踏墨煮梅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100章 沽名釣譽第225章 馬革裸屍第120章 燕王心機141.冰釋前嫌第39章 天賜麟兒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28章 宣光明哲第281章 殺人無形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54章 金蘭之交第86章 煽風點火第2章 日月爲明第281章 殺人無形第147章 東郭和狼第234章 久別重逢第4章 生死兩茫第224章 意外之喜第266章 亂戰草第213章 巧舌如簧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62章 音奴朱橚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174章 多事之夏第99章 螢火傳情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76章 後生可畏第221章 行親迎禮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72章 花鼓殺機第273章 彼岸之花第235章 東窗事第29章 指尖情挑第61章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48章 城隍□□第227章 將星墜落第285章 骨肉相殘第265章 母女爭夫第209章 帝王心術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54章 金蘭之交第220章 公主之爭第258章 鳳凰涅槃第204章 千古奇冤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243章 重返朝堂
第4章 生死兩茫第1章 寒鴉之殤第79章 艱難抉擇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171章 因愛生恨第18章 嗟我徵邁第65章 入墜深淵第147章 東郭和狼第118章 局中藏局第38章 折壽十年第219章 好事多磨第10章 鮮有知命第208章 再戰之力第276章 婆媳鬥法第213章 巧舌如簧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154章 君威如山第207章 混淆黑白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249章 還施彼身第169章 日月相刑第244章 王妃難爲第107章 有情無情第96章 阿鼻地獄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20章 春榮秋謝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45章 法古建邦第203章 水落石出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78章 生老病死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35章 東窗事139.家門不寧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71章 白首不離第270章 毛驤赴死第6章 軍醫歸鄉第32章 吳王行樂第127章 分崩離析第118章 局中藏局第147章 東郭和狼第46章 踏墨煮梅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100章 沽名釣譽第225章 馬革裸屍第120章 燕王心機141.冰釋前嫌第39章 天賜麟兒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28章 宣光明哲第281章 殺人無形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54章 金蘭之交第86章 煽風點火第2章 日月爲明第281章 殺人無形第147章 東郭和狼第234章 久別重逢第4章 生死兩茫第224章 意外之喜第266章 亂戰草第213章 巧舌如簧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62章 音奴朱橚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174章 多事之夏第99章 螢火傳情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76章 後生可畏第221章 行親迎禮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72章 花鼓殺機第273章 彼岸之花第235章 東窗事第29章 指尖情挑第61章第157章 年復一年第48章 城隍□□第227章 將星墜落第285章 骨肉相殘第265章 母女爭夫第209章 帝王心術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54章 金蘭之交第220章 公主之爭第258章 鳳凰涅槃第204章 千古奇冤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243章 重返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