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北極驅邪院

“北極驅邪院?那是什麼?”

“是道門正統的,屬於天官的機構。主要的作用,和你說的一樣,就是代天巡狩,掃除妖邪。”

“這名字好酷炫啊”

“道門的許多名字都很酷炫。按照這套體系,雷部、火部之類都有自己的一套天官名。你之前也用過是吧?”

商洛點了點頭,他確實使用過。比如大內的“上清翊衛”晉升體系,是從判官、大判官、統兵執法之類的晉升,然後進入到斬邪使、御邪使、伏魔使、考召使等不同的細分領域。

“這名字是誰想出來的?”

“嗯名字本身,應當是歷代的道士想的。你覺得很‘酷炫’,是因爲想名字的道士知道你喜歡什麼。”

“因爲,可以怎麼酷炫怎麼來是吧?”

“畢竟和儒道釋裡面,儒來自上古術士,是國禮。孔子之儒你可以解,先孔之儒不可解,也沒有必要。畢竟昊天上帝、后土皇地祇,還有社稷神之類,本就不是爲了讓人蔘與進去才這麼設計的。釋家是外來之道,這且不說。道是我國之教,所以老道士會想辦法逗你們開心,而且想怎麼逗就怎麼逗,怎麼解釋也全看我們自己。所以,就有了北極驅邪院這種像是小說裡面纔會有的名字。”

“所以,我可以用?”

“可以。主要你現在是代表朝廷要變成天庭,用這個名字正好合適。而且這個名字”

文閣老斟酌了一下措辭:

“監察御史在文化風尚有持續產生吸引力的要求,所以有必要保持風格範式穩定性。”

“額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文閣老小聲說道,“監察御史也有特殊制服是吧?這活你不整得酷炫一點,沒人願意幹的。”

“啊!原來酷炫就是驅動力啊。”

“誒,就是這樣。”文閣老點了點頭,“不少人就是爲了那套行頭,纔來去做御史的——至於,爲什麼不能提升待遇,只能提升榮譽,商洛你怎麼想的?”

“我想先知道朝廷是怎麼想的。”

“朝廷的看法,其實比較複雜——我們這一系的人,雖然在朝中並非權傾朝野,但一定的話語權還是有的。我們想要提升御史的待遇,一會兒並不難。就御史現在的工作而言,發兩倍的工資都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上,我們不能這麼做。因爲這是一種均衡。御史位卑而權重,如果再給予過多的薪水,那麼很容易就會導致失衡。”

“哪方面的失衡?”

“主要是新鮮血液的選擇。很早以前,御史基本是新科進士來擔任,這個時候御史是排名前幾的出路。因爲那個時候,監察御史的定額是110人,朝廷也沒有像現在這樣龐大。110人裡面,大部分都在都察院查案,少部分擔當巡鹽、巡茶等職務的時候會出外勤。這種時候,七品御史升入五品官的概率是42%。同樣是七品的縣令,升到五品官的概率只有3%。”

“原來御史以前是這麼好的出路?”

“對,但那是以前。之後朝廷在永慶中興的時候進行了一些,現在看起來可以被視作‘現代化改造’的一系列變革。朝廷僱員的規模被大大增加了——在以前,所有在京有官身的官,就算加上派駐在外的督撫、總兵等,也不過1600多人。大明會典記載的全國文官,定員24600人,其中20000人在7品知縣以下。知縣以上的,只有4600人。你現在再看看我們,光是一個戶部省就超過20000人,其中戶部總部有2000人,戶部省度支部又1300人,戶部稅務部更是有4200人之巨,其中還包括許多外勤幹員。”

因爲整個朝廷的規模都膨脹了起來,監察御史的規模也水漲船高。

這一系列改革就牽動了一個不可更改的規則——科舉取士。

現在六部一個部比以前整個在京的朝廷的人還要多,光靠進士根本就填不滿。而朝廷顯然也不準備按照朝廷擴員的比例增加進士的錄取規模,因爲考中進士的人哪個都不希望進士的含金量貶值。當他們來做決定的時候,進士的數量不可能增加。

進士就那麼多,又需要人來做官。所以太祖高皇帝指定的舉人做官的方略就又被請了出來,變成了大明目前的主要取士途徑。每年朝廷招募的大量人員中,舉人佔其中的絕大部分,而進士則主要在翰林院及其附屬機構活動。

所以相較於以前而言,舉人的含金量被貶值到了“看起來似乎誰都有機會”;秀才更是“不限量大甩賣”,變成了一種通過性考試,而非選拔性考試。

畢竟,做決策的人是進士,而不是舉人。當朝廷決定通過貶值某種功名來維持朝廷的運行的時候,那麼編制的一定不是進士,而是其他功名。

這也導致進士的含金量直線上升。因爲在錄取數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有資格考進士的舉人呈指數級暴增,考進士真正成了千軍萬馬過大橋。以往每次參加會試的舉人一般是5000人左右,因爲每年也就錄取五六百。現在光是江寧上元兩個縣就有將近1000個舉人,每年全國各地來參加會試的人數以萬計,多的時候甚至逼近十萬人。

10萬人競爭300個進士,這確實是有些離譜。但考慮到任何舉人都有資格考,而且可以在一生中的任何時候都去考,這個數字姑且算是經過了歷史沉澱之後的理性選擇。

畢竟因爲難度太大,全國各地大部分舉人實際上已經放棄科舉的仕途,轉而直接以舉人做官,或者開展其他的社會活動。畢竟,舉人的生活倒也不壞。

舉人做官本就是常理。只是以往朝廷的規模過小,管的事不夠多,權力只夠在進士之間勾兌,分配不到舉人的身上。而現在,朝廷大大擴增,舉人只要有心就能謀個一官半職——

然而多出來的這些官吏也都需要監察。原先110人的規模根本不可能監察擴增了10倍的朝廷,都察院也不可能同樣也等比例擴增十倍。畢竟監察御史這110人的規模,已經是所有在京同名官吏中數量最多的了。別的侍郎、少卿之類,不可能直接110個起算,更不可能按照1100來算。

所以在這裡,監察御史變成了一種不定員的職務。在都察院的擴張中,原本屬於都察院分巡十三省的十三個部門被全部合併,現在由都察院直接統轄不定員的監察御史,根據情況的緊急程度適當增加或者減少。多的時候確實是超過1000人。然而現在,在位的監察御史只有700人左右。“這700個人,都是位卑而權重。”文閣老回道,“人是可以羣聚在一起的。以往只有110人的時候,所有人星散到各地,他們同僚之間的情誼也不怎麼堅固。現在700個監察御史,平時低頭不見擡頭見,工作的時候經常拉個專案組,然後四五個御史一起上。這麼700人的一個團體,他們掌控了直接對百官發起調查的權限。如果再讓他們可以升遷,那不只他們自己的監察職能會受到影響,還會動搖朝局。”

“搞不好會變成內務機構統治國家的情況?”

“這是預想中的情況之一甚至,不需要到那個地步,只需要讓新科進士都趕着來做監察御史,那朝廷中就會憑空又多出一個錦衣衛來。這件事,天子不想看到,內閣不想看到,近衛不想看到,內閣兩派都不想看到,就連都察院自己都不想看到。”

“啊”商洛點了點頭。

這是大明運行的邏輯。文閣老和他說的,是別處學不到的東西——文閣老認爲,如果商洛打算對朝廷進行大刀闊斧的修改,那麼知道這些就是必需的。

“所以,榮譽上的待遇就必須給足了是吧?”

“是,這是經過權衡之後的做法。”文閣老給予了肯定的答覆,“而且不只是要畫餅,實際上所有榮譽都對應了一套賞功體系,是有津貼的。每次立功,都有相應的津貼按月發放。功勳越多,津貼越多。許多功勳並非一時兌現,而是會在長期的職業生涯中提供幫助。所以總的來說,這七品已經不小了,內閣大學士的本職也就5品,別的東西都是另外加進去的。以及,最重要的。”

他指了指面前的桌子:“吃好,喝好。在所有待遇中,保障吃好喝好是最基礎,也是最簡單的。人的口腹之慾很容易滿足,很容易記掛着一口好飯菜。有時候會想着,雖然工作時這裡那裡都很苦,但至少吃是吃好了。在所有部門裡面,都察院的餐飲標準是數一數二的。”

“朝廷額外撥了錢?”

“那倒不是。實際上是他們自己的傳統——以及,都察院其實有一項有趣的業務在幫他們掙外快。”

“什麼業務?”

“印刷廠。這算是歷史遺留了,你翻許多嘉靖年萬曆年的小說本子就能看出來,你經常能在一大堆粗製濫造的本子裡找到都察院的精裝版圖書——都察院的印刷廠是朝廷特批的副業。當年就是這樣,什麼《水滸傳》《三國演義》,什麼火就印什麼。還有歷代神仙秘譜這樣的志怪小說也是印的。監察御史們雖然拿的工資少些,都察院的經費可不少。只因爲差事多,辦差也要花錢,所以就顯得御史的薪水不那麼豐厚了。”

“啊”

“你怎麼看?”

“照搬啊,全部照搬。”商洛回道,“我覺得北極驅邪院可以把這套全部都照搬過來。”

“印刷廠你也要了?”

“我覺得印刷廠挺好的嘛。能印刷小本子就更好了。能不能印漫畫?”

“能。”文閣老給出了肯定的答覆,“當然能。自費出版的話,要印多少都行。實際上當年戚繼光戚大帥出版《紀效新書》的第一版的時候,就是自費印刷推廣的。”

“印刷廠也好,這些監察御史也好,我全部都要了,一起搬走吧。”

“那剩下的就只有花架子了。嗯”文閣老點了點頭,“倒也好。讓各位都習慣習慣,總要開始搬的。”

都察院裡面的優質資產,確實也就只有這些經驗豐富的監察御史,還有那個久負盛名的走在時尚前沿的印刷廠。其餘的部分都是各級巡撫在這裡名義上掛職的行政工作,還有些禮儀性的工作而已——畢竟史官也是周禮的一部分。

商洛決定都察院搬得就剩一個空殼,然後一起搬運到雷部,充足爲北極驅邪院,並且立刻開始領導夜勤局的工作。畢竟,今後人類與非人類的矛盾將會成爲主要的問題,人類自己的矛盾雖然也會繼續存在,但也會演化爲新的狀態。

比如巡鹽、巡茶這些工作很顯然都沒有必要維持了,這對天庭根本就不重要。

新的北極驅邪院將會替代都察院,組成一個新的監察體系。而且依照原先的規則,商洛決定繼續執行原先的待遇。吃好喝好,那就是要首先保證都察院人員的修爲和修行。

“那麼第一批,我打算給所有人都發放不老藥。”

“當真?”文閣老問,“如果你這麼做,他們估計會很樂意搬到天庭來。”

“反正不管在哪裡,都是爲大明效力,不管是朝廷還是天庭。而且將來朝廷所有的部分都會搬過來,只是他們先行一步而已。以及,我確實需要他們幫助我進行一些實際工作,比如對接夜勤局等等。我已經讓夜勤局的人來我們這裡述職了。”

“這麼快?那這樣我建議你儘快把都察院的人都拉到靈網裡面來,然後你們開始直接用靈網討論工作。”

“要不,還是文閣老你幫個忙?”

“行倒是行。不過,商洛你不自己做,是有什麼特別的原因?”

“因爲北極驅邪院這個名字,看着不太正經,有些太酷炫了.如果是我的話,看起來會有些不靠譜。但文閣老你來拉人就正好。”

第814章 賬冊第670章 禍根第1305章 燃料第149章 阿里基亞鎮第1461章 內米湖的改造第473章 小週天第211章 電臺第392章 火第1162章 千葉第113章 禁咒第755章 大敵第536章 溫泉第1015章 維多利亞的方案第535章第373章 通天塔第520章 喇叭第75章 戰甲第496章 球球第998章 魚雷特調第96章 上架感言第1042章 餐風第1562章 大燈塔第108章 神秘學防禦課第627章 64位電視第1474章 騎兵與戰車第484章 科舉第766章 對了第181章 伊羅黛亞莎第910章 靈械革命第1146章 吃第811章 煉化第1441章 月宮看房第1463章 森林王的祭司第644章 使命第599章 作弊第1361章 智能第310章 特九五的願望第38章 服藥第755章 大敵第309章 龍與蛇第394章 蛇丹第584章 盒子裡的小人第471章 天地大同第1578章 杜邦少校第729章 卡琳第1347章 乙姬的服務第45章 靈氣第518章 太極推手第118章 另闢蹊徑第1396章 愛琴海的烏雲第408章 複製第1110章 維多利亞的心跳第1055章 月球廣告第1587章 片酬第1540章 辭職第1525章 解決方案第10章 舊金山第1438章 半仙之體第379章 故事第967章 學系第1127章 和光同塵第608章 測試第705章 吹冷風第1358章 霸王蕉的技術第445章 分饌第1553章 球場第817章 指路第910章 靈械革命第1209章 斬殺第1120章 改制第1194章 坑儒第1350章 龍宮的改革第5章 熱湯第206章 水龍第670章 禍根第720章 小龐培第1053章 新邊疆第878章 天劍第379章 故事第856章 光之巨人第441章 科技倫理第1138章 一發體面了第279章 伊雍與亞空第1174章 定策第163章 狐狸先生第1253章 金丹的計劃第433章 分裂第1160章 千葉工業市第544章 嗅探第365章 焦油第1176章 裝彈第279章 伊雍與亞空第884章 權力第938章 鍛造第217章 華髮第1049章 餛飩第941章 偉哉!阿卡迪亞!第1114章 仙人維多利亞第547章 鱔魚
第814章 賬冊第670章 禍根第1305章 燃料第149章 阿里基亞鎮第1461章 內米湖的改造第473章 小週天第211章 電臺第392章 火第1162章 千葉第113章 禁咒第755章 大敵第536章 溫泉第1015章 維多利亞的方案第535章第373章 通天塔第520章 喇叭第75章 戰甲第496章 球球第998章 魚雷特調第96章 上架感言第1042章 餐風第1562章 大燈塔第108章 神秘學防禦課第627章 64位電視第1474章 騎兵與戰車第484章 科舉第766章 對了第181章 伊羅黛亞莎第910章 靈械革命第1146章 吃第811章 煉化第1441章 月宮看房第1463章 森林王的祭司第644章 使命第599章 作弊第1361章 智能第310章 特九五的願望第38章 服藥第755章 大敵第309章 龍與蛇第394章 蛇丹第584章 盒子裡的小人第471章 天地大同第1578章 杜邦少校第729章 卡琳第1347章 乙姬的服務第45章 靈氣第518章 太極推手第118章 另闢蹊徑第1396章 愛琴海的烏雲第408章 複製第1110章 維多利亞的心跳第1055章 月球廣告第1587章 片酬第1540章 辭職第1525章 解決方案第10章 舊金山第1438章 半仙之體第379章 故事第967章 學系第1127章 和光同塵第608章 測試第705章 吹冷風第1358章 霸王蕉的技術第445章 分饌第1553章 球場第817章 指路第910章 靈械革命第1209章 斬殺第1120章 改制第1194章 坑儒第1350章 龍宮的改革第5章 熱湯第206章 水龍第670章 禍根第720章 小龐培第1053章 新邊疆第878章 天劍第379章 故事第856章 光之巨人第441章 科技倫理第1138章 一發體面了第279章 伊雍與亞空第1174章 定策第163章 狐狸先生第1253章 金丹的計劃第433章 分裂第1160章 千葉工業市第544章 嗅探第365章 焦油第1176章 裝彈第279章 伊雍與亞空第884章 權力第938章 鍛造第217章 華髮第1049章 餛飩第941章 偉哉!阿卡迪亞!第1114章 仙人維多利亞第547章 鱔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