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正合我意

登州,督師府。

蘇天成坐在廂房,仔細看着信函,這一份信函,是一年多時間以來,洪承疇寫的最多的一次,內容非常的豐富,言辭也是非常激烈的,完全反應出來了洪承疇的個性了。

穿越的蘇天成,對洪承疇還是有些瞭解的,洪承疇這人有自尊心,自視甚高,一般人是難以駕馭的,洪承疇是明末的名將,歷史上的洪承疇,之所以投降後金,成爲了忠實的漢奸,也是因爲太愛惜自己的生命了,缺乏了視死如歸的勇氣,但不能夠憑着這一點,就完全否定了洪承疇的能力,從作戰方面來說,洪承疇是有着一些遠見卓識的。

廂房裡面,渠清澤和閻應元在一邊陪着,蘇天成看完一張之後,順手遞給了身邊的王大治,王大治接着遞給渠清澤,渠清澤看完之後,遞給閻應元,所以說,這個時候,廂房裡面,非常的安靜,大家都在仔細看着信函,揣摩裡面的內容。

閻應元看的最爲仔細,在渠清澤身邊有些時日了,他漸漸感覺到,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能夠在督師府做事情,是自己的幸運,不知道蘇天成爲什麼會如此的信任自己,但自己一定要抓住這樣的機會,認真做事情,提高自身的能力,這樣才能夠不辜負蘇天成的信任,當然,這些日子過去,閻應元感覺到,自己的分析能力,的確有了明顯的提升了。

三人足足看了一個時辰,期間也帶着一些思考的時間。

放下了信函之後,渠清澤和閻應元都看着蘇天成。

“老渠,閻應元,你們先說說。看完之後是什麼感受。”

自然是渠清澤首先開口的。

“大人,下官的第一感覺,也是很不舒服的,江寧營的驍勇,滿朝皆知。陳大人安排遼東的戰事,居然不管不顧江寧營,這等的安排,豈不是南轅北轍,邊軍的戰鬥力,與江寧營是無法比較的。甚至比不上榆林營,邊軍歷來對後金韃子有着恐懼的心理,這些年以來,很少和韃子有過正面的交鋒,自信心不是很足,江寧營的情況不同了。曾經剿滅了三萬韃子,對後金韃子佔有心理上的優勢,這些情況,陳大人應該是知曉的,做出來這等的安排,下官也覺得奇怪。”

渠清澤說完之後,閻應元也開口了。

“大人。下官不是很瞭解遼東的情況,不過下官知曉江寧營的驍勇,剿滅了流寇,征服了門古的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打敗了後金韃子,奪回了大淩河城,下官覺得渠大人說的是很有道理的,崇禎四年的時候,大淩河之戰,邊軍是慘敗的。這種慘敗,肯定在心理上留有陰影,而且邊軍從來在野戰上面,都是敗給後金韃子的,如此的情況下。就算是邊軍的戰鬥力有所提升,但真正對抗後金韃子的時候,還是要高度警惕的。”

兩人的分析,悉數都側重於陳新甲不重視江寧營,其實兩人也是爲江寧營打抱不平,他們不知道,蘇天成根本就沒有注重這方面的問題,蘇天成看到的是全局,江寧營的驍勇,不需要將士自己跳出來說,需要用事實來證明,這些爭論,都是無謂的。

不過蘇天成還是不能夠打擊渠清澤和閻應元的分析。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目前我們的注意力,不要集中到這一點上面,洪承疇這份信函,暴露出來的問題在什麼地方,你們是否注意到了,我曾經專門給洪承疇寫信,要求他注意整個遼東的局勢,包括後金韃子有什麼異動,如此大規模的行動,後金的皇太極不可能不知道,皇太極會做出來什麼樣的安排,會眼睜睜的看着黑山、義州和廣寧丟失嗎,會讓瀋陽沒有了依靠嗎,這纔是最爲關鍵的,若是不能夠徹底分析這些情況,僅僅憑着一腔熱血,憑着軍士的鬥志,這是一場沒有絲毫勝算的戰鬥,如此的戰鬥,江寧營不參與也是不錯的。”

蘇天成說出來這些話之後,渠清澤和閻應元大爲吃驚,他們一時間沒有想到那麼的深遠。

蘇天成看了看兩人,繼續開口了。

“我們對遼東的情況,不完全掌握,但我們以前的做法,是要充分的分析後金韃子的情況,給予對手足夠的尊重和敬畏,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真正的重視對手,絞盡腦汁想到打敗對手的辦法,自信和士氣是不能夠少的,但盲目的自信是會出現大問題的。”

“皇上的本意,今年之內拿下黑山、義州以及廣寧,這樣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也是符合遼東實際情況的,退一步說,暫時達不到這個目標,只要能夠拿下黑山,就算是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狠狠的打擊了後金韃子的囂張氣焰,可陳新甲在商議作戰部署的時候,忽略了這一條,沒有特別強調作戰的具體任務,依照我的分析來說,陳新甲顯然是想着能夠建立更大的功勳,那我們就要看看,遼東是不是做好了這方面的準備。”

“從我們掌握的諸多情況來看,遼東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陳新甲也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遼東的幾個主要負責人,陳新甲、錢謙益和洪承疇,錢謙益是文臣,不熟悉征戰事宜,暫時就不用提及了,洪承疇是經歷了多次戰鬥的,有着豐富的經驗,可陳新甲卻沒有注意到洪承疇提出來的諸多建議,這本身就是很危險的行爲。”

“陳新甲注意到了固守關寧錦防線,但不知道他是出於什麼買目的,要求錢謙益負責整個的防守事宜,這樣的安排匪夷所思,錢謙益怎麼可能和洪承疇比較,怎麼可能懂得如何的防守關寧錦防線,十八萬軍士,抽調十萬人征戰,剩下的八萬人,必須要嚴防死守,才能夠保證關寧錦防線的絕對安全,這個時候,江寧營的責任就凸顯出來了,大淩河城、錦州、寧遠以及山海關的防守,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若是被後金韃子佔領了任何一個地方,在外征戰的十萬大軍,就面臨着巨大的危險。”

“若是我來應對這樣一場征戰,我不會會直接碰撞十萬大軍,儘管放你們過去,暗地裡抽調精銳力量,攻擊大淩河城,或者是錦州城,我會不惜一切代價,只要佔領了大淩河城,就牢牢的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就能夠做出來從容的部署了。”

“我相信,陳新甲也是認識到這一點的,知道關寧錦防線不能夠有任何的閃失,但認識到和如何的安排,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方面認識到了,一方面安排不到位,這樣的認識有什麼作用。”

“所以,我們必須從整體去考慮這一次的戰鬥,這是一場非同尋常的戰鬥,方方面面都需要考慮周全,都需要做出來詳細的部署,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我無意貶損陳新甲的能力,但我個人對這樣的一場戰鬥,不是很看好。”

渠清澤和閻應元兩人都沉默了,蘇天成說出來的這番話,纔是關鍵所在。閻應元還不是很瞭解,但渠清澤是清楚的,蘇天成的分析,是異常精準的,能夠抓住關鍵的地方,按照這樣的分析,這一次的征伐,恐怕難以取得勝利,甚至可能造成災難。

沉默了幾分鐘之後,渠清澤開口了。

“大人,是不是給皇上稟報,談到這些關鍵地方,遼東不能夠有任何的閃失啊,否則就危及到京師了,下官以爲,大人的這些分析,都是精準的,都是符合遼東實際情況的。”

蘇天成微微搖頭。

“箭在弦上,這個時候,我若是提出來這些問題,皇上不一定聽得進去,內閣也肯定是不滿意的,陳新甲更是不會服氣,皇上和朝廷的意思,就是想着讓陳新甲來統領這一次的戰鬥,我是不能夠從中去插手指揮的。”

微微嘆了一口氣,蘇天成再次的開口了。

“目前的辦法,是給洪承疇寫信,要求洪承疇堅持自身的認識,服從陳新甲安排的同時,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三萬江寧營將士,兩萬榆林營軍士,都是有戰鬥力的,加上剩下的三萬邊軍,這八萬人,如何守衛好關寧錦防線,這纔是最爲主要的任務,特別是大淩河城,決不能丟失,否則前方征戰的將士,將面臨着滅頂之災,一旦後金韃子控制了大淩河城,憑着大淩河的堅固,可以抵禦來自錦州方向的增援,可以唯獨十萬進攻的大軍,我相信,皇太極的眼睛,一定是盯着大淩河城的,還有錦州,錦州和大淩河城,相聚不過四十里地,這兩處地方,可以說是十萬大軍最爲堅固的依靠,至於說寧遠和山海關,地位次要一次,後金韃子也不敢冒險,越過了大淩河城和錦州城,去進攻寧遠和山海關,若是進攻受挫,陳新甲帶着十萬大軍殺回來,那後金韃子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了,我相信皇太極絕不會做這樣的事情,所以說,關寧錦防線,最爲重要的就是大淩河城與錦州城。”

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405章 募捐(1)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646章 夜襲(1)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013章 誤判?(2)第119章 秦淮河(3)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240章 故人來(2)第793章 都不笨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1章 周密安排第791章 偶遇(2)第912章 失意人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14章 在路上(1)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56章 下狠手(1)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283章 太子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239章 鉅變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821章 廷議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994章 整合(2)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368章 碰撞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83章 對決(5)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82章 家信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45章 租子第195章 問責第1155章 識趣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34章 證據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79章 借銀子第273章 麻煩事第42章 人市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034章 聖旨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614章 剪不斷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191章 稱帝(3)第496章 內訌(1)第1282章 後宮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
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405章 募捐(1)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646章 夜襲(1)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013章 誤判?(2)第119章 秦淮河(3)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240章 故人來(2)第793章 都不笨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1章 周密安排第791章 偶遇(2)第912章 失意人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14章 在路上(1)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56章 下狠手(1)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283章 太子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239章 鉅變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821章 廷議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994章 整合(2)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368章 碰撞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83章 對決(5)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82章 家信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45章 租子第195章 問責第1155章 識趣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34章 證據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79章 借銀子第273章 麻煩事第42章 人市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034章 聖旨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614章 剪不斷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191章 稱帝(3)第496章 內訌(1)第1282章 後宮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