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

接近兩個時辰的時間過去了,已經接近戌時,濟爾哈朗的臉上不僅僅是鐵青,還有蒼白的成分了,兩個時辰的強攻,沒有任何的效果,白白增加了一些傷亡,阻擊的江寧營軍士固若金湯,根本就沒有衝出去的希望。

連續兩個時辰的時間,濟爾哈朗要求將士發起了無數的衝鋒,這是實實在在的衝鋒,沒有任何保存實力的意思,也就是在這兩個時辰的時間裡面,濟爾哈朗領教了明軍犀利的火炮,火炮給鑲藍旗的將士造成了重大的傷亡。

因爲前後的夾擊,濟爾哈朗不得不分出來一部分的兵力,對付從宣州城追擊出來的江寧營軍士,後面的阻擊戰鬥,一樣不樂觀,負責阻擊的將士損失也是慘重的。到了這個時候,濟爾哈朗總算是徹底明白了,爲什麼皇太極一再強調,江寧營是大清國最大的敵人,是動搖大清國根本的最主要力量。

濟爾哈朗更加的清楚,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他面臨的危險在增加,這個時候,不僅僅是增援代善的問題了,更加重要的問題,是自己帶領的大軍如何全身而退的問題,若是代善率領的大軍被打敗了,更多的江寧營軍士將圍過來,自己帶領的大軍,很有可能被徹底包圍了,甚至面臨被殲滅的危險。

臨時搭建的中軍帳裡面,濟爾哈朗失去了平日的冷靜,如同困獸一樣,轉來轉去,他面臨着痛苦的抉擇,是不是繼續去增援代善,與代善的大軍配合,還是馬上撤離,這個時候撤離,問題不是很大,可以保全大部分的將士。

這樣的抉擇,可不是那麼容易做出來的。

范文程一直都顯得比較安靜。好幾次,濟爾哈朗準備開口詢問范文程,畢竟范文程是皇太極親自派來的,如此的關鍵時刻,范文程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

濟爾哈朗強迫自己冷靜。

天快黑了,天黑之後,大軍撤離是有基礎的。自己帶領的將士,對周圍的地形還是比較熟悉的,前面阻擊和後面進攻的江寧營軍士不是很多,趁着這個時候突圍,大軍能夠迅速撤離宣州,朝着岫巖方向撤退。

思慮再三之後。濟爾哈朗終於開口了。

“範大人,大軍如今的處境很微妙,諸多的原因,我就不多說了,你有什麼建議。”

濟爾哈朗的這個問題很大,范文程要回答,也必須要分析清楚的。其實范文程一直都在等着濟爾哈朗開口,他思考了很長時間了。

“王爺,奴才以爲,大軍目前的處境是有些危險的。”

濟爾哈朗看着范文程,沒有開口說話,顯然是認可了范文程說出來的這層意思。

“奴才以爲,蘇天成的佈置,恐怕有着很大的變化。也就是大軍進攻宣州之前,蘇天成已經有針對性的做出來了佈置,禮親王的正紅旗和王爺的鑲藍旗進攻宣州的兩萬江寧營軍士,應該是穩操勝券的,皇上的主攻方向也是在這邊的,可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到如今了。奴才可以做出來判斷了,蘇天成的意思,主要是針對禮親王的正紅旗的,奴才佩服蘇天成的安排。應該有一支大軍,也就是江寧營進攻的主力,負責對付禮親王的正紅旗,將我大清國兩股軍隊分割開來,吃掉其中的一股,這纔是蘇天成真正的意思。”

“範大人,這方面我也想到了,蘇天成的重點目的,肯定是針對禮親王的,江寧營阻止我們去救援禮親王,這也是早就做好了安排的,可以說,我們的一切安排,都被蘇天成利用了,從戰術上面的佈置來說,我們出現了重大的失誤。”

濟爾哈朗說到這些話語的時候,范文程低下頭,不用說,戰術安排的失誤,他有着很大的關係,正是因爲諸多的情報沒有弄清楚,所以纔出現了目前的局面,至於說回去以後該怎麼處置,那是另外考慮的事情了。

“範大人,目前的重點是大軍究竟是繼續強攻,增援禮親王,還是果斷的撤兵,從岫巖撤退,保全實力。”

濟爾哈朗說的非常直接,這樣選擇,必須在最快的時間之內拍板,若是等到天亮了,局勢發生了變化,恐怕想着撤退,都非常困難了。做出來這樣的決定,不是簡單的事情,一方面是禮親王等候救援,一方面是自己率領的大軍遭遇到困難,要是不能夠果斷決定,有可能兩路大軍都栽進去了。

撤離此地,預示着代善的正紅旗凶多吉少,很有可能是全軍覆沒。

想到這裡,濟爾哈朗忍不住顫抖了一下,曾幾何時,大清國的勇士,在大明境內是所向無敵的,根本不會考慮到被殲滅的問題,這纔多少年過去,橫空出世的江寧營,居然給大清國造成了如此巨大的震撼和麻煩。

范文程僅僅思考了一分多鐘,就開口說話了。

“王爺,奴才認爲,大軍還是趁着夜間撤離宣州,沿着岫巖的方向撤退的好,奴才還要建議,豫親王率領的大軍,也要趕快從復州撤出,避免遭遇到江寧營的圍殲。”

這個回答,在濟爾哈朗的預料之中,不過他想看看,范文程解釋的理由是什麼。

“奴才以爲,蘇天成早就做好了準備,我大清國分爲了三路大軍,蘇天成也是三路大軍,而且他的重點更加的明確,復州和宣州駐守的軍士,負責拖住兩路大軍,另外的一路大軍,纔是進攻的主力,重點就是針對禮親王的,蘇天成既然作出了這樣的安排,所有的事宜,都會考慮的非常清楚的,會做好所有的佈置,王爺不能夠期盼蘇天成出現失誤。”

“既然是針對禮親王的,那麼參與進攻的江寧營軍士,就遠不止兩萬人,兵力上面一定是佔據優勢的,奴才不相信,蘇天成能夠徹底的打敗正紅旗,打敗禮親王,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禮親王從山谷撤退之後,一定是朝着平壤的方向或者是鎮江的方向,不會繼續朝着宣州而來了,等到禮親王撤走了,蘇天成肯定命令大軍反過來圍攻王爺的,要是出現了那樣的情況,就真的危險了。”

范文程的解釋,基本是可信的,但有兩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濟爾哈朗。

“範大人,有兩個問題,第一,若是禮親王遇見了覆滅的危險,大軍不能夠去救援,該當如何,第二,攻打復州的多鐸,是否可以帶領大軍,前來增援,畢竟多鐸帥樑有六萬大軍,一旦過來增援,所有的難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范文程搖搖頭。

“王爺,奴才先前說過了,蘇天成一定做好了所有的安排,從蘇天成進攻旅順來看,他就是做好了所有佈置的,佔領了復州和宣州,沒有着急進攻,奴才如此說,並非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奴才是就事論事,王爺準備去增援禮親王,遭遇如此到的阻力,兩個時辰的進攻,大軍沒有能夠前進一步,若是豫親王前來增援,沿路會遭遇什麼問題,誰也說不清楚,何況復州距離宣州還有一些距離,若是在這個時間之內,戰局出現了重大變故,後悔就來不及了。”

范文程迴避代善可能全軍覆沒的話題,這一點濟爾哈朗有些不滿意,他看着范文程,沒有開口,希望得到范文程更進一步的解釋。

范文程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不能夠迴避這個敏感的問題了。

“王爺,禮親王的正紅旗遭遇了巨大的危險,這是蘇天成做出來的部署,並非是王爺不盡力,王爺發動了連續的進攻,但無法突破江寧營軍士的阻擊,而且還遭遇了前後夾擊的情況,此等情況是非常危險的,若是時間長了,肯定是出現變故的。到了這個時候,禮親王必須要突破蘇天成設計的伏擊,依靠自身的力量,王爺已經無力迴天了。奴才相信,皇上若是決斷,也會如此的。”

濟爾哈朗舒了一口氣,他最爲擔心的就是見死不救的問題了,目前出現的這種情況,他面臨痛苦的決定,不得不做出來的決定。

子時,大軍開始做撤退的準備了。

一切都是秘密佈置的,大軍只能夠朝着鐵山的方向撤退,也就是海邊的那條道路了,可以繞過宣州,從鐵山推到岫巖或者是鎮江,留在鎮江也沒有必要了,大軍必須馬上推到海州一帶去,然後將這裡的情況,稟報皇上,不客氣的說,大清國出現巨大的危險了。

撤退進行的很是隱秘,但動靜是不可能避免的。

斥候稟報濟爾哈朗準備撤退的消息,馬祥麟沒有調整部署,他接到的蘇天成的直接命令,若是濟爾哈朗準備帶領大軍撤退了,不要過於的糾纏,讓濟爾哈朗撤退,江寧營目前的重點,還是徹底剿滅代善的正紅旗。

濟爾哈朗的撤退比較順利,沒有遭遇什麼波折,甚至沒有遭遇到多少的廝殺,很快就從海邊的道路,撤到了鐵山一帶,儘管說道路難行,但爲了大軍的安全,濟爾哈朗還是決定從這條道路撤退。

天亮之後,到達鐵山的濟爾哈朗,仰天長嘆,他知道,這一次皇太極與蘇天成的對決,結果已經出來了,蘇天成再次獲得了勝利。

第682章 屠城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8章 交易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59章 剿匪(1)第444章 想不到第676章 分析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09章 前兆第684章 都會算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201章 軍心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698章 大遷移第1192章 稱帝(4)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866章 兩重天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155章 識趣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17章 秦淮河(1)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30章 連環計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66章 鄉試第994章 整合(2)第912章 失意人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23章 行刺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81章 變化(2)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36章 大調整第158章 籌謀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444章 想不到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482章 大禮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029章 救贖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676章 分析第1029章 救贖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101章 帝心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40章 雙管齊下
第682章 屠城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8章 交易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59章 剿匪(1)第444章 想不到第676章 分析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09章 前兆第684章 都會算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201章 軍心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698章 大遷移第1192章 稱帝(4)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866章 兩重天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155章 識趣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17章 秦淮河(1)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30章 連環計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66章 鄉試第994章 整合(2)第912章 失意人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23章 行刺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81章 變化(2)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36章 大調整第158章 籌謀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444章 想不到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482章 大禮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029章 救贖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676章 分析第1029章 救贖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101章 帝心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40章 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