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現實

閒聊幾句話之後,蘇天成轉入了正題。

“劉兄,我今日剛到,很多情況都不知道,不知道這次鄉試,主考官爲何人啊。”

“呵呵,瞧我,這麼重要的事情都忘記了。”

劉仲基不經意的看了一眼蘇天浩,這麼重大的事情,蘇天浩也是要參加鄉試的,按說是知道的,爲什麼沒有說啊,不過蘇天成剛剛到,沒有來得及說,也是正常的。

“此次的主考官是工部主事徐爾一,工科都給事中傅友亮。”

蘇天成的身體,不經意的顫抖了一下。

徐爾一此人,他是知道的,正六品的工部主事,崇禎元年的時候,上疏爲熊廷弼鳴冤,要求爲其平反,崇禎不準,崇禎二年的時候,繼續上疏,爲毛文龍鳴冤,以家人性命擔保毛文龍沒有貪污軍餉,崇禎還是不準,徐爾一憤而辭官,想不到崇禎五年,徐爾一官復原職,竟然成爲了山西鄉試的主考官了。

至於傅友亮,他不是很熟悉,但都給事中的權力是很大的,不能夠忽視,雖然只是正七品的品秩,但給事中的職責,就是彈劾官員,能夠風聞奏報,直接歸皇上領導,這一招,令很多的官員頭疼,每年春節的時候,六科都給事中還要和內閣大臣同聚一堂,名義上是商議朝政得失,實際上是安撫諸多的都給事中。

吃飯之時,衆人少許喝了一些酒,飯後,劉仲基告辭回客棧去了,大概是想到,蘇天成長途奔波,需要休息。

回到府裡,蘇天成直接回房間,他要安靜的思考一些問題。

崇禎年間,朝廷腐敗現象嚴重,官吏只知道貪墨和享受,根本不關心國家大事,鄉試已經成爲聚財的主要手段之一了,一些胸無點墨的考生,銀子送的多了,或者是背景硬了,可以高中舉人。

蘇天成甚至記得一個典故,通過了鄉試和會試的考生,在參加殿試的時候,運氣不好,露陷了,在皇上的面前,什麼都寫不出來,話也說不好,皇上最終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是剝奪了這個考生的功名。

蘇天成可不想遭遇這樣的潛規則了。

論學識,他有着充足的自信,以前那個蘇天成的學識,加上自己超出這個朝代幾百年的認識,融合到一起,難道考不上舉人,那才真的是奇怪了。

若是科舉考試的制度嚴格,大家都按照規矩來,自己的學識不夠,不能夠通過鄉試,那也是沒有辦法,怪不得他人的。

若是有了學識,被那些胸無點墨的考生給擠下去了,那纔是潑天的冤枉了。

鄉試三年纔有一次,下次就是崇禎七年了,自己的年紀不大,按說是可以等上三年的,三年之後,二十一歲的舉人,也是很不錯的,可惜他沒有時間耽誤的。

這不是和平的年代。

蘇天成一直認爲,自己必須要成爲朝廷官員中的一員,掌握權力,很多的事情,纔有可能做好的,白手起家,想着壯大自身的實力,想着保護家人,想着扭轉歷史發展的進程,有些癡人說夢的意思了。

他想到了徐爾一,《明史》對這人的評價是不錯的,稱呼其是偉丈夫。

依照徐爾一爲熊廷弼和毛文龍鳴冤叫屈的情況來看,徐爾一是那種認死理的人,撞牆都不回頭,甚至不惜辭去官職,認識也有些偏激。應該說徐爾一帶有正直感,但缺陷也明顯,自認爲崇高,就是做錯事情了,也難以認識到,反而認爲是理所當然。

就說袁崇煥殺毛文龍的事情,袁崇煥沒有稟報朱由檢,先斬後奏,這樣的情況下,他出頭爲毛文龍喊冤,能夠有什麼作用,讓朱由檢怎麼辦,跟着殺掉袁崇煥嗎,當時的薊遼前線,形勢危急,朱由檢肯定要考慮到大局的。

徐爾一隻要是稍微思考一下,就不應該上疏。

其實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徐爾一上疏的事情,還是附和皇上想法的,朱由檢爲熊廷弼平反,殺掉了袁崇煥。

不知道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徐爾一是不是會有所改變,幾年時間過去,他依舊是工部主事,可見還是倔強的。

這可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遇見了這樣的主考官,對蘇天成來說,是好事情。

鄉試的考試內容是固定的,四書五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稱之爲四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稱之爲五經,考題是四書五經的原文。

鄉試的內容,必須以程朱學派對四書五經的註釋爲準,不準採用其他的註釋。

鄉試的文章結構體裁也是固定的,就是衆所周知的八股文。

八股文,顧名思義,就是八個部分,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最後加上一個大結,一篇八股文就形成了。

其中最爲重要的部分就是中股了,是整篇文章的重心所在,需要考生盡情發揮,文字要輕鬆靈活,內容易虛不宜實。

後世對八股文極盡批評,認爲八股文沒有實際用處,不論公私文書、文史著作、記事、抒情、說理等等,全部都用不上,僅僅是科舉的敲門磚。

但蘇天成不這麼認爲,就算是幾百年之後的考試,同樣是有着規矩的,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就是要考試的,這是一種固定的模式,只有在固定模式之下,考試才便於操作,否則,人人都依照自己的思想,寫出來文章,主考官同考官沒有標準,無法閱卷了。

當然,蘇天成不支持八股文,更不支持死讀書,甚至到了除開八股文之中的內容,其餘的一概不知。

科舉考試,需要依靠以前那個蘇天成掌握的知識。

想清楚了這些,蘇天成不打算想辦法去拜訪主考官了。

翌日,蘇天成到太原府衙去辦理手續了。

參加鄉試,還有不少手續需要辦理的,有些是要本人親自去的,比如說確定身份的事情,至於後面領取號牌,確定考號等,倒不需要親自去了,鄉試在貢院舉行。

辦理手續,分爲兩個時期,郡試之前爲一個時期,主要是爲參與鄉試的國子監辦理手續,郡試之後,集中三五天的時間,爲取得鄉試資格的考生辦理。所有的手續,都是太原府衙門直接負責的,也是受巡撫大人的委託,包括張榜公佈事宜,也是在府衙外面的牆上。

太原府衙和平陽府衙門沒有什麼區別,規格模式差不多。

蘇天成拿着信函,包括平陽府衙開出來的諸多證明,直接到太原府衙去了。

守在府衙門口的軍士,看了蘇天成的路引,揮手放行了。

進入了大門,經過甬道,過了儀門、戒石坊,終於看見大堂了。

這個時候,有人已經等在大堂外面了,估計是專門爲考生帶路的,這些人,都是府衙裡面的衙役。

蘇天成看見了衙役之後,順勢從身上掏出一塊碎銀子,很自然的遞給了衙役。

這個動作很快,不注意看,還以爲是蘇天成向衙役打聽了什麼事情。

看見了銀子,衙役當然高興了,帶着蘇天成,穿過大堂,來到後面的廂房。

手續是在禮房辦理的。

蘇天成身上,有一系列的證明,都是平陽府衙門開出來的,說明你是某年的生員,參加了幾次鄉試,是不是有資格參加鄉試的,他將這些證明交給禮房的司吏或者是典吏,等候他們確定身份。

接下來就是等候通知,八月六日領取號牌,八月九日凌晨,進入貢院考試。

報名手續的辦理,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吏員審覈了材料之後,發現沒有什麼問題,就收起來所有的材料,接着給考生開出來一張證明,說清楚相關的時間,包括什麼時候到衙門來領取號牌,什麼時間必須要到達貢院等等,最後登記考生住宿的地方,這是防止有什麼事情,需要緊急通知的。

報名的時間,也是有限制的,八月初五必須完成,八月初六,隨着主考官和同考官進入貢院,考場內的吏員就是開始忙碌了,做好一切的準備工作,包括粘貼考號等等。

鄉試的考試規矩很嚴格,收卷之後,有專門的謄錄官,指導寫手,將考生的試卷重新謄錄一遍,還有對讀官校對,看看是不是有謄寫的錯誤,主考官和同考官看見的都是一種筆跡,想要造假和包庇,似乎不可能。

可有那麼多打招呼的人,關係也是要注意的,這怎麼辦呢,就是從考號上面做文章了,謄寫的卷子上面,可以看見考號,若是主考官記住了某個人,只要記住他的考號,到時候自然是能夠關照的,至於說學識究竟如何,那是另外的話題了。

明朝初年的時候,科舉制度執行非常嚴格,可惜到了萬曆和天啓年間,特別是天啓年間,魏忠賢大權在握的時候,視科舉考試爲斂財和吸納走狗的工具,擾亂了科舉制度。

這種毒瘤一旦蔓延開來了,影響是致命的。

蘇天成辦理手續很是順利,這得益於那份信函,持有這類信函的人,在司吏和典吏的眼裡,都是關係不一般的考生,他們當然不會怠慢。

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504章 平衡術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703章 遠見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482章 大禮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165章 苦嶺關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173章 歹毒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04章 隱患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504章 平衡術第22章 青樓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37章 安排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95章 問責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41章 收服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818章 挑撥第210章 廷議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579 天降神兵(1)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29章 從容應對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
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504章 平衡術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703章 遠見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482章 大禮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165章 苦嶺關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173章 歹毒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04章 隱患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504章 平衡術第22章 青樓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37章 安排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95章 問責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41章 收服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818章 挑撥第210章 廷議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579 天降神兵(1)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29章 從容應對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